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太极宫中论科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原本以为五天时间怎么的也能够招揽来一大批士子前来。谁想到,直到他赴任的那天,到他府上拜访的也不过是大猫小猫三两只。别说选择了,就是连十个人都不够,其中还有两个前来试着骗钱的。
好在也还算是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罗彦二话没说,先将此人送到了陆府。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自古通行。有此一人,每日出入陆府和诚国公府,还有数位虽然被罗彦拒绝,但是依旧拿到钱财的人作为示范,罗彦到任后不过是数日,府上就收到士子投来的拜帖和行卷多达两百余份。
有时候,可供选择的多了,也是一种烦恼。
如今罗彦就面对这样的烦恼。这许多的行卷和拜帖,加上每天要去陆德明府上看当天修订好的内容,可是把他给累坏了。
正所谓穷**计,这天有些烦闷的罗彦回到家中,看完了下人新送来的行卷和拜帖,终于受不了的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甄选良才。
次日,依旧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时值初夏,长安被阵阵暖风微醺着。处处可见的草色泛着一阵幽绿,看着便觉得心情舒畅。而相隔不远便据守着一处垂柳或者榆杨,那弯曲的树枝上翠色缠绕,随着轻风摇摆。
可是往日看到这般景色便要止步打量,甚至诗兴大发口占几句的士子们,今天却个个有些反常。
这般精致的景色被他们置之脑后,平素最爱去的茶楼酒馆,对他们也没有了吸引力。有那相互熟悉的,在大街上见了面,也不再相互炫耀那秦楼楚馆的风流韵事,反而神色有些严肃地问道:“兄台可曾听说了那个消息?”
遇上知道的,便会点点头,回问一句:“省得。不知贤弟到时候去不去?”
“那是自然,这等机会,怎么轻易舍弃。”
而遇上不知道的,则一脸好奇地问着:“兄台说的是什么事情,能否向小弟告知一二?”
“诚国公见前去投拜帖的人太多,所以决定数日后他休沐之时,请我等前往曲江池共襄文事。届时会有数位国子学博士和弘文馆学士到场,而且会挑选出十数人前往陆府帮忙。”
“有这等好事,谢过兄台了。到时候咱们一道前往。”
没错,罗彦就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噗,说错了,就体现不出差距。
一个个接见,谁能知道后头还有没有贤才。好不如举办一场文事,让这些人相互较量一番。到时候不仅能够选择出陆德明需要的人来,还能趁机收揽一些大才。
这举荐人才的功劳,也是不小啊。
抱着这个主意,罗彦让下人在一大早就放出了消息,而之前给他透过名帖的,也差人一个个送去请帖。
一时间,长安提前进入了盛夏的躁动。
太极宫中,刚刚下朝的李世民就被人告知了这件事情。扭头对着随侍一旁的罗彦笑一声,说道:“原本以为给你个闲职,你也不会再闹腾什么了,谁想到,即便将你绑在身边,你也能够将长安闹得风风雨雨。”
李世民这半是笑骂半是调侃的话,要是遇到其他人,估计还会说一句惶恐。显然罗彦不是其他人,特立独行才是他的标志。这个时候见李世民对自己说话,罗彦走上前去应和道:“微臣便是这闲不住的性子。何况,这般大好的风光,要是不留下些美谈,岂不是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番心意。”
“你就胡诌吧。你想干什么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李世民就差说他是瞎编了,调侃一句,接着说道:“不过,你这文会到底如何做?听说前些时日招的那个文士每日里在陆博士府上?”
“不过是老师年老体迈,但是手头有些东西要查阅和记述。微臣身为弟子,不能亲侍左右,便想了这样一个法子选几个精熟经史的,好协助老师。”
“你倒是一番孝心。不过,千万注意规制。到时候莫要让御史弹劾你,我可救不了你。”李世民略带提点,倒是对于文会的详情没有再去干涉。
“陛下尽管放心便是了。这选人也是大浪淘沙,层层关卡之下,能够最后到我等面前的,定然已经非常少了。无非就是到时候围观的人多一些,实在不行,微臣就候着脸皮向陛下讨一些金吾卫使使。”
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你倒是好胆,公器私用,也不怕我这就将你交付大理寺定罪。”
“陛下说的哪里话,到时候肯定人会很多,即便我这会儿不说,到时候金吾卫也不得不增派人手去曲江那里,以防变故。所以,还不如微臣这就讨个口信,向金吾卫大将军说一声,届时也可提前防备不是。”
“好了好了,也就你歪理多。这件事情我准了。不过,记住了,凡事都要有度。”
“陛下,趁着此事,微臣想向陛下进言几句。”罗彦见李世民应了下来,也放松了不少,当下便要把自己心中的某些想法提出来。
听着罗彦要进言,那起居舍人的耳朵都直了。罗彦这货跟在李世民身边数月,进言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干过。要不是也没说过什么媚上的话,差点就让人以为这是个谀臣了。
虽然不知道罗彦将要说什么,但是记录下来,总归是没错的。
“科考之事,有诸多益处。然如今科考虽然盛行,可是依旧有诸多弊端。”
“哦,你且详细说来。”
“首先,这生员的来路就是一个问题。****经下诏开放了科考生员的资格。但是这还不够。据我所知,这些年各个州县对于贫寒士子的科考资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放。”
罗彦说的意思李世民明白,原本科考就是为了解决知识垄断,如今还有着诸多的限制,自然是大问题。扭头向身边的中书舍人说道:“此事你等谨记在心,加上稍后罗彦所言有理之处,一并拟成诏书,着三省施行。”
“那还有呢?”
“其次便是对科考制度的革新。”
这一句话可是让李世民非常惊异:“怎么,你觉得如今的制度还有不足?”
“不仅是有,而且是相当大的不足。先前只是说了生员来路。这会儿微臣便以生员参加科考的过程向陛下说明。”罗彦拜了一拜,说道:“首先便是这主考官的问题。国朝以来,科考七次,皆是遣一吏部考功员外郎作为主考。”
“难道,这有什么不对么?”
“考工员外郎本就是闲职,明经科还好一些,毕竟其答案皆有定数。然进士科以策论取名,士子所言之时务,岂是一考工员外郎可裁定的。故此,主考当委以三省六部之主官,谙熟国事者当之。”
对于这一条,李世民有些不置可否,反正现在选择出来的进士,并没有差劲到哪里去。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罗彦没有中断,而是继续说道:“其次便是这行卷。”
“哦?行卷怎么了?”
“微臣年前在这京中,偶知科考过后,行卷盛行,甚至影响到了取名。此事甚为不公,以是专门提出来,向陛下禀报。”
种种关节李世民此前并不知悉,如今听得罗彦说来,颇为好奇的同时,也觉得里头大有问题。而李世民身边的起居郎和中书舍人一干文人,此刻却惊的面如土色。
罗彦这是要捅破天的节奏啊,直接对这些弊病大动刀斧了。
“时务策经过改制,考生入了考场,便会公布出来。此事原本就是考验急智和才学的东西,偏生要被行卷干扰,岂不是有失公允。而且行卷好坏全凭考官好恶,岂不是有所偏颇。”
“此言有理。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呢?”
“每逢科考,便召集一些笔吏,将考卷编号誊抄糊名。待甄选出等次,再将原来的考卷对照,若是无误,便可以此取士。”
罗彦此言一出,便有一人在旁惊呼:“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想那科考士子数千,若是这般处置,靡费甚大。而且士子都是要在京中等候出榜的,这般迁延时日,只怕会有人承受不了。”
便是李世民,此事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样一来,岂不是要耽误好些天才能够完成?”
对此罗彦只是笑笑:“陛下,若是得一贤才,莫说是一年消耗这点钱财,便是更多,也是值得的。故人千金买马骨,难道而今科考一出,燕台就垮塌了么?何况据我所知,科考过后,吏部尚需铨选,好些人还要等着授官。这段时间,还不如让前来科考的士子向朝中大臣行卷,若是真有才学,也不担心朝中诸公无有青眼。”
思虑再三,李世民终于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也提上议程。罗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也一并说来。”
“最后一件,便是请陛下,不要堵塞了举荐的门路。科考虽好,依旧有种种弊端,若是陛下因此便利便甚为倚重,怕是将来乡野遗贤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沉默良久,随后吩咐中书舍人:“罗彦方才所说,悉数记下来交付三省办理。此外,罗彦举荐贤才,针砭时弊,于国有功,赏锦帛百匹,金百斤。另下诏,让朝臣举荐贤才,莫要藏私。”
罗彦听得李世民这样的吩咐,一阵欣喜。(未完待续。)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原本以为五天时间怎么的也能够招揽来一大批士子前来。谁想到,直到他赴任的那天,到他府上拜访的也不过是大猫小猫三两只。别说选择了,就是连十个人都不够,其中还有两个前来试着骗钱的。
好在也还算是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罗彦二话没说,先将此人送到了陆府。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自古通行。有此一人,每日出入陆府和诚国公府,还有数位虽然被罗彦拒绝,但是依旧拿到钱财的人作为示范,罗彦到任后不过是数日,府上就收到士子投来的拜帖和行卷多达两百余份。
有时候,可供选择的多了,也是一种烦恼。
如今罗彦就面对这样的烦恼。这许多的行卷和拜帖,加上每天要去陆德明府上看当天修订好的内容,可是把他给累坏了。
正所谓穷**计,这天有些烦闷的罗彦回到家中,看完了下人新送来的行卷和拜帖,终于受不了的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甄选良才。
次日,依旧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时值初夏,长安被阵阵暖风微醺着。处处可见的草色泛着一阵幽绿,看着便觉得心情舒畅。而相隔不远便据守着一处垂柳或者榆杨,那弯曲的树枝上翠色缠绕,随着轻风摇摆。
可是往日看到这般景色便要止步打量,甚至诗兴大发口占几句的士子们,今天却个个有些反常。
这般精致的景色被他们置之脑后,平素最爱去的茶楼酒馆,对他们也没有了吸引力。有那相互熟悉的,在大街上见了面,也不再相互炫耀那秦楼楚馆的风流韵事,反而神色有些严肃地问道:“兄台可曾听说了那个消息?”
遇上知道的,便会点点头,回问一句:“省得。不知贤弟到时候去不去?”
“那是自然,这等机会,怎么轻易舍弃。”
而遇上不知道的,则一脸好奇地问着:“兄台说的是什么事情,能否向小弟告知一二?”
“诚国公见前去投拜帖的人太多,所以决定数日后他休沐之时,请我等前往曲江池共襄文事。届时会有数位国子学博士和弘文馆学士到场,而且会挑选出十数人前往陆府帮忙。”
“有这等好事,谢过兄台了。到时候咱们一道前往。”
没错,罗彦就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噗,说错了,就体现不出差距。
一个个接见,谁能知道后头还有没有贤才。好不如举办一场文事,让这些人相互较量一番。到时候不仅能够选择出陆德明需要的人来,还能趁机收揽一些大才。
这举荐人才的功劳,也是不小啊。
抱着这个主意,罗彦让下人在一大早就放出了消息,而之前给他透过名帖的,也差人一个个送去请帖。
一时间,长安提前进入了盛夏的躁动。
太极宫中,刚刚下朝的李世民就被人告知了这件事情。扭头对着随侍一旁的罗彦笑一声,说道:“原本以为给你个闲职,你也不会再闹腾什么了,谁想到,即便将你绑在身边,你也能够将长安闹得风风雨雨。”
李世民这半是笑骂半是调侃的话,要是遇到其他人,估计还会说一句惶恐。显然罗彦不是其他人,特立独行才是他的标志。这个时候见李世民对自己说话,罗彦走上前去应和道:“微臣便是这闲不住的性子。何况,这般大好的风光,要是不留下些美谈,岂不是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番心意。”
“你就胡诌吧。你想干什么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李世民就差说他是瞎编了,调侃一句,接着说道:“不过,你这文会到底如何做?听说前些时日招的那个文士每日里在陆博士府上?”
“不过是老师年老体迈,但是手头有些东西要查阅和记述。微臣身为弟子,不能亲侍左右,便想了这样一个法子选几个精熟经史的,好协助老师。”
“你倒是一番孝心。不过,千万注意规制。到时候莫要让御史弹劾你,我可救不了你。”李世民略带提点,倒是对于文会的详情没有再去干涉。
“陛下尽管放心便是了。这选人也是大浪淘沙,层层关卡之下,能够最后到我等面前的,定然已经非常少了。无非就是到时候围观的人多一些,实在不行,微臣就候着脸皮向陛下讨一些金吾卫使使。”
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你倒是好胆,公器私用,也不怕我这就将你交付大理寺定罪。”
“陛下说的哪里话,到时候肯定人会很多,即便我这会儿不说,到时候金吾卫也不得不增派人手去曲江那里,以防变故。所以,还不如微臣这就讨个口信,向金吾卫大将军说一声,届时也可提前防备不是。”
“好了好了,也就你歪理多。这件事情我准了。不过,记住了,凡事都要有度。”
“陛下,趁着此事,微臣想向陛下进言几句。”罗彦见李世民应了下来,也放松了不少,当下便要把自己心中的某些想法提出来。
听着罗彦要进言,那起居舍人的耳朵都直了。罗彦这货跟在李世民身边数月,进言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干过。要不是也没说过什么媚上的话,差点就让人以为这是个谀臣了。
虽然不知道罗彦将要说什么,但是记录下来,总归是没错的。
“科考之事,有诸多益处。然如今科考虽然盛行,可是依旧有诸多弊端。”
“哦,你且详细说来。”
“首先,这生员的来路就是一个问题。****经下诏开放了科考生员的资格。但是这还不够。据我所知,这些年各个州县对于贫寒士子的科考资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放。”
罗彦说的意思李世民明白,原本科考就是为了解决知识垄断,如今还有着诸多的限制,自然是大问题。扭头向身边的中书舍人说道:“此事你等谨记在心,加上稍后罗彦所言有理之处,一并拟成诏书,着三省施行。”
“那还有呢?”
“其次便是对科考制度的革新。”
这一句话可是让李世民非常惊异:“怎么,你觉得如今的制度还有不足?”
“不仅是有,而且是相当大的不足。先前只是说了生员来路。这会儿微臣便以生员参加科考的过程向陛下说明。”罗彦拜了一拜,说道:“首先便是这主考官的问题。国朝以来,科考七次,皆是遣一吏部考功员外郎作为主考。”
“难道,这有什么不对么?”
“考工员外郎本就是闲职,明经科还好一些,毕竟其答案皆有定数。然进士科以策论取名,士子所言之时务,岂是一考工员外郎可裁定的。故此,主考当委以三省六部之主官,谙熟国事者当之。”
对于这一条,李世民有些不置可否,反正现在选择出来的进士,并没有差劲到哪里去。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罗彦没有中断,而是继续说道:“其次便是这行卷。”
“哦?行卷怎么了?”
“微臣年前在这京中,偶知科考过后,行卷盛行,甚至影响到了取名。此事甚为不公,以是专门提出来,向陛下禀报。”
种种关节李世民此前并不知悉,如今听得罗彦说来,颇为好奇的同时,也觉得里头大有问题。而李世民身边的起居郎和中书舍人一干文人,此刻却惊的面如土色。
罗彦这是要捅破天的节奏啊,直接对这些弊病大动刀斧了。
“时务策经过改制,考生入了考场,便会公布出来。此事原本就是考验急智和才学的东西,偏生要被行卷干扰,岂不是有失公允。而且行卷好坏全凭考官好恶,岂不是有所偏颇。”
“此言有理。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呢?”
“每逢科考,便召集一些笔吏,将考卷编号誊抄糊名。待甄选出等次,再将原来的考卷对照,若是无误,便可以此取士。”
罗彦此言一出,便有一人在旁惊呼:“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想那科考士子数千,若是这般处置,靡费甚大。而且士子都是要在京中等候出榜的,这般迁延时日,只怕会有人承受不了。”
便是李世民,此事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样一来,岂不是要耽误好些天才能够完成?”
对此罗彦只是笑笑:“陛下,若是得一贤才,莫说是一年消耗这点钱财,便是更多,也是值得的。故人千金买马骨,难道而今科考一出,燕台就垮塌了么?何况据我所知,科考过后,吏部尚需铨选,好些人还要等着授官。这段时间,还不如让前来科考的士子向朝中大臣行卷,若是真有才学,也不担心朝中诸公无有青眼。”
思虑再三,李世民终于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也提上议程。罗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也一并说来。”
“最后一件,便是请陛下,不要堵塞了举荐的门路。科考虽好,依旧有种种弊端,若是陛下因此便利便甚为倚重,怕是将来乡野遗贤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沉默良久,随后吩咐中书舍人:“罗彦方才所说,悉数记下来交付三省办理。此外,罗彦举荐贤才,针砭时弊,于国有功,赏锦帛百匹,金百斤。另下诏,让朝臣举荐贤才,莫要藏私。”
罗彦听得李世民这样的吩咐,一阵欣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