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显德殿前露神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部《三国演义》,罗彦在太极殿中讲了整整有半个月。时不时熬到天黑,这些文武大臣都还尤不满足地拉着罗彦要多讲那么一两回。
当罗彦将最后一回讲完,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初。望着殿外飘飞的黄叶,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常言读史可以知兴替,然以进之所讲,这兴替之事,个中又是多少的血泪和磨难。这半月来,虽然知道你所言有真有假,但每每与《三国志》对比,反而更愿意听你所言。”
“陛下谬赞了。”罗彦淡淡地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倒是座下那些文武重臣,或是盯着罗彦沉思,或是低头皱眉自语,不一而足。
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在谈论出兵事宜的时候扯上自己一句。罗彦感觉自己借着一本《三国演义》展现自己腹中韬略的办法是没啥作用,要想打动李世民,准许自己随军出征,还需要另想办法才是。
罗彦期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上天似乎是听到了罗彦的祈祷,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从当初渭水之盟开始,李世民便抽调精锐在显德殿前演武。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扩充,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当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李世民时不时会到显德殿前教习骑射,虽然经历过许多朝臣,甚至是李世民心腹的劝阻,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闲来无事的李世民又带着自己的近臣们到了显德殿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世民的这支军队可绝对符合这句话。在里头投入了大量的银钱不说,还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如今突厥战事将起,李世民要是不来好生查验一番效果,怎么对得起他这三年的付出呢。
莫要说什么检阅军队是现代的专利。其实大唐已经有了校场演武的说法。
当李世民带着罗彦他们走上显德殿的台阶的时候,上千精兵已经在校尉的指挥下列阵。并没有严格按照一般的军队编制,而是分成了九个方阵,以九宫的样式排列。
身着戎服,前三个方阵的士卒左手持半人高巨盾,右手紧握横刀。那盾牌隔得远,罗彦并未看清楚其材质,但是上边画着吞云虎头,煞是威严。而手持的横刀,此刻均刀尖往上,以示仪礼。但阳光反射过来的精光,似钢针一样扎着他们的眼睛。似罗彦身后几个很少见行伍阵列的舍人,眼睛都微微一眯。
中间那一列,则是腰胯长弓,背负箭支的弓箭手。
虽然一个个都不曾张弓拉箭,但是一个个目光紧锁着李世民。正是这些人锐利的目光,让李世民的亲卫在李世民身前又相互紧靠了几分。他们可不像李世民一样自信,认为这些人不会对李世民产生什么歹意。
各有所司,亲卫干的就是拿身体挡兵刃的事情,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含糊。
至于最后的三个方阵,则最是威风。
估计这最后的三百来人,一个个都是各卫挑选出来的精锐小校。他们和前边六个方阵的士卒衣着明显不一样,一个个身着铁铠,都是七品校尉才能够有的待遇。整齐划一的手持长枪,那枪尖上吐露的一点寒芒汇聚成一片,便似是有杀气在其间流转。
台下那校尉的一声令下,只是一声大喝,便震耳欲聋。似乎整个太极宫都因此颤了两下。
李世民对于眼前的样子很是满意。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那校尉喊了一声“变阵”,这九个阵列不过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就已经掉了个。此刻站在李世民身前的就成了那些持枪小校。
再喊一声“大军回头,后军变前军,准备攻击”,瞬间所有人身体向后转过,持枪小校和弓箭手半蹲,最前边的刀盾手斜支大盾。这个时候,便露出军阵后边那树立起的上百草人。与此同时,中间的弓箭手开始快速张弓拉箭。
只听一声“射”,最前一排的弓箭手就快速起身将箭支向那些草人射去。箭支之快,隔了快五十步,罗彦依旧能够听到那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嗖嗖”的声音。
还不待罗彦回身,便又是一声“再射”。第一列的弓箭手下蹲,第二列的起身射箭。如此经历了九次再射,弓箭手方阵这才射完一轮。而前边那些草人上边,已经各个布满了箭支。
“进”。又是一个字,三个兵种一起往前,边走那些弓箭手便后撤到持枪小校们的身后。等临近草人的时候,刀盾手下蹲,便看到长枪从盾牌的间隙中刺了出去。一轮过去,便看到最前排的草人已经被长枪给彻底刺倒。
虽然仅仅是在草人身上演示,但是罗彦也看清楚了这些士卒的战斗力绝对不一般。
李世民拍手大声叫好,还回过头来问罗彦说道:“进之,你看这个样子,这些士卒对上突厥有几分把握。”
撇撇嘴,罗彦无言可对。以这些人的战斗力,要是遇到同样数量的突厥骑兵,妥妥的找死。但是在正面战场上,战局胶着之时己方冒出来这么一支军队,那么取胜的把握就大增了。毕竟,突厥人能够仰仗的就是他们的弓箭和快马,真正进行交锋,其实大唐也并不会差太多。
这样的心里话罗彦自然是不敢向李世民说的。
看罗彦一阵沉默,李世民不禁大笑起来。
接下来便是进行单人弓马的演示。这可是李世民相当看重的一点,突厥的长处李世民也知道,所以这也是这支部队成立的初衷。
那些弓箭手之中果然是有能人。固定的靶子上,罗彦看到最多有一个十中其九,还有三支是直中红心。而骑射的部分虽然比这个差,但是演武的十人最少的一个也是十中其四。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命中率已经很不错了。
略微有些得意。毕竟这支队伍是他定着所有人的压力培养出来的,此时有了这样的成绩,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开心。
这开心之下,便要闹点事情。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世民向来喜好向臣子炫耀武力。当然了,这都是在尉迟恭那帮子武将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很清楚的。班门弄斧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也成为李世民能够拉拢大臣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如今好心情也有了,尉迟恭那些武将也正好不在。一切装逼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李世民哪里能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拿弓箭来。”李世民大喝一声,少时就有人将他的弓箭送了过来。
翻身上马,取箭拉弓,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做完,正好马匹快要经过第一个靶子。只见箭支飞出,而李世民已经又将第二支箭控在弦上,经过第二个靶子的时候又是一个撒手。不过是眨眼功夫,李世民已经驾马踏过最后一个靶子。
抬脚下马,将弓箭扔给前来迎接的亲卫,李世民走上台阶,静候士卒通报结果。
“十支皆中,三支命中靶心。陛下天威。”
在士卒们山呼般的恭贺声中,李世民笑着对罗彦说道:“进之,如何?前些时日你不是说要随军出征么?今日你要是能够做的比我好,我便答允你前往。”李世民知道罗彦在横刀的功夫上很厉害,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罗彦触碰弓马。正好想起罗彦前些时候吵嚷着要打突厥,便想借此彻底断了罗彦的念头。
“陛下此言当真?”罗彦顿时惊喜道。
“你可问问起居舍人,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点点头,罗彦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恕臣不敬之罪了。”比皇帝做的好,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也就遇上了李世民,要是遇上杨广,别看他这会儿笑着,只要做的比他好,那绝对是死翘翘的节奏。
罗彦这会儿是不会弓马。但是别忘了,罗彦是有作弊利器的啊。
旁人只以为他是在稳定心绪,其实这会儿罗彦闭上眼睛,却是在寻求系统的帮助。
遍寻系统中能够兑换的东西,罗彦终于找到两样技能,一个是“弓马娴熟”,一个是“例无虚发”。弓马娴熟就不必多说,这例无虚发可绝对不是飞刀绝技。所谓的例无虚发,在罗彦看来箭支就是逆天的神技。但凡箭支所及,盯在哪里,箭支就能射到哪里。
不过,这价格还真的是有点贵。弓马娴熟也才一百万声望,这例无虚发居然要求一千万。心里滴着血兑换出两样技能,罗彦瞬间觉得自己手上就差一把硬弓。
弓凭人力,自然也分大小。罗彦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嘴角含笑说道:“给我来张三石弓。”要求不算出奇,三石弓正是方才那些士卒用的弓箭,最大射程也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这会儿射百步外的靶子正好合适。
接过士卒递来的硬弓,翻身上了温顺的军马,一抖缰绳,右手自箭壶中拉出三支箭来。待马匹越过第一个靶子的时候,略微转身,第一支箭出手,随后稍微回身,第二支箭出手,再回身,第三支箭出手。
如此动作早就惊得李世民和一众士卒张大了嘴巴。但听得靶子上相继传来“夺夺”的声音。声音刚落,罗彦也刚下马。
身后,士卒颤巍巍的声音响起:“十发全中,六支命中靶心。”
话音落后,再无余声。
(未完待续。)
一部《三国演义》,罗彦在太极殿中讲了整整有半个月。时不时熬到天黑,这些文武大臣都还尤不满足地拉着罗彦要多讲那么一两回。
当罗彦将最后一回讲完,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初。望着殿外飘飞的黄叶,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常言读史可以知兴替,然以进之所讲,这兴替之事,个中又是多少的血泪和磨难。这半月来,虽然知道你所言有真有假,但每每与《三国志》对比,反而更愿意听你所言。”
“陛下谬赞了。”罗彦淡淡地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倒是座下那些文武重臣,或是盯着罗彦沉思,或是低头皱眉自语,不一而足。
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在谈论出兵事宜的时候扯上自己一句。罗彦感觉自己借着一本《三国演义》展现自己腹中韬略的办法是没啥作用,要想打动李世民,准许自己随军出征,还需要另想办法才是。
罗彦期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上天似乎是听到了罗彦的祈祷,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从当初渭水之盟开始,李世民便抽调精锐在显德殿前演武。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扩充,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当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李世民时不时会到显德殿前教习骑射,虽然经历过许多朝臣,甚至是李世民心腹的劝阻,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闲来无事的李世民又带着自己的近臣们到了显德殿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世民的这支军队可绝对符合这句话。在里头投入了大量的银钱不说,还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如今突厥战事将起,李世民要是不来好生查验一番效果,怎么对得起他这三年的付出呢。
莫要说什么检阅军队是现代的专利。其实大唐已经有了校场演武的说法。
当李世民带着罗彦他们走上显德殿的台阶的时候,上千精兵已经在校尉的指挥下列阵。并没有严格按照一般的军队编制,而是分成了九个方阵,以九宫的样式排列。
身着戎服,前三个方阵的士卒左手持半人高巨盾,右手紧握横刀。那盾牌隔得远,罗彦并未看清楚其材质,但是上边画着吞云虎头,煞是威严。而手持的横刀,此刻均刀尖往上,以示仪礼。但阳光反射过来的精光,似钢针一样扎着他们的眼睛。似罗彦身后几个很少见行伍阵列的舍人,眼睛都微微一眯。
中间那一列,则是腰胯长弓,背负箭支的弓箭手。
虽然一个个都不曾张弓拉箭,但是一个个目光紧锁着李世民。正是这些人锐利的目光,让李世民的亲卫在李世民身前又相互紧靠了几分。他们可不像李世民一样自信,认为这些人不会对李世民产生什么歹意。
各有所司,亲卫干的就是拿身体挡兵刃的事情,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含糊。
至于最后的三个方阵,则最是威风。
估计这最后的三百来人,一个个都是各卫挑选出来的精锐小校。他们和前边六个方阵的士卒衣着明显不一样,一个个身着铁铠,都是七品校尉才能够有的待遇。整齐划一的手持长枪,那枪尖上吐露的一点寒芒汇聚成一片,便似是有杀气在其间流转。
台下那校尉的一声令下,只是一声大喝,便震耳欲聋。似乎整个太极宫都因此颤了两下。
李世民对于眼前的样子很是满意。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那校尉喊了一声“变阵”,这九个阵列不过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就已经掉了个。此刻站在李世民身前的就成了那些持枪小校。
再喊一声“大军回头,后军变前军,准备攻击”,瞬间所有人身体向后转过,持枪小校和弓箭手半蹲,最前边的刀盾手斜支大盾。这个时候,便露出军阵后边那树立起的上百草人。与此同时,中间的弓箭手开始快速张弓拉箭。
只听一声“射”,最前一排的弓箭手就快速起身将箭支向那些草人射去。箭支之快,隔了快五十步,罗彦依旧能够听到那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嗖嗖”的声音。
还不待罗彦回身,便又是一声“再射”。第一列的弓箭手下蹲,第二列的起身射箭。如此经历了九次再射,弓箭手方阵这才射完一轮。而前边那些草人上边,已经各个布满了箭支。
“进”。又是一个字,三个兵种一起往前,边走那些弓箭手便后撤到持枪小校们的身后。等临近草人的时候,刀盾手下蹲,便看到长枪从盾牌的间隙中刺了出去。一轮过去,便看到最前排的草人已经被长枪给彻底刺倒。
虽然仅仅是在草人身上演示,但是罗彦也看清楚了这些士卒的战斗力绝对不一般。
李世民拍手大声叫好,还回过头来问罗彦说道:“进之,你看这个样子,这些士卒对上突厥有几分把握。”
撇撇嘴,罗彦无言可对。以这些人的战斗力,要是遇到同样数量的突厥骑兵,妥妥的找死。但是在正面战场上,战局胶着之时己方冒出来这么一支军队,那么取胜的把握就大增了。毕竟,突厥人能够仰仗的就是他们的弓箭和快马,真正进行交锋,其实大唐也并不会差太多。
这样的心里话罗彦自然是不敢向李世民说的。
看罗彦一阵沉默,李世民不禁大笑起来。
接下来便是进行单人弓马的演示。这可是李世民相当看重的一点,突厥的长处李世民也知道,所以这也是这支部队成立的初衷。
那些弓箭手之中果然是有能人。固定的靶子上,罗彦看到最多有一个十中其九,还有三支是直中红心。而骑射的部分虽然比这个差,但是演武的十人最少的一个也是十中其四。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命中率已经很不错了。
略微有些得意。毕竟这支队伍是他定着所有人的压力培养出来的,此时有了这样的成绩,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开心。
这开心之下,便要闹点事情。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世民向来喜好向臣子炫耀武力。当然了,这都是在尉迟恭那帮子武将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很清楚的。班门弄斧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也成为李世民能够拉拢大臣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如今好心情也有了,尉迟恭那些武将也正好不在。一切装逼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李世民哪里能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拿弓箭来。”李世民大喝一声,少时就有人将他的弓箭送了过来。
翻身上马,取箭拉弓,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做完,正好马匹快要经过第一个靶子。只见箭支飞出,而李世民已经又将第二支箭控在弦上,经过第二个靶子的时候又是一个撒手。不过是眨眼功夫,李世民已经驾马踏过最后一个靶子。
抬脚下马,将弓箭扔给前来迎接的亲卫,李世民走上台阶,静候士卒通报结果。
“十支皆中,三支命中靶心。陛下天威。”
在士卒们山呼般的恭贺声中,李世民笑着对罗彦说道:“进之,如何?前些时日你不是说要随军出征么?今日你要是能够做的比我好,我便答允你前往。”李世民知道罗彦在横刀的功夫上很厉害,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罗彦触碰弓马。正好想起罗彦前些时候吵嚷着要打突厥,便想借此彻底断了罗彦的念头。
“陛下此言当真?”罗彦顿时惊喜道。
“你可问问起居舍人,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点点头,罗彦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恕臣不敬之罪了。”比皇帝做的好,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也就遇上了李世民,要是遇上杨广,别看他这会儿笑着,只要做的比他好,那绝对是死翘翘的节奏。
罗彦这会儿是不会弓马。但是别忘了,罗彦是有作弊利器的啊。
旁人只以为他是在稳定心绪,其实这会儿罗彦闭上眼睛,却是在寻求系统的帮助。
遍寻系统中能够兑换的东西,罗彦终于找到两样技能,一个是“弓马娴熟”,一个是“例无虚发”。弓马娴熟就不必多说,这例无虚发可绝对不是飞刀绝技。所谓的例无虚发,在罗彦看来箭支就是逆天的神技。但凡箭支所及,盯在哪里,箭支就能射到哪里。
不过,这价格还真的是有点贵。弓马娴熟也才一百万声望,这例无虚发居然要求一千万。心里滴着血兑换出两样技能,罗彦瞬间觉得自己手上就差一把硬弓。
弓凭人力,自然也分大小。罗彦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嘴角含笑说道:“给我来张三石弓。”要求不算出奇,三石弓正是方才那些士卒用的弓箭,最大射程也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这会儿射百步外的靶子正好合适。
接过士卒递来的硬弓,翻身上了温顺的军马,一抖缰绳,右手自箭壶中拉出三支箭来。待马匹越过第一个靶子的时候,略微转身,第一支箭出手,随后稍微回身,第二支箭出手,再回身,第三支箭出手。
如此动作早就惊得李世民和一众士卒张大了嘴巴。但听得靶子上相继传来“夺夺”的声音。声音刚落,罗彦也刚下马。
身后,士卒颤巍巍的声音响起:“十发全中,六支命中靶心。”
话音落后,再无余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