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绝非不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直到皇帝失神一叹,金子善才恍然大悟。皇帝对济南风波的幕后真相,心中早有定论。召他来见,只是为了很不情愿的确认一个事实:宁王赵当在经过精心算计之后,通过福王赵行命人下手干的。没能算计到的,是苏子明的运气与干练,是杨致反击的迅速与凶猛。
在经典谍战剧《潜伏》当中,军统天津站行动队长李涯在余则成的设计下,揭穿了情报处长陆桥山损人不利己的内讧行为,事后对此表示难以理解,站长吴敬中随口道破了其中蕴藏的玄机:盖过你,取代我!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这正是对赵当的动机与目的的最佳诠释。
凡是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善始者众,善终者少。皇帝也不例外,年纪愈老,疑心越重。宁王与福王在谋士丁石泉的撺掇下,谋划刺杀苏子明的初衷,正是想利用皇帝的这一性格弱点。
太子赵恒被废,本已意味着被判出局,同时也让当年立储的热门候选人赵当重燃希望。然而皇帝伐灭吴越之后,决意罢兵休战、与民休息,于朝堂高官而言已然不是秘密。不仅与卫肃发动政变的理由契合,还亲往探视了废太子赵∵,恒。赵恒久居储君之位,本以文治擅长。虽已被废,根基犹在,至今仍在诸多正统文臣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储君废而复立,不乏先例。如此一来,怎不令赵当百倍警觉?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杨致是挫败太子逆谋的头号打手,向他寻衅报复,大可以说得过去。选在济南下手,是为了不与杨致直接对阵,便于掌控事态。前任济南知府李子宽乃是故皇后李氏族人。屁股上本来就不太干净。把矛头往他身上引,皇帝岂能不会生疑?李子宽虽已升任刑部尚书,但因众所周知他是太子的人,每日如履薄冰。为了撇清干系、寻求庇护,说不定会主动来投!
越王赵启尚自年幼,还未到开府建衙的年龄。一直以来都是一副混吃等死的德性,暂时不足为虑。康王赵敢较之赵当只是人望稍逊,才干、班底与实力都相差无几,同样盯上了储君之位,堪称头号劲敌。在统率十万雄兵镇守幽州之时,倚仗雄关阻隔,把持了北燕通往大夏的陆上商路。因而不需要像赵当一样,从山东沿海与江浙一带暗中攫取钱财。雄厚的财力支撑,无疑是争夺储位的重要筹码。为求此消彼长。而将祸水东引,所以连皇帝都说赵敢的嫌疑更大。
赵当一系在山东与江浙两地均有重大经济利益,这一点当然瞒不过皇帝。正因如此,也为皇帝万一查究到他头上,埋下了死不认账与喊冤叫屈的伏笔。
这就是皇帝经过一番苦心思索,才予确认的“一石数鸟”。
落井下石的踩死赵恒,盖过赵敢,最终取代皇帝成为大夏的继任君主。这就是皇帝口称不解的动机与目的。
这一切的筹谋算计。都是出自宁王心腹幕僚丁石泉的手笔。不得不承认,丁石泉确实是顶尖一级的阴谋型人才。
虽然筹算周密。但杨致的狠辣狡诈与皇帝的赫赫威权,都令赵当甚为忌惮,之前并非全无顾虑。福王赵行却对丁石泉的看法十分认同,在二人极力劝说之下,几经犹豫的赵当才决定付诸实施。
随着山东的密报一道接一道的传来,赵当每日出府上朝之时都是装作神采奕奕的若无其事。散朝回到王府则脸色日渐阴沉。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念头,一天比一天显得深刻。对出了这个馊主意的谋划者丁石泉,与极力敲边鼓怂恿的福王赵行,更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看。
杨致反击之迅猛,丁石泉确实始料未及。原以为杨致要做出实质性的反应。最快也得在事发十天半个月之后,甚至更久。按他的下一步计划,以调虎离山之计将杨致引到济南,再对金陵海关总督衙门的官吏下手,令杨致分身乏术,疲于奔命。
孰料尚未来得及指示下一步如何行动,便接到了济南与金陵两地的密报,居然都言之凿凿,一边确认杨致已在济南现身,一边认定杨致并未离开金陵。到底哪一份密报说的是真的?等到丁石泉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杨致的奏章已经呈送到了皇帝的案头!
丁石泉向来自视甚高,颇为自负,心底一直以为只是时运不济。此前曾听说过杨致的诸多事迹,在与宁王和福王密议时,二人都对此人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认为是个轻易不能招惹的强势人物,丁石泉还只是信个六七成。可是此番交锋,杨致明明处于被动地位,一经迅猛反击便是攻守易势,彻底扭转局面,占据了绝对主动。不服不行啊!
皇帝在册立新的储君之前,对内一力求稳,太子刚因妄图篡逆被废,绝不会再度掀起或会导致朝局动荡、引发皇家丑闻的泼天大案,只能捏着鼻子摁下此事,必定不会深究。
正因为算准了这一点,况且宁王还没到卸磨杀驴的时候,所以丁石泉勉强还能摆出一副淡然笃定的姿态。面对宁王的满腹怨气,只是说了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至于是为了安慰宁王,还是为了安慰自己?就只有他知道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杨致单人独骑悠然离开济南的那一天。黄昏时分,长安的宁王府迎来了皇帝的贴身内侍马成。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马成一来,必有圣旨。赵当猛地的一个激灵,正想叫人伺候自己换上朝服接旨,王府主簿禀道:“王爷,马公公方才进门之时已经交代过了,他虽是奉旨而来,却并无旨意,只需面见王爷即可。”
“是吗?奉旨而来却无圣旨?”赵当不敢怠慢,稍一沉吟,吩咐道:“去温一壶酒,取三千两银票,不,取五千两银票来。”
只需面见,意思就是无需按照大夏礼制铺排繁琐的接旨官仪。赵当肃然整裣衣冠,常服出迎。
马成确实没有手持圣旨,而是捧了一大摞奏章。赵当一眼就看出,马成手捧的奏章并非原件,而是誉写的抄件。同样的抄件,随同马成前来的一名内侍手上还捧着一份。
强自收摄心神,昂首阔步的拱手一礼,拉过马成笑道:“马公公,这天寒地冻的累你奔走,快快请坐!且饮一杯酒暖暖身子再说!”
马成是早已成了精的老狐狸,堆起一脸圆熟的笑容道:“洒家多谢王爷厚爱!皇命在身,不敢饮酒,万望王爷见谅!”
随即将手里的一摞奏章奉上,笑道:“这是皇上命洒家交与王爷的,恭请王爷收纳。”
赵当顺势接过,随手递给马成一千两银票,问道:“有劳公公了。敢问公公,父皇既无圣旨,可有口谕?”
皇帝十分精明,马成无比谨慎,赵当也不是省油的灯。皇子的身份敏感,打赏历来比王公显宦更为烫手。倒是譬如王雨农、陈文远、徐文瀚、卫肃、周挺等重臣,不仅从未有过一文钱的打赏,甚至连正眼瞧他的时候都是极少,马成反而对这几位从心底敬畏不已。当然,杨致除外。
但是这一回马成场面上的客套都省了,熟练的将银票纳入袖囊,简略的答道:“亦无口谕。”
赵当嘿嘿一笑,索性将剩下的四千两银票一把塞给马成:“公公皇命在身,本王不便相扰。不知公公这就回宫复命呢?还是准备另往别处?”
银票马成照单全收,指着随行内侍手捧的另一份奏章,皮笑肉不笑的道:“回王爷,洒家奉旨还要去往两家王府。这一份奏章是要送往康王府的,另一家是福王府。福王府上,虽无圣旨,但有口谕。”
赵当顿时了然:皇帝迫不得已不能深究,绝不是不“究”!(未完待续。。)
直到皇帝失神一叹,金子善才恍然大悟。皇帝对济南风波的幕后真相,心中早有定论。召他来见,只是为了很不情愿的确认一个事实:宁王赵当在经过精心算计之后,通过福王赵行命人下手干的。没能算计到的,是苏子明的运气与干练,是杨致反击的迅速与凶猛。
在经典谍战剧《潜伏》当中,军统天津站行动队长李涯在余则成的设计下,揭穿了情报处长陆桥山损人不利己的内讧行为,事后对此表示难以理解,站长吴敬中随口道破了其中蕴藏的玄机:盖过你,取代我!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这正是对赵当的动机与目的的最佳诠释。
凡是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善始者众,善终者少。皇帝也不例外,年纪愈老,疑心越重。宁王与福王在谋士丁石泉的撺掇下,谋划刺杀苏子明的初衷,正是想利用皇帝的这一性格弱点。
太子赵恒被废,本已意味着被判出局,同时也让当年立储的热门候选人赵当重燃希望。然而皇帝伐灭吴越之后,决意罢兵休战、与民休息,于朝堂高官而言已然不是秘密。不仅与卫肃发动政变的理由契合,还亲往探视了废太子赵∵,恒。赵恒久居储君之位,本以文治擅长。虽已被废,根基犹在,至今仍在诸多正统文臣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储君废而复立,不乏先例。如此一来,怎不令赵当百倍警觉?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杨致是挫败太子逆谋的头号打手,向他寻衅报复,大可以说得过去。选在济南下手,是为了不与杨致直接对阵,便于掌控事态。前任济南知府李子宽乃是故皇后李氏族人。屁股上本来就不太干净。把矛头往他身上引,皇帝岂能不会生疑?李子宽虽已升任刑部尚书,但因众所周知他是太子的人,每日如履薄冰。为了撇清干系、寻求庇护,说不定会主动来投!
越王赵启尚自年幼,还未到开府建衙的年龄。一直以来都是一副混吃等死的德性,暂时不足为虑。康王赵敢较之赵当只是人望稍逊,才干、班底与实力都相差无几,同样盯上了储君之位,堪称头号劲敌。在统率十万雄兵镇守幽州之时,倚仗雄关阻隔,把持了北燕通往大夏的陆上商路。因而不需要像赵当一样,从山东沿海与江浙一带暗中攫取钱财。雄厚的财力支撑,无疑是争夺储位的重要筹码。为求此消彼长。而将祸水东引,所以连皇帝都说赵敢的嫌疑更大。
赵当一系在山东与江浙两地均有重大经济利益,这一点当然瞒不过皇帝。正因如此,也为皇帝万一查究到他头上,埋下了死不认账与喊冤叫屈的伏笔。
这就是皇帝经过一番苦心思索,才予确认的“一石数鸟”。
落井下石的踩死赵恒,盖过赵敢,最终取代皇帝成为大夏的继任君主。这就是皇帝口称不解的动机与目的。
这一切的筹谋算计。都是出自宁王心腹幕僚丁石泉的手笔。不得不承认,丁石泉确实是顶尖一级的阴谋型人才。
虽然筹算周密。但杨致的狠辣狡诈与皇帝的赫赫威权,都令赵当甚为忌惮,之前并非全无顾虑。福王赵行却对丁石泉的看法十分认同,在二人极力劝说之下,几经犹豫的赵当才决定付诸实施。
随着山东的密报一道接一道的传来,赵当每日出府上朝之时都是装作神采奕奕的若无其事。散朝回到王府则脸色日渐阴沉。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念头,一天比一天显得深刻。对出了这个馊主意的谋划者丁石泉,与极力敲边鼓怂恿的福王赵行,更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看。
杨致反击之迅猛,丁石泉确实始料未及。原以为杨致要做出实质性的反应。最快也得在事发十天半个月之后,甚至更久。按他的下一步计划,以调虎离山之计将杨致引到济南,再对金陵海关总督衙门的官吏下手,令杨致分身乏术,疲于奔命。
孰料尚未来得及指示下一步如何行动,便接到了济南与金陵两地的密报,居然都言之凿凿,一边确认杨致已在济南现身,一边认定杨致并未离开金陵。到底哪一份密报说的是真的?等到丁石泉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杨致的奏章已经呈送到了皇帝的案头!
丁石泉向来自视甚高,颇为自负,心底一直以为只是时运不济。此前曾听说过杨致的诸多事迹,在与宁王和福王密议时,二人都对此人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认为是个轻易不能招惹的强势人物,丁石泉还只是信个六七成。可是此番交锋,杨致明明处于被动地位,一经迅猛反击便是攻守易势,彻底扭转局面,占据了绝对主动。不服不行啊!
皇帝在册立新的储君之前,对内一力求稳,太子刚因妄图篡逆被废,绝不会再度掀起或会导致朝局动荡、引发皇家丑闻的泼天大案,只能捏着鼻子摁下此事,必定不会深究。
正因为算准了这一点,况且宁王还没到卸磨杀驴的时候,所以丁石泉勉强还能摆出一副淡然笃定的姿态。面对宁王的满腹怨气,只是说了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至于是为了安慰宁王,还是为了安慰自己?就只有他知道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杨致单人独骑悠然离开济南的那一天。黄昏时分,长安的宁王府迎来了皇帝的贴身内侍马成。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马成一来,必有圣旨。赵当猛地的一个激灵,正想叫人伺候自己换上朝服接旨,王府主簿禀道:“王爷,马公公方才进门之时已经交代过了,他虽是奉旨而来,却并无旨意,只需面见王爷即可。”
“是吗?奉旨而来却无圣旨?”赵当不敢怠慢,稍一沉吟,吩咐道:“去温一壶酒,取三千两银票,不,取五千两银票来。”
只需面见,意思就是无需按照大夏礼制铺排繁琐的接旨官仪。赵当肃然整裣衣冠,常服出迎。
马成确实没有手持圣旨,而是捧了一大摞奏章。赵当一眼就看出,马成手捧的奏章并非原件,而是誉写的抄件。同样的抄件,随同马成前来的一名内侍手上还捧着一份。
强自收摄心神,昂首阔步的拱手一礼,拉过马成笑道:“马公公,这天寒地冻的累你奔走,快快请坐!且饮一杯酒暖暖身子再说!”
马成是早已成了精的老狐狸,堆起一脸圆熟的笑容道:“洒家多谢王爷厚爱!皇命在身,不敢饮酒,万望王爷见谅!”
随即将手里的一摞奏章奉上,笑道:“这是皇上命洒家交与王爷的,恭请王爷收纳。”
赵当顺势接过,随手递给马成一千两银票,问道:“有劳公公了。敢问公公,父皇既无圣旨,可有口谕?”
皇帝十分精明,马成无比谨慎,赵当也不是省油的灯。皇子的身份敏感,打赏历来比王公显宦更为烫手。倒是譬如王雨农、陈文远、徐文瀚、卫肃、周挺等重臣,不仅从未有过一文钱的打赏,甚至连正眼瞧他的时候都是极少,马成反而对这几位从心底敬畏不已。当然,杨致除外。
但是这一回马成场面上的客套都省了,熟练的将银票纳入袖囊,简略的答道:“亦无口谕。”
赵当嘿嘿一笑,索性将剩下的四千两银票一把塞给马成:“公公皇命在身,本王不便相扰。不知公公这就回宫复命呢?还是准备另往别处?”
银票马成照单全收,指着随行内侍手捧的另一份奏章,皮笑肉不笑的道:“回王爷,洒家奉旨还要去往两家王府。这一份奏章是要送往康王府的,另一家是福王府。福王府上,虽无圣旨,但有口谕。”
赵当顿时了然:皇帝迫不得已不能深究,绝不是不“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