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食堂吃饭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这指甲长滴,我给你剪剪。”王李氏说着又拿起了剪刀。
王晓华-梅赶紧把手藏到背后。
这指甲她是不能剪的,虽然很长,里面也灌满泥垢,但却是她唯一的武器。昨天晚上要不是这手指甲,二瘸子也不会那么快就放下她。
“不愿意剪?那就以后再说!”王李氏看出她的意思,也不勉强,又把剪刀放了回去。
“这一梳头洗脸,还真看不出傻来了。”王秀春烧完头发回来说。
“以后你们要给她玩儿。”
“嗯,奶奶,她以后长住咱家吗?”
“不,就这一晚上。”
“我还以为你把她要过来了呢?”
“咱家不能。再说,她有继父,别人怎好要。”
“她继父不喜她。人们说,保不住就是他继父把她扔水里的。”
王李氏瞪了王秀春一眼:“没见影子的事,不要胡乱说。”
西里间屋里有小孩子的哭声,王秀春赶紧跑了过去。
干活的人们回来以后,各自打理起自己屋里的小孩子,洗了手脸,领着抱着的,一块儿向生产队的食堂走去。
食堂在生产队部里。大门口的门框上一边贴着“食堂如我家”,一边贴着“生活集体化”。横批是:十一队食堂。
这里是土改时没收的地主王占园的宅子,三间大瓦房挎着两个耳屋,东厢房是厨房,西厢房里放着桌子板凳,是社员们吃饭的地方。
北房西里间屋是办公室,堂屋和东里间屋之间拆了断间墙,是个大通屋,里面也放着桌子板凳,是社员们开会的地方,也用来吃饭。
一百多号人呢,都来齐了有的还找不到座位。
西厢房和北屋通间里都贴着大红标语,最醒目的是“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人民公社好,人人吃得饱”,北房屋的门框上贴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对联。
西厢房和北屋通间里都放着一大水桶玉米面粥,一笼屉白面馒头、一盆凉拌菜。一张桌子上放着碗、筷、盘子。有专人给大家盛饭、盛菜,分馒头。
人们都排着队等候着,盛过一轮儿以后,谁不够就自己去盛,想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耽误出工,吃多长时间也没人管。
不过甭担心吃不上,伙房里做的有富余,人吃完了剩下的喂猪,干粮则留在下顿吃。
王晓华-梅他们来到时,人们已经排好队领饭了。一共三个领饭口:西厢房、北屋通间和伙房。排队的人基本差不多,他们排在了西厢房的队尾。
王晓华-梅扫了一眼排队的人们,大多数都有印象,很多人都能回忆起二十多年以后的相貌。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的。不过,这时的人们面色都很红润,精神很好。
不知是王晓华-梅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还是昨天晚上的事大家都听说了,都纷纷朝她望来。
“嗬,变样儿了!”
“还别说,这一梳头洗脸,还真显俊巴了!”
“看着也不怎么傻了!”
“傻就是傻,打扮打扮还能变灵透?”
“我是说看上去!”
“也许调教少,调教调教可能还好些!”
“谁调教?一个亲人也没有,二瘸子那个德行,还会调教孩子!”
“哼,他不怎么样孩子就是万幸了!”
“嘻嘻嘻……”
“哈哈哈……”
人们的议论王晓华-梅并不震惊。因为这具小身体傻,人们才这样面肆无忌惮地当面议论。她也不想表现的太突兀,仍然用傻傻的大眼睛望着人们,一言不发。
循序渐进,给人们一个接受的过程,免得人们说自己妖异。
其实她不知道,就是她不伪装,望出去的眼神也是直直的。占据了人家的身体,要想改变人家的表情,也得有个过程不是。
让王晓华-梅激动的是:她看到了自己——前世的王晓华。
王晓华今年九岁,与王晓华-梅重生的这具小身体个头差不多高。
王晓华是跟着父亲、哥哥、姐姐、弟弟一块儿来的。小妹妹王晓叶还小,才一周岁多不到两周岁,被父亲抱着来的。
他们的身后,是爷爷王廷烁、奶奶王张氏、小叔王长柱、小姑王金霞。再后边是伯父一家。由于排队的人数差不多,三个家庭分别排到了三个长队后面。
母亲怎么买来呢?
王晓华-梅不由心中纳闷。
饭打的很快,没多大功夫,就轮到王晓华-梅了。让王晓华-梅没想到的是:给人们分饭的正是母亲马惠恩。
母亲面前有一张大案板,上面摆放着很多盛好的玉米面粥和一摞花色不同的盘子,盘子旁边有半笸箩白面馒头。
挨到谁了,就端一碗案板上的粥,再拿一个空盘子盛馒头。馒头随便拿,吃几个拿一个。
王晓华-梅冲母亲马惠恩笑笑(其实在马惠恩看来,这纯粹是一种傻笑),端了一碗粥,拿了一个馒头放到盘子里,和王秀春一起,坐在了西厢房里的桌子上。
王李氏还要照顾小孙子孙女,和三个儿媳坐在了一张桌子上。
“小华,快过来,这里有座儿。”
王秀春眼尖,见王晓华端着饭碗找地儿,忙打招呼。
王晓华坐在了王晓华-梅的一侧,两个人几乎身子挨着身子。
在大食堂里吃第一顿饭,就与前世的自己坐在了一起,王晓华-梅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
“你们两个怎么坐到一块儿了?”王晓华看了看王晓华-梅,脸上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撇着嘴问王秀春。
王晓华-梅心里“咯噔”了一下,忙底下头喝粥。
“昨天晚上她继父打她了,半宿里,我奶奶把她领我家去了。是在我家里睡的。”王秀春解释道。
“半宿里干什么打孩子?”
“谁知道?”
“你给她梳的头?”
“我梳了一点儿,她嫌疼,把梳子要过去自己梳的。梳不动的就让我奶奶用剪子剪,就变成这样了。”
“这样也比原先好看。”王晓华说着,又望向王晓华-梅,脸上的表情和软了很多:“傻梅,以后你后爹再打你,就给我说,我和秀春我们几个同学骂他去。”
这变化也太大了吧!看来是个好兆头!
王晓华-梅心里感动着,冲王晓华点了点头。
“看这指甲长滴,我给你剪剪。”王李氏说着又拿起了剪刀。
王晓华-梅赶紧把手藏到背后。
这指甲她是不能剪的,虽然很长,里面也灌满泥垢,但却是她唯一的武器。昨天晚上要不是这手指甲,二瘸子也不会那么快就放下她。
“不愿意剪?那就以后再说!”王李氏看出她的意思,也不勉强,又把剪刀放了回去。
“这一梳头洗脸,还真看不出傻来了。”王秀春烧完头发回来说。
“以后你们要给她玩儿。”
“嗯,奶奶,她以后长住咱家吗?”
“不,就这一晚上。”
“我还以为你把她要过来了呢?”
“咱家不能。再说,她有继父,别人怎好要。”
“她继父不喜她。人们说,保不住就是他继父把她扔水里的。”
王李氏瞪了王秀春一眼:“没见影子的事,不要胡乱说。”
西里间屋里有小孩子的哭声,王秀春赶紧跑了过去。
干活的人们回来以后,各自打理起自己屋里的小孩子,洗了手脸,领着抱着的,一块儿向生产队的食堂走去。
食堂在生产队部里。大门口的门框上一边贴着“食堂如我家”,一边贴着“生活集体化”。横批是:十一队食堂。
这里是土改时没收的地主王占园的宅子,三间大瓦房挎着两个耳屋,东厢房是厨房,西厢房里放着桌子板凳,是社员们吃饭的地方。
北房西里间屋是办公室,堂屋和东里间屋之间拆了断间墙,是个大通屋,里面也放着桌子板凳,是社员们开会的地方,也用来吃饭。
一百多号人呢,都来齐了有的还找不到座位。
西厢房和北屋通间里都贴着大红标语,最醒目的是“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人民公社好,人人吃得饱”,北房屋的门框上贴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对联。
西厢房和北屋通间里都放着一大水桶玉米面粥,一笼屉白面馒头、一盆凉拌菜。一张桌子上放着碗、筷、盘子。有专人给大家盛饭、盛菜,分馒头。
人们都排着队等候着,盛过一轮儿以后,谁不够就自己去盛,想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耽误出工,吃多长时间也没人管。
不过甭担心吃不上,伙房里做的有富余,人吃完了剩下的喂猪,干粮则留在下顿吃。
王晓华-梅他们来到时,人们已经排好队领饭了。一共三个领饭口:西厢房、北屋通间和伙房。排队的人基本差不多,他们排在了西厢房的队尾。
王晓华-梅扫了一眼排队的人们,大多数都有印象,很多人都能回忆起二十多年以后的相貌。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的。不过,这时的人们面色都很红润,精神很好。
不知是王晓华-梅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还是昨天晚上的事大家都听说了,都纷纷朝她望来。
“嗬,变样儿了!”
“还别说,这一梳头洗脸,还真显俊巴了!”
“看着也不怎么傻了!”
“傻就是傻,打扮打扮还能变灵透?”
“我是说看上去!”
“也许调教少,调教调教可能还好些!”
“谁调教?一个亲人也没有,二瘸子那个德行,还会调教孩子!”
“哼,他不怎么样孩子就是万幸了!”
“嘻嘻嘻……”
“哈哈哈……”
人们的议论王晓华-梅并不震惊。因为这具小身体傻,人们才这样面肆无忌惮地当面议论。她也不想表现的太突兀,仍然用傻傻的大眼睛望着人们,一言不发。
循序渐进,给人们一个接受的过程,免得人们说自己妖异。
其实她不知道,就是她不伪装,望出去的眼神也是直直的。占据了人家的身体,要想改变人家的表情,也得有个过程不是。
让王晓华-梅激动的是:她看到了自己——前世的王晓华。
王晓华今年九岁,与王晓华-梅重生的这具小身体个头差不多高。
王晓华是跟着父亲、哥哥、姐姐、弟弟一块儿来的。小妹妹王晓叶还小,才一周岁多不到两周岁,被父亲抱着来的。
他们的身后,是爷爷王廷烁、奶奶王张氏、小叔王长柱、小姑王金霞。再后边是伯父一家。由于排队的人数差不多,三个家庭分别排到了三个长队后面。
母亲怎么买来呢?
王晓华-梅不由心中纳闷。
饭打的很快,没多大功夫,就轮到王晓华-梅了。让王晓华-梅没想到的是:给人们分饭的正是母亲马惠恩。
母亲面前有一张大案板,上面摆放着很多盛好的玉米面粥和一摞花色不同的盘子,盘子旁边有半笸箩白面馒头。
挨到谁了,就端一碗案板上的粥,再拿一个空盘子盛馒头。馒头随便拿,吃几个拿一个。
王晓华-梅冲母亲马惠恩笑笑(其实在马惠恩看来,这纯粹是一种傻笑),端了一碗粥,拿了一个馒头放到盘子里,和王秀春一起,坐在了西厢房里的桌子上。
王李氏还要照顾小孙子孙女,和三个儿媳坐在了一张桌子上。
“小华,快过来,这里有座儿。”
王秀春眼尖,见王晓华端着饭碗找地儿,忙打招呼。
王晓华坐在了王晓华-梅的一侧,两个人几乎身子挨着身子。
在大食堂里吃第一顿饭,就与前世的自己坐在了一起,王晓华-梅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
“你们两个怎么坐到一块儿了?”王晓华看了看王晓华-梅,脸上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撇着嘴问王秀春。
王晓华-梅心里“咯噔”了一下,忙底下头喝粥。
“昨天晚上她继父打她了,半宿里,我奶奶把她领我家去了。是在我家里睡的。”王秀春解释道。
“半宿里干什么打孩子?”
“谁知道?”
“你给她梳的头?”
“我梳了一点儿,她嫌疼,把梳子要过去自己梳的。梳不动的就让我奶奶用剪子剪,就变成这样了。”
“这样也比原先好看。”王晓华说着,又望向王晓华-梅,脸上的表情和软了很多:“傻梅,以后你后爹再打你,就给我说,我和秀春我们几个同学骂他去。”
这变化也太大了吧!看来是个好兆头!
王晓华-梅心里感动着,冲王晓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