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双汐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梁瓒说完这番话,裴敏中心中五味杂陈。
从两人并肩作战,共同解了徐州之围开始,到后来北伐夺取何南大片土地,平心而论,裴敏中十分欣赏王聿的才干和为人,尤其是王聿带兵的方法、策略和与将士同吃同住的作风,裴敏中简直要引他为知己。
然而,自从得知王聿对宣惠有别样心思,裴敏中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窝火,还有一丝不自信的忐忑。他有时甚至会想,如果自己与王聿同时遇到宣惠,花落谁家还真的难说。
偏偏王聿行为坦坦荡荡,从来没有对宣惠做过越矩的事,叫裴敏中一肚子邪火也无处发泄。
可一码归一码,王聿对大周还是很有几分忠心的,如此将才不该因为他父亲的连累而陨落。
裴敏中在心里遂打定主意,要在适当的时候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王聿。
*
转眼便是五月,各家都忙着浆洗冬衣收入箱笼。杨云舒也给宣惠预备了两套新衣、几柄罗扇锦帕并一小筐粽子。
宣惠试了试新衣,在穿衣镜前看了又看,笑道:“做新媳妇也挺好,忙是忙了些,今年我的新衣服倒着实添了不少。”
裴敏中放下手中的书,笑道:“为着几件新衣服就要嫁人,我是不是该为自己叫个屈呢?”
宣惠觉得自己身上这件胭脂红的潞绸春衫有些太过艳丽,便叫沅湘找了件素纱衣出来罩在外头。
“你瞧这件可好?明日去看龙舟,我就穿这个吧?”宣惠在裴敏中面前转了一圈,笑着问道。
裴敏中上上下下看了看,起身走到宣惠的妆台前,寻了一支芙蓉玉木兰花簪出来,替下她头上正戴着的赤金九凤穿花簪。
左右看了看,他才笑道:“这样便好了。明日在外头湖边,赤金在日头底下明晃晃地刺眼。不若戴了这个芙蓉玉的,更衬得我家阿姝温润高华。”
宣惠在镜中看了一遍,笑道:“确实好看,平日倒小瞧你了呢!”
裴敏中宠溺地看着她笑道:“小丫头,哥哥我会的东西多着呢!”
第二日正是五月初五,天气晴好,春暖花开。
成国公府中门大开,从里头鱼贯而出四乘轿子。前头两乘是八人抬的大轿,绿呢拱顶,轿顶有珠子编的网子做装饰,分别坐着姜夫人和宣惠。
后面一乘是四人抬的平顶绿呢轿,里头坐的是韩夫人。紧跟着一乘二人抬的小轿坐的是裴璇夜。
轿前轿后皆是左右两排数十人的国公府仪仗,裴敏中和裴沐两个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带路。
等到了玄武湖边,下得轿来,宣惠才发现湖两边早就搭满了各色的篷子,湖边中段那一大一小两顶杏黄色的篷子当是供王府诸人使用的。
“咱们家的是哪个?”宣惠一边跟裴敏中走着,一边问道。
还未等裴敏中说话,裴沐便笑着接话道:“九哥几乎没在金陵过过端午,公主嫂嫂问他不如问我。咱们家的是那顶宝蓝色的,往年都是全家人一齐在里头看,今年我和几个哥哥还有叔伯们得去王爷那边了。”
宣惠也没搭话,只笑着点了点头。
一进篷子,宣惠便听到沣四奶奶的笑声:“……今年的龙舟数比往年多出来将近一倍了,各家都想着王爷那一百两银子呢。”
泽五奶奶接口道:“不但王爷出了一百两,咱们家世子也出了八十两。方才我路过王府那边,听说王妃也要出一百两做彩头呢!”
她们见两位夫人和宣惠进来,忙止住了话头,上前行礼。忙乱一通后,众人落座,韩夫人方才笑道:“今日太夫人觉得身子有些懒,不肯带我们几个出来乐,怎的你们家老太太也没来瞧热闹?”
三太太笑道:“本来说是要来的,昨儿连出门的衣裳首饰都挑好了。谁知晚上泽哥儿家的老二吃樱桃吃得香,叫她老人家看见了,也吃了小半碟子。夜里不觉得有什么,今天早上起来便不舒服,最后闹腾得我家老太爷也没来。”
姜夫人叹道:“人上了年纪,饮食上原该多注意些,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宣惠谨守着新媳妇的矜持,乐得不跟这些人应承,只管拈了茶几上放的葡萄来吃。
这边三太太并两个儿媳妇跟韩夫人等人说得热闹,显得坐在一旁的五太太婆媳姑嫂三人十分安静。
沚六奶奶娴静文气,与她的小姑子裴双汐气质相仿,只不过在相貌上输了三分精致。
裴璇夜与裴双汐坐在一起低头私语,宣惠偶然听到“哥哥”、“先生”几个字,便笑道:“璇夜,你又编派你哥哥什么不是呢?”
裴璇夜还未答话,韩夫人便笑道:“哎哟,九郎这个媳妇娶得可真值,不但长得俊、出身高贵,还护得紧呢!连小姑子说两句也不行!”
宣惠捏着个葡萄正要往嘴里放,听见这话便把手放下,淡淡地笑道:“我不过是见您跟三伯母几个说得热闹,又插不进去话,就想着找两个妹妹说话解闷儿罢了。再说,妹妹们说的哥哥也未必就是世子,说不定是沚六哥呢?”
裴双汐不慌不忙地笑道:“公主嫂嫂猜得没错,说的正是我哥哥。”
三太太嘴角几不可见地露出一丝嘲讽,旋即掩去,笑道:“你哥哥怎么了?可是先生又要辞馆?”
听见她这么说,五太太和沚六奶奶脸上便有些挂不住,只裴双汐不卑不亢地说道:“三伯母这话听着倒像是别有用意了,上次那位先生辞馆,您不是也知道缘由么?不过是因为有别家出的价更高罢了。像这种逐利之人,不来我们家坐馆也没甚可惜的。”
三太太冷哼一声,便对五太太说道:“我说你们家钱袋子该松的时候也别捂那么紧了,不就是二百两一年的束脩么?咬咬牙又不是掏不起。”
宣惠暗暗咋舌,江南士林之风鼎盛,但没想到一个教书先生一年坐馆的钱竟抵得上正三品大员的俸禄了!
听梁瓒说完这番话,裴敏中心中五味杂陈。
从两人并肩作战,共同解了徐州之围开始,到后来北伐夺取何南大片土地,平心而论,裴敏中十分欣赏王聿的才干和为人,尤其是王聿带兵的方法、策略和与将士同吃同住的作风,裴敏中简直要引他为知己。
然而,自从得知王聿对宣惠有别样心思,裴敏中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窝火,还有一丝不自信的忐忑。他有时甚至会想,如果自己与王聿同时遇到宣惠,花落谁家还真的难说。
偏偏王聿行为坦坦荡荡,从来没有对宣惠做过越矩的事,叫裴敏中一肚子邪火也无处发泄。
可一码归一码,王聿对大周还是很有几分忠心的,如此将才不该因为他父亲的连累而陨落。
裴敏中在心里遂打定主意,要在适当的时候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王聿。
*
转眼便是五月,各家都忙着浆洗冬衣收入箱笼。杨云舒也给宣惠预备了两套新衣、几柄罗扇锦帕并一小筐粽子。
宣惠试了试新衣,在穿衣镜前看了又看,笑道:“做新媳妇也挺好,忙是忙了些,今年我的新衣服倒着实添了不少。”
裴敏中放下手中的书,笑道:“为着几件新衣服就要嫁人,我是不是该为自己叫个屈呢?”
宣惠觉得自己身上这件胭脂红的潞绸春衫有些太过艳丽,便叫沅湘找了件素纱衣出来罩在外头。
“你瞧这件可好?明日去看龙舟,我就穿这个吧?”宣惠在裴敏中面前转了一圈,笑着问道。
裴敏中上上下下看了看,起身走到宣惠的妆台前,寻了一支芙蓉玉木兰花簪出来,替下她头上正戴着的赤金九凤穿花簪。
左右看了看,他才笑道:“这样便好了。明日在外头湖边,赤金在日头底下明晃晃地刺眼。不若戴了这个芙蓉玉的,更衬得我家阿姝温润高华。”
宣惠在镜中看了一遍,笑道:“确实好看,平日倒小瞧你了呢!”
裴敏中宠溺地看着她笑道:“小丫头,哥哥我会的东西多着呢!”
第二日正是五月初五,天气晴好,春暖花开。
成国公府中门大开,从里头鱼贯而出四乘轿子。前头两乘是八人抬的大轿,绿呢拱顶,轿顶有珠子编的网子做装饰,分别坐着姜夫人和宣惠。
后面一乘是四人抬的平顶绿呢轿,里头坐的是韩夫人。紧跟着一乘二人抬的小轿坐的是裴璇夜。
轿前轿后皆是左右两排数十人的国公府仪仗,裴敏中和裴沐两个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带路。
等到了玄武湖边,下得轿来,宣惠才发现湖两边早就搭满了各色的篷子,湖边中段那一大一小两顶杏黄色的篷子当是供王府诸人使用的。
“咱们家的是哪个?”宣惠一边跟裴敏中走着,一边问道。
还未等裴敏中说话,裴沐便笑着接话道:“九哥几乎没在金陵过过端午,公主嫂嫂问他不如问我。咱们家的是那顶宝蓝色的,往年都是全家人一齐在里头看,今年我和几个哥哥还有叔伯们得去王爷那边了。”
宣惠也没搭话,只笑着点了点头。
一进篷子,宣惠便听到沣四奶奶的笑声:“……今年的龙舟数比往年多出来将近一倍了,各家都想着王爷那一百两银子呢。”
泽五奶奶接口道:“不但王爷出了一百两,咱们家世子也出了八十两。方才我路过王府那边,听说王妃也要出一百两做彩头呢!”
她们见两位夫人和宣惠进来,忙止住了话头,上前行礼。忙乱一通后,众人落座,韩夫人方才笑道:“今日太夫人觉得身子有些懒,不肯带我们几个出来乐,怎的你们家老太太也没来瞧热闹?”
三太太笑道:“本来说是要来的,昨儿连出门的衣裳首饰都挑好了。谁知晚上泽哥儿家的老二吃樱桃吃得香,叫她老人家看见了,也吃了小半碟子。夜里不觉得有什么,今天早上起来便不舒服,最后闹腾得我家老太爷也没来。”
姜夫人叹道:“人上了年纪,饮食上原该多注意些,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宣惠谨守着新媳妇的矜持,乐得不跟这些人应承,只管拈了茶几上放的葡萄来吃。
这边三太太并两个儿媳妇跟韩夫人等人说得热闹,显得坐在一旁的五太太婆媳姑嫂三人十分安静。
沚六奶奶娴静文气,与她的小姑子裴双汐气质相仿,只不过在相貌上输了三分精致。
裴璇夜与裴双汐坐在一起低头私语,宣惠偶然听到“哥哥”、“先生”几个字,便笑道:“璇夜,你又编派你哥哥什么不是呢?”
裴璇夜还未答话,韩夫人便笑道:“哎哟,九郎这个媳妇娶得可真值,不但长得俊、出身高贵,还护得紧呢!连小姑子说两句也不行!”
宣惠捏着个葡萄正要往嘴里放,听见这话便把手放下,淡淡地笑道:“我不过是见您跟三伯母几个说得热闹,又插不进去话,就想着找两个妹妹说话解闷儿罢了。再说,妹妹们说的哥哥也未必就是世子,说不定是沚六哥呢?”
裴双汐不慌不忙地笑道:“公主嫂嫂猜得没错,说的正是我哥哥。”
三太太嘴角几不可见地露出一丝嘲讽,旋即掩去,笑道:“你哥哥怎么了?可是先生又要辞馆?”
听见她这么说,五太太和沚六奶奶脸上便有些挂不住,只裴双汐不卑不亢地说道:“三伯母这话听着倒像是别有用意了,上次那位先生辞馆,您不是也知道缘由么?不过是因为有别家出的价更高罢了。像这种逐利之人,不来我们家坐馆也没甚可惜的。”
三太太冷哼一声,便对五太太说道:“我说你们家钱袋子该松的时候也别捂那么紧了,不就是二百两一年的束脩么?咬咬牙又不是掏不起。”
宣惠暗暗咋舌,江南士林之风鼎盛,但没想到一个教书先生一年坐馆的钱竟抵得上正三品大员的俸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