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回忆道:“我当时有这样的感受:我觉得我看到一些人,他们自身即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映像……他们看起来那么引人注目。我当时还不能明确地把握为什么,但是最使我震动的,是他们符合我们理想的圣者、完人、哲人;而这样一类人,人们在西方显然已几乎再找不到了。”
说得直白一些,僧伽就是以佛陀为师的弟子们,就是实践佛法的活榜样,“他们自身即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映像”。佛陀是因为觉悟到这个“法”,实践了这个“法”,圆满地成就了这个“法”而终成佛陀。而“僧伽”存在的意义,首先就是起到了“护持佛法”不使佛法失传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僧伽的存在,我们又从何得知佛法和佛陀的存在呢?所以,三宝是“佛、法、僧”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那么,“五戒”又是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持戒又有哪些好处呢?
戒律是佛陀生前针对不同的人分别制定的各种日常行为规范。所以,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总体上说,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有五戒、十戒和具足戒之分。菩萨戒又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意思就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意思就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意思就是“以善用方便来利益一切众生”。
这里说的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凡是佛弟子都应该努力来受持和遵守的。它包括五项内容: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一不杀生,意思就是要慈心于仁,就是不因自己的私心而去杀害生命来谋取私利。
二不偷盗,意思就是要义利节用,就是不与不取,不以不正当手段来获取他人的财物。
三不邪淫,意思就是要贞良守礼,就是不作非分的欲乐享受。如果严格起来深究的话,不光是男女间的情欲和性欲,就连过分的食欲和睡欲等等欲乐享受,也都在禁戒范围之内。
四不妄语,意思就是要诚实无欺,就是要实事求是而不撒谎。也就是孔夫子所强调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五不饮酒,意思就是要避免贪嗔痴,就是为了防止乱性破戒,免生各种恶习坏毛病,因此而不饮酒。
持戒有哪些好处呢?犯戒又有什么不好呢?
佛陀曾经说过,如果有人犯戒,就会有五种衰败。哪五种衰败呢?第一是求财而不得,所愿难成。第二是如果有所得的话,也会一天天地衰败下去。第三是破戒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会被人看不起,遭人轻视。第四是坏名声远扬,天下尽知。第五是命终之后,就会下到地狱里。
佛陀又说,如果人持戒而终不违犯的话,就会有五种功德。哪五种功德呢?第一,是能够心想事成,随心所欲。第二,是所有的财产会越来越多,而且无有损少。第三,是所到之处,众人敬爱。第四,是好名声遍布四方,天下尽知。第五,是命终后必生天上。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大智度论的故事》里摘引佛陀的话说道:“许多人倘若不灭除五项恐怖、五项罪、五种怨,那么,在有生之年,身心都会尝到无量苦恼;而且到了后世,就会坠入恶道里。人如果没有过五项恐怖、五项罪、五种怨,那么,在有生之年,身心都会洋溢着快乐;到了后世,也会出生天上的乐土。由此可知,大家一定要远离五项恐怖才好:第一是杀生,第二是偷盗,第三是淫欲,第四是妄语,第五是饮酒。”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只有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才可以受持五戒。也就是说,受持五戒的人必须首先要皈依三宝才可以。没有皈依三宝而受持五戒,就好比不打地基而建高楼大厦一样,迟早会功亏一篑的。
另外,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宝一样,是要人自己来作抉择的。按照佛教惯例,如果不是出于本人自觉和自愿,皈依和受戒都是无效的。
如果觉得自己一时还达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戒。或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单独来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饮酒,他就可以先受不饮酒戒;有的人天生就不曾偷盗过,他就完全可以先受不偷盗戒。能做到哪条戒,就可以先受哪条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
就拿我自己来说,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就像当初我喜欢接近佛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佛陀主张让人们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你可以出家,也可以还俗。一切都由你自己来做决定,一切来去自由。所以,到今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与别人无关,只是出于对自己负责而已。
另外,五戒的内容延伸开来,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不贪、不嗔、不愚痴”。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恶。十善其实和五戒实质上是一体的,只不过更加详细地规范了人们的言行意识。所以通常是把五戒和十善连起来说成“五戒十善”。按照赵朴初先生的介绍,五戒十善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从寺庙中出来,回到上海和北京的时候,却让朋友们都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收到我的信后,竟然都以为我已经出家了。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把我参加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误以为就是剃度出家的仪式了。
这可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啊!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们对佛教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通常来讲,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信佛之人,一种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两种,一种是初信之人,一种是深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说,信佛所教,但还没有进行皈依三宝仪式的人。深信之人就是自觉自愿地皈依三宝并向佛看齐的人。
深信之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种是出家修行的人。
在家人修行,以从事正当的生产业、供养三宝、鼓励同修和广行度化为主要生活内容。佛经中说过,“一切治生产业皆与佛法不相违背。”而出家人修行则要求更高更严格。
按照佛的制度,出家人应当过着清净无染而俭朴节约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禅定的修习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为在家修行者树立模范,作出榜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劝善止恶,安慰病苦,必要时救人于危难之中。
总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为了利益众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说,“佛教徒本有四众,有出家男女二众,有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为双重的教团,所以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和《优婆塞戒经》,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无论是从佛教的教义来说,还是从佛陀所制定的制度来说,出家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事实上,出家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要经过父母允许,不是逃避刑法,也不是逃避负债的等等。尤其是在佛教昌盛时期,出家人的资格要求更是非常严格的。例如,唐朝时著名的玄奘法师出家的时候,就需要经过举荐和考试等很多手续才行。
另外,出家人的主要目的,并非“看破红尘”的消极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像佛陀那样博学多闻,要能够指导人们去走正道,去过清净安乐的幸福生活,要能够帮助人们脱离苦海,求得解脱才行。
实际上,出家的本意其实是出离生死和烦恼的枷锁,目的就是为了求解脱,为了得自在,为了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求得解脱?如何才能获得自在呢?如何才能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广行布施和勤修智慧。广行布施就是多为人们做好事,多为社会做贡献。勤修智慧就是勤奋修习所有的智慧,而所有的智慧当中,又以般若为最。
《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正是专讲般若学的。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佛经里的般若学应该是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人们来修学的。至少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般若学起到了巨大无比的影响。我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分享多年来的心得。
当然,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博大精深,我也不敢保证我自己受用的,就一定对其他人管用。就像我对一位朋友说过的,佛法就像药一样,最终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一碗药你看来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而且,不同的病也是要不同的药来治的。如果你把治疗头痛的药用来治胃病,当然就不能如愿以偿。
佛经号称有十二部,内容浩瀚纷纭,无所不容,就是佛陀针对不同的人们和不同的情况来说的。其中,甚至还有佛陀为牧牛人说的如何牧牛的内容。
更确切地说,一方面,《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体会。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种尝试,一种将文言文的佛经通俗易懂化的一种尝试。
所以,这本书尽量做到不用佛教术语来阐述佛法中的关键:“般若波罗蜜”。因为这本书的起因,是作者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一个总结报告。这本书首先是应家人和朋友们的要求所写,而这些人大多很少时间精力去弄懂佛教术语。其次,这本书是为那些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们所写,希望他们能够吸取我的教训,以尽量避开那些误区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早日觉悟原来宇宙的真相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议,早日体验到生命里的那种无上美妙。
总之,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到佛法的真实面目。第一,佛法不是迷信。第二,佛法是大智慧。第三,学习佛法可以终生受用无穷。第四,佛法可以让人们心生欢喜,永离烦恼痛苦。就像《心经》里所说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归根结底,只要能够让人们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试着努力去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真心地感谢您!是为序!
他回忆道:“我当时有这样的感受:我觉得我看到一些人,他们自身即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映像……他们看起来那么引人注目。我当时还不能明确地把握为什么,但是最使我震动的,是他们符合我们理想的圣者、完人、哲人;而这样一类人,人们在西方显然已几乎再找不到了。”
说得直白一些,僧伽就是以佛陀为师的弟子们,就是实践佛法的活榜样,“他们自身即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映像”。佛陀是因为觉悟到这个“法”,实践了这个“法”,圆满地成就了这个“法”而终成佛陀。而“僧伽”存在的意义,首先就是起到了“护持佛法”不使佛法失传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僧伽的存在,我们又从何得知佛法和佛陀的存在呢?所以,三宝是“佛、法、僧”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那么,“五戒”又是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呢?持戒又有哪些好处呢?
戒律是佛陀生前针对不同的人分别制定的各种日常行为规范。所以,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总体上说,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有五戒、十戒和具足戒之分。菩萨戒又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意思就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意思就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意思就是“以善用方便来利益一切众生”。
这里说的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凡是佛弟子都应该努力来受持和遵守的。它包括五项内容: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一不杀生,意思就是要慈心于仁,就是不因自己的私心而去杀害生命来谋取私利。
二不偷盗,意思就是要义利节用,就是不与不取,不以不正当手段来获取他人的财物。
三不邪淫,意思就是要贞良守礼,就是不作非分的欲乐享受。如果严格起来深究的话,不光是男女间的情欲和性欲,就连过分的食欲和睡欲等等欲乐享受,也都在禁戒范围之内。
四不妄语,意思就是要诚实无欺,就是要实事求是而不撒谎。也就是孔夫子所强调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五不饮酒,意思就是要避免贪嗔痴,就是为了防止乱性破戒,免生各种恶习坏毛病,因此而不饮酒。
持戒有哪些好处呢?犯戒又有什么不好呢?
佛陀曾经说过,如果有人犯戒,就会有五种衰败。哪五种衰败呢?第一是求财而不得,所愿难成。第二是如果有所得的话,也会一天天地衰败下去。第三是破戒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会被人看不起,遭人轻视。第四是坏名声远扬,天下尽知。第五是命终之后,就会下到地狱里。
佛陀又说,如果人持戒而终不违犯的话,就会有五种功德。哪五种功德呢?第一,是能够心想事成,随心所欲。第二,是所有的财产会越来越多,而且无有损少。第三,是所到之处,众人敬爱。第四,是好名声遍布四方,天下尽知。第五,是命终后必生天上。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大智度论的故事》里摘引佛陀的话说道:“许多人倘若不灭除五项恐怖、五项罪、五种怨,那么,在有生之年,身心都会尝到无量苦恼;而且到了后世,就会坠入恶道里。人如果没有过五项恐怖、五项罪、五种怨,那么,在有生之年,身心都会洋溢着快乐;到了后世,也会出生天上的乐土。由此可知,大家一定要远离五项恐怖才好:第一是杀生,第二是偷盗,第三是淫欲,第四是妄语,第五是饮酒。”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只有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才可以受持五戒。也就是说,受持五戒的人必须首先要皈依三宝才可以。没有皈依三宝而受持五戒,就好比不打地基而建高楼大厦一样,迟早会功亏一篑的。
另外,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宝一样,是要人自己来作抉择的。按照佛教惯例,如果不是出于本人自觉和自愿,皈依和受戒都是无效的。
如果觉得自己一时还达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戒。或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单独来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饮酒,他就可以先受不饮酒戒;有的人天生就不曾偷盗过,他就完全可以先受不偷盗戒。能做到哪条戒,就可以先受哪条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
就拿我自己来说,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就像当初我喜欢接近佛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佛陀主张让人们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你可以出家,也可以还俗。一切都由你自己来做决定,一切来去自由。所以,到今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与别人无关,只是出于对自己负责而已。
另外,五戒的内容延伸开来,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不贪、不嗔、不愚痴”。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恶。十善其实和五戒实质上是一体的,只不过更加详细地规范了人们的言行意识。所以通常是把五戒和十善连起来说成“五戒十善”。按照赵朴初先生的介绍,五戒十善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从寺庙中出来,回到上海和北京的时候,却让朋友们都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收到我的信后,竟然都以为我已经出家了。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把我参加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误以为就是剃度出家的仪式了。
这可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啊!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们对佛教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通常来讲,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信佛之人,一种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两种,一种是初信之人,一种是深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说,信佛所教,但还没有进行皈依三宝仪式的人。深信之人就是自觉自愿地皈依三宝并向佛看齐的人。
深信之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种是出家修行的人。
在家人修行,以从事正当的生产业、供养三宝、鼓励同修和广行度化为主要生活内容。佛经中说过,“一切治生产业皆与佛法不相违背。”而出家人修行则要求更高更严格。
按照佛的制度,出家人应当过着清净无染而俭朴节约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禅定的修习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为在家修行者树立模范,作出榜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劝善止恶,安慰病苦,必要时救人于危难之中。
总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为了利益众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说,“佛教徒本有四众,有出家男女二众,有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为双重的教团,所以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和《优婆塞戒经》,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无论是从佛教的教义来说,还是从佛陀所制定的制度来说,出家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事实上,出家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要经过父母允许,不是逃避刑法,也不是逃避负债的等等。尤其是在佛教昌盛时期,出家人的资格要求更是非常严格的。例如,唐朝时著名的玄奘法师出家的时候,就需要经过举荐和考试等很多手续才行。
另外,出家人的主要目的,并非“看破红尘”的消极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像佛陀那样博学多闻,要能够指导人们去走正道,去过清净安乐的幸福生活,要能够帮助人们脱离苦海,求得解脱才行。
实际上,出家的本意其实是出离生死和烦恼的枷锁,目的就是为了求解脱,为了得自在,为了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求得解脱?如何才能获得自在呢?如何才能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广行布施和勤修智慧。广行布施就是多为人们做好事,多为社会做贡献。勤修智慧就是勤奋修习所有的智慧,而所有的智慧当中,又以般若为最。
《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正是专讲般若学的。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佛经里的般若学应该是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人们来修学的。至少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般若学起到了巨大无比的影响。我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分享多年来的心得。
当然,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博大精深,我也不敢保证我自己受用的,就一定对其他人管用。就像我对一位朋友说过的,佛法就像药一样,最终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一碗药你看来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而且,不同的病也是要不同的药来治的。如果你把治疗头痛的药用来治胃病,当然就不能如愿以偿。
佛经号称有十二部,内容浩瀚纷纭,无所不容,就是佛陀针对不同的人们和不同的情况来说的。其中,甚至还有佛陀为牧牛人说的如何牧牛的内容。
更确切地说,一方面,《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体会。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种尝试,一种将文言文的佛经通俗易懂化的一种尝试。
所以,这本书尽量做到不用佛教术语来阐述佛法中的关键:“般若波罗蜜”。因为这本书的起因,是作者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一个总结报告。这本书首先是应家人和朋友们的要求所写,而这些人大多很少时间精力去弄懂佛教术语。其次,这本书是为那些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们所写,希望他们能够吸取我的教训,以尽量避开那些误区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早日觉悟原来宇宙的真相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议,早日体验到生命里的那种无上美妙。
总之,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到佛法的真实面目。第一,佛法不是迷信。第二,佛法是大智慧。第三,学习佛法可以终生受用无穷。第四,佛法可以让人们心生欢喜,永离烦恼痛苦。就像《心经》里所说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归根结底,只要能够让人们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试着努力去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真心地感谢您!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