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以‘殖民’之名行‘开疆扩土’之实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海港口。
刘暹淡淡的对折返回来的张守炎道:“你真这么认为?只要过了眼前这一关,以后就没事了?”
张守炎闻言愣了,眉头渐渐拧了起来。他知道刘暹既然这么一问,那就绝对是事出有因,可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原因何在’。
张守炎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刘大皇帝并不残暴。他并不是一个一点也见不得老百姓饿死的‘仁君’,可也不至于为了饥荒中的北地百姓担忧的吃不下睡不香。就如张兆栋言,从江方调集米粮,以工代赈,救济灾民,让老百姓能有口吃的,眼前这关就能过去。就算期间饿死些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哪朝哪代闹灾荒的时候没有人饿死呢?
张守炎是个很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刘暹手下十来年,思维已经不同以往,但一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治理天下,繁荣民间,在他脑子里惟一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
“臣愚钝。不知皇上是因何烦恼?”什么叫‘以为以后就没事了?’张守炎猜不出刘暹的想法。在他脑子里,中国战乱只要停歇,有个几年时间,那可不就是恢复了?!
刘暹神态沉沉的,“朕不是为眼下的饥荒而烦恼。百万清军朕都扫平了,害怕可能出现的去去民变吗?现在打仗靠的是枪炮。民变有什么可怕的?
朕所虑着是将来天下太平之后的事儿!
现在华夏就有子民四万万,已经是人多地少,贫民遍野。将来待这些子民繁衍成八万万、十万万之后,朕的大秦还能存在下去吗?朕的子孙该是怎样的伤透脑筋?”
“不……不至于那样多吧?”张守炎的脸色也难看起来,说话更是结巴。
“你读过史书,想汉唐鼎盛之时。天下方才多少人口?而现在呢?”刘暹冷笑连连,“如果不是红薯、玉米在明末时候传到华夏,还四万万人?有一半就算不错的了。”
“人多地少。无产无业之民就会多。无产无业之民一多,天下就会混乱。粮食也不够吃的。老百姓会怎么办?等着饿死,还是会揭竿而起?而且那个时候天下的穷人又有多少?”这些可都是毁灭一个朝代的主力军。
“十万、二十万,一百万民变,真不在乎。可要是一千万、一万万,乃至更多呢?”
“朕杀得完吗?军队杀得完吗?”
刘暹放沉了声音,“而且日后天下跟现在又有不同。如今华夏民智未大开,方眼看天下者没有多少。但将来民智大开,人人识文断字。知道全国、全世界实事,第二个、第三个太平天国还会没有吗?”
“当兵的也多是平民子弟,或是说是穷苦人家的子弟。他们跟社会最底层的人,跟那群吃不饱饿肚子的人是一个阶级阶层的。到时候要他们杀人就能杀人吗?就是一开始会听命行事,可杀人百万千万以后呢?还会吗?”
张守炎一头汗水。刘暹的这些话虽然还很遥远,却听的他胆颤心寒。
“皇上的意思是……”张守炎小心的看着刘暹。他感觉着刘暹心里肯定已经拿定了注意,但他不明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所以心里不大明白刘暹又在打什么主意了。现在刘暹的心思是越来越难捉摸了。不是说喜怒不定,而是说一些问题上的思路匪夷所思,与众不同。让张守炎都感觉跟不上刘暹的思路了。
刘暹哈了一声。似乎在吐出胸中的郁气一样。“自从宋明以来,咱们汉人的基本地盘就没怎么变过,跟现在比来也差不多。就是关内十八省。500年啦,人口从几千万增加到了四万万,地盘却没有增加多少,天下民生能不疲敝吗?何况满清一朝还有那么多旗人在。这人口越多,人均的田地就越少,田地越抢手,田租就越高,土地也越发的显得珍贵,自然的土地也就愈发集中。天下之民有多少人无有立锥之地?如此朝廷能长治久安吗?”
“十五叔。咱们现在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效仿西洋对外殖民!”
“南洋是咱们最好的自留地。再有就是中亚,也就是哈萨克那里。当然这需要咱们先强大起来。所以在此之前。咱们要先大力开发东北和西北。并且充分利用南洋的粮食。”
刘暹停下脚步,眼睛看着辽阔的海面,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洋人的殖民太慢,也太不实用。他们国内的人口并不怎么过剩,满世界圈地,夺地盘,为的更多的是利益。
咱们华夏殖民,更不如说是开疆扩土。朕要的是真正殖出去民的‘殖民’。把百姓迁移,化蛮夷为汉土,只有这样国内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先强大起来,还需要我们制定好一个利民的政策。让百姓们渴望去殖民。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里就有许多条款是可做参考的。这都要看将来我们能走到哪一步了……”
刘暹对张守炎说着话,眼睛看着海面。一艘艘舰船已经启航,进攻天津的战事正式启动了。上海出兵三万,广州起兵两万,加上海军和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总兵力超过了六万人。加上福州向发所部一万五千军,为了囤积够这些充足的军需物资,秦军整整忙活了三个月。
……
东京,维新政府的心脏。
与五年前相比这里繁华了很多。战争的创伤已经在时间中慢慢消退,战争的遗痕也在时间中一点点被抹平。
日本陆军已经完全充实了六镇陆军,扩大了拱护天皇的近卫队规模,并改名近卫军,人数高达六千余人。总兵力超过八万,装备了相当多的火炮,武器不弱于欧洲军队,对比当年的实力,可以说增强的太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英国订购的海军战舰也即将归国。
作为一个岛国,没有强大的战舰守护,又有了刘暹当初的痛殴,日本人这五年来过的一点都没有安全感。
现在小鬼子陆军强大了,战舰也有了,各港口炮台也修筑修建了,虽然日本政府还塌了一屁股账,但小鬼子心气就不由自主的高涨了。
虽然西南依旧是他们的心腹大患,西乡隆盛至少筹集了三万军力,而且有着相当一部分是日本老兵。背后有着新秦政府支撑的西乡隆盛,西南军师旅级建制的炮兵实力并不比日本政府军的弱。只不过兵力相对要少,所以对比起来实力不充裕。
在日本实力迅速恢复的同时,是日本武士阶层权利被彻底剥夺的过程。如果不是刘暹吸纳了至少两万日本武士,并且把其中的五千人投入进了兰芳与当地土著的厮杀中,日本现在双方矛盾会更加尖锐!
日本最底层的平民生活依旧困苦,粮食跟原先一样,始终是困扰着他们的最大难题。米骚时有发生,可是面对着日本政府那强大的武力,这些骚动就跟原时空历史上的结果一样,全部被无情的镇压。
军人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不住的被拔高。日本军部的势力开始扩大,地位比之原时空同期来也总要了很多,但仍然还是一棵幼苗。
就在秦军席卷中国的时候,就在刘暹还在为统一国家努力的时候,东边的那条饿狼正在迅速成长着。只是饿狼肚子里还有一颗定时炸弹,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都曾经出力以图化解这个矛盾,但是西乡隆盛很固执,在历经了当初的战争之后,在看到了法国人的下场之后,他也不认为就日本的这几万部队会是那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所以现在得日本前途,依旧充满了波诡和不定。
……
同样是跟日本一衣带水的朝鲜,现任朝鲜国王正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李熙。朝权大政操于后宫之手,这家伙绝对算不上人才,甚至连中庸之才都算不上。
李熙性格懦弱,耳根子软。因为他老爹大院君的存在【李熙的情形就跟光绪、傅仪一样。前头国王断了后,他是宗室近支。所以继位当初是他老爹大院君摄政】,本身的王位和权利又不是太过于稳定,现在的朝鲜虽然因英法俄等国使臣的到来,向外面的世界瞅了一眼,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状态。
但是朝鲜再闭关锁国,对于大清的变化也是看在心里头的。刘暹南京称帝,朝鲜一点风声儿都没接到,整个朝鲜朝野是胆战心惊。
所以朝鲜朝廷立刻就下定了决心,派遣使者向南京觐见。本身对于满清就怀着不满的朝鲜人当下就决定抛弃满清。朝鲜朝中所谓的一些亲清人士,比如赵宁夏、闵台镐、金允植、金弘集等辈,也立刻成为了亲秦派。
秦军势力的主导阶层是汉人,在朝鲜看来这是中国的正统,即使有一部分人一开始是抱着刘暹是叛逆的眼光,时局进展到现在,他们也全改变想法了。
政治人物是很擅长变化的。
可截至到秦军启航出发,朝鲜的使臣还没派到上海,只因为一个缘故——正副使位置争夺的太激烈了,不仅闵妃集团和大院君争,两者的内部也在争!
这一争,就一直争到了秦军出击!(未完待续)
上海港口。
刘暹淡淡的对折返回来的张守炎道:“你真这么认为?只要过了眼前这一关,以后就没事了?”
张守炎闻言愣了,眉头渐渐拧了起来。他知道刘暹既然这么一问,那就绝对是事出有因,可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原因何在’。
张守炎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刘大皇帝并不残暴。他并不是一个一点也见不得老百姓饿死的‘仁君’,可也不至于为了饥荒中的北地百姓担忧的吃不下睡不香。就如张兆栋言,从江方调集米粮,以工代赈,救济灾民,让老百姓能有口吃的,眼前这关就能过去。就算期间饿死些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哪朝哪代闹灾荒的时候没有人饿死呢?
张守炎是个很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刘暹手下十来年,思维已经不同以往,但一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治理天下,繁荣民间,在他脑子里惟一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
“臣愚钝。不知皇上是因何烦恼?”什么叫‘以为以后就没事了?’张守炎猜不出刘暹的想法。在他脑子里,中国战乱只要停歇,有个几年时间,那可不就是恢复了?!
刘暹神态沉沉的,“朕不是为眼下的饥荒而烦恼。百万清军朕都扫平了,害怕可能出现的去去民变吗?现在打仗靠的是枪炮。民变有什么可怕的?
朕所虑着是将来天下太平之后的事儿!
现在华夏就有子民四万万,已经是人多地少,贫民遍野。将来待这些子民繁衍成八万万、十万万之后,朕的大秦还能存在下去吗?朕的子孙该是怎样的伤透脑筋?”
“不……不至于那样多吧?”张守炎的脸色也难看起来,说话更是结巴。
“你读过史书,想汉唐鼎盛之时。天下方才多少人口?而现在呢?”刘暹冷笑连连,“如果不是红薯、玉米在明末时候传到华夏,还四万万人?有一半就算不错的了。”
“人多地少。无产无业之民就会多。无产无业之民一多,天下就会混乱。粮食也不够吃的。老百姓会怎么办?等着饿死,还是会揭竿而起?而且那个时候天下的穷人又有多少?”这些可都是毁灭一个朝代的主力军。
“十万、二十万,一百万民变,真不在乎。可要是一千万、一万万,乃至更多呢?”
“朕杀得完吗?军队杀得完吗?”
刘暹放沉了声音,“而且日后天下跟现在又有不同。如今华夏民智未大开,方眼看天下者没有多少。但将来民智大开,人人识文断字。知道全国、全世界实事,第二个、第三个太平天国还会没有吗?”
“当兵的也多是平民子弟,或是说是穷苦人家的子弟。他们跟社会最底层的人,跟那群吃不饱饿肚子的人是一个阶级阶层的。到时候要他们杀人就能杀人吗?就是一开始会听命行事,可杀人百万千万以后呢?还会吗?”
张守炎一头汗水。刘暹的这些话虽然还很遥远,却听的他胆颤心寒。
“皇上的意思是……”张守炎小心的看着刘暹。他感觉着刘暹心里肯定已经拿定了注意,但他不明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所以心里不大明白刘暹又在打什么主意了。现在刘暹的心思是越来越难捉摸了。不是说喜怒不定,而是说一些问题上的思路匪夷所思,与众不同。让张守炎都感觉跟不上刘暹的思路了。
刘暹哈了一声。似乎在吐出胸中的郁气一样。“自从宋明以来,咱们汉人的基本地盘就没怎么变过,跟现在比来也差不多。就是关内十八省。500年啦,人口从几千万增加到了四万万,地盘却没有增加多少,天下民生能不疲敝吗?何况满清一朝还有那么多旗人在。这人口越多,人均的田地就越少,田地越抢手,田租就越高,土地也越发的显得珍贵,自然的土地也就愈发集中。天下之民有多少人无有立锥之地?如此朝廷能长治久安吗?”
“十五叔。咱们现在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效仿西洋对外殖民!”
“南洋是咱们最好的自留地。再有就是中亚,也就是哈萨克那里。当然这需要咱们先强大起来。所以在此之前。咱们要先大力开发东北和西北。并且充分利用南洋的粮食。”
刘暹停下脚步,眼睛看着辽阔的海面,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洋人的殖民太慢,也太不实用。他们国内的人口并不怎么过剩,满世界圈地,夺地盘,为的更多的是利益。
咱们华夏殖民,更不如说是开疆扩土。朕要的是真正殖出去民的‘殖民’。把百姓迁移,化蛮夷为汉土,只有这样国内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先强大起来,还需要我们制定好一个利民的政策。让百姓们渴望去殖民。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里就有许多条款是可做参考的。这都要看将来我们能走到哪一步了……”
刘暹对张守炎说着话,眼睛看着海面。一艘艘舰船已经启航,进攻天津的战事正式启动了。上海出兵三万,广州起兵两万,加上海军和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总兵力超过了六万人。加上福州向发所部一万五千军,为了囤积够这些充足的军需物资,秦军整整忙活了三个月。
……
东京,维新政府的心脏。
与五年前相比这里繁华了很多。战争的创伤已经在时间中慢慢消退,战争的遗痕也在时间中一点点被抹平。
日本陆军已经完全充实了六镇陆军,扩大了拱护天皇的近卫队规模,并改名近卫军,人数高达六千余人。总兵力超过八万,装备了相当多的火炮,武器不弱于欧洲军队,对比当年的实力,可以说增强的太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英国订购的海军战舰也即将归国。
作为一个岛国,没有强大的战舰守护,又有了刘暹当初的痛殴,日本人这五年来过的一点都没有安全感。
现在小鬼子陆军强大了,战舰也有了,各港口炮台也修筑修建了,虽然日本政府还塌了一屁股账,但小鬼子心气就不由自主的高涨了。
虽然西南依旧是他们的心腹大患,西乡隆盛至少筹集了三万军力,而且有着相当一部分是日本老兵。背后有着新秦政府支撑的西乡隆盛,西南军师旅级建制的炮兵实力并不比日本政府军的弱。只不过兵力相对要少,所以对比起来实力不充裕。
在日本实力迅速恢复的同时,是日本武士阶层权利被彻底剥夺的过程。如果不是刘暹吸纳了至少两万日本武士,并且把其中的五千人投入进了兰芳与当地土著的厮杀中,日本现在双方矛盾会更加尖锐!
日本最底层的平民生活依旧困苦,粮食跟原先一样,始终是困扰着他们的最大难题。米骚时有发生,可是面对着日本政府那强大的武力,这些骚动就跟原时空历史上的结果一样,全部被无情的镇压。
军人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不住的被拔高。日本军部的势力开始扩大,地位比之原时空同期来也总要了很多,但仍然还是一棵幼苗。
就在秦军席卷中国的时候,就在刘暹还在为统一国家努力的时候,东边的那条饿狼正在迅速成长着。只是饿狼肚子里还有一颗定时炸弹,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都曾经出力以图化解这个矛盾,但是西乡隆盛很固执,在历经了当初的战争之后,在看到了法国人的下场之后,他也不认为就日本的这几万部队会是那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所以现在得日本前途,依旧充满了波诡和不定。
……
同样是跟日本一衣带水的朝鲜,现任朝鲜国王正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李熙。朝权大政操于后宫之手,这家伙绝对算不上人才,甚至连中庸之才都算不上。
李熙性格懦弱,耳根子软。因为他老爹大院君的存在【李熙的情形就跟光绪、傅仪一样。前头国王断了后,他是宗室近支。所以继位当初是他老爹大院君摄政】,本身的王位和权利又不是太过于稳定,现在的朝鲜虽然因英法俄等国使臣的到来,向外面的世界瞅了一眼,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状态。
但是朝鲜再闭关锁国,对于大清的变化也是看在心里头的。刘暹南京称帝,朝鲜一点风声儿都没接到,整个朝鲜朝野是胆战心惊。
所以朝鲜朝廷立刻就下定了决心,派遣使者向南京觐见。本身对于满清就怀着不满的朝鲜人当下就决定抛弃满清。朝鲜朝中所谓的一些亲清人士,比如赵宁夏、闵台镐、金允植、金弘集等辈,也立刻成为了亲秦派。
秦军势力的主导阶层是汉人,在朝鲜看来这是中国的正统,即使有一部分人一开始是抱着刘暹是叛逆的眼光,时局进展到现在,他们也全改变想法了。
政治人物是很擅长变化的。
可截至到秦军启航出发,朝鲜的使臣还没派到上海,只因为一个缘故——正副使位置争夺的太激烈了,不仅闵妃集团和大院君争,两者的内部也在争!
这一争,就一直争到了秦军出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