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慈悲之心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京,兵部。
徐望华发现郑勋睿的情绪很不好,似乎是遭遇到了什么难题,调查署刚刚送来了辽西的情报,洪承畴已经决定率领大军驰援锦州城了,郑勋睿看到这个情报之后,情绪明显不好了。
在徐望华看来,这个情报对郑勋睿和郑家军是很有利的,不管洪承畴与后金鞑子的作战结局如何,对郑家军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朝廷大军若是失败了,那么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就来临了,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之下,郑勋睿的情绪为什么还是很不好,徐望华不是很明白。
徐望华当然不知道穿越的郑勋睿,此刻想到了什么。
历史上的松山之战,也是在崇祯十四年底和崇祯十五年展开的,洪承畴率领的大军与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展开了激战,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八旗军攻克松山,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全部被俘,两人后来投降了后金,成为了后金进攻中原的急先锋。
郑勋睿担忧的是历史悲剧的重演。
表面上看,松山之战对于郑勋睿是有利的,其实松山之战以后,皇上和朝廷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基本没有什么可以调遣的兵力了,不过后金的皇太极也因为松山之战遭遇重创,加之粮草的消耗太多,国力难以支撑,主动提出了议和,可惜这次的议和没有能够成功。让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喘气的机会。
崇祯十五年是大明最为悲惨的一年,这一年,后金鞑子再次入关劫掠。北直隶和山东惨遭劫掠,这一年李自成和张献忠攻克了无数的城池,几乎占据了河南、湖广、四川、陕西和山西的全境,兵锋直指北直隶。大明朝廷无力回天,眼看着走向覆灭。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郑勋睿的穿越,改变了历史。可是和很多人一样,他对于这段历史是非常痛心的。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一直都屹立在世界巅峰的大汉民族开始衰败,衰败的恶果一直延续到三百多年之后,在这期间。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赴汤蹈火,这个漫长的过程,让所有的中华儿女心痛。
活生生的历史就在眼前重演,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人都不会袖手旁观。不过穿越的郑勋睿,却不能够出面去解决这一切,这样的滋味,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感受到的。
当然,郑勋睿是能够很好调整自身心态的,既然穿越了。他就要彻底改变历史,重振大汉名族之雄风,让大汉民族或者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巅峰。
“大人。属下和郑总兵、李大人和徐大人商议过了,洪大人率领大军出击,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虽说有些无奈,时机把握不好,不过也不一定完全遭遇到败绩。洪大人可以松山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再说锦州和宁远的城池,异常的坚固,后金鞑子难以拿下,故而大人完全不必如此的担忧。”
不知道为什么,徐望华居然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按说洪承畴失败之后,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更好,而且徐望华在郑勋睿的面前说出来这样的话,应该是大忌,会让郑勋睿疑心,不知道徐望华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之上的。
不过徐望华不会有这样的担心,郑勋睿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怀疑,毕竟徐望华在郑勋睿身边很多年了,知道郑勋睿担心大明的百姓,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征伐,最终承受灾难的还是最底层、手无寸铁的百姓。
徐望华说完之后,郑锦宏的脸色明显不好,李岩和徐吉匡的脸上也闪过一丝诧异。
郑勋睿听清楚了徐望华的话语,也看见了众人的神情。
“锦宏,李岩,徐吉匡,不用这样看着徐先生,徐先生知道我想些什么,他其实是想着安慰我,或许你们会感觉到奇怪,为什么我会担忧辽西的局势,应该说辽西局势不管好坏,与南直隶、浙江、陕西以及山东都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许辽西局势恶化,对于郑家军和我来说正是绝佳的机会,不过想想皇上和朝廷屡次决策的失误,我还是为那些士兵惋惜,也为辽西和北方的百姓不值啊。”
很少说话的郑锦宏开口了。
“少爷,属下觉得辽西局势还是恶化的好,要不然皇上和朝廷就想着算计少爷和郑家军,辽西的战斗要是失败了,尽管说军士会死亡惨重,百姓也会遭遇到莫大的灾害,可这都不是少爷造成的,再说少爷可以改变这一切的,征战厮杀总是有人死亡的。”
郑锦宏关心的几乎都是郑家军的事宜,关乎到郑勋睿的利益,是他拼命也要维护的,任何对郑勋睿不利的言行和举止,他都是要坚决驳斥和制止的。
李岩和徐吉匡虽然没有开口,不过他们也是赞同郑锦宏的观点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面对如此要紧的局势,就不要有什么妇人之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要选择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机会,为了能够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郑勋睿再次开口的时候,转移了重点,他指向了桌上的地图。
“刚刚徐先生说了,洪承畴率领大军从宁远城池出击,而且山海关的驻军也朝着宁远城池的方向进发,共同驰援锦州,从兵力上面来看,洪承畴麾下有近二十万大军,其中五万大军驻扎在锦州,五万大军驻扎在宁远,其余大军悉数驻扎在山海关,此番洪承畴驰援锦州,率领出击的大军有十万人,加上祖大寿率领的驻守锦州的军士,一共有十五万人了,这几乎等于是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总人数了。”
“洪承畴以松山为依托,选择是不错的,可惜他低估了皇太极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和诸位分析过了,皇太极率领的十五万八旗军,早就来到辽西,为什么迟迟没有围攻锦州城池,就是在包围了锦州城和宁远城的有利情况之下,都没有展开攻击,这看上去根本不合理,依照皇太极的魄力和睿智,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有原因。”
“我认为皇太极的目的就是围城打援,围住锦州城池,专门围剿前来驰援的大军,诸位不要忘记了,当年的大凌河之战,也是皇太极亲自指挥,也是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最终的结局是朝廷驰援的大军大败,大凌河城也被攻克。”
“皇太极等的就是朝廷大军的驰援,他的主要目标也是在于驰援的大军,一旦驰援的大军被皇太极打败,诸位想想,锦州和宁远城池还能够守得住吗。”
“皇太极的心很大,他可不仅仅是想着占领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他是想着最大限度的消灭朝廷大军,如此朝廷将无法与八旗军在辽西抗衡。”
“郑家军占据了辽南的金州和复州等地,让皇太极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草原也是动荡不安,鄂尔多斯部落等都是效忠朝廷的,这让后金的左翼和右翼都存在麻烦,如此情况之下,皇太极必须要找到突破口,让后金有发展的方向。”
“皇太极此番是破釜沉舟了,连续两次入关劫掠的失败,消耗了后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这样的一次征伐,对于后金来说非常吃力,但又必须要做,否则后金就没有多少扩展的机会了,皇太极非常清楚其中的玄机,故而亲率大军征伐辽西。”
“形势对皇上和朝廷本来是有利的,可惜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的流寇,完全打乱了朝廷的部署,让皇上和朝廷无法静下心来应对辽西的战斗,所谓五心不定,输的干干净净。”
“洪承畴此番的征伐必定遭遇惨败,锦州和宁远也很有可能不保。”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对于郑勋睿的判断和分析,那是顶礼膜拜的,郑勋睿每一次的预测,都是惊人的准确,在徐望华等人看来,这就是神奇,这就是睿智,这就是真正的能力。
叹了一口气之后,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郑家军没有丝毫的表示,还是说不过去,我看命令驻扎在辽南和登州、莱州、蓬莱的第二军出击,趁着这个时机,占领辽南的凤凰城、义州等地,让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成为孤城。”
“锦宏,命令杨贺与王允成,不准对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展开进攻,就让皇太极守着这几座孤城吧。”
下达命令的瞬间,郑勋睿脸上恢复了冷酷的神情,从辽南传来的情报,徐望华等人早就知道了,皇太极派遣满八旗驻扎在盖州、耀州、海州以及鞍山和辽阳等地,就是预防郑家军从辽南发动进攻的,郑勋睿命令郑家军将士不准进攻盖州等地,明显是不想过分的惊动皇太极,以至于让皇太极无心在辽西征伐。
这样的安排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一方面占据了辽南更多的地方,另外一方面让皇太极安心在辽西厮杀。
至于说大明朝廷即将遭遇到的灾难,那是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未完待续)
南京,兵部。
徐望华发现郑勋睿的情绪很不好,似乎是遭遇到了什么难题,调查署刚刚送来了辽西的情报,洪承畴已经决定率领大军驰援锦州城了,郑勋睿看到这个情报之后,情绪明显不好了。
在徐望华看来,这个情报对郑勋睿和郑家军是很有利的,不管洪承畴与后金鞑子的作战结局如何,对郑家军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朝廷大军若是失败了,那么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就来临了,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之下,郑勋睿的情绪为什么还是很不好,徐望华不是很明白。
徐望华当然不知道穿越的郑勋睿,此刻想到了什么。
历史上的松山之战,也是在崇祯十四年底和崇祯十五年展开的,洪承畴率领的大军与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展开了激战,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八旗军攻克松山,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全部被俘,两人后来投降了后金,成为了后金进攻中原的急先锋。
郑勋睿担忧的是历史悲剧的重演。
表面上看,松山之战对于郑勋睿是有利的,其实松山之战以后,皇上和朝廷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基本没有什么可以调遣的兵力了,不过后金的皇太极也因为松山之战遭遇重创,加之粮草的消耗太多,国力难以支撑,主动提出了议和,可惜这次的议和没有能够成功。让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喘气的机会。
崇祯十五年是大明最为悲惨的一年,这一年,后金鞑子再次入关劫掠。北直隶和山东惨遭劫掠,这一年李自成和张献忠攻克了无数的城池,几乎占据了河南、湖广、四川、陕西和山西的全境,兵锋直指北直隶。大明朝廷无力回天,眼看着走向覆灭。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郑勋睿的穿越,改变了历史。可是和很多人一样,他对于这段历史是非常痛心的。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一直都屹立在世界巅峰的大汉民族开始衰败,衰败的恶果一直延续到三百多年之后,在这期间。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赴汤蹈火,这个漫长的过程,让所有的中华儿女心痛。
活生生的历史就在眼前重演,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人都不会袖手旁观。不过穿越的郑勋睿,却不能够出面去解决这一切,这样的滋味,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感受到的。
当然,郑勋睿是能够很好调整自身心态的,既然穿越了。他就要彻底改变历史,重振大汉名族之雄风,让大汉民族或者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巅峰。
“大人。属下和郑总兵、李大人和徐大人商议过了,洪大人率领大军出击,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虽说有些无奈,时机把握不好,不过也不一定完全遭遇到败绩。洪大人可以松山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再说锦州和宁远的城池,异常的坚固,后金鞑子难以拿下,故而大人完全不必如此的担忧。”
不知道为什么,徐望华居然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按说洪承畴失败之后,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更好,而且徐望华在郑勋睿的面前说出来这样的话,应该是大忌,会让郑勋睿疑心,不知道徐望华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之上的。
不过徐望华不会有这样的担心,郑勋睿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怀疑,毕竟徐望华在郑勋睿身边很多年了,知道郑勋睿担心大明的百姓,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征伐,最终承受灾难的还是最底层、手无寸铁的百姓。
徐望华说完之后,郑锦宏的脸色明显不好,李岩和徐吉匡的脸上也闪过一丝诧异。
郑勋睿听清楚了徐望华的话语,也看见了众人的神情。
“锦宏,李岩,徐吉匡,不用这样看着徐先生,徐先生知道我想些什么,他其实是想着安慰我,或许你们会感觉到奇怪,为什么我会担忧辽西的局势,应该说辽西局势不管好坏,与南直隶、浙江、陕西以及山东都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许辽西局势恶化,对于郑家军和我来说正是绝佳的机会,不过想想皇上和朝廷屡次决策的失误,我还是为那些士兵惋惜,也为辽西和北方的百姓不值啊。”
很少说话的郑锦宏开口了。
“少爷,属下觉得辽西局势还是恶化的好,要不然皇上和朝廷就想着算计少爷和郑家军,辽西的战斗要是失败了,尽管说军士会死亡惨重,百姓也会遭遇到莫大的灾害,可这都不是少爷造成的,再说少爷可以改变这一切的,征战厮杀总是有人死亡的。”
郑锦宏关心的几乎都是郑家军的事宜,关乎到郑勋睿的利益,是他拼命也要维护的,任何对郑勋睿不利的言行和举止,他都是要坚决驳斥和制止的。
李岩和徐吉匡虽然没有开口,不过他们也是赞同郑锦宏的观点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面对如此要紧的局势,就不要有什么妇人之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要选择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机会,为了能够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郑勋睿再次开口的时候,转移了重点,他指向了桌上的地图。
“刚刚徐先生说了,洪承畴率领大军从宁远城池出击,而且山海关的驻军也朝着宁远城池的方向进发,共同驰援锦州,从兵力上面来看,洪承畴麾下有近二十万大军,其中五万大军驻扎在锦州,五万大军驻扎在宁远,其余大军悉数驻扎在山海关,此番洪承畴驰援锦州,率领出击的大军有十万人,加上祖大寿率领的驻守锦州的军士,一共有十五万人了,这几乎等于是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总人数了。”
“洪承畴以松山为依托,选择是不错的,可惜他低估了皇太极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和诸位分析过了,皇太极率领的十五万八旗军,早就来到辽西,为什么迟迟没有围攻锦州城池,就是在包围了锦州城和宁远城的有利情况之下,都没有展开攻击,这看上去根本不合理,依照皇太极的魄力和睿智,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有原因。”
“我认为皇太极的目的就是围城打援,围住锦州城池,专门围剿前来驰援的大军,诸位不要忘记了,当年的大凌河之战,也是皇太极亲自指挥,也是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最终的结局是朝廷驰援的大军大败,大凌河城也被攻克。”
“皇太极等的就是朝廷大军的驰援,他的主要目标也是在于驰援的大军,一旦驰援的大军被皇太极打败,诸位想想,锦州和宁远城池还能够守得住吗。”
“皇太极的心很大,他可不仅仅是想着占领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他是想着最大限度的消灭朝廷大军,如此朝廷将无法与八旗军在辽西抗衡。”
“郑家军占据了辽南的金州和复州等地,让皇太极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草原也是动荡不安,鄂尔多斯部落等都是效忠朝廷的,这让后金的左翼和右翼都存在麻烦,如此情况之下,皇太极必须要找到突破口,让后金有发展的方向。”
“皇太极此番是破釜沉舟了,连续两次入关劫掠的失败,消耗了后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这样的一次征伐,对于后金来说非常吃力,但又必须要做,否则后金就没有多少扩展的机会了,皇太极非常清楚其中的玄机,故而亲率大军征伐辽西。”
“形势对皇上和朝廷本来是有利的,可惜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的流寇,完全打乱了朝廷的部署,让皇上和朝廷无法静下心来应对辽西的战斗,所谓五心不定,输的干干净净。”
“洪承畴此番的征伐必定遭遇惨败,锦州和宁远也很有可能不保。”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对于郑勋睿的判断和分析,那是顶礼膜拜的,郑勋睿每一次的预测,都是惊人的准确,在徐望华等人看来,这就是神奇,这就是睿智,这就是真正的能力。
叹了一口气之后,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郑家军没有丝毫的表示,还是说不过去,我看命令驻扎在辽南和登州、莱州、蓬莱的第二军出击,趁着这个时机,占领辽南的凤凰城、义州等地,让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成为孤城。”
“锦宏,命令杨贺与王允成,不准对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展开进攻,就让皇太极守着这几座孤城吧。”
下达命令的瞬间,郑勋睿脸上恢复了冷酷的神情,从辽南传来的情报,徐望华等人早就知道了,皇太极派遣满八旗驻扎在盖州、耀州、海州以及鞍山和辽阳等地,就是预防郑家军从辽南发动进攻的,郑勋睿命令郑家军将士不准进攻盖州等地,明显是不想过分的惊动皇太极,以至于让皇太极无心在辽西征伐。
这样的安排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一方面占据了辽南更多的地方,另外一方面让皇太极安心在辽西厮杀。
至于说大明朝廷即将遭遇到的灾难,那是郑勋睿和郑家军的机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