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第450章 迁都(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迁都之事,顾同也是独自想了很久了,之所以觉得应该尽快施行,其实还是为了后面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考虑。
江南各州府,自宋高宗赵构南渡之后,隐隐然之间就开始以正统自居,赖着手中的权力和财产,在政治上,支持秦桧、史弥远等投降派,反对北伐,且长久以来,依靠着南方稳定的社会局面,把控朝政,大小官员,也尽多江南人士,像辛弃疾那样的北人,不仅在朝堂上受到江南世族排挤打压,而且后者还蔑称其为‘归正人’。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其实这是一种相当病态的自我崇高现象,军事上对北朝作战连连失败,是以就抱团取暖,自视清高。百年时间下来,自然对于国家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顾同不好去评价江南世族这种‘病态心理’,因为人家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去衡量问题的,就像现在,他想要迁都北上,借以平衡南北势力,鼓励北伐战争一样,都是从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的。
顾同知道,拿下四大家族,将史弥远、钱象祖等人枭首示众,只不过是表面上让江南世族臣服了下来,但是,这不代表,在迁都这样大的事情上,江南世族会继续妥协。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
抛开平衡南北利益集团的政治生态不说,只论对于将来的蒙古、西夏乃至征伐西辽、吐蕃的战争而言,都城也是一定要迁到北方去的。
“天子守国门”。唯有如此,面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国家力量才可以抱成团,凝成一股力量。
长安,不是顾同心中最理想的都城所在,从将来的大航海时代而言,燕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燕京现在还没有拿下,加上西北局势最为复杂,长安又是他的大本营所在,所以先迁都长安,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定下心思,顾同将自己的心腹全部聚集了起来,并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听完顾同的想法之后,除了南人出身的宋巩、叶适等人之外,陈季常、张复亨、张嘉贞、路伯达、胥鼎等人自然无不同意,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江南士绅集团或深或浅的敌意,虽然这些仇视,他们并不看在眼中,但是这不代表就这样忽视不见,在北伐关键当口,在国家重建之时,少一些阻隔,当然是最好的了。
叶适听罢,不无忧虑的说道:“主公,匆匆提议迁都,恐遭天下人非议啊!”
宋巩也附和道:“非议都是其次,关键是江南各族会不会从中捣乱,老臣听说他们在暗中秘密集会了好几次,怕是有什么阴谋,不得不防啊!”
这个时候了,宋巩也顾不上会被人怀疑什么,连忙将前些时日江南大族约他赴会的事情说了一遭,他是南人,可是却也不想国家继续乱下去,况且顾同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不想辜负了顾同。
听着宋巩忐忑的将江南大族的集会说了出来,顾同脸上浅浅一笑,其实江南大族的行动,他一直都知道,锦衣卫在沈复的带领下,已经成功的监视了那些蠢蠢欲动者,是以这一次,只要江南世族还要狂妄的企图拼上一把的话,那么他肯定会丝毫不留情面的予以反击。
大国之路,都是用鲜血和白骨堆砌成的!
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凡是阻挡在他面前的人,都将会无情的从这个世界之上抹去。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顾同面色镇静的说道:“可是迁都一事,非行不可,国家陈弊许久,江南官场,冗杂不堪,如果不行迁都,那么我们的改革步伐,一定会被江南世族一步步的拖垮。”
讲到这里,叶适和宋巩,脸上表情微微有些触动,自从他们做了吏部、刑部的尚书之后,对于这些,感受很多。官场之中的人情世故,让他们的好多想法,不得不搁置起来。
看着感同身受的二人,顾同没有去挑破,而是继续说道:“迁都之事,非只为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关键也在于北方的战事。女真人现在是强虏之末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在于西北,如果都城继续留在江南的话,军令、物资调动,势必会受到阻延,是以为了国家的统一,迁都长安,也是非行不可!”
顾同说完所有的话之后,叶适和宋巩才明白了他的用心之深、之远,二人究竟是有着抱负的人,是以很快就同意了顾同的迁都之意,同时,也拍着胸脯保证,会在亲朋、同年之中,宣传鼓动,争取在朝廷上争取到主动权。
叶适二人的表态,让顾同很是欣喜,至少目前,关于迁都这件事情,已经做到了内部的统一,那么接下来,无非是在民众舆论、朝堂以及皇帝那里争取到主动。
深知民心之重要的顾同,将迁都造势的工作交给了张复亨去负责,同时,他也下令,让路伯达、张嘉贞二人,着手整顿国库,将迁都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做好。
知道迁都这件事情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顾同,最后对陈季常吩咐道:“季常,从现在起,临安城戒严,我会让沈复配合你,但凡是发现江南世族有人在暗中活动,全部给我抓起来。”
陈季常点了点头,同时有些紧张的询问道:“主公,要不要调一些人马,监视江南各州府,我怕一旦迁都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下面州府会和江南世族勾连起来,还有出逃海外的夏震,此人掌握着皇后和太子,也不得不防啊!”
陈季常的话,让顾同也觉得棘手。临安城现在有萧成、哲别两员大将坐镇,又有神武军、神机营以及江淮战场上邓友龙派出来的两万人马、胥鼎从山东红袄军改编来的新军带出来的一万六千多人,足可保临安城中无事,可是面对江南数十个州府,这些兵力,可就有些捉禁见肘了。
想了一想,顾同说道:“季常,你以枢密院的名义,调任邓友龙回京出任兵部尚书,江淮防御使,让王大节出任,同时,任命毕再遇为副使,共同执掌江淮战场上的战事,命令山东京东防御使郭倪回京,出任兵部侍郎,山东战场,交给贺胡子负责。同时,邓友龙和郭倪各自带领两万人回防。”
顾同的话音才落,陈季常、张复亨二人就微微颔首,显然,顾同的这道命令,正确不能在正确了。
将邓友龙、郭倪二人调回临安,委以高职,将战争的指挥权交给能征善战的毕再遇、贺胡子等人,不仅可以加快江淮战事的结束,同时也能加强临安城的兵力,增加对江南各州府的震慑,多管齐下,势必能为迁都营造出一个好的态势。
“主公,邓将军、郭将军带兵回防,会不会给江淮战场的战事造成影响?”叶适听到要调动四万兵马回临安保证迁都之事,心中不由得担忧了起来。
面对叶适的担忧,顾同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江淮战事,无须忧虑,我敢断定,不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仆散揆之兵,必败!”
顾同满怀信心的话语,让叶适有些看不明白,他以为是仆散揆的兵马没有了后勤供给,可是,却始终难以想到,拖垮江淮战场上女真兵马的关键竟然会是仆散揆本人。
顾同拍着胸脯保证了不会影响江淮战事,叶适也只好按捺下心中的不安,积极开始为了迁都的事情准备。
就在叶适、宋巩二人,争取一些可以争取的朝廷大臣的时候,邓友龙、郭倪二人,也都收到了枢密院发来的调令,看着加盖了枢密使的鲜红大印,二人不敢有所拖延,将战场上的指挥权,分别交给了相应的接任者,然后就带着兵马,火速回京任职。
与此同时,王大节、毕再遇掌握了江淮兵马,贺胡子也火速到达山东战场,将郭倪的五万兵马接收,同时节制了红袄军的部分人马,从仆散揆大军的东边,发起了攻击。
江北的陈平、符虎二人也不甘示弱,带领着晋军精锐的他们,趁着开春天气回暖的机会,发动了几次打规模的战役,夺下了仆散揆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城池,然后就和南边的王大节、毕再遇,东边的贺胡子一步一步的靠拢围近,将仆散揆的兵马,一点点的压制。等到元月结束的时候,仆散揆的兵马,只能在皖南活动了。
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也让临安城中的顾同威名大涨,尤其是百姓之中,更是将顾同看作是武曲星下凡一样。
趁着名声高涨的机会,觉得时机成熟的顾同,也不犹豫,立刻派沈复、路铎等人,将迁都一事,传散了出去。
当迁都的消息,被有心传散了出来之后,和顾同的猜想一样,江南世族以及一些不愿意帝都北迁的州府实权派人物,立时活动了起来。
迁都、迁都,被顾同这一手釜底抽薪逼急了的江南世族,也顾不上临安城中的近十万大军的虎视眈眈,一个个吵嚷着,要求面见皇帝,当廷议论迁都一事。
本来打算下黑手将反对迁都的人一一灭掉,可是听到这些人要在朝堂上辩个高下,顾同心中一喜,就答应了下来。
迁都之事,顾同也是独自想了很久了,之所以觉得应该尽快施行,其实还是为了后面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考虑。
江南各州府,自宋高宗赵构南渡之后,隐隐然之间就开始以正统自居,赖着手中的权力和财产,在政治上,支持秦桧、史弥远等投降派,反对北伐,且长久以来,依靠着南方稳定的社会局面,把控朝政,大小官员,也尽多江南人士,像辛弃疾那样的北人,不仅在朝堂上受到江南世族排挤打压,而且后者还蔑称其为‘归正人’。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其实这是一种相当病态的自我崇高现象,军事上对北朝作战连连失败,是以就抱团取暖,自视清高。百年时间下来,自然对于国家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顾同不好去评价江南世族这种‘病态心理’,因为人家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去衡量问题的,就像现在,他想要迁都北上,借以平衡南北势力,鼓励北伐战争一样,都是从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的。
顾同知道,拿下四大家族,将史弥远、钱象祖等人枭首示众,只不过是表面上让江南世族臣服了下来,但是,这不代表,在迁都这样大的事情上,江南世族会继续妥协。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
抛开平衡南北利益集团的政治生态不说,只论对于将来的蒙古、西夏乃至征伐西辽、吐蕃的战争而言,都城也是一定要迁到北方去的。
“天子守国门”。唯有如此,面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国家力量才可以抱成团,凝成一股力量。
长安,不是顾同心中最理想的都城所在,从将来的大航海时代而言,燕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燕京现在还没有拿下,加上西北局势最为复杂,长安又是他的大本营所在,所以先迁都长安,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定下心思,顾同将自己的心腹全部聚集了起来,并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听完顾同的想法之后,除了南人出身的宋巩、叶适等人之外,陈季常、张复亨、张嘉贞、路伯达、胥鼎等人自然无不同意,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江南士绅集团或深或浅的敌意,虽然这些仇视,他们并不看在眼中,但是这不代表就这样忽视不见,在北伐关键当口,在国家重建之时,少一些阻隔,当然是最好的了。
叶适听罢,不无忧虑的说道:“主公,匆匆提议迁都,恐遭天下人非议啊!”
宋巩也附和道:“非议都是其次,关键是江南各族会不会从中捣乱,老臣听说他们在暗中秘密集会了好几次,怕是有什么阴谋,不得不防啊!”
这个时候了,宋巩也顾不上会被人怀疑什么,连忙将前些时日江南大族约他赴会的事情说了一遭,他是南人,可是却也不想国家继续乱下去,况且顾同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不想辜负了顾同。
听着宋巩忐忑的将江南大族的集会说了出来,顾同脸上浅浅一笑,其实江南大族的行动,他一直都知道,锦衣卫在沈复的带领下,已经成功的监视了那些蠢蠢欲动者,是以这一次,只要江南世族还要狂妄的企图拼上一把的话,那么他肯定会丝毫不留情面的予以反击。
大国之路,都是用鲜血和白骨堆砌成的!
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凡是阻挡在他面前的人,都将会无情的从这个世界之上抹去。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顾同面色镇静的说道:“可是迁都一事,非行不可,国家陈弊许久,江南官场,冗杂不堪,如果不行迁都,那么我们的改革步伐,一定会被江南世族一步步的拖垮。”
讲到这里,叶适和宋巩,脸上表情微微有些触动,自从他们做了吏部、刑部的尚书之后,对于这些,感受很多。官场之中的人情世故,让他们的好多想法,不得不搁置起来。
看着感同身受的二人,顾同没有去挑破,而是继续说道:“迁都之事,非只为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关键也在于北方的战事。女真人现在是强虏之末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在于西北,如果都城继续留在江南的话,军令、物资调动,势必会受到阻延,是以为了国家的统一,迁都长安,也是非行不可!”
顾同说完所有的话之后,叶适和宋巩才明白了他的用心之深、之远,二人究竟是有着抱负的人,是以很快就同意了顾同的迁都之意,同时,也拍着胸脯保证,会在亲朋、同年之中,宣传鼓动,争取在朝廷上争取到主动权。
叶适二人的表态,让顾同很是欣喜,至少目前,关于迁都这件事情,已经做到了内部的统一,那么接下来,无非是在民众舆论、朝堂以及皇帝那里争取到主动。
深知民心之重要的顾同,将迁都造势的工作交给了张复亨去负责,同时,他也下令,让路伯达、张嘉贞二人,着手整顿国库,将迁都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做好。
知道迁都这件事情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顾同,最后对陈季常吩咐道:“季常,从现在起,临安城戒严,我会让沈复配合你,但凡是发现江南世族有人在暗中活动,全部给我抓起来。”
陈季常点了点头,同时有些紧张的询问道:“主公,要不要调一些人马,监视江南各州府,我怕一旦迁都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下面州府会和江南世族勾连起来,还有出逃海外的夏震,此人掌握着皇后和太子,也不得不防啊!”
陈季常的话,让顾同也觉得棘手。临安城现在有萧成、哲别两员大将坐镇,又有神武军、神机营以及江淮战场上邓友龙派出来的两万人马、胥鼎从山东红袄军改编来的新军带出来的一万六千多人,足可保临安城中无事,可是面对江南数十个州府,这些兵力,可就有些捉禁见肘了。
想了一想,顾同说道:“季常,你以枢密院的名义,调任邓友龙回京出任兵部尚书,江淮防御使,让王大节出任,同时,任命毕再遇为副使,共同执掌江淮战场上的战事,命令山东京东防御使郭倪回京,出任兵部侍郎,山东战场,交给贺胡子负责。同时,邓友龙和郭倪各自带领两万人回防。”
顾同的话音才落,陈季常、张复亨二人就微微颔首,显然,顾同的这道命令,正确不能在正确了。
将邓友龙、郭倪二人调回临安,委以高职,将战争的指挥权交给能征善战的毕再遇、贺胡子等人,不仅可以加快江淮战事的结束,同时也能加强临安城的兵力,增加对江南各州府的震慑,多管齐下,势必能为迁都营造出一个好的态势。
“主公,邓将军、郭将军带兵回防,会不会给江淮战场的战事造成影响?”叶适听到要调动四万兵马回临安保证迁都之事,心中不由得担忧了起来。
面对叶适的担忧,顾同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江淮战事,无须忧虑,我敢断定,不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仆散揆之兵,必败!”
顾同满怀信心的话语,让叶适有些看不明白,他以为是仆散揆的兵马没有了后勤供给,可是,却始终难以想到,拖垮江淮战场上女真兵马的关键竟然会是仆散揆本人。
顾同拍着胸脯保证了不会影响江淮战事,叶适也只好按捺下心中的不安,积极开始为了迁都的事情准备。
就在叶适、宋巩二人,争取一些可以争取的朝廷大臣的时候,邓友龙、郭倪二人,也都收到了枢密院发来的调令,看着加盖了枢密使的鲜红大印,二人不敢有所拖延,将战场上的指挥权,分别交给了相应的接任者,然后就带着兵马,火速回京任职。
与此同时,王大节、毕再遇掌握了江淮兵马,贺胡子也火速到达山东战场,将郭倪的五万兵马接收,同时节制了红袄军的部分人马,从仆散揆大军的东边,发起了攻击。
江北的陈平、符虎二人也不甘示弱,带领着晋军精锐的他们,趁着开春天气回暖的机会,发动了几次打规模的战役,夺下了仆散揆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城池,然后就和南边的王大节、毕再遇,东边的贺胡子一步一步的靠拢围近,将仆散揆的兵马,一点点的压制。等到元月结束的时候,仆散揆的兵马,只能在皖南活动了。
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也让临安城中的顾同威名大涨,尤其是百姓之中,更是将顾同看作是武曲星下凡一样。
趁着名声高涨的机会,觉得时机成熟的顾同,也不犹豫,立刻派沈复、路铎等人,将迁都一事,传散了出去。
当迁都的消息,被有心传散了出来之后,和顾同的猜想一样,江南世族以及一些不愿意帝都北迁的州府实权派人物,立时活动了起来。
迁都、迁都,被顾同这一手釜底抽薪逼急了的江南世族,也顾不上临安城中的近十万大军的虎视眈眈,一个个吵嚷着,要求面见皇帝,当廷议论迁都一事。
本来打算下黑手将反对迁都的人一一灭掉,可是听到这些人要在朝堂上辩个高下,顾同心中一喜,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