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些挫折(2)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次去澳大利亚,我不能再靠父母养着了,开始同时兼顾两份差事,一是在工地做水泥工,二是在餐厅当跑堂。几个月后,妈妈在我每天强装出的笑容里看出了我的不快乐。
“孩子,你现在做的事不是你想做的,也不是你应该做的。”妈妈的体贴让我崩溃了。“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学了一身没用的功夫,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就在这之后不久,我接到了陈自强的电报。那时他已经是罗维导演公司的总经理,正在为导演筹备新片《新精武门》,他向我发出了邀约。原本我以为他是要找我做特技人员,正要提醒他没必要隔这么大老远来请我,他的话让我愣住了,“我们想请你来做男主角。”不过,我的片酬只有3000港币。
想了几秒钟,我接下了这份工作。未来到底会如何,3000港币够不够生活,如果电影再度失败怎么办,这些问题我都已经来不及思考,我只知道,要为自己再拼一次。
再度向父母告别,他们没有阻拦我,但是爸爸给了我一个期限,如果在两年之后还是没有闯出名堂,就一定要彻底回到他们的身边。
我又回来了。
尽管拿的是那么微薄的报酬,但我毕竟可以第一次参与业内顶尖的制作。罗维是亲手捧红李小龙的大导演,拍摄过《精武门》和《唐山大兄》这样的作品,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个机会呢?
尽管罗维导演认为陈自强推荐的这个人不够英俊,鼻子又太大,但还是对我寄予了厚望。他希望用《新精武门》这部宏大的制作再度捧出一位功夫明星,为此他还找来了原班人马,很多曾出现在《精武门》中的演员,会在这部片里再度出演同一个角色。不过这一次,他要拿出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刚刚听到这个宏伟蓝图的时候,我心里也在默默地打鼓,他们说的这个未来要成为明星的人,是我吗?
在罗维导演的办公室,我签下了人生第一份艺人合约。合约期限两年,每月的收入是3000港币,每部电影的片酬也是3000港币。我必须参与罗维导演的所有作品,并接受他指派给我的任何角色。
今天看来,这是一份很苛刻的合约,但在当时,我并没觉得有何不公平,至少自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于旗下这位艺人的外形,我的老板并不是很满意。除了对我满身肌肉表示了肯定之外,罗维导演觉得我有很多地方需要矫正,比如说牙齿不整齐,比如说眼睛太小。他建议我去做一些整形手术,还好我当时找了各种理由逃掉了。
《新精武门》开机第一天,我很早就到了片场。到了那里之后,发现大家正在为武术指导出了临时状况而发愁,我立刻毛遂自荐,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讽刺的是,我做武术指导的片酬竟然是做男主角的三倍。毕竟当时的我作为武术指导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但作为男主角来说还是个新人。
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是很愉快。
罗维导演希望把我塑造成李小龙第二,我演的是一个一心想复仇的人,冷血,愤怒,没有人情味,可我自己打心底就不认同这个角色,拍出来的效果僵硬而难看。私底下,我曾经跟陈自强诉苦:“我不适合这样的角色,导演希望让我成为第二个李小龙,可我不觉得那是我的目标和方向。”
票房成绩揭晓,结果一塌糊涂。
在看到数字的那一刹那,我差点直接买张机票飞回澳大利亚。记得当时我紧张得一直在罗维办公室里扫地捡垃圾,这是小时候在戏剧学院形成的习惯。
好在我跟公司签了约,罗维导演立刻给我安排了下一部戏——《少林木人巷》,由一个叫陈志华的年轻人导演。我们两个人在片场迅速熟悉起来,合作得默契而快乐,也在彼此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但这部片的成绩依旧平平。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跟大明星王羽合作了《风雨双流星》,又连续主演了《剑花烟雨江南》《蛇鹤八步》《一招半式闯江湖》《神拳》《拳精》《龙拳》,这些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几乎全部都在讲述复仇的故事,结果要么遭遇票房滑铁卢,要么干脆没有得到上映机会,我“当之无愧”地被外界冠上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第六次受挫记录
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尝过爆红的滋味后,嘉禾希望把我推入好莱坞市场。为了让我可以摆脱依赖,认真学好语言,他们把我送上了去美国的飞机,没有一个同事陪伴。
到机场接我的人叫David,他一见我就手舞足蹈地耍起了醉拳。为了让我开心,他忙不迭地开始介绍我即将参与的新项目,“他们请来了《龙争虎斗》的班底,阵容很强大,剧本也很棒,我觉得你会在这里很快红起来!”他的话不仅没提起我的兴致,反而让我心里有点发毛,自从经历过70年代一连串的失败后,我真的不想再去走李小龙的老路了。
在美国替我安排工作的是嘉禾国际部负责人Andrew Morgan,他跟着邹文怀工作了12年,满嘴流利的粤语让我刮目相看,那时候我几乎是个英文白痴。Andrew对我的新片《杀手壕》也信心十足,他认为这部电影的剧情安排,将会给我一个向美国人展示功夫的绝佳机会,而更让他有信心的是,整部电影的制作预算高达400万美金,这个数字对于习惯了港片制作预算的我,也是一个大大的刺激。与此同时,Andrew还希望我可以多做一些访问,上一些电视节目,这会帮助我迅速成名。
然而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
已经习惯了港式制作的我,很不适应美国这种条条框框式的拍摄。导演Robert Clouse,是曾经拍过李小龙的《龙争虎斗》的导演,他对每个镜头都会严格按照分镜脚本进行,摄影机的活动进程和演员站位都有严格的讲究,这种工作方式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我。
我在香港拍戏的时候,经常会跟团队一起现场爆发各种创作火花,临场修改剧本和台词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些在美国完全行不通。加上我的英文很差,演戏的过程中顾得上说话就顾不上表情和动作,经常打磕巴以至脸部僵硬。回到我最擅长的动作戏部分,他们的工作风格也跟我格格不入,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编排复杂而漂亮的动作,但是严格按照剧本拍摄的导演,却经常请我不要随意发挥。我多次试着把自己对动作戏的想法表达给导演,但他每次都是面不改色地说:“不行,就照剧本里写的方式拍。”于是一些原本可以加入很多花哨动作的戏份,变成了我走来走去的过场戏。我对导演说:“没人会花钱去看成龙在电影里溜达的。”
《杀手壕》拍摄结束,公司很快帮我接了下一部戏。Andrew显得很兴奋,“这部电影里会有很多好莱坞的明星跟你搭戏,你演的是一个赛车手,很刺激的剧情,片名叫《炮弹飞车》。”光是听这个片名,我已经很有兴趣,心里默默希望这是一部风格不同的影片。
了解到我对《杀手壕》拍摄方式的不适应,同事们安慰我说:“《炮弹飞车》不是动作片,这下你不用担心了,把精力专注在表演上面就好了。”
可惜事实再次证明没那么简单。我在那部电影中演的是一个日本赛车手,这已经让我有点不舒服,可是想推掉已是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演。一起搭档的好莱坞明星每天见到我都会客气地打招呼,但是仅此而已。我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是。当时有个很有名的黑人演员,是Sammy Davis Jr,他走到我的化妆车,跟我说,我刚从日本回来,我知道你在日本很红啊。我说我是香港来的,不是日本人。他说,嗯,对,你是香港人。Sayonara!结果那之后每次他见我都跟我说日文。我也没有再去解释。在这部电影里不再需要说大段的英文台词,但我要负责做各种鬼脸去搞笑。如此种种,让我在片场的每一天都很不开心,后来我懒得跟所有人说话,就一个人闷在旁边不出声。
后来这两部电影的结果如何呢?
先是1980年《杀手壕》的票房惨败。片子上映之后,我曾经自己买票溜去电影院,发现整个影厅都没有几个人,还都是中国人,美国观众显然对于这部片毫无兴趣。尽管我自己已经跟导演放过狠话,“没人会买票看成龙在溜达”,但看到影厅里寥寥无几的观众,心里仍然特别不是滋味,我在亚洲已经红成那样,几乎是王了,在这里却没人看自己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问题很明显,除了剧情上面的问题之外,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观众不接受那种动作方式。我后来曾经找过一些专家问原因,他们说观众认为你的拳头没有力量。我问此话怎讲。他们说,你跟那个人已经打了十分钟,踢了他八脚了,他居然还站在那里,你还在继续踢。观众印象中的动作戏还是李小龙那种,“咚”的一脚出去,人已经被踢飞了!我心想,早说啊,这种拍摄方法多容易,一拳一个一脚一个,但这不是成龙电影的风格,我拍不了,也不喜欢拍。那既然这样,就承认失败。
再说1981年上映的《炮弹飞车》。我在电影里的华人搭档是许冠文。海报上有我和他的名字,就可以保证亚洲市场,而在美国,海报上的名字就变成了以Burt Reynolds为主打。最终,这部电影在美国和日本获得了成功,在香港却彻底失败。我的本土观众不愿意看我演一个日本人,用无聊的逗趣方式去做戏,沦为一群美国演员的陪衬。
这就是我第一次闯荡好莱坞的经历,总结为四个字就是:铩羽而归。
第七次受挫记录
离开好莱坞三年之后,我的同事们希望说服我再试一次。“美国观众现在最习惯硬汉形象,就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样,这不正是你最擅长的吗?”
我只能说,那个时候的他们,甚至我自己,都不够了解我自己。“硬汉”形象也分很多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那种冷血气质的杀手,但我已经演惯了面对生活不屈不挠的小人物。尽管我的外在形象看起来很“硬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也可以去尝试那种人物形象。
这次接的戏叫《威龙猛探》。制作团队结结实实地把我打造成了他们心中的“硬汉”。导演是James Glickenhaus,我跟他在拍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不愉快。中间我曾经打电话给嘉禾老板,如果这个导演不离开剧组,我就不演了。当然,这也只能是对自己人的一次撒娇,大家都已经签好了合约,我还没有那个能力说走就走。
我最不满意的是剧组只给动作戏预留了四天拍摄期,这对以动作为生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开玩笑。过去在香港,只要是我能掌控制作的剧组,每一个画面都要追求完美,从最开始的套招到真正的实拍,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动作更漂亮更有张力,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地研究,一个镜头拍摄十几遍是常事。
然而到了这里,导演却认为动作戏并不重要,而且他也不会拍。在我眼里完全无法过关的镜头,在他那里竟然一路绿灯。眼看着电影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滑去,我却无能为力。我很讨厌这种无法掌握局面的感觉。
最终我耐着性子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但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成龙的代表作。
这部电影将在美国和亚洲两地上映,为了避免重蹈《炮弹飞车》的覆辙,我决定尽一切力量出手挽救这个局面——我要亲手制作一个与美国版本不同的亚洲版本。我请片中的部分国外主演来到香港片场,重新进行动作戏的拍摄,这一次,要完全按照成龙的风格来。
我的搭档,编剧邓景生为影片新增了一些情节,为了照顾亚洲观众的喜好,还邀来当红的叶倩文饰演了其中一个角色。当然,所有美国版本里面那些少儿不宜的恶俗画面也全都被我删掉了。最终,这个版本在香港和日本获得了好评。
现在我已无意让大家比较两个版本的好坏。那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插曲。经过这一次之后,我跟公司严正声明,我再也不要去什么好莱坞了,更不要为了他们所谓的市场牺牲掉自己的电影风格,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
如果说一定还有下一次,那我也不要再走任何人走过的老路。李小龙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都是伟大的演员,但他们不是我应该模仿或试图超越的对象。我是成龙,如果想要有一天在全世界成功,那也只能是因为——我是成龙。
第二次去澳大利亚,我不能再靠父母养着了,开始同时兼顾两份差事,一是在工地做水泥工,二是在餐厅当跑堂。几个月后,妈妈在我每天强装出的笑容里看出了我的不快乐。
“孩子,你现在做的事不是你想做的,也不是你应该做的。”妈妈的体贴让我崩溃了。“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学了一身没用的功夫,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就在这之后不久,我接到了陈自强的电报。那时他已经是罗维导演公司的总经理,正在为导演筹备新片《新精武门》,他向我发出了邀约。原本我以为他是要找我做特技人员,正要提醒他没必要隔这么大老远来请我,他的话让我愣住了,“我们想请你来做男主角。”不过,我的片酬只有3000港币。
想了几秒钟,我接下了这份工作。未来到底会如何,3000港币够不够生活,如果电影再度失败怎么办,这些问题我都已经来不及思考,我只知道,要为自己再拼一次。
再度向父母告别,他们没有阻拦我,但是爸爸给了我一个期限,如果在两年之后还是没有闯出名堂,就一定要彻底回到他们的身边。
我又回来了。
尽管拿的是那么微薄的报酬,但我毕竟可以第一次参与业内顶尖的制作。罗维是亲手捧红李小龙的大导演,拍摄过《精武门》和《唐山大兄》这样的作品,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个机会呢?
尽管罗维导演认为陈自强推荐的这个人不够英俊,鼻子又太大,但还是对我寄予了厚望。他希望用《新精武门》这部宏大的制作再度捧出一位功夫明星,为此他还找来了原班人马,很多曾出现在《精武门》中的演员,会在这部片里再度出演同一个角色。不过这一次,他要拿出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刚刚听到这个宏伟蓝图的时候,我心里也在默默地打鼓,他们说的这个未来要成为明星的人,是我吗?
在罗维导演的办公室,我签下了人生第一份艺人合约。合约期限两年,每月的收入是3000港币,每部电影的片酬也是3000港币。我必须参与罗维导演的所有作品,并接受他指派给我的任何角色。
今天看来,这是一份很苛刻的合约,但在当时,我并没觉得有何不公平,至少自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于旗下这位艺人的外形,我的老板并不是很满意。除了对我满身肌肉表示了肯定之外,罗维导演觉得我有很多地方需要矫正,比如说牙齿不整齐,比如说眼睛太小。他建议我去做一些整形手术,还好我当时找了各种理由逃掉了。
《新精武门》开机第一天,我很早就到了片场。到了那里之后,发现大家正在为武术指导出了临时状况而发愁,我立刻毛遂自荐,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讽刺的是,我做武术指导的片酬竟然是做男主角的三倍。毕竟当时的我作为武术指导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但作为男主角来说还是个新人。
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是很愉快。
罗维导演希望把我塑造成李小龙第二,我演的是一个一心想复仇的人,冷血,愤怒,没有人情味,可我自己打心底就不认同这个角色,拍出来的效果僵硬而难看。私底下,我曾经跟陈自强诉苦:“我不适合这样的角色,导演希望让我成为第二个李小龙,可我不觉得那是我的目标和方向。”
票房成绩揭晓,结果一塌糊涂。
在看到数字的那一刹那,我差点直接买张机票飞回澳大利亚。记得当时我紧张得一直在罗维办公室里扫地捡垃圾,这是小时候在戏剧学院形成的习惯。
好在我跟公司签了约,罗维导演立刻给我安排了下一部戏——《少林木人巷》,由一个叫陈志华的年轻人导演。我们两个人在片场迅速熟悉起来,合作得默契而快乐,也在彼此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但这部片的成绩依旧平平。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跟大明星王羽合作了《风雨双流星》,又连续主演了《剑花烟雨江南》《蛇鹤八步》《一招半式闯江湖》《神拳》《拳精》《龙拳》,这些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几乎全部都在讲述复仇的故事,结果要么遭遇票房滑铁卢,要么干脆没有得到上映机会,我“当之无愧”地被外界冠上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第六次受挫记录
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尝过爆红的滋味后,嘉禾希望把我推入好莱坞市场。为了让我可以摆脱依赖,认真学好语言,他们把我送上了去美国的飞机,没有一个同事陪伴。
到机场接我的人叫David,他一见我就手舞足蹈地耍起了醉拳。为了让我开心,他忙不迭地开始介绍我即将参与的新项目,“他们请来了《龙争虎斗》的班底,阵容很强大,剧本也很棒,我觉得你会在这里很快红起来!”他的话不仅没提起我的兴致,反而让我心里有点发毛,自从经历过70年代一连串的失败后,我真的不想再去走李小龙的老路了。
在美国替我安排工作的是嘉禾国际部负责人Andrew Morgan,他跟着邹文怀工作了12年,满嘴流利的粤语让我刮目相看,那时候我几乎是个英文白痴。Andrew对我的新片《杀手壕》也信心十足,他认为这部电影的剧情安排,将会给我一个向美国人展示功夫的绝佳机会,而更让他有信心的是,整部电影的制作预算高达400万美金,这个数字对于习惯了港片制作预算的我,也是一个大大的刺激。与此同时,Andrew还希望我可以多做一些访问,上一些电视节目,这会帮助我迅速成名。
然而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顺利。
已经习惯了港式制作的我,很不适应美国这种条条框框式的拍摄。导演Robert Clouse,是曾经拍过李小龙的《龙争虎斗》的导演,他对每个镜头都会严格按照分镜脚本进行,摄影机的活动进程和演员站位都有严格的讲究,这种工作方式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我。
我在香港拍戏的时候,经常会跟团队一起现场爆发各种创作火花,临场修改剧本和台词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些在美国完全行不通。加上我的英文很差,演戏的过程中顾得上说话就顾不上表情和动作,经常打磕巴以至脸部僵硬。回到我最擅长的动作戏部分,他们的工作风格也跟我格格不入,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编排复杂而漂亮的动作,但是严格按照剧本拍摄的导演,却经常请我不要随意发挥。我多次试着把自己对动作戏的想法表达给导演,但他每次都是面不改色地说:“不行,就照剧本里写的方式拍。”于是一些原本可以加入很多花哨动作的戏份,变成了我走来走去的过场戏。我对导演说:“没人会花钱去看成龙在电影里溜达的。”
《杀手壕》拍摄结束,公司很快帮我接了下一部戏。Andrew显得很兴奋,“这部电影里会有很多好莱坞的明星跟你搭戏,你演的是一个赛车手,很刺激的剧情,片名叫《炮弹飞车》。”光是听这个片名,我已经很有兴趣,心里默默希望这是一部风格不同的影片。
了解到我对《杀手壕》拍摄方式的不适应,同事们安慰我说:“《炮弹飞车》不是动作片,这下你不用担心了,把精力专注在表演上面就好了。”
可惜事实再次证明没那么简单。我在那部电影中演的是一个日本赛车手,这已经让我有点不舒服,可是想推掉已是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演。一起搭档的好莱坞明星每天见到我都会客气地打招呼,但是仅此而已。我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是。当时有个很有名的黑人演员,是Sammy Davis Jr,他走到我的化妆车,跟我说,我刚从日本回来,我知道你在日本很红啊。我说我是香港来的,不是日本人。他说,嗯,对,你是香港人。Sayonara!结果那之后每次他见我都跟我说日文。我也没有再去解释。在这部电影里不再需要说大段的英文台词,但我要负责做各种鬼脸去搞笑。如此种种,让我在片场的每一天都很不开心,后来我懒得跟所有人说话,就一个人闷在旁边不出声。
后来这两部电影的结果如何呢?
先是1980年《杀手壕》的票房惨败。片子上映之后,我曾经自己买票溜去电影院,发现整个影厅都没有几个人,还都是中国人,美国观众显然对于这部片毫无兴趣。尽管我自己已经跟导演放过狠话,“没人会买票看成龙在溜达”,但看到影厅里寥寥无几的观众,心里仍然特别不是滋味,我在亚洲已经红成那样,几乎是王了,在这里却没人看自己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问题很明显,除了剧情上面的问题之外,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观众不接受那种动作方式。我后来曾经找过一些专家问原因,他们说观众认为你的拳头没有力量。我问此话怎讲。他们说,你跟那个人已经打了十分钟,踢了他八脚了,他居然还站在那里,你还在继续踢。观众印象中的动作戏还是李小龙那种,“咚”的一脚出去,人已经被踢飞了!我心想,早说啊,这种拍摄方法多容易,一拳一个一脚一个,但这不是成龙电影的风格,我拍不了,也不喜欢拍。那既然这样,就承认失败。
再说1981年上映的《炮弹飞车》。我在电影里的华人搭档是许冠文。海报上有我和他的名字,就可以保证亚洲市场,而在美国,海报上的名字就变成了以Burt Reynolds为主打。最终,这部电影在美国和日本获得了成功,在香港却彻底失败。我的本土观众不愿意看我演一个日本人,用无聊的逗趣方式去做戏,沦为一群美国演员的陪衬。
这就是我第一次闯荡好莱坞的经历,总结为四个字就是:铩羽而归。
第七次受挫记录
离开好莱坞三年之后,我的同事们希望说服我再试一次。“美国观众现在最习惯硬汉形象,就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样,这不正是你最擅长的吗?”
我只能说,那个时候的他们,甚至我自己,都不够了解我自己。“硬汉”形象也分很多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那种冷血气质的杀手,但我已经演惯了面对生活不屈不挠的小人物。尽管我的外在形象看起来很“硬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也可以去尝试那种人物形象。
这次接的戏叫《威龙猛探》。制作团队结结实实地把我打造成了他们心中的“硬汉”。导演是James Glickenhaus,我跟他在拍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不愉快。中间我曾经打电话给嘉禾老板,如果这个导演不离开剧组,我就不演了。当然,这也只能是对自己人的一次撒娇,大家都已经签好了合约,我还没有那个能力说走就走。
我最不满意的是剧组只给动作戏预留了四天拍摄期,这对以动作为生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开玩笑。过去在香港,只要是我能掌控制作的剧组,每一个画面都要追求完美,从最开始的套招到真正的实拍,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动作更漂亮更有张力,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地研究,一个镜头拍摄十几遍是常事。
然而到了这里,导演却认为动作戏并不重要,而且他也不会拍。在我眼里完全无法过关的镜头,在他那里竟然一路绿灯。眼看着电影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滑去,我却无能为力。我很讨厌这种无法掌握局面的感觉。
最终我耐着性子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但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成龙的代表作。
这部电影将在美国和亚洲两地上映,为了避免重蹈《炮弹飞车》的覆辙,我决定尽一切力量出手挽救这个局面——我要亲手制作一个与美国版本不同的亚洲版本。我请片中的部分国外主演来到香港片场,重新进行动作戏的拍摄,这一次,要完全按照成龙的风格来。
我的搭档,编剧邓景生为影片新增了一些情节,为了照顾亚洲观众的喜好,还邀来当红的叶倩文饰演了其中一个角色。当然,所有美国版本里面那些少儿不宜的恶俗画面也全都被我删掉了。最终,这个版本在香港和日本获得了好评。
现在我已无意让大家比较两个版本的好坏。那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插曲。经过这一次之后,我跟公司严正声明,我再也不要去什么好莱坞了,更不要为了他们所谓的市场牺牲掉自己的电影风格,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
如果说一定还有下一次,那我也不要再走任何人走过的老路。李小龙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都是伟大的演员,但他们不是我应该模仿或试图超越的对象。我是成龙,如果想要有一天在全世界成功,那也只能是因为——我是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