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睢水 瓠子河 汶水(3)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诱曰:山名也,或斯阜矣。牟县故城在东北,古牟国也。春秋时,牟人朝鲁。故应劭曰:鲁附庸也。俗谓是水为牟汶也。又西南迳奉高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迳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
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核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马第伯书云:光武封泰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仰视严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见丈尺。直上七里,至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矣。应劭《汉官仪》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其水自溪而东,濬波注壑,东南流迳龟阴之田。
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
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届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馀,广八尺。
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虎。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馀,形制甚精。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其水又屈而东流,入于汶水。又东南流迳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险狭而不显也,欲治明堂于奉高傍,而未晓其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于汶上,如带图也。
古引水为辟雝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山海经》曰:环水出泰山东流注于汶,即此水也。环水又左入于汶水。汶水又西南流,迳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广雅》曰:道梓松也。《抱朴子》称《玉策记》曰:千岁之松,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岁。又称天陵偃有盖之松也,所谓楼松也。《鲁连子》曰:松枞高十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尔雅》曰:松叶柏身曰枞。《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山东有巢父庙,山高十里。山下有陂水,方百许步,三道流注:一水东北沿溪而下,屈迳县南,西北流入于汶。一水北流,历涧西流入于汶。一水南流迳阳关亭南,《春秋·襄公十七年》,逆臧纥自阳关者也。又西流入于汶水也。
过博县西北。
汶水南迳博县故城东,《春秋·哀公十一年》,会吴伐齐取博者也。灌婴破田横于城下。屈从其城南西流,不在西北也。汶水又西南迳龙乡故城南。《春秋·成公二年》,齐侯围龙,龙囚顷公嬖人卢蒲就魁,杀而膊诸城上,齐侯亲鼓取龙者也。汉高帝八年,封谒者陈署为侯国。汶水又西南迳亭亭山东,黄帝所禅也,山有神庙。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也。汶水又西南迳阳关故城西,本钜平县之阳关亭矣。阳虎据之以叛,伐之,虎焚莱门而奔齐者也。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西南流迳菟裘城北。《春秋·隐公十一年》营之。公谓羽父曰:吾将归老焉。故《郡国志》曰:梁父有菟裘聚。淄水又迳梁父县故城南,县北有梁父山。《开山图》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故县取名焉。淄水又西南迳柴县故城北。《地理志》泰山之属县也,世谓之柴汶矣。淄水又迳郕城北。汉高帝六年,封董渫为侯国。《春秋》齐师围郕,郕人伐齐,饮马于斯水也。昔孔子行于郕之野,遇荣启期于是,衣鹿裘,被发琴歌三乐之欢,夫子善其能宽矣。淄水又西迳阳关城南,西流注于汶水。汶水又南迳钜平县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者也。今汶上夹水有方姜台。汶水又西南流,《诗》云:汶水滔滔矣。
《淮南子》曰:狢渡汶则死,天地之性,倚伏难寻,固不可以情理穷也。汶水又西南迳鲁国汶阳县北,王莽之汶亭也。县北有曲水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经》书: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左传》曰:平杞、莒也。故杜预曰: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东巡泰山,立行宫于汶阳,执金吾耿秉屯于汶上,城门基堑存焉,世谓之阙陵城也。汶水又西迳汶阳县故城北而西注。
又西南过蛇丘县南。
汶水又西,洸水出焉。又西迳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城。《春秋左传》,宣叔娶于铸。杜预曰:济北蛇邱县所治铸乡城也。
又西南过刚县北。
《地理志》:刚,故阐也。王莽更之曰柔也。应劭曰:《春秋经》书:齐人取让及阐,今阐亭是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阐在刚刚城东有一小亭,今刚县治,俗人又谓之阐亭。京相璠曰:刚县西四十里有阐亭。未知孰是?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泰山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蛇水又西南迳铸城西,《左传》所谓蛇渊囿也。故京相璠曰:今济北有蛇邱城,城下有水,鲁囿也,俗谓之浊须水,非矣。蛇水又西南迳夏晖城南,《经》书:公会齐侯于下让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盖《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齐侯送姜氏于下让,非礼也。世有夏晖之名矣。蛇水又西南入汶。汶水又西,沟水注之,水出东北马山,西南流迳棘亭南,《春秋·成公三年?经》书: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左传》曰:取汶阳之田,棘不服,围之。
南去汶水八十里。又西南迳遂城东。《地理志》曰:蛇邱,遂乡,故遂国也。
《春秋·庄公十三年》,齐灭遂而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邱东北十里,杜预亦以为然。然县东北无城以拟之,今城在蛇邱西北,盖杜预传疑之非也。又西迳下让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西迳春亭北,考古无春名,惟平陆县有崇阳亭,然是亭东去刚城四十里,推璠所《注》则符,并所未详也。
又西南过东平章县南。
《地理志》曰:东平国,故梁也。景帝中六年,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王莽之有盐也。章县按《世本》,任姓之国也。《春秋》齐人降章者也,故城在无盐县东北五十里。汶水又西南,有泌水注之,水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迳肥成县故城南。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左迳句窳亭北,章帝元和二年,凤凰集肥城句窳亭,复其租而迳泰山,即是亭也。泌水又西南迳富城县故城西,王莽之成富也。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南迳桃乡县故城西,王莽之鄣亭也。世以此为鄣城,非,盖因巨新之故目耳。
又西南过无盐县南,又西南过寿张县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于济。
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泒别之处,谓之四汶口。其左二水双流,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郈昭伯之故邑也,祸起斗鸡矣。《春秋左传·定公十二年》,叔孙氏堕郈。今其城无南面。汶水又西南迳东平陆县故城北,应劭曰:古厥国也。今有厥亭。汶水又西迳危山南,世谓之龙山也。《汉书》曰:哀帝时,无盐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驰道状,又瓠山石转立。晋灼曰:《汉?注》作报山。山胁石一枚,转侧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广四尺。东平王云及后谒,自之石所祭,治石象报山立石,束倍草,并祠之。建平三年,息夫躬告之,王自杀,后谒弃市,国除。《汉书》石立,宣帝起之表也。汶水又西合为一水,西南入茂都淀,淀,陂水之异名也。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又西南迳致密城南。《郡国志》曰:须昌县有致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矣,制养生送死之节,长幼男女之礼,路不拾遗,器不彫伪矣。巨野沟又西南入桓公河。北水西出淀,谓之巨良水,西南迳致密城北,西南流注洪渎。次一汶,西迳郈亭北,又西至寿张故城东,潴为泽渚。初平三年,曹公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战死于此。其右一汶,西流迳无盐县之故城南,旧宿国也。齐宣后之故邑,所谓无盐丑女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侯,即此邑也。王莽更名之曰有盐亭。
汶水又西迳郈乡城北,《地理志》所谓无盐有郈乡者也。汶水西南流,迳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应劭曰:世祖叔父名良,故光武改曰寿张也。建武十五年,世祖封樊宏为侯国。汶水又西南,长直沟水注之。水出须昌城东北谷阳山,南迳须昌城东,又南,漆沟水注焉。水出无盐城东北五里阜山下,西迳无盐县故城北。水侧有东平宪王仓冢。碑阙存焉元和二年章帝幸东平,祀以太牢,亲拜祠坐,赐御剑于陵前。其水又西流注长直沟,沟水奇分为二:一水西迳须昌城南入济,一水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流入济,故《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合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朱虚县东。余按诱说是,乃东汶,非《经》所谓入济者也,盖其误证耳。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诱曰:山名也,或斯阜矣。牟县故城在东北,古牟国也。春秋时,牟人朝鲁。故应劭曰:鲁附庸也。俗谓是水为牟汶也。又西南迳奉高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迳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
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核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马第伯书云:光武封泰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仰视严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见丈尺。直上七里,至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矣。应劭《汉官仪》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其水自溪而东,濬波注壑,东南流迳龟阴之田。
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
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届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馀,广八尺。
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虎。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馀,形制甚精。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其水又屈而东流,入于汶水。又东南流迳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险狭而不显也,欲治明堂于奉高傍,而未晓其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于汶上,如带图也。
古引水为辟雝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山海经》曰:环水出泰山东流注于汶,即此水也。环水又左入于汶水。汶水又西南流,迳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广雅》曰:道梓松也。《抱朴子》称《玉策记》曰:千岁之松,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岁。又称天陵偃有盖之松也,所谓楼松也。《鲁连子》曰:松枞高十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尔雅》曰:松叶柏身曰枞。《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山东有巢父庙,山高十里。山下有陂水,方百许步,三道流注:一水东北沿溪而下,屈迳县南,西北流入于汶。一水北流,历涧西流入于汶。一水南流迳阳关亭南,《春秋·襄公十七年》,逆臧纥自阳关者也。又西流入于汶水也。
过博县西北。
汶水南迳博县故城东,《春秋·哀公十一年》,会吴伐齐取博者也。灌婴破田横于城下。屈从其城南西流,不在西北也。汶水又西南迳龙乡故城南。《春秋·成公二年》,齐侯围龙,龙囚顷公嬖人卢蒲就魁,杀而膊诸城上,齐侯亲鼓取龙者也。汉高帝八年,封谒者陈署为侯国。汶水又西南迳亭亭山东,黄帝所禅也,山有神庙。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也。汶水又西南迳阳关故城西,本钜平县之阳关亭矣。阳虎据之以叛,伐之,虎焚莱门而奔齐者也。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西南流迳菟裘城北。《春秋·隐公十一年》营之。公谓羽父曰:吾将归老焉。故《郡国志》曰:梁父有菟裘聚。淄水又迳梁父县故城南,县北有梁父山。《开山图》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故县取名焉。淄水又西南迳柴县故城北。《地理志》泰山之属县也,世谓之柴汶矣。淄水又迳郕城北。汉高帝六年,封董渫为侯国。《春秋》齐师围郕,郕人伐齐,饮马于斯水也。昔孔子行于郕之野,遇荣启期于是,衣鹿裘,被发琴歌三乐之欢,夫子善其能宽矣。淄水又西迳阳关城南,西流注于汶水。汶水又南迳钜平县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者也。今汶上夹水有方姜台。汶水又西南流,《诗》云:汶水滔滔矣。
《淮南子》曰:狢渡汶则死,天地之性,倚伏难寻,固不可以情理穷也。汶水又西南迳鲁国汶阳县北,王莽之汶亭也。县北有曲水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经》书: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左传》曰:平杞、莒也。故杜预曰: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东巡泰山,立行宫于汶阳,执金吾耿秉屯于汶上,城门基堑存焉,世谓之阙陵城也。汶水又西迳汶阳县故城北而西注。
又西南过蛇丘县南。
汶水又西,洸水出焉。又西迳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城。《春秋左传》,宣叔娶于铸。杜预曰:济北蛇邱县所治铸乡城也。
又西南过刚县北。
《地理志》:刚,故阐也。王莽更之曰柔也。应劭曰:《春秋经》书:齐人取让及阐,今阐亭是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阐在刚刚城东有一小亭,今刚县治,俗人又谓之阐亭。京相璠曰:刚县西四十里有阐亭。未知孰是?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泰山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蛇水又西南迳铸城西,《左传》所谓蛇渊囿也。故京相璠曰:今济北有蛇邱城,城下有水,鲁囿也,俗谓之浊须水,非矣。蛇水又西南迳夏晖城南,《经》书:公会齐侯于下让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盖《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齐侯送姜氏于下让,非礼也。世有夏晖之名矣。蛇水又西南入汶。汶水又西,沟水注之,水出东北马山,西南流迳棘亭南,《春秋·成公三年?经》书: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左传》曰:取汶阳之田,棘不服,围之。
南去汶水八十里。又西南迳遂城东。《地理志》曰:蛇邱,遂乡,故遂国也。
《春秋·庄公十三年》,齐灭遂而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邱东北十里,杜预亦以为然。然县东北无城以拟之,今城在蛇邱西北,盖杜预传疑之非也。又西迳下让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西迳春亭北,考古无春名,惟平陆县有崇阳亭,然是亭东去刚城四十里,推璠所《注》则符,并所未详也。
又西南过东平章县南。
《地理志》曰:东平国,故梁也。景帝中六年,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王莽之有盐也。章县按《世本》,任姓之国也。《春秋》齐人降章者也,故城在无盐县东北五十里。汶水又西南,有泌水注之,水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迳肥成县故城南。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左迳句窳亭北,章帝元和二年,凤凰集肥城句窳亭,复其租而迳泰山,即是亭也。泌水又西南迳富城县故城西,王莽之成富也。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南迳桃乡县故城西,王莽之鄣亭也。世以此为鄣城,非,盖因巨新之故目耳。
又西南过无盐县南,又西南过寿张县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于济。
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泒别之处,谓之四汶口。其左二水双流,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郈昭伯之故邑也,祸起斗鸡矣。《春秋左传·定公十二年》,叔孙氏堕郈。今其城无南面。汶水又西南迳东平陆县故城北,应劭曰:古厥国也。今有厥亭。汶水又西迳危山南,世谓之龙山也。《汉书》曰:哀帝时,无盐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驰道状,又瓠山石转立。晋灼曰:《汉?注》作报山。山胁石一枚,转侧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广四尺。东平王云及后谒,自之石所祭,治石象报山立石,束倍草,并祠之。建平三年,息夫躬告之,王自杀,后谒弃市,国除。《汉书》石立,宣帝起之表也。汶水又西合为一水,西南入茂都淀,淀,陂水之异名也。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又西南迳致密城南。《郡国志》曰:须昌县有致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矣,制养生送死之节,长幼男女之礼,路不拾遗,器不彫伪矣。巨野沟又西南入桓公河。北水西出淀,谓之巨良水,西南迳致密城北,西南流注洪渎。次一汶,西迳郈亭北,又西至寿张故城东,潴为泽渚。初平三年,曹公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战死于此。其右一汶,西流迳无盐县之故城南,旧宿国也。齐宣后之故邑,所谓无盐丑女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侯,即此邑也。王莽更名之曰有盐亭。
汶水又西迳郈乡城北,《地理志》所谓无盐有郈乡者也。汶水西南流,迳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应劭曰:世祖叔父名良,故光武改曰寿张也。建武十五年,世祖封樊宏为侯国。汶水又西南,长直沟水注之。水出须昌城东北谷阳山,南迳须昌城东,又南,漆沟水注焉。水出无盐城东北五里阜山下,西迳无盐县故城北。水侧有东平宪王仓冢。碑阙存焉元和二年章帝幸东平,祀以太牢,亲拜祠坐,赐御剑于陵前。其水又西流注长直沟,沟水奇分为二:一水西迳须昌城南入济,一水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流入济,故《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合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朱虚县东。余按诱说是,乃东汶,非《经》所谓入济者也,盖其误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