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第451章 迁都(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主公,都调查清楚了。”
就在大朝议的前一天,沈复带着锦衣卫的将校,来到顾同府中,行完礼后,就立刻将一份反对迁都的人员名单递了上来。
接过锦衣卫暗中调查出来的名单,顾同略略看了一眼,就觉得事情比之想象,还要棘手一些。
只见满满的三张纸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上面不仅有朝廷之中的大臣,还有地方州府的实权人物,还有一些财阀之类的大家族,无一例外,名单上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是江南世族或者是世族门生故吏出身。
沈复看着顾同面色凝重,不由问道:“主公,我看倒不如提前下手,明日就是大朝议了,万一朝议之上,这些人发难的话,恐怕迁都一事,会`````”
顾同摇了摇头,否决了沈复的建议,并且说道:“杀人容易,可是要堵住天下万民之口,就难咯!国家供给,皆仰东南州府,是以不能像之前那样一味的用武力处事。”
顾同一边说着,心中一边筹划着对策。
从目前的势力对比来看,双方基本上可以算得上势均力敌,朝中中书省、枢密院、转运司、六部衙门主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反对迁都的人以参知政事真德秀为首,加上御史中丞陆从权,在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对抗的力量,可是关键的是真德秀的背后却是东南各州府太守、知府的支持。
朝廷之上,顾同有着绝对的把握取得胜利,可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旦强行推动迁都,那么东南各州府势必会对抗朝廷之命,作为整个帝国财税的重要来源的东南州府,话语权还是相当大的。
顾同慢慢思索着,隐隐之间,他好像抓到了什么解开困局的关键,可是一时之间,却又难以想通透。
“你先回去,加强对名单上的这些人的监视,一旦万不得已,就只能武力推动迁都一事,一旦动武,锦衣卫一定要迅速行动,配合朝廷的兵马,把这些叛乱分子全部拿下!”
挥了挥手,将沈复送走,回到书房之中,顾同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说实话,在北伐进行的最关键时刻,他是极不愿意和反对派势力撕破脸皮,因为一旦东南各州府起兵反抗,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陷入到慌乱之中,江淮、山东两处战场的战局,也势必受到牵扯!
况且朝堂之中,留一些反对派力量存在,也有利于帝国的政治生态良好发展。
没有反对派,朝堂之上势必会成为一言堂,甚至没有监督的危害的顾同,是绝不愿意自己一手建设起来的国家,陷入到权力泛滥之中,所以,留一些反对派力量,也是必要的。
顾同苦苦思索着解开目前困局的那个最妙的办法,就连楼念慈从屋外走进来也没有察觉到。
楼念慈看着沉思之中的顾同,微微有些心疼的走上前,从顾同的身后将他抱住,然后依偎在顾同的肩头说道:“三郎,你辛苦了。”
这些日子以来,顾同的付出,楼念慈全部都放在眼中,看着他废寝忘食的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一切,她就觉得心疼。
“没事。”拍了拍念慈的纤纤素手,顾同将念慈抱入怀中,缓缓的说道:“等迁都一事结束,回到长安之后,就能好好的歇息歇息了。”
说着话,顾同的一双大手还不忘使坏,在念慈的大腿内侧轻轻摩挲。
楼念慈脸色潮红的感受着下体传来的****,有心想将那双造恶的大手打掉,可是不知怎么,却又有些不舍,就这样,到最后楼念慈近乎忘情的‘嘤咛’的一声,这才将沉浸在享受之中的顾同惊醒了过来。
看着面色潮红的楼念慈,顾同有些不好意思的将手收了回来,然后吻了楼念慈一下,说道:“等回到长安,就把你吃了,看你还敢不敢勾引本老爷!”
楼念慈心中想着你就是现在吃了我,我也不会反抗啊,不过想到二人约定回长安后成婚,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她红着脸,循着话题问道:“三郎,方才你埋头苦思,是不是还是为了迁都的事情?”
顾同点了点头说道:“正是为了此事。”说罢,就将锦衣卫探测到的反对迁都的力量大概给楼念慈说了一下,最后,顾同沉声叹道:“若非必要,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东南州府出现乱子,牵一发动全身,东南乱了的话,北伐之战,恐怕也要不了而了了。”
楼念慈一边听着顾同的陈述,心中也开始思索解开困局的方法。
虽然她是一介女流,可是毕竟是当年赵宋朝廷派到金中都行刺完颜璟的刺客,是以对于时局的分析和认识,她还是有相当的见地的。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楼念慈突然一笑。
她点着顾同的鼻尖笑道:“我看你是关心则乱,其实想要平安无事的迁都北上,不过小事一件。”
“嗯?”
顾同惊疑的看着楼念慈,失声问道:“此话怎讲?”
楼念慈本来还想捉弄捉弄顾同,可是看到顾同脸上的急切,就只好收起玩弄之心,正色道:“破题之关键,不在你,亦不在真德秀之流,其实,只要天子说一句话,此事,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天子?”顾同细细思考着楼念慈的话,想到最后,不禁一拍脑门,笑道:“可真是当局者迷了,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楼念慈说的不错,不管是东南州府还是真德秀等人,现在的朝廷,还是大宋,朝廷的主宰,也理当是天子赵扩,只要赵扩在这件事情上点头同意迁都,那么不管是谁,在站出来反对迁都的话,都会背负上违抗圣命的罪名。一旦抗命,那么就算是他手中势力再大,也会站到舆论的下风向。
况且在皇权至上的今天,反对皇帝,违抗圣命,这种事情必然没有多少人敢做,如此,也可以将反对派的力量分化。
楼念慈一语惊醒梦中人,顾同当即也不迟疑,他必须赶在大朝议之前进入皇宫,面见赵扩,并将迁都的事情说出来,只有争取到赵扩,这场迁都之战,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顾同来到皇宫前,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就进入到了皇宫之中,现在皇宫的禁军基本上都是神武军,是以也没人敢阻拦他。
顾同见到赵扩的时候,赵扩正在御花园中散步,看得出来,经过临安宫变,身体、精神饱受打击的赵扩,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很多。不过从他的面色之中,还是能够看得到一些忧虑。
顾同转念一想,也对这个悲情皇帝觉得同情,毕竟夏震劫去了赵扩的皇后和儿子,这种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是一种打击。
经过一番通传,顾同和赵扩在御花园的暮归亭中见了面。
赵扩看到顾同,有些疲累的问道:“顾卿,朝堂之中,大小事情,朕已经交给了你去负责,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已经无心政事的赵扩,看到顾同,没来由的就一阵头痛。
顾同也不废话,直接将打算迁都的想法给赵扩说了出来,并解释道:“迁都一事,牵扯重大,臣不敢擅自定夺,望陛下圣裁。”
“迁都?”
赵扩面色一变,却不知道他的心中想着什么。大概过了半刻钟左右的时间,赵扩突然发声道:“也罢,临安终非是久居之地,太祖立国,就是以北方为基,汴京残破,那就听顾卿的,迁都长安吧!”
赵扩说完,就右手支着脑袋说道:“这件事情,明日朝会上朕自会向众臣去说,顾卿辛苦了,早些回府吧。”
顾同看着赵扩,有些琢磨不来他的心思,只好行了一礼,就出了宫去。
顾同走后,赵扩拉着贴身太监崔明的手说道:“迁都也好,这个皇宫,朕已经待透了,皇后、太子,他们都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走吧,走吧!”
其实,自从韩侂胄被杀之后,赵扩就已经对于这个皇宫有一种恐惧感了。此时顾同提出迁都的提议,却也暗暗附和了赵扩的心思。
赵扩爽朗的表态,让顾同有些不敢相信,只好做着两手打算。
次日大朝议,乃是临安宫变之后,赵扩第一次上朝,真德秀、陆从权等人,卯足了劲想要告顾同一状,可是还不等他们开口,就听赵扩让太监崔明宣旨。
崔明捧着圣旨,朗声道:“临安宫变,朕心沮丧,自觉临安非帝王居所,现北方渐渐安定,朕决心迁都北上,然汴京残破,闻听长安乃帝王居所,且气象日新,是以,令丞相顾同,负责迁都长安大小事宜,钦此。”
崔明宣完旨,赵扩也懒得继续在朝堂上待下去,不等众臣表态,就挥手宣布退朝。
看着赵扩离去时分的落寞身影,真德秀等人气急败坏地大骂这是顾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于此,顾同全然懒得理学,有了赵扩的圣旨,他就相当于有了合法权,迁都这件事情,谁要是还敢反对,那就不是对抗他一个人了。
果不其然,当赵扩的圣旨传到地方州府的时候,那些本来打算反对迁都的大臣,全然不敢在反对了。
趁此时机,顾同也立刻部署起来了迁都的事情。
“主公,都调查清楚了。”
就在大朝议的前一天,沈复带着锦衣卫的将校,来到顾同府中,行完礼后,就立刻将一份反对迁都的人员名单递了上来。
接过锦衣卫暗中调查出来的名单,顾同略略看了一眼,就觉得事情比之想象,还要棘手一些。
只见满满的三张纸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上面不仅有朝廷之中的大臣,还有地方州府的实权人物,还有一些财阀之类的大家族,无一例外,名单上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是江南世族或者是世族门生故吏出身。
沈复看着顾同面色凝重,不由问道:“主公,我看倒不如提前下手,明日就是大朝议了,万一朝议之上,这些人发难的话,恐怕迁都一事,会`````”
顾同摇了摇头,否决了沈复的建议,并且说道:“杀人容易,可是要堵住天下万民之口,就难咯!国家供给,皆仰东南州府,是以不能像之前那样一味的用武力处事。”
顾同一边说着,心中一边筹划着对策。
从目前的势力对比来看,双方基本上可以算得上势均力敌,朝中中书省、枢密院、转运司、六部衙门主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反对迁都的人以参知政事真德秀为首,加上御史中丞陆从权,在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对抗的力量,可是关键的是真德秀的背后却是东南各州府太守、知府的支持。
朝廷之上,顾同有着绝对的把握取得胜利,可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旦强行推动迁都,那么东南各州府势必会对抗朝廷之命,作为整个帝国财税的重要来源的东南州府,话语权还是相当大的。
顾同慢慢思索着,隐隐之间,他好像抓到了什么解开困局的关键,可是一时之间,却又难以想通透。
“你先回去,加强对名单上的这些人的监视,一旦万不得已,就只能武力推动迁都一事,一旦动武,锦衣卫一定要迅速行动,配合朝廷的兵马,把这些叛乱分子全部拿下!”
挥了挥手,将沈复送走,回到书房之中,顾同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说实话,在北伐进行的最关键时刻,他是极不愿意和反对派势力撕破脸皮,因为一旦东南各州府起兵反抗,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陷入到慌乱之中,江淮、山东两处战场的战局,也势必受到牵扯!
况且朝堂之中,留一些反对派力量存在,也有利于帝国的政治生态良好发展。
没有反对派,朝堂之上势必会成为一言堂,甚至没有监督的危害的顾同,是绝不愿意自己一手建设起来的国家,陷入到权力泛滥之中,所以,留一些反对派力量,也是必要的。
顾同苦苦思索着解开目前困局的那个最妙的办法,就连楼念慈从屋外走进来也没有察觉到。
楼念慈看着沉思之中的顾同,微微有些心疼的走上前,从顾同的身后将他抱住,然后依偎在顾同的肩头说道:“三郎,你辛苦了。”
这些日子以来,顾同的付出,楼念慈全部都放在眼中,看着他废寝忘食的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一切,她就觉得心疼。
“没事。”拍了拍念慈的纤纤素手,顾同将念慈抱入怀中,缓缓的说道:“等迁都一事结束,回到长安之后,就能好好的歇息歇息了。”
说着话,顾同的一双大手还不忘使坏,在念慈的大腿内侧轻轻摩挲。
楼念慈脸色潮红的感受着下体传来的****,有心想将那双造恶的大手打掉,可是不知怎么,却又有些不舍,就这样,到最后楼念慈近乎忘情的‘嘤咛’的一声,这才将沉浸在享受之中的顾同惊醒了过来。
看着面色潮红的楼念慈,顾同有些不好意思的将手收了回来,然后吻了楼念慈一下,说道:“等回到长安,就把你吃了,看你还敢不敢勾引本老爷!”
楼念慈心中想着你就是现在吃了我,我也不会反抗啊,不过想到二人约定回长安后成婚,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她红着脸,循着话题问道:“三郎,方才你埋头苦思,是不是还是为了迁都的事情?”
顾同点了点头说道:“正是为了此事。”说罢,就将锦衣卫探测到的反对迁都的力量大概给楼念慈说了一下,最后,顾同沉声叹道:“若非必要,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东南州府出现乱子,牵一发动全身,东南乱了的话,北伐之战,恐怕也要不了而了了。”
楼念慈一边听着顾同的陈述,心中也开始思索解开困局的方法。
虽然她是一介女流,可是毕竟是当年赵宋朝廷派到金中都行刺完颜璟的刺客,是以对于时局的分析和认识,她还是有相当的见地的。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楼念慈突然一笑。
她点着顾同的鼻尖笑道:“我看你是关心则乱,其实想要平安无事的迁都北上,不过小事一件。”
“嗯?”
顾同惊疑的看着楼念慈,失声问道:“此话怎讲?”
楼念慈本来还想捉弄捉弄顾同,可是看到顾同脸上的急切,就只好收起玩弄之心,正色道:“破题之关键,不在你,亦不在真德秀之流,其实,只要天子说一句话,此事,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天子?”顾同细细思考着楼念慈的话,想到最后,不禁一拍脑门,笑道:“可真是当局者迷了,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楼念慈说的不错,不管是东南州府还是真德秀等人,现在的朝廷,还是大宋,朝廷的主宰,也理当是天子赵扩,只要赵扩在这件事情上点头同意迁都,那么不管是谁,在站出来反对迁都的话,都会背负上违抗圣命的罪名。一旦抗命,那么就算是他手中势力再大,也会站到舆论的下风向。
况且在皇权至上的今天,反对皇帝,违抗圣命,这种事情必然没有多少人敢做,如此,也可以将反对派的力量分化。
楼念慈一语惊醒梦中人,顾同当即也不迟疑,他必须赶在大朝议之前进入皇宫,面见赵扩,并将迁都的事情说出来,只有争取到赵扩,这场迁都之战,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顾同来到皇宫前,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就进入到了皇宫之中,现在皇宫的禁军基本上都是神武军,是以也没人敢阻拦他。
顾同见到赵扩的时候,赵扩正在御花园中散步,看得出来,经过临安宫变,身体、精神饱受打击的赵扩,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很多。不过从他的面色之中,还是能够看得到一些忧虑。
顾同转念一想,也对这个悲情皇帝觉得同情,毕竟夏震劫去了赵扩的皇后和儿子,这种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是一种打击。
经过一番通传,顾同和赵扩在御花园的暮归亭中见了面。
赵扩看到顾同,有些疲累的问道:“顾卿,朝堂之中,大小事情,朕已经交给了你去负责,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已经无心政事的赵扩,看到顾同,没来由的就一阵头痛。
顾同也不废话,直接将打算迁都的想法给赵扩说了出来,并解释道:“迁都一事,牵扯重大,臣不敢擅自定夺,望陛下圣裁。”
“迁都?”
赵扩面色一变,却不知道他的心中想着什么。大概过了半刻钟左右的时间,赵扩突然发声道:“也罢,临安终非是久居之地,太祖立国,就是以北方为基,汴京残破,那就听顾卿的,迁都长安吧!”
赵扩说完,就右手支着脑袋说道:“这件事情,明日朝会上朕自会向众臣去说,顾卿辛苦了,早些回府吧。”
顾同看着赵扩,有些琢磨不来他的心思,只好行了一礼,就出了宫去。
顾同走后,赵扩拉着贴身太监崔明的手说道:“迁都也好,这个皇宫,朕已经待透了,皇后、太子,他们都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走吧,走吧!”
其实,自从韩侂胄被杀之后,赵扩就已经对于这个皇宫有一种恐惧感了。此时顾同提出迁都的提议,却也暗暗附和了赵扩的心思。
赵扩爽朗的表态,让顾同有些不敢相信,只好做着两手打算。
次日大朝议,乃是临安宫变之后,赵扩第一次上朝,真德秀、陆从权等人,卯足了劲想要告顾同一状,可是还不等他们开口,就听赵扩让太监崔明宣旨。
崔明捧着圣旨,朗声道:“临安宫变,朕心沮丧,自觉临安非帝王居所,现北方渐渐安定,朕决心迁都北上,然汴京残破,闻听长安乃帝王居所,且气象日新,是以,令丞相顾同,负责迁都长安大小事宜,钦此。”
崔明宣完旨,赵扩也懒得继续在朝堂上待下去,不等众臣表态,就挥手宣布退朝。
看着赵扩离去时分的落寞身影,真德秀等人气急败坏地大骂这是顾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于此,顾同全然懒得理学,有了赵扩的圣旨,他就相当于有了合法权,迁都这件事情,谁要是还敢反对,那就不是对抗他一个人了。
果不其然,当赵扩的圣旨传到地方州府的时候,那些本来打算反对迁都的大臣,全然不敢在反对了。
趁此时机,顾同也立刻部署起来了迁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