第一百四十章:光阴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是谁知道,吊降下去的三个人中,出现了内鬼。往下深探,正是中了那个内鬼的诡计。内鬼,或许是为了夺权评职,也或许是其他原因。杨前辈至今不清楚。
下过那两层尸骨平台之后,他们发现,下面的平台,竟然还有分支。一扇扇门打开后,三个人瞠目结舌。这个工程,果然不单单是普通钻探那样简单,这下面,分明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地下研究所!综合之前的发现来看,苏联人,似乎在这里做起了毒气研究。
三个人胡乱走着,最后好像是走进了一个实验室。
实验室内到处都是装满动物的笼子,一台台的解剖台上,堆满了不知来源的骸骨。那好像是人,也好像是什么不知来源的动物。
但这个时候,内鬼忽然发难了。就在三个人穿行在实验室惊叹这些工程时,那个内鬼,抄起一个铁罐子,就往另一位的前辈后脑砸去。一砸之下,那位前辈当场死掉。而杨前辈,幸运的在这生死关头,逃了走。
内鬼怒不可遏,掏出手枪追打。但逃跑之中,子弹不小心打穿了架子上的一瓶铁罐,只见气体哧哧的口子里冒出来,夺跑的杨前辈,被密压的气体喷了个正着。那气体,应该是有腐蚀性的气体,若不是当时戴着眼镜儿,估计两只眼睛都得喷瞎掉。
瞬间,实验室内痛叫连连,杨前辈在一脸的火辣炽痛中,晕了过去。而那个内鬼,似乎觉得杨前辈必死无疑,所以没有上前补枪,匆匆走掉了。最后,杨前辈在彻底的黑暗中,顶着火辣辣的面庞醒了过来。
他没有手电筒,只能在骸骨成堆的实验室中,顶着面目的剧痛,顶着彻底的黑暗,一路摸索。最后,他成功的摸回了平台。恰巧这时,前来搜救的工兵班,在黑暗中发现了他。但是,那个时候的杨前辈,面目比现在还要狰狞万倍,几乎就是个带血的骷髅头。
工兵班的战士们恰好用手电筒探到了他恐怖的脑袋,一看之下,那还得了,自然哇哇吼着有鬼,有僵尸。杨前辈的呜喊,在他们看来,只是怪物的吼叫,工兵班匆忙还击,其中一发子弹,击中了杨前辈的腿骨,他应声倒下。
再之后,在惊惧的吼叫中,工兵班的战士匆匆逃了走。身受枪伤的杨前辈,就这样被遗留在了地底工程下。说起来,那应该是一个相当惨烈的画面,被内鬼下了毒手不说,好不容易侥幸活下了性命,却又等来了自己人的子弹。
所以,整个故事,并没有神叨叨的事情出现。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因素在作祟。比地底工程更加阴森的,终究还是人心。杨前辈不明白,那个内鬼,为何原因要痛下杀手,他更不明白,工兵战士为何会对他开枪。
两个故事之间的出入,都在结局上。在黄班长的口中,这三名私自下洞的队员,是莫名其妙的失踪在了地底下,但实际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最后,坚韧的杨前辈,并没有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幸好,子弹没伤着动脉,子弹从肉里穿了出去。幸好,工兵班丢下了一支手电筒。否者的话,在彻底的黑暗中,他必死无疑。杨前辈强忍着痛苦,用实验室内的工具,奇迹般的为自己处理好了伤势。
但是,实验室内的玻璃上,照映出了他那狰狞无比的脸庞。
他这才明白过来,工兵战士为何会向他开枪。
等到一瘸一拐的走出地底工程,已不知道是多久的事情了。四处一寻,黑暗的溶洞底下,哪里还看得到半个人。抬头一看,之前那吊降下来的洞口,只是隐隐透下来了那么点儿日光,绳索不见了,他们都走了。
“他们都走了。”杨前辈望着电灯,缓缓说出这五个字。而这五个字背后,又是蕴藏着多少绝望与困苦。那种绝望,我甚至根本无法想象。
再之后,困于溶洞的杨前辈,无处可去,他在上面的楼里待了几天,彻底绝望之后,只能原路返回地底工程。他胡乱寻找,找到了现在这个房间。这层平台,应该是苏联人当时的工程办公区域。而这个房间,正是高级领导的住所。
幸好脑袋里装着大量专业知识,他认为,这么大的工程,必定有稳定的电力来源。一番探索后,他发现,这里的电路,都还是完备无损的。理清了电路,找到了闸门,杨前辈获得了稳定的光亮。
困苦无援的杨前辈,搜集起了上下工程区的物资,堆攒在了房间内。这一住,这一留,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他一个人在地底下独享寂静,独受寂寞,直到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工程区里的静谧。
至于说最后,那个内鬼是跟着考察队回了国,还是去了哪里,杨前辈不得而知。
简短的一段陈述,却带来了无尽的压抑。我们楞在昏黄的灯光下,思绪回荡在两个时空之间,久久不能平息。
故事后面的真相,令我震惊无比。在黄班长那个故事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情节。那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在这之前,我们听到的,是工兵战士下来后,竭力寻找他们的下落,根本不知道工兵战士找到了人,并且开了枪。
客观来讲,如果是我猛然看到杨前辈这模样,也会吓得魂飞魄散,忍不住开枪。但问题是,这个结局,为什么被硬生生的更改掉了呢?这未免有些赤裸裸的阴暗。是黄班长骗我们,我看不像。黄班长也不是当年的亲历者,他没这些闲心,去将这个事件写成另一个剧本。
至于其他原因,我不敢接着想,也不方便在这里和各位讨论。
这个时候,讲述完毕的杨前辈拿起桌上的一盒圆罐头,仰头喝了一口。喝完水,他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桌旁瘸缓的踱了两步,步伐间传出一声长叹。
听完这个故事,我开始对面前这个人,有了更加深厚的崇敬之情。他,不仅仅是错误被批判,更还受了十八年的煎熬。比起后者,前者似乎算是好上千倍的结局了。
这才注意到,个子有些高的杨前辈,背部有些佝驼了。我回想起了出发之前,李科长发给我们看的照片,恍惚记得,那照片上,正是有个个子比较高的知识分子。那想必就是杨前辈年轻时的掠影了。
十八年的光阴,不仅让他那精神的面貌消逝,也让那挺拔的身子,压上了岁月的重量。那不断涌现的敬佩之感,也还夹在有一丝同情。当然,“同情”这个词语或许有些不对,但我实在是对那十八年里的无助与绝望,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回想起之前对他脸貌的排斥之感,我真想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您,”旗娃支支吾吾的说道,“您真的在这地方待了十八年?”
杨前辈点点头。
旗娃眼睛晃动,嘴巴涌嚼,像是要情绪受了波动。
“不成啊!”他爆起了粗口,“这他妈太不公平,太他妈下作了!您就没试试找个口子跑出去,找那孙子的状?”
杨前辈摇摇头,他说:“当然找过了,谁想待在这里?我找到路,也出去过,但这张脸,根本禁不住太阳晒。”
“再说了,”他叹了口气,松了松裹在头上的布条,“我这样子,就算走出去了,谁敢和我说话?”
“不行的,年轻人。”杨前辈又喝了一口罐头里的水,“你想得太简单了。”
“这里有路出去?”直直站着的王军英,抓住了话语里最重要的信息。
“有。”杨前辈点点头。
双手围胸,靠在墙上的邓鸿超跟着问:“在哪儿?”
杨前辈楞了几秒,然后问:“你们怎么到这里来的?”
这个问题倒也符合逻辑,是啊,我们既然走得进来,还担心走不出去吗?但恰恰就是走不出去。这次,旗娃自告奋勇的,向他讲述了我们这一路的磕绊。看得出来,听了杨前辈的讲述之后,连旗娃这大大咧咧满口脏话的小子,也对他有了敬佩之感。
从遭遇敌人,到天坑,到顺水漂流,再到水电站,旗娃一顺溜的就讲完了,想必杨前辈听后也明白,咱们是通过“一次性”的方式,出现在这里的。
杨前辈点点头,顿了一阵,他又坐回椅子,别开话题问道:“你们刚刚说,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是为了找我的下落,但是,我不太相信。你们恐怕还有别的目的吧,刚才和我讲俄语的,是哪一位?”
“当然有了!”旗娃答道,说着就指向邓鸿超,“瞧,就这位,跟您一样,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呀,要来找什么东西回去!”
“什么东西?”杨前辈立即警觉的问。
“资料,”邓鸿超立直身子,放下围在胸前的手,“一些东西的资料,刚才我在上面的资料室找了,发现有的东西并不存在。”
“我在想,”邓鸿超点头,“也许是到你这儿来了。”
杨前辈和邓鸿超对视着,没有答话。似乎说来,遭受过背叛的杨前辈,不可避免的对我们还存留着有疑心。之后,他和邓鸿超进行了一些对话,内容涵盖一些专业知识,也还对几句俄语,但邓鸿超都对答如流。
最后,杨前辈应该相信了我们。
“这十几年里,我什么也没做,就搜刮这里的资料,能找到的,我都翻译了出来。”他说,“也算继续我的工作吧,你要的东西,我这里应该都有。”
“都有?”邓鸿超两眼放光。
杨前辈点点头,说着站起来,走向房间角落的那堆罐头群。罐头群后面,似乎还堆得有些什么,他动作缓慢的在里边儿翻了一阵,然后扯出一盒铁皮箱子。
两眼放光的邓鸿超,直接走了过去。
“手稿和原件,都装在一起的。”杨前辈打开箱子,“你看看,只要能找到的,我基本上都过了一遍。带回去吧,能带上的,都带回去。苏联人不要了,但这些东西,可能还有那么点价值。”
“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肯定有人会来,可能是苏联人,可能是越南人。”杨前辈似乎在笑,“但还好,等来的是中国人。”
这句话,是以一种软弱无力的语调说出。我想,杨前辈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吧!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给自己找一个寄托,找一个盼头,哪里又能暗暗度过十八年光阴呢?
出于好奇,我们几个,也跟着邓鸿超围了过去。我看到,那铁箱里面,确实装满了泛黄的纸张。邓鸿超迫不及待的蹲下身,着急又仔细的在里面翻找。
“你都翻译了?”他惊奇的问。
“嗯。”杨前辈说着坐回到了椅子上。
邓鸿超有些不相信的拿起一叠,脑袋上晃下移,快速的浏览着。不过说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便走到桌子前,问道:“老前辈,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
“问吧。”
“苏联人在这儿费那么多心思,究竟是为了啥?”
杨前辈看我一眼,然后移开眼神说:“这个,一两句还讲不清。”
我眨着眼睛,没有言语。他那语气,并没有打算不讲。果不其然,只见杨前辈正了正身,扬扬而道:“从我见过的资料来看,这里嘛,最开始只是一个单纯的钻探工程,苏联把钻探看得很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技术也是世界领先。”
“这也不足为奇,大量的刚需资源埋藏在地下,如果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还谈何大国。奇的是,他们为什么会跑到这地来来钻探。”
我点了点头。
“从当时的资料来看,苏联国土面积全世界第一,更是有大片的矿产、油气资源等着开采,你看看这里的施工难度,我想了很久,怎么都想不出他们是为了什么,要将工程选在越南进行。问题,也许就跟上面的那栋日本楼房有关系。但是从我找到的资料来看,找不到任何相关的信息。很显然的一点,日本楼修得更早,日本人也比他们来得更早。”
“我只能说,这里是一个相当综合的工程,其中有钻探,有生物研究,也有毒气研究。”
我惊诧的插了一句嘴:“生物研究?”
这地方里,连个蟑螂都找不到一只,能研究什么生物?
毒气武器?在我印象里,这东西好像日本人最喜欢搞,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好像就是研究这些的。
“也许是气体的性质不稳定,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苏联人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进行了技术挑战。他们,选择将这口钻井,打得更宽。其实做钻探,完全用不着挖一口这么大的洞,做钻探,只要架起钻机,接上钻杆,然后用钻头取出岩心,最后分析地表下的情况就行了。”
“不仅把钻井扩大,他们还在钻井周围,开凿了空间,就比如我们这里。结果,在一定深度,工人在横向凿洞的时候,发现了奇怪的问题。那横向过去的空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空腔,钻头一过去,直接就空了。”
“空了?”旗娃两眼一圆,像是在听精彩的说书环节。
可是谁知道,吊降下去的三个人中,出现了内鬼。往下深探,正是中了那个内鬼的诡计。内鬼,或许是为了夺权评职,也或许是其他原因。杨前辈至今不清楚。
下过那两层尸骨平台之后,他们发现,下面的平台,竟然还有分支。一扇扇门打开后,三个人瞠目结舌。这个工程,果然不单单是普通钻探那样简单,这下面,分明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地下研究所!综合之前的发现来看,苏联人,似乎在这里做起了毒气研究。
三个人胡乱走着,最后好像是走进了一个实验室。
实验室内到处都是装满动物的笼子,一台台的解剖台上,堆满了不知来源的骸骨。那好像是人,也好像是什么不知来源的动物。
但这个时候,内鬼忽然发难了。就在三个人穿行在实验室惊叹这些工程时,那个内鬼,抄起一个铁罐子,就往另一位的前辈后脑砸去。一砸之下,那位前辈当场死掉。而杨前辈,幸运的在这生死关头,逃了走。
内鬼怒不可遏,掏出手枪追打。但逃跑之中,子弹不小心打穿了架子上的一瓶铁罐,只见气体哧哧的口子里冒出来,夺跑的杨前辈,被密压的气体喷了个正着。那气体,应该是有腐蚀性的气体,若不是当时戴着眼镜儿,估计两只眼睛都得喷瞎掉。
瞬间,实验室内痛叫连连,杨前辈在一脸的火辣炽痛中,晕了过去。而那个内鬼,似乎觉得杨前辈必死无疑,所以没有上前补枪,匆匆走掉了。最后,杨前辈在彻底的黑暗中,顶着火辣辣的面庞醒了过来。
他没有手电筒,只能在骸骨成堆的实验室中,顶着面目的剧痛,顶着彻底的黑暗,一路摸索。最后,他成功的摸回了平台。恰巧这时,前来搜救的工兵班,在黑暗中发现了他。但是,那个时候的杨前辈,面目比现在还要狰狞万倍,几乎就是个带血的骷髅头。
工兵班的战士们恰好用手电筒探到了他恐怖的脑袋,一看之下,那还得了,自然哇哇吼着有鬼,有僵尸。杨前辈的呜喊,在他们看来,只是怪物的吼叫,工兵班匆忙还击,其中一发子弹,击中了杨前辈的腿骨,他应声倒下。
再之后,在惊惧的吼叫中,工兵班的战士匆匆逃了走。身受枪伤的杨前辈,就这样被遗留在了地底工程下。说起来,那应该是一个相当惨烈的画面,被内鬼下了毒手不说,好不容易侥幸活下了性命,却又等来了自己人的子弹。
所以,整个故事,并没有神叨叨的事情出现。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因素在作祟。比地底工程更加阴森的,终究还是人心。杨前辈不明白,那个内鬼,为何原因要痛下杀手,他更不明白,工兵战士为何会对他开枪。
两个故事之间的出入,都在结局上。在黄班长的口中,这三名私自下洞的队员,是莫名其妙的失踪在了地底下,但实际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最后,坚韧的杨前辈,并没有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幸好,子弹没伤着动脉,子弹从肉里穿了出去。幸好,工兵班丢下了一支手电筒。否者的话,在彻底的黑暗中,他必死无疑。杨前辈强忍着痛苦,用实验室内的工具,奇迹般的为自己处理好了伤势。
但是,实验室内的玻璃上,照映出了他那狰狞无比的脸庞。
他这才明白过来,工兵战士为何会向他开枪。
等到一瘸一拐的走出地底工程,已不知道是多久的事情了。四处一寻,黑暗的溶洞底下,哪里还看得到半个人。抬头一看,之前那吊降下来的洞口,只是隐隐透下来了那么点儿日光,绳索不见了,他们都走了。
“他们都走了。”杨前辈望着电灯,缓缓说出这五个字。而这五个字背后,又是蕴藏着多少绝望与困苦。那种绝望,我甚至根本无法想象。
再之后,困于溶洞的杨前辈,无处可去,他在上面的楼里待了几天,彻底绝望之后,只能原路返回地底工程。他胡乱寻找,找到了现在这个房间。这层平台,应该是苏联人当时的工程办公区域。而这个房间,正是高级领导的住所。
幸好脑袋里装着大量专业知识,他认为,这么大的工程,必定有稳定的电力来源。一番探索后,他发现,这里的电路,都还是完备无损的。理清了电路,找到了闸门,杨前辈获得了稳定的光亮。
困苦无援的杨前辈,搜集起了上下工程区的物资,堆攒在了房间内。这一住,这一留,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他一个人在地底下独享寂静,独受寂寞,直到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工程区里的静谧。
至于说最后,那个内鬼是跟着考察队回了国,还是去了哪里,杨前辈不得而知。
简短的一段陈述,却带来了无尽的压抑。我们楞在昏黄的灯光下,思绪回荡在两个时空之间,久久不能平息。
故事后面的真相,令我震惊无比。在黄班长那个故事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情节。那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在这之前,我们听到的,是工兵战士下来后,竭力寻找他们的下落,根本不知道工兵战士找到了人,并且开了枪。
客观来讲,如果是我猛然看到杨前辈这模样,也会吓得魂飞魄散,忍不住开枪。但问题是,这个结局,为什么被硬生生的更改掉了呢?这未免有些赤裸裸的阴暗。是黄班长骗我们,我看不像。黄班长也不是当年的亲历者,他没这些闲心,去将这个事件写成另一个剧本。
至于其他原因,我不敢接着想,也不方便在这里和各位讨论。
这个时候,讲述完毕的杨前辈拿起桌上的一盒圆罐头,仰头喝了一口。喝完水,他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桌旁瘸缓的踱了两步,步伐间传出一声长叹。
听完这个故事,我开始对面前这个人,有了更加深厚的崇敬之情。他,不仅仅是错误被批判,更还受了十八年的煎熬。比起后者,前者似乎算是好上千倍的结局了。
这才注意到,个子有些高的杨前辈,背部有些佝驼了。我回想起了出发之前,李科长发给我们看的照片,恍惚记得,那照片上,正是有个个子比较高的知识分子。那想必就是杨前辈年轻时的掠影了。
十八年的光阴,不仅让他那精神的面貌消逝,也让那挺拔的身子,压上了岁月的重量。那不断涌现的敬佩之感,也还夹在有一丝同情。当然,“同情”这个词语或许有些不对,但我实在是对那十八年里的无助与绝望,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回想起之前对他脸貌的排斥之感,我真想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您,”旗娃支支吾吾的说道,“您真的在这地方待了十八年?”
杨前辈点点头。
旗娃眼睛晃动,嘴巴涌嚼,像是要情绪受了波动。
“不成啊!”他爆起了粗口,“这他妈太不公平,太他妈下作了!您就没试试找个口子跑出去,找那孙子的状?”
杨前辈摇摇头,他说:“当然找过了,谁想待在这里?我找到路,也出去过,但这张脸,根本禁不住太阳晒。”
“再说了,”他叹了口气,松了松裹在头上的布条,“我这样子,就算走出去了,谁敢和我说话?”
“不行的,年轻人。”杨前辈又喝了一口罐头里的水,“你想得太简单了。”
“这里有路出去?”直直站着的王军英,抓住了话语里最重要的信息。
“有。”杨前辈点点头。
双手围胸,靠在墙上的邓鸿超跟着问:“在哪儿?”
杨前辈楞了几秒,然后问:“你们怎么到这里来的?”
这个问题倒也符合逻辑,是啊,我们既然走得进来,还担心走不出去吗?但恰恰就是走不出去。这次,旗娃自告奋勇的,向他讲述了我们这一路的磕绊。看得出来,听了杨前辈的讲述之后,连旗娃这大大咧咧满口脏话的小子,也对他有了敬佩之感。
从遭遇敌人,到天坑,到顺水漂流,再到水电站,旗娃一顺溜的就讲完了,想必杨前辈听后也明白,咱们是通过“一次性”的方式,出现在这里的。
杨前辈点点头,顿了一阵,他又坐回椅子,别开话题问道:“你们刚刚说,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是为了找我的下落,但是,我不太相信。你们恐怕还有别的目的吧,刚才和我讲俄语的,是哪一位?”
“当然有了!”旗娃答道,说着就指向邓鸿超,“瞧,就这位,跟您一样,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呀,要来找什么东西回去!”
“什么东西?”杨前辈立即警觉的问。
“资料,”邓鸿超立直身子,放下围在胸前的手,“一些东西的资料,刚才我在上面的资料室找了,发现有的东西并不存在。”
“我在想,”邓鸿超点头,“也许是到你这儿来了。”
杨前辈和邓鸿超对视着,没有答话。似乎说来,遭受过背叛的杨前辈,不可避免的对我们还存留着有疑心。之后,他和邓鸿超进行了一些对话,内容涵盖一些专业知识,也还对几句俄语,但邓鸿超都对答如流。
最后,杨前辈应该相信了我们。
“这十几年里,我什么也没做,就搜刮这里的资料,能找到的,我都翻译了出来。”他说,“也算继续我的工作吧,你要的东西,我这里应该都有。”
“都有?”邓鸿超两眼放光。
杨前辈点点头,说着站起来,走向房间角落的那堆罐头群。罐头群后面,似乎还堆得有些什么,他动作缓慢的在里边儿翻了一阵,然后扯出一盒铁皮箱子。
两眼放光的邓鸿超,直接走了过去。
“手稿和原件,都装在一起的。”杨前辈打开箱子,“你看看,只要能找到的,我基本上都过了一遍。带回去吧,能带上的,都带回去。苏联人不要了,但这些东西,可能还有那么点价值。”
“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肯定有人会来,可能是苏联人,可能是越南人。”杨前辈似乎在笑,“但还好,等来的是中国人。”
这句话,是以一种软弱无力的语调说出。我想,杨前辈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吧!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给自己找一个寄托,找一个盼头,哪里又能暗暗度过十八年光阴呢?
出于好奇,我们几个,也跟着邓鸿超围了过去。我看到,那铁箱里面,确实装满了泛黄的纸张。邓鸿超迫不及待的蹲下身,着急又仔细的在里面翻找。
“你都翻译了?”他惊奇的问。
“嗯。”杨前辈说着坐回到了椅子上。
邓鸿超有些不相信的拿起一叠,脑袋上晃下移,快速的浏览着。不过说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便走到桌子前,问道:“老前辈,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
“问吧。”
“苏联人在这儿费那么多心思,究竟是为了啥?”
杨前辈看我一眼,然后移开眼神说:“这个,一两句还讲不清。”
我眨着眼睛,没有言语。他那语气,并没有打算不讲。果不其然,只见杨前辈正了正身,扬扬而道:“从我见过的资料来看,这里嘛,最开始只是一个单纯的钻探工程,苏联把钻探看得很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技术也是世界领先。”
“这也不足为奇,大量的刚需资源埋藏在地下,如果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还谈何大国。奇的是,他们为什么会跑到这地来来钻探。”
我点了点头。
“从当时的资料来看,苏联国土面积全世界第一,更是有大片的矿产、油气资源等着开采,你看看这里的施工难度,我想了很久,怎么都想不出他们是为了什么,要将工程选在越南进行。问题,也许就跟上面的那栋日本楼房有关系。但是从我找到的资料来看,找不到任何相关的信息。很显然的一点,日本楼修得更早,日本人也比他们来得更早。”
“我只能说,这里是一个相当综合的工程,其中有钻探,有生物研究,也有毒气研究。”
我惊诧的插了一句嘴:“生物研究?”
这地方里,连个蟑螂都找不到一只,能研究什么生物?
毒气武器?在我印象里,这东西好像日本人最喜欢搞,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好像就是研究这些的。
“也许是气体的性质不稳定,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苏联人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进行了技术挑战。他们,选择将这口钻井,打得更宽。其实做钻探,完全用不着挖一口这么大的洞,做钻探,只要架起钻机,接上钻杆,然后用钻头取出岩心,最后分析地表下的情况就行了。”
“不仅把钻井扩大,他们还在钻井周围,开凿了空间,就比如我们这里。结果,在一定深度,工人在横向凿洞的时候,发现了奇怪的问题。那横向过去的空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空腔,钻头一过去,直接就空了。”
“空了?”旗娃两眼一圆,像是在听精彩的说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