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不足为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秉常要亲自率兵出战!
惊讶的不只是梁太后和梁乙埋,还有诸多的朝臣,西夏朝堂上顿时动荡不已。
梁乙埋委婉地表示了反对,声称战场危险,国主不该轻易前往,表示自己可以率军前去,为国主分忧。
“国相与林昭宿有旧仇恨,上了战场能够理智吗?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李秉常的反对正中要点,梁乙埋之前确实犯过这样的错误,前次西夏对宋之战之所以那般惨败,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少年国主的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梁乙埋的脸上。以前确实有过这样的错误,但汉人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自从被俘回来以后,梁乙埋便沉下心来,较之以前稳重了不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他确实想着找林昭报仇,这次也是个机会,但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不顾大局。
梁乙埋或许还做不到放下仇恨,却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懂得隐忍,懂得轻重。按理说,出兵对付救援吐蕃,这种事以他的身份率军出战最合适不过。可是李秉常却要亲自前往,名义上是为他好,可实际上却是变相剥夺了他的权力。
少年国主长大了!
梁乙埋的反应有些迟钝,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一点,远不如梁太后敏锐。事实上,自从被俘回来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梁乙埋的声望受到打击,在朝堂上也就表现的更为低调。对权力的掌控也就不是那么牢固。
也就是在这个空档。西夏朝堂上的许多官员们悄然提升。开始掌控权力,而这背后的人物正是少年国主李秉常。
他已经十四岁了,在后世或许还只是个懵懂少年,是个依旧贪玩的少年。但放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帝王之家,十四岁已经算是基本成年了。
后世清朝顺治皇帝十四岁亲政,康熙也是如此,不过是经历了两年的布置。干掉了鳌拜之后才完全掌控权力,也才不过十六岁而已。
在李秉常之前,也有这样的例子,最大的榜样或许就是他的老爹李谅祚。西夏毅宗李谅祚十二岁的时候便参与朝政,不久之后便干掉了权倾朝野的国相没藏讹庞。李秉常觉得,他动手的时间比起老爹,已经算晚了。
不过他们父子面临的是相同的局面,都是幼年即位,都是太后主政,都是由舅舅掌权辅佐。然后都将表姐嫁过来做皇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秉常渐渐长大。他知道了父亲是怎么干掉没藏家的,这为他干掉梁家提供的模式和榜样。
实际上,梁家如今的情况远不如当年的没藏家。至少梁乙埋没有谋反的心思,他也不如没藏讹庞跋扈,梁太后也比当年那个尼姑出身的没藏太后有见识,有能力。可是有一个事实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外戚的势力严重影响到了王权。
少年国主长大之后,对此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李秉常毫不掩饰他想要夺权的心思。
或许是因为还太年轻,有些沉不住气,或许是李秉常觉得,自己如今的实力已经可以与舅舅叫板了,所以他表现的很明显。
在朝堂上不断渗透,抓牢一部分权力之后,李秉常将目光伸向了军中。唯有将军队掌控在手中,才能真正坐稳国主的位置,名副其实的掌控西夏。
想要掌控大军,战争便是最好的契机,在这个过程里,足以完成预期的目标。战胜之后还能够赚取威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梁乙埋起初是没有在意,此刻突然明白了外甥兼女婿的心思之后,心中没有多少愤怒,反而是有些遗憾和担心。他对权力的执着不像没藏讹庞那样,如果让他放下,他是愿意的。毕竟没藏家前车之鉴犹在。
此刻,他心中更多的则是担心。此番救援河湟吐蕃,对阵宋军,绝对不会如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对手是林昭,他比当年又可怕了许多。千里奔袭龛谷,让青宜结鬼章都吃了这样的大亏。
鬼章是谁?那可是吐蕃赞普最为倚重,吐蕃最优秀的青年将领。梁乙埋对其多有了解,认为自己是远不如鬼章,即便是自己这样知己知彼的人率军出征,都未必有把握获胜。李秉常就更难说了。
他到底还小,从此刻的表现就看得出来,年轻气盛,很冲动,很容易目中无人。而且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李秉常很想要立功,求胜心切。这种状态下,即便是寻常时候都很容易出事,更别说是这种特殊时期了,尤其是面对林昭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
李秉常若去了,此战必败!
败了,对西夏而言会是多大的悲剧?后果根本想都不敢想。对李秉常本人而言更是沉重打击。从理智的角度而言,不能让他去!
只是这时候,这话该怎么说呢?不管自己出于何种心态,只要反对,李秉常肯定以为自己是贪恋权力,根本不会采纳的。如此,甥舅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会更进一步加剧,对梁家,对西夏而言都没有好处。
尴尬的身份注定了梁乙埋有口难言,在不恰当的时候,哪怕是肺腑之语,金玉良言也会被人误解的,人生就是这样无奈。梁乙埋很希望有其他的臣子能出面讲明白厉害关系,奈何事与愿违。
国舅一系的官员见梁乙埋不动声色,故而不敢随便发声。至于李秉常那边的官员,对国主亲自掌兵权之事自然是乐见其成,更加不会反对,反而是连声称赞。
梁乙埋好生无奈,偏生自己一句话都不能说,说了只会适得其反。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西夏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吗?
此时此刻,唯一的求助对象只能是姐姐梁太后。
以太后之尊。才能压住国主李秉常。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事实。
梁太后的心情也确实比较复杂。她比当年的没藏皇后聪明许多,所以当儿子提出来亲自领兵前往的时候,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儿子长大了,他想要冲出母后和舅舅的保护,独当一面,这是好事!
可是梁太后悲哀地发现,儿子实际上是站在对立面的,至少儿子将自己和国舅放在了对立面。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将权力交给他。而是瞒着自己,偷偷地发展力量,然后这样突然袭击。
今日朝堂上有这么多人反对梁乙埋,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其中固然有梁乙埋自己的问题,却也离不开儿子在背后的诸多小动作。
母子离心离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梁太后心中一阵阵的发冷。
儿子要亲自率军出征,很明显是不信任弟弟梁乙埋了,他是向他要自己掌军。如果此番他得胜归来。那朝堂上也就不会再有梁乙埋的立足之地了,自己的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梁家到底会是什么下场。目前还当真不好说。
再者,战场凶险,做母亲的怎么着都是疼爱和关心儿子的,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那刀光剑影的危险之地?尤其他还是西夏国主,关系到一国的江山社稷。
“秉常,战场凶险,你身为国主,不该轻易涉险的。”梁太后轻声反对,一来是关心儿子,二来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儿子的态度。
果不其然,李秉常坚决摇头道:“母后不必担心,马上征战本就是我国传统,即便我是国主,也不能例外的。祖父和父王都是马上征战的英雄,孩儿很是敬仰项目,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祖父那样的英雄。”
“可是刀光剑影,毕竟十分凶险,你父王就是因为……”梁太后欲言又止,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她的丈夫,李秉常的父亲,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所以英年早逝,便是因为率兵和宋军激战时受伤,回国之后旧伤复发,结果一命呜呼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此事对梁太后有很大打击,自然不希望儿子再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孩儿才应该亲自率军进攻宋朝,好为父王报仇才是!”李秉常笃定道:“至于安全的事情,母后不必担心,只需要小心一些就是了,没问题的。”
儿子都这样说了,梁太后当真不好再反对了。梁乙埋想到的那些厉害关系,她也想到了一些。
可她更清楚,儿子已经笃定的事情,如果自己继续反对,那么母子之间的嫌隙和矛盾就越来越大了。越是如此,他的反弹就越是厉害,最终梁氏一族的结局会更悲惨。西夏终究是儿子的西夏,梁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因为母族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自己的儿子。
说到底,梁太后不是没藏尼姑那种愚蠢无能的女人。
在出兵救援吐蕃,进攻宋朝这件事上,梁太后更在乎的是母子关系。她想要此事让儿子知道自己的态度,同时也相当于是做个交换。遂了儿子的心愿,他对梁氏一族也应该网开一面了吧,不说和平相处了,至少全身而退总该可以吧!
战胜了固然是好,万一要是战败了,那么梁氏还可以作为儿子的后盾,来维护他的国主之位,维护西夏的安稳。
“好吧,既然如此,便由你亲自出征!”梁太后说道:“不过,出兵作战之事需要和将领们好好谋划,你还年轻,要多听从老成持重大将的建议,不可莽撞行事。你去前线打仗,国相亲自为你准备粮草,母后在兴庆府等着你的好消息!”
“好的,孩儿一定不负所望!”李秉常好兴奋,他有些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舅舅竟然没有反对,母后也答应的这样顺畅。太出乎意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掌权之路将会很顺畅,此番大战获胜之后回来,便是名副其实的西夏国主了,想想都让人激动。
至于母后,既然他这样支持。只要不碍事。自然是好生奉养。国主自然要做孝道的表率。舅舅梁乙埋,算他有自知之明,只要他乖乖的交出权力,不在阻碍自己,保全梁氏一族安全,甚至是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李秉常笑得很开心,只觉得前路一片光明。征得梁太后的同意之后便立即开始宣召将领,制定作战方案,准备出征。
梁乙埋看到外甥兼女婿那得意的笑容,心中却是忧心忡忡,这个状态出兵,最后已经可以预期了。林昭那样的厉害角色,岂是你一个小娃娃能轻易对付的?到底还年轻,等到了战场上你就知道。唯有碰一鼻子灰,才会知道世事艰难的。
至于姐姐梁太后的态度,梁乙埋大概能够明白。也罢!她支持儿子,自己何尝不是在支持他们母子呢?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当真是害人啊!
自己的家族看样子是暂时安全了,可是整个西夏国呢?如果李秉常大败而归,自己是否会再次受到重用呢?梁乙埋已经不太期待了,他对权力已经看得很淡,反倒是觉得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耐!
宋朝当真是好运气,准确说该是林昭好运气,先用计打开了河湟的局面。如果这时候西夏插手,他的处境肯定不妙,偏生西夏国内不安,国主与太后争权,结果可想而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本来是想要做渔翁的,结果自己却争夺的你死我活,最终便宜的除了宋朝人还能有谁呢?
唉!
梁乙埋只觉得未来一片晦暗,奈何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根本改变不得!好好去准备粮草吧,然后再向佛祖祷告,希望西夏能逃过这一劫。同时也该准备着急流勇退才是,否则西夏安然无恙之时,便是梁家飞来横祸之日吗?
一时间,梁乙埋还当真有些矛盾!
~~~~~~~~~~~~~~~~~~~~~~~~~~~~~~~~~
林昭如今人在秦州(天/水),并没有前往陕/西路宣抚使应该的驻跸之地长安。
为的就是接近前线,便利指挥作战!
皇帝的圣旨已经下来了,要求自己率军进攻河湟。
但是林昭没有马上立即行动,在此之前他需要做两件事。
一个是整饬训练西军,美其名曰是为了严肃军纪,提高将士们的作战能力。实际上也是在暗中进行他的大业,暗中调动西军将领,便于自己掌控。
有狄青在后面帮忙出谋划策,林昭的一系列调动显得有条不紊,看似是眼下战事需要,实际上更多则是个人目的。狄青在西军多年,领军经验丰富,又当过枢密使,自然之道怎么糊弄上边。所以当调动情况原封不动送到汴京,枢密院也没看出什么不妥来,顺利蒙混过关。
林昭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等消息,具体是两个消息。
一个是吐蕃那边的,林昭要确认青宜结鬼章是否已经回到青唐城,现在答案是确定的。
他已经回去了,这意味着吐蕃一战必须要应付这个强大的敌人!
当真是麻烦!
踏白城那样精心布局,当真是可惜啊!现在想起临阵脱逃的杨楶,林昭还是满腹怨气,杀了他当真不为过。
也罢!事已至此,无可更改,只能重新来过了。虽然有青宜结鬼章,但是河湟本身动荡不安,想要守住也不是容易事。
有鬼章这样一个对手,打仗才有趣味,这一次一定要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林昭要等的第二个消息则是关于西夏的。
宋朝和吐蕃打的如火如荼,西夏那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唇亡齿寒的道理西夏人不可能不懂,吐蕃人肯定会向他们求援,西夏人也一定会答应出兵。
西夏若是出兵,那么宋军不免就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了。
提前确定这个消息,早有准备总是好的,否则正当自己全力以赴打吐蕃的时候,西夏在背后捅上一刀,那才是真的麻烦!
这不,西夏的反应比想象的要快。自己的大军尚未深入河湟,西夏便已经动了,大军气势磅礴地赶到了边境,暂时按兵不动。
只是威胁?
林昭轻轻摇头,他相信只要自己大军过了龛谷,西夏便会踏过边境,撕毁之前的停战和约,入侵大宋。
不过没得选择,这一次,大宋王朝必须同时挑战两个强敌。
让林昭意外的是,西夏领兵出征的竟然不是梁乙埋。这个老朋友没有来,反而是西夏国主李秉常亲自率军前来,一个十四岁的国主统帅!
有些出乎意料啊,也有些意外的惊喜!
如果来的是梁乙埋,林昭当真要伤脑筋了。这两年,无论是明月宗,还是西军在兴庆府的探子,送回来的消息都是关于梁乙埋变化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了,而是一个沉稳的国相。
如果真是他率军出征,宋军想要对付怕是不轻松,林昭担心的就是这个。可是现在看来,担心似乎是多余了!
李秉常,还是个孩子而已!
倒不是说轻敌,而是各方面的消息显示,西夏国家不稳,李秉常年轻气盛,不足为虑。
林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相信景思立、种谔、折克行三个人完全可以应付,自己便可以全身心对付青宜结鬼章了!(未完待续。。)RT
李秉常要亲自率兵出战!
惊讶的不只是梁太后和梁乙埋,还有诸多的朝臣,西夏朝堂上顿时动荡不已。
梁乙埋委婉地表示了反对,声称战场危险,国主不该轻易前往,表示自己可以率军前去,为国主分忧。
“国相与林昭宿有旧仇恨,上了战场能够理智吗?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李秉常的反对正中要点,梁乙埋之前确实犯过这样的错误,前次西夏对宋之战之所以那般惨败,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少年国主的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梁乙埋的脸上。以前确实有过这样的错误,但汉人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自从被俘回来以后,梁乙埋便沉下心来,较之以前稳重了不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他确实想着找林昭报仇,这次也是个机会,但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不顾大局。
梁乙埋或许还做不到放下仇恨,却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懂得隐忍,懂得轻重。按理说,出兵对付救援吐蕃,这种事以他的身份率军出战最合适不过。可是李秉常却要亲自前往,名义上是为他好,可实际上却是变相剥夺了他的权力。
少年国主长大了!
梁乙埋的反应有些迟钝,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一点,远不如梁太后敏锐。事实上,自从被俘回来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梁乙埋的声望受到打击,在朝堂上也就表现的更为低调。对权力的掌控也就不是那么牢固。
也就是在这个空档。西夏朝堂上的许多官员们悄然提升。开始掌控权力,而这背后的人物正是少年国主李秉常。
他已经十四岁了,在后世或许还只是个懵懂少年,是个依旧贪玩的少年。但放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帝王之家,十四岁已经算是基本成年了。
后世清朝顺治皇帝十四岁亲政,康熙也是如此,不过是经历了两年的布置。干掉了鳌拜之后才完全掌控权力,也才不过十六岁而已。
在李秉常之前,也有这样的例子,最大的榜样或许就是他的老爹李谅祚。西夏毅宗李谅祚十二岁的时候便参与朝政,不久之后便干掉了权倾朝野的国相没藏讹庞。李秉常觉得,他动手的时间比起老爹,已经算晚了。
不过他们父子面临的是相同的局面,都是幼年即位,都是太后主政,都是由舅舅掌权辅佐。然后都将表姐嫁过来做皇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秉常渐渐长大。他知道了父亲是怎么干掉没藏家的,这为他干掉梁家提供的模式和榜样。
实际上,梁家如今的情况远不如当年的没藏家。至少梁乙埋没有谋反的心思,他也不如没藏讹庞跋扈,梁太后也比当年那个尼姑出身的没藏太后有见识,有能力。可是有一个事实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外戚的势力严重影响到了王权。
少年国主长大之后,对此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李秉常毫不掩饰他想要夺权的心思。
或许是因为还太年轻,有些沉不住气,或许是李秉常觉得,自己如今的实力已经可以与舅舅叫板了,所以他表现的很明显。
在朝堂上不断渗透,抓牢一部分权力之后,李秉常将目光伸向了军中。唯有将军队掌控在手中,才能真正坐稳国主的位置,名副其实的掌控西夏。
想要掌控大军,战争便是最好的契机,在这个过程里,足以完成预期的目标。战胜之后还能够赚取威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梁乙埋起初是没有在意,此刻突然明白了外甥兼女婿的心思之后,心中没有多少愤怒,反而是有些遗憾和担心。他对权力的执着不像没藏讹庞那样,如果让他放下,他是愿意的。毕竟没藏家前车之鉴犹在。
此刻,他心中更多的则是担心。此番救援河湟吐蕃,对阵宋军,绝对不会如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对手是林昭,他比当年又可怕了许多。千里奔袭龛谷,让青宜结鬼章都吃了这样的大亏。
鬼章是谁?那可是吐蕃赞普最为倚重,吐蕃最优秀的青年将领。梁乙埋对其多有了解,认为自己是远不如鬼章,即便是自己这样知己知彼的人率军出征,都未必有把握获胜。李秉常就更难说了。
他到底还小,从此刻的表现就看得出来,年轻气盛,很冲动,很容易目中无人。而且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李秉常很想要立功,求胜心切。这种状态下,即便是寻常时候都很容易出事,更别说是这种特殊时期了,尤其是面对林昭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
李秉常若去了,此战必败!
败了,对西夏而言会是多大的悲剧?后果根本想都不敢想。对李秉常本人而言更是沉重打击。从理智的角度而言,不能让他去!
只是这时候,这话该怎么说呢?不管自己出于何种心态,只要反对,李秉常肯定以为自己是贪恋权力,根本不会采纳的。如此,甥舅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会更进一步加剧,对梁家,对西夏而言都没有好处。
尴尬的身份注定了梁乙埋有口难言,在不恰当的时候,哪怕是肺腑之语,金玉良言也会被人误解的,人生就是这样无奈。梁乙埋很希望有其他的臣子能出面讲明白厉害关系,奈何事与愿违。
国舅一系的官员见梁乙埋不动声色,故而不敢随便发声。至于李秉常那边的官员,对国主亲自掌兵权之事自然是乐见其成,更加不会反对,反而是连声称赞。
梁乙埋好生无奈,偏生自己一句话都不能说,说了只会适得其反。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西夏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吗?
此时此刻,唯一的求助对象只能是姐姐梁太后。
以太后之尊。才能压住国主李秉常。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事实。
梁太后的心情也确实比较复杂。她比当年的没藏皇后聪明许多,所以当儿子提出来亲自领兵前往的时候,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儿子长大了,他想要冲出母后和舅舅的保护,独当一面,这是好事!
可是梁太后悲哀地发现,儿子实际上是站在对立面的,至少儿子将自己和国舅放在了对立面。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将权力交给他。而是瞒着自己,偷偷地发展力量,然后这样突然袭击。
今日朝堂上有这么多人反对梁乙埋,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其中固然有梁乙埋自己的问题,却也离不开儿子在背后的诸多小动作。
母子离心离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梁太后心中一阵阵的发冷。
儿子要亲自率军出征,很明显是不信任弟弟梁乙埋了,他是向他要自己掌军。如果此番他得胜归来。那朝堂上也就不会再有梁乙埋的立足之地了,自己的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梁家到底会是什么下场。目前还当真不好说。
再者,战场凶险,做母亲的怎么着都是疼爱和关心儿子的,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那刀光剑影的危险之地?尤其他还是西夏国主,关系到一国的江山社稷。
“秉常,战场凶险,你身为国主,不该轻易涉险的。”梁太后轻声反对,一来是关心儿子,二来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儿子的态度。
果不其然,李秉常坚决摇头道:“母后不必担心,马上征战本就是我国传统,即便我是国主,也不能例外的。祖父和父王都是马上征战的英雄,孩儿很是敬仰项目,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祖父那样的英雄。”
“可是刀光剑影,毕竟十分凶险,你父王就是因为……”梁太后欲言又止,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她的丈夫,李秉常的父亲,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所以英年早逝,便是因为率兵和宋军激战时受伤,回国之后旧伤复发,结果一命呜呼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此事对梁太后有很大打击,自然不希望儿子再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孩儿才应该亲自率军进攻宋朝,好为父王报仇才是!”李秉常笃定道:“至于安全的事情,母后不必担心,只需要小心一些就是了,没问题的。”
儿子都这样说了,梁太后当真不好再反对了。梁乙埋想到的那些厉害关系,她也想到了一些。
可她更清楚,儿子已经笃定的事情,如果自己继续反对,那么母子之间的嫌隙和矛盾就越来越大了。越是如此,他的反弹就越是厉害,最终梁氏一族的结局会更悲惨。西夏终究是儿子的西夏,梁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因为母族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自己的儿子。
说到底,梁太后不是没藏尼姑那种愚蠢无能的女人。
在出兵救援吐蕃,进攻宋朝这件事上,梁太后更在乎的是母子关系。她想要此事让儿子知道自己的态度,同时也相当于是做个交换。遂了儿子的心愿,他对梁氏一族也应该网开一面了吧,不说和平相处了,至少全身而退总该可以吧!
战胜了固然是好,万一要是战败了,那么梁氏还可以作为儿子的后盾,来维护他的国主之位,维护西夏的安稳。
“好吧,既然如此,便由你亲自出征!”梁太后说道:“不过,出兵作战之事需要和将领们好好谋划,你还年轻,要多听从老成持重大将的建议,不可莽撞行事。你去前线打仗,国相亲自为你准备粮草,母后在兴庆府等着你的好消息!”
“好的,孩儿一定不负所望!”李秉常好兴奋,他有些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舅舅竟然没有反对,母后也答应的这样顺畅。太出乎意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掌权之路将会很顺畅,此番大战获胜之后回来,便是名副其实的西夏国主了,想想都让人激动。
至于母后,既然他这样支持。只要不碍事。自然是好生奉养。国主自然要做孝道的表率。舅舅梁乙埋,算他有自知之明,只要他乖乖的交出权力,不在阻碍自己,保全梁氏一族安全,甚至是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李秉常笑得很开心,只觉得前路一片光明。征得梁太后的同意之后便立即开始宣召将领,制定作战方案,准备出征。
梁乙埋看到外甥兼女婿那得意的笑容,心中却是忧心忡忡,这个状态出兵,最后已经可以预期了。林昭那样的厉害角色,岂是你一个小娃娃能轻易对付的?到底还年轻,等到了战场上你就知道。唯有碰一鼻子灰,才会知道世事艰难的。
至于姐姐梁太后的态度,梁乙埋大概能够明白。也罢!她支持儿子,自己何尝不是在支持他们母子呢?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当真是害人啊!
自己的家族看样子是暂时安全了,可是整个西夏国呢?如果李秉常大败而归,自己是否会再次受到重用呢?梁乙埋已经不太期待了,他对权力已经看得很淡,反倒是觉得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耐!
宋朝当真是好运气,准确说该是林昭好运气,先用计打开了河湟的局面。如果这时候西夏插手,他的处境肯定不妙,偏生西夏国内不安,国主与太后争权,结果可想而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本来是想要做渔翁的,结果自己却争夺的你死我活,最终便宜的除了宋朝人还能有谁呢?
唉!
梁乙埋只觉得未来一片晦暗,奈何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根本改变不得!好好去准备粮草吧,然后再向佛祖祷告,希望西夏能逃过这一劫。同时也该准备着急流勇退才是,否则西夏安然无恙之时,便是梁家飞来横祸之日吗?
一时间,梁乙埋还当真有些矛盾!
~~~~~~~~~~~~~~~~~~~~~~~~~~~~~~~~~
林昭如今人在秦州(天/水),并没有前往陕/西路宣抚使应该的驻跸之地长安。
为的就是接近前线,便利指挥作战!
皇帝的圣旨已经下来了,要求自己率军进攻河湟。
但是林昭没有马上立即行动,在此之前他需要做两件事。
一个是整饬训练西军,美其名曰是为了严肃军纪,提高将士们的作战能力。实际上也是在暗中进行他的大业,暗中调动西军将领,便于自己掌控。
有狄青在后面帮忙出谋划策,林昭的一系列调动显得有条不紊,看似是眼下战事需要,实际上更多则是个人目的。狄青在西军多年,领军经验丰富,又当过枢密使,自然之道怎么糊弄上边。所以当调动情况原封不动送到汴京,枢密院也没看出什么不妥来,顺利蒙混过关。
林昭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等消息,具体是两个消息。
一个是吐蕃那边的,林昭要确认青宜结鬼章是否已经回到青唐城,现在答案是确定的。
他已经回去了,这意味着吐蕃一战必须要应付这个强大的敌人!
当真是麻烦!
踏白城那样精心布局,当真是可惜啊!现在想起临阵脱逃的杨楶,林昭还是满腹怨气,杀了他当真不为过。
也罢!事已至此,无可更改,只能重新来过了。虽然有青宜结鬼章,但是河湟本身动荡不安,想要守住也不是容易事。
有鬼章这样一个对手,打仗才有趣味,这一次一定要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林昭要等的第二个消息则是关于西夏的。
宋朝和吐蕃打的如火如荼,西夏那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唇亡齿寒的道理西夏人不可能不懂,吐蕃人肯定会向他们求援,西夏人也一定会答应出兵。
西夏若是出兵,那么宋军不免就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了。
提前确定这个消息,早有准备总是好的,否则正当自己全力以赴打吐蕃的时候,西夏在背后捅上一刀,那才是真的麻烦!
这不,西夏的反应比想象的要快。自己的大军尚未深入河湟,西夏便已经动了,大军气势磅礴地赶到了边境,暂时按兵不动。
只是威胁?
林昭轻轻摇头,他相信只要自己大军过了龛谷,西夏便会踏过边境,撕毁之前的停战和约,入侵大宋。
不过没得选择,这一次,大宋王朝必须同时挑战两个强敌。
让林昭意外的是,西夏领兵出征的竟然不是梁乙埋。这个老朋友没有来,反而是西夏国主李秉常亲自率军前来,一个十四岁的国主统帅!
有些出乎意料啊,也有些意外的惊喜!
如果来的是梁乙埋,林昭当真要伤脑筋了。这两年,无论是明月宗,还是西军在兴庆府的探子,送回来的消息都是关于梁乙埋变化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了,而是一个沉稳的国相。
如果真是他率军出征,宋军想要对付怕是不轻松,林昭担心的就是这个。可是现在看来,担心似乎是多余了!
李秉常,还是个孩子而已!
倒不是说轻敌,而是各方面的消息显示,西夏国家不稳,李秉常年轻气盛,不足为虑。
林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相信景思立、种谔、折克行三个人完全可以应付,自己便可以全身心对付青宜结鬼章了!(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