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另类的刺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贞观十八年五月三十日,李贞离开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的高昌城,率亲卫沿丝绸之路中线,经楼兰、伊吾,过玉门关,走敦煌、酒泉、张掖至威武,而后渡过黄河,过陇关,一路急行,于六月十四日抵达陇州。≥
陇州,渭水河北岸之中等州,地处黄土高原之最南端,为丝绸之路上之重镇,赫赫有名的陇关便位于此地,是关中到甘肃的必经之地,西距长安五百里,下辖千源、千阳、吴山、南由、华亭五县,人口总数约二万三千余户,因着丝绸之路三条线路中最好走的中路穿越此地之故,陇州算得上繁华之地,歌廊酒肆比比皆是,沿街店面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上人流接踵,挥汗成雨,大有小长安之气派。
两年多了,终于又听到了那熟悉的故土之乡音,李贞心情激荡之余,险险些就此落下了泪来,骑在马上慨然了良久,这才算是强忍住了落泪的冲动,刚一入陇关,不想惊动当地官府的李贞并没有派人去知会刺史府,而是就在城外的驿站住了下来,却不曾想才刚在驿站中落了脚,消息灵通的陇州刺史崔明礼到了底儿还是率州中僚属赶了来,就候在驿站外,等着李贞的召见。
一连赶了大半个月的路,饶是李贞身子骨硬朗,到了这会儿也累得够呛了,就指望着能趁此机会好生休息上一回的,毕竟此地离京师也就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一旦回了京,一准有众多的事情要忙乎,真想休整一番怕是难了,再说了,值此太子新丧、东宫之争即将展开之际,李贞实不愿落人口实的——跟这帮子地方大员走得过近,万一被人参上一本勾结地方、图谋不轨却也不是甚好玩的事儿,可问题是人来都来了,不见上一见也未免太矫情了些,故此,尽管李贞满心不想见这些刺史之类的地方大员,却也没辙,只能是硬着头皮召见上一回了罢。
“小恒,尔在那尔鬼鬼祟祟地做甚?”崔明礼没到,倒是高恒先溜达到了厅门口,鬼头鬼脑地往里头张望着,瞧得李贞一阵好笑,这便板起了脸,略带一丝不悦地喝了一声。
高恒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而后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大踏步走了进来,躬身道:“殿下,依妮姑娘想进城看个新鲜,末将不敢怠慢,特来请殿下令。”
扯淡,明明是你小子自己想进城,却把依妮揪上了,嘿,这臭小子!李贞一眼就看穿了高恒的小把戏,不过却也没出言揭穿,毕竟这半个月的赶路,所过之州县都不曾停留,难得今日打算宿在州治,让亲卫们放松一下也是好的,李贞沉吟了一下之后,开口道:“要去也可,别给本王惹祸便是了。”
“是,属下遵命!”高恒一听李贞允了,自是兴奋得很,嘿嘿一笑,对着李贞行了个礼,一溜烟便窜出了厅外,那匆匆忙忙的样子哪还有一点身为将军的味道,简直就跟个孩子似的。
这臭小子,都当将军的人了,还这么爱闹腾!李贞素来宠信高恒,此时见高恒那副顽皮样子,不由地便笑骂了一声,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整了整衣衫,端坐在厅中,等着崔明礼的觐见。
“小恒,怎样了?殿下同意没?”
“恒哥,能进城不?”
……
高恒刚溜出厅堂,立马被燕十八、萨兰布奇兄妹外带一个葛夏给围住了,人人满含期盼地围着高恒问个不停。
“哈,咱出马,哪有不成的,殿下说了,可以进城,走,换了便装,大家伙一块看热闹去!”高恒一拍胸膛,一副自豪万分的样子说了一句,立时惹得众人嬉笑颜开,各自回房换了衣裳,便匆匆往城中赶去不提。
“下官陇州刺史参见越王殿下。”李贞并没有等上多久,一身大红袍的崔明礼便在鹰大的引领下从厅外走了进来,一见到端坐在上的李贞,立马紧赶了几步,抢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问安。
“免了,崔刺史请坐罢。”李贞听说过崔明礼其人,知晓其是清河崔家子弟,学问不错,为官尚算清正,只是对仕途热衷了些,没少通过崔泽去走长孙无忌的门路,只不过长孙无忌似乎不怎么瞧得上他,始终对其不冷不热,这会儿紧巴巴地找到驿站来,李贞倒有些子好奇这家伙的来意,也就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多谢殿下。”崔明礼很是恭敬地拱了拱手,这才一撩官袍的下摆,坐在了李贞的下手,侧斜着身子,只坐了半边屁股,卑谦地躬着身子道:“殿下扫平西域,威震草原大漠,赫赫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我辈需仰望之楷模也,下官每闻殿下大捷,皆为之欢欣鼓舞,情难自禁,今日能得见殿下一面,下官三生有幸矣。”
一听这家伙一上来就是一连串的马屁拍将过来,李贞登时就对其反感了三分,心道:怪不得长孙无忌那个老家伙不喜欢此人,敢情这厮太好拍马了,娘的,该不会是个祸国殃民的蛀虫罢。
心中有了成见,李贞便起心要刁难一下此人,这便轻皱了下眉头,一副随意的样子开口道:“崔刺史过誉了,本王所为不过侥幸二字罢了,能有寸功皆是父皇英明、将士用命所致,本王不敢贪天功为己功,罢了,不说此事了,本王若是没记错的话,崔刺史到任已有两年了罢?”
崔明礼不明白李贞为何会如此问,可还是恭敬地答道:“殿下好记性,下官是贞观十六年六月到的任,没能赶上为殿下远征塞外送行,甚是抱憾,好在殿下凯旋归来,下官能得见殿下之雄风大展,万幸,万幸也。”
“唔,两年不算短了,本王对陇州的政务甚是好奇,却不知这陇州之地有多少户人家?田多少?耕牛几何?军户几何?岁入又几何?”李贞不动声色地将一连串的问题砸了过去,登时便令崔明礼愣了一下。
“回禀殿下,陇州共五县一府,其中州治有民六千七百三十八户,田一千五百顷零三十五亩七分,耕牛三百零二头,军户两千零三十二户,州治以商贸为主,岁入钱二十一万三千五百八十三贯又三百文,粮六百八十七石;千源有民三千三百二十一户……”崔明礼虽是愣了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一张口便将一连串的数据报了出来,居然能精确到文这个最小的单位,足见其对于政务之熟捻。
呵呵,没想到这么个马屁精还有两手么,能将这么串数字记牢已是不简单了,这一个中州之地,一年的岁入竟然比不少上州还多,虽说有丝绸之路的关系,可能达成这等政绩已是难得得很了!李贞心中一动,对崔明礼的印象好了不老少,这便笑着夸奖了一句道:“崔刺史胸有百姓,本王钦佩得很,若是天下为官者,都能将百姓之福祉时刻挂在心中,何愁我大唐不强盛。”
“多谢殿下夸奖,下官愧不敢当,此乃为官之本分耳,实无稀罕之处。”一听李贞出言夸奖,崔明礼登时便激动得脸色红,忙不迭地起了身,恭敬地逊谢道。
李贞虚虚压了压手,示意崔明礼落座,这才正容道:“唯本分才是难能,若是满朝官员都能守本分,大治自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罢,崔刺史能将此等中州治理得如此繁华,实难能可贵,本王甚是好奇崔刺史是如何施政的,不知崔刺史肯赐教否?”
见李贞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崔明礼可是真的激动了起来,一抬屁股便又要站起来答话,可他还没动弹,李贞便笑着摇手道:“崔刺史坐着说罢,本王素来不好虚礼。”
“谢殿下。”崔明礼谢了坐,深吸了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很是恭敬地开口道:“陇州地处关中之末,有商贸之地利,更兼土地肥沃,本就是个聚宝之所在,只须勤劝农桑,鼓励商贸,自可有岁入之盈,下官以为州治当以工商为主,农为辅,而县治则反其道而行之,既可得商贸之利,亦不误农桑之岁入,正所谓因地制宜,便是其理。”
好家伙,这小子还真不是盖的,能知晓因地制宜已是实属难能,敢提倡工商则更是可贵,呵呵,敢情这厮不但拍马是好手,搞经济也有两把刷子,不错,不错,唔,长孙无忌不喜欢此人,怕不是因其好拍马之故,而是因其行为有些子离经叛道罢。李贞自己就是个工商派人物,对于所谓的重农重商之争历来是反感得很,在李贞看来,古人思考问题都太绝对化了些,商、农都是一个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何来贵贱之说,只要国民能富裕,那些个狗屁君子不君子的,简直就是瞎扯淡罢了,不过嘛,想归想,做归做,但却不能宣之于口,哪怕李贞贵为亲王也不成,就算李贞登上了帝位,再没有完全掌握朝局的情况下,要想剔除那些个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也没可能,可眼前这个崔明礼身为儒家子弟,却鼓吹工商,还真是令李贞很有些子佩服其勇气的,这便沉吟了一下道:“圣人云:重农重商,君子小人之分际也,崔刺史以为如何啊?”
李贞此言一出,崔明礼的脸色立马涨得通红,坐都坐不住了,屁股扭来扭去,局促不安已极,憋了良久之后,这才吭吭叽叽地开口道:“殿下所言固是,只是下官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有苦衷难言也。”
“哦?崔刺史有何难处,但讲不妨,或许本王能帮得上忙也说不定。”李贞一听崔明礼如此说法,好奇心立时被吊了起来,疑惑地看了崔明礼一眼,缓缓地开口道。
“殿下明鉴,陇州虽地处关中之末,土地也算肥沃,然州中杜、林、蔡、陈四大世家便占据了半数的上好耕田,余下之地泰半是新开出来的荒地,肥力只是一般而已,州中自打贞观以来,人口增加了一倍还多,可地就那么些,若是所有人等都去务农,一者耕田有限,所出不足以糊口,二者,二者……”崔明礼说到这儿偷眼看了看李贞的脸色,见李贞无甚不好的反应,这才接着往下说道:“二者四大世家皆私下买地,州中百姓不少田地都并入了四家之中,州中无地之民日盛,若不鼓励工商,吸纳无地之民众,以维持其生计,恐有大乱矣,下官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豪族罔顾均田令,私下兼并土地之事李贞已有所闻,只是原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自隋末之乱后,大唐地广而人稀,土地供应相对宽松,矛盾也不甚尖锐,只不过具体到关中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无他,眼下大唐之人口麋集关中,朝廷的根本也在关中,若是关中土地兼并过烈,关中必乱无疑,真到那时,鼎盛的大唐很可能就将再现隋末的乱局,此时听崔明礼这么一说,李贞立马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信号,眉头立时便皱了起来,手指轻敲着椅子的扶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要解决关中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崔明礼所提出的这个鼓励工商,多开商号、工坊以解决无地农民就业问题自然是个好法子,可惜不能在整个关中推广开来,这其中固然有别的州府没有陇州这等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优势,更因着此时的政治气候不允许,而儒家思想重农轻商的顽固理念一时间也难以扭转,真要想大规模鼓励工商业的展,除非是李贞能牢牢地把握住整个朝局,否则的话,便是连提都不能去提的,另一办法就是移民,将关中已然过剩的人口向关东乃至河套地区、关外迁移,这样不但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关中土地不足的矛盾,还能对其余人少之地进行大规模开,可谓一举多得,只不过这个法子也有一个碍难之处,那就是与李世民所提倡的“关中本位”政策南辕北辙,移民之策能不能得到李世民的支持,李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再者,对于如今关中各州的土地兼并状况李贞也不曾了解过,对于其紧迫性如何心里头也没有底,这便想着回京之后,让“旭日”作些调查再做定夺。
“殿下,下官有负圣恩,惶恐之至,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殿下见谅则个。”见李贞半天不说话,眉头还越皱越紧,崔明礼的心便一直往下沉,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到了末了已是煞白一片,站了起来,嘴唇嚅动了好一阵子,末了,还是自请起罪来。
李贞听得崔明礼声音不对,这才从沉思中转醒了过来,一抬头,现崔明礼面色难看,立马便知晓崔明礼该是会错了意,这便笑了起来道:“崔刺史心系百姓,何错之有,来,坐下说,坐下说。”崔明礼见李贞和蔼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反话,暗自松了口气,人是坐了下来,可生恐再次失言,却是沉默了下来,脸上不安之意愈浓了许多,再无先前畅畅而谈的爽气了。
在李贞看来,崔明礼虽行为有些子另类,可却是难得的好官,自是不免起了爱才之心,此时见崔明礼有些子局促不安,立马笑着道:“崔刺史不必担忧,此利民之举措也,本王甚嘉许之,唔,若是有人敢在此事上作文章,本王定会为崔刺史力争到底。”
李贞这话里已是饱含了招揽之意,崔明礼久居官场,自是听得懂其中的意思,再一想到如今东宫之位已空,而李贞乃是诸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再加上富可敌国,进位东宫之把握甚大,若能投入李贞的麾下,将来也许就是从龙之臣了,心中立马便是一动,起了身,恭敬地行礼道:“下官多谢殿下抬爱,但有用下官处,定当效犬马之劳。”
“好,此言本王记住了。”李贞对于崔明礼的上道自是颇为欣赏,也没矫情,笑着说了一句,算是接受了崔明礼的输诚,再次压了压手,示意崔明礼坐下,想了想之后,接着问道:“州中这四大世家风评如何?可有强买强卖之举么?”
崔明礼见李贞二话不说便收下了自己,自是开心得很,可一听李贞接下来这个问题,脸上的笑容立时就不见了,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四大世家在京兆或许算不得甚大世家,可在这陇州却是了不得的庞然大物,便是下官这个州刺史也不怎么被他们放在眼中,蔡、陈两家还算是好的,虽说也不算甚良民,可倒也能守法,至于杜、林两家么,唉,朝廷之败类也!”
“嗯?怎么回事?崔刺史还请讲详细一些,本王不耐猜谜。”李贞一听之下,立马皱起了眉头,语带不悦地哼了一声。
“殿下,不瞒您说,谈起这两家,下官心中亦是愤愤不平。”崔明礼脸上掠过一丝难堪之色,气愤地道:“这杜家便是京兆杜家的一个分支,行事霸道,欺男霸女之事没少做,林家乃是致仕礼部侍郎林隆丰之家是也,其家与杜家乃是通家之好,又是儿女之亲家,两家狼狈为奸,鱼肉乡里,所行非法之事不少,下官累次上本章弹劾,皆无下文,每擒其家中一人,便有无数非议立至,纵使下官强顶,刑部亦通不过,徒呼奈何哉!”
杜家、林家?嘿嘿,这不都是投效长孙无忌老儿的世家么,这就难怪了,呵呵,原来崔明礼不单行为另类让长孙无忌看不上眼,这里头只怕还有着杜、林两家的问题在,豪门行事着实猖狂得可以么,连州刺史都拿他们没办法,看起来这些关陇贵族嚣张跋扈得很,若是不加以整治,迟早要出大乱子。李贞也没想到这些世家竟然如此之猖狂,一时间头也有些子疼了起来,刚想着对崔明礼交待些事情,却突然间瞅见葛夏面色焦急地冲进了厅堂,立马扬起了眉头,看将过去,眼中满是探询之意……
贞观十八年五月三十日,李贞离开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的高昌城,率亲卫沿丝绸之路中线,经楼兰、伊吾,过玉门关,走敦煌、酒泉、张掖至威武,而后渡过黄河,过陇关,一路急行,于六月十四日抵达陇州。≥
陇州,渭水河北岸之中等州,地处黄土高原之最南端,为丝绸之路上之重镇,赫赫有名的陇关便位于此地,是关中到甘肃的必经之地,西距长安五百里,下辖千源、千阳、吴山、南由、华亭五县,人口总数约二万三千余户,因着丝绸之路三条线路中最好走的中路穿越此地之故,陇州算得上繁华之地,歌廊酒肆比比皆是,沿街店面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上人流接踵,挥汗成雨,大有小长安之气派。
两年多了,终于又听到了那熟悉的故土之乡音,李贞心情激荡之余,险险些就此落下了泪来,骑在马上慨然了良久,这才算是强忍住了落泪的冲动,刚一入陇关,不想惊动当地官府的李贞并没有派人去知会刺史府,而是就在城外的驿站住了下来,却不曾想才刚在驿站中落了脚,消息灵通的陇州刺史崔明礼到了底儿还是率州中僚属赶了来,就候在驿站外,等着李贞的召见。
一连赶了大半个月的路,饶是李贞身子骨硬朗,到了这会儿也累得够呛了,就指望着能趁此机会好生休息上一回的,毕竟此地离京师也就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一旦回了京,一准有众多的事情要忙乎,真想休整一番怕是难了,再说了,值此太子新丧、东宫之争即将展开之际,李贞实不愿落人口实的——跟这帮子地方大员走得过近,万一被人参上一本勾结地方、图谋不轨却也不是甚好玩的事儿,可问题是人来都来了,不见上一见也未免太矫情了些,故此,尽管李贞满心不想见这些刺史之类的地方大员,却也没辙,只能是硬着头皮召见上一回了罢。
“小恒,尔在那尔鬼鬼祟祟地做甚?”崔明礼没到,倒是高恒先溜达到了厅门口,鬼头鬼脑地往里头张望着,瞧得李贞一阵好笑,这便板起了脸,略带一丝不悦地喝了一声。
高恒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而后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大踏步走了进来,躬身道:“殿下,依妮姑娘想进城看个新鲜,末将不敢怠慢,特来请殿下令。”
扯淡,明明是你小子自己想进城,却把依妮揪上了,嘿,这臭小子!李贞一眼就看穿了高恒的小把戏,不过却也没出言揭穿,毕竟这半个月的赶路,所过之州县都不曾停留,难得今日打算宿在州治,让亲卫们放松一下也是好的,李贞沉吟了一下之后,开口道:“要去也可,别给本王惹祸便是了。”
“是,属下遵命!”高恒一听李贞允了,自是兴奋得很,嘿嘿一笑,对着李贞行了个礼,一溜烟便窜出了厅外,那匆匆忙忙的样子哪还有一点身为将军的味道,简直就跟个孩子似的。
这臭小子,都当将军的人了,还这么爱闹腾!李贞素来宠信高恒,此时见高恒那副顽皮样子,不由地便笑骂了一声,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整了整衣衫,端坐在厅中,等着崔明礼的觐见。
“小恒,怎样了?殿下同意没?”
“恒哥,能进城不?”
……
高恒刚溜出厅堂,立马被燕十八、萨兰布奇兄妹外带一个葛夏给围住了,人人满含期盼地围着高恒问个不停。
“哈,咱出马,哪有不成的,殿下说了,可以进城,走,换了便装,大家伙一块看热闹去!”高恒一拍胸膛,一副自豪万分的样子说了一句,立时惹得众人嬉笑颜开,各自回房换了衣裳,便匆匆往城中赶去不提。
“下官陇州刺史参见越王殿下。”李贞并没有等上多久,一身大红袍的崔明礼便在鹰大的引领下从厅外走了进来,一见到端坐在上的李贞,立马紧赶了几步,抢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问安。
“免了,崔刺史请坐罢。”李贞听说过崔明礼其人,知晓其是清河崔家子弟,学问不错,为官尚算清正,只是对仕途热衷了些,没少通过崔泽去走长孙无忌的门路,只不过长孙无忌似乎不怎么瞧得上他,始终对其不冷不热,这会儿紧巴巴地找到驿站来,李贞倒有些子好奇这家伙的来意,也就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多谢殿下。”崔明礼很是恭敬地拱了拱手,这才一撩官袍的下摆,坐在了李贞的下手,侧斜着身子,只坐了半边屁股,卑谦地躬着身子道:“殿下扫平西域,威震草原大漠,赫赫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我辈需仰望之楷模也,下官每闻殿下大捷,皆为之欢欣鼓舞,情难自禁,今日能得见殿下一面,下官三生有幸矣。”
一听这家伙一上来就是一连串的马屁拍将过来,李贞登时就对其反感了三分,心道:怪不得长孙无忌那个老家伙不喜欢此人,敢情这厮太好拍马了,娘的,该不会是个祸国殃民的蛀虫罢。
心中有了成见,李贞便起心要刁难一下此人,这便轻皱了下眉头,一副随意的样子开口道:“崔刺史过誉了,本王所为不过侥幸二字罢了,能有寸功皆是父皇英明、将士用命所致,本王不敢贪天功为己功,罢了,不说此事了,本王若是没记错的话,崔刺史到任已有两年了罢?”
崔明礼不明白李贞为何会如此问,可还是恭敬地答道:“殿下好记性,下官是贞观十六年六月到的任,没能赶上为殿下远征塞外送行,甚是抱憾,好在殿下凯旋归来,下官能得见殿下之雄风大展,万幸,万幸也。”
“唔,两年不算短了,本王对陇州的政务甚是好奇,却不知这陇州之地有多少户人家?田多少?耕牛几何?军户几何?岁入又几何?”李贞不动声色地将一连串的问题砸了过去,登时便令崔明礼愣了一下。
“回禀殿下,陇州共五县一府,其中州治有民六千七百三十八户,田一千五百顷零三十五亩七分,耕牛三百零二头,军户两千零三十二户,州治以商贸为主,岁入钱二十一万三千五百八十三贯又三百文,粮六百八十七石;千源有民三千三百二十一户……”崔明礼虽是愣了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一张口便将一连串的数据报了出来,居然能精确到文这个最小的单位,足见其对于政务之熟捻。
呵呵,没想到这么个马屁精还有两手么,能将这么串数字记牢已是不简单了,这一个中州之地,一年的岁入竟然比不少上州还多,虽说有丝绸之路的关系,可能达成这等政绩已是难得得很了!李贞心中一动,对崔明礼的印象好了不老少,这便笑着夸奖了一句道:“崔刺史胸有百姓,本王钦佩得很,若是天下为官者,都能将百姓之福祉时刻挂在心中,何愁我大唐不强盛。”
“多谢殿下夸奖,下官愧不敢当,此乃为官之本分耳,实无稀罕之处。”一听李贞出言夸奖,崔明礼登时便激动得脸色红,忙不迭地起了身,恭敬地逊谢道。
李贞虚虚压了压手,示意崔明礼落座,这才正容道:“唯本分才是难能,若是满朝官员都能守本分,大治自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罢,崔刺史能将此等中州治理得如此繁华,实难能可贵,本王甚是好奇崔刺史是如何施政的,不知崔刺史肯赐教否?”
见李贞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崔明礼可是真的激动了起来,一抬屁股便又要站起来答话,可他还没动弹,李贞便笑着摇手道:“崔刺史坐着说罢,本王素来不好虚礼。”
“谢殿下。”崔明礼谢了坐,深吸了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很是恭敬地开口道:“陇州地处关中之末,有商贸之地利,更兼土地肥沃,本就是个聚宝之所在,只须勤劝农桑,鼓励商贸,自可有岁入之盈,下官以为州治当以工商为主,农为辅,而县治则反其道而行之,既可得商贸之利,亦不误农桑之岁入,正所谓因地制宜,便是其理。”
好家伙,这小子还真不是盖的,能知晓因地制宜已是实属难能,敢提倡工商则更是可贵,呵呵,敢情这厮不但拍马是好手,搞经济也有两把刷子,不错,不错,唔,长孙无忌不喜欢此人,怕不是因其好拍马之故,而是因其行为有些子离经叛道罢。李贞自己就是个工商派人物,对于所谓的重农重商之争历来是反感得很,在李贞看来,古人思考问题都太绝对化了些,商、农都是一个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何来贵贱之说,只要国民能富裕,那些个狗屁君子不君子的,简直就是瞎扯淡罢了,不过嘛,想归想,做归做,但却不能宣之于口,哪怕李贞贵为亲王也不成,就算李贞登上了帝位,再没有完全掌握朝局的情况下,要想剔除那些个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也没可能,可眼前这个崔明礼身为儒家子弟,却鼓吹工商,还真是令李贞很有些子佩服其勇气的,这便沉吟了一下道:“圣人云:重农重商,君子小人之分际也,崔刺史以为如何啊?”
李贞此言一出,崔明礼的脸色立马涨得通红,坐都坐不住了,屁股扭来扭去,局促不安已极,憋了良久之后,这才吭吭叽叽地开口道:“殿下所言固是,只是下官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有苦衷难言也。”
“哦?崔刺史有何难处,但讲不妨,或许本王能帮得上忙也说不定。”李贞一听崔明礼如此说法,好奇心立时被吊了起来,疑惑地看了崔明礼一眼,缓缓地开口道。
“殿下明鉴,陇州虽地处关中之末,土地也算肥沃,然州中杜、林、蔡、陈四大世家便占据了半数的上好耕田,余下之地泰半是新开出来的荒地,肥力只是一般而已,州中自打贞观以来,人口增加了一倍还多,可地就那么些,若是所有人等都去务农,一者耕田有限,所出不足以糊口,二者,二者……”崔明礼说到这儿偷眼看了看李贞的脸色,见李贞无甚不好的反应,这才接着往下说道:“二者四大世家皆私下买地,州中百姓不少田地都并入了四家之中,州中无地之民日盛,若不鼓励工商,吸纳无地之民众,以维持其生计,恐有大乱矣,下官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豪族罔顾均田令,私下兼并土地之事李贞已有所闻,只是原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自隋末之乱后,大唐地广而人稀,土地供应相对宽松,矛盾也不甚尖锐,只不过具体到关中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无他,眼下大唐之人口麋集关中,朝廷的根本也在关中,若是关中土地兼并过烈,关中必乱无疑,真到那时,鼎盛的大唐很可能就将再现隋末的乱局,此时听崔明礼这么一说,李贞立马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信号,眉头立时便皱了起来,手指轻敲着椅子的扶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要解决关中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崔明礼所提出的这个鼓励工商,多开商号、工坊以解决无地农民就业问题自然是个好法子,可惜不能在整个关中推广开来,这其中固然有别的州府没有陇州这等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优势,更因着此时的政治气候不允许,而儒家思想重农轻商的顽固理念一时间也难以扭转,真要想大规模鼓励工商业的展,除非是李贞能牢牢地把握住整个朝局,否则的话,便是连提都不能去提的,另一办法就是移民,将关中已然过剩的人口向关东乃至河套地区、关外迁移,这样不但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关中土地不足的矛盾,还能对其余人少之地进行大规模开,可谓一举多得,只不过这个法子也有一个碍难之处,那就是与李世民所提倡的“关中本位”政策南辕北辙,移民之策能不能得到李世民的支持,李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再者,对于如今关中各州的土地兼并状况李贞也不曾了解过,对于其紧迫性如何心里头也没有底,这便想着回京之后,让“旭日”作些调查再做定夺。
“殿下,下官有负圣恩,惶恐之至,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殿下见谅则个。”见李贞半天不说话,眉头还越皱越紧,崔明礼的心便一直往下沉,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到了末了已是煞白一片,站了起来,嘴唇嚅动了好一阵子,末了,还是自请起罪来。
李贞听得崔明礼声音不对,这才从沉思中转醒了过来,一抬头,现崔明礼面色难看,立马便知晓崔明礼该是会错了意,这便笑了起来道:“崔刺史心系百姓,何错之有,来,坐下说,坐下说。”崔明礼见李贞和蔼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反话,暗自松了口气,人是坐了下来,可生恐再次失言,却是沉默了下来,脸上不安之意愈浓了许多,再无先前畅畅而谈的爽气了。
在李贞看来,崔明礼虽行为有些子另类,可却是难得的好官,自是不免起了爱才之心,此时见崔明礼有些子局促不安,立马笑着道:“崔刺史不必担忧,此利民之举措也,本王甚嘉许之,唔,若是有人敢在此事上作文章,本王定会为崔刺史力争到底。”
李贞这话里已是饱含了招揽之意,崔明礼久居官场,自是听得懂其中的意思,再一想到如今东宫之位已空,而李贞乃是诸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再加上富可敌国,进位东宫之把握甚大,若能投入李贞的麾下,将来也许就是从龙之臣了,心中立马便是一动,起了身,恭敬地行礼道:“下官多谢殿下抬爱,但有用下官处,定当效犬马之劳。”
“好,此言本王记住了。”李贞对于崔明礼的上道自是颇为欣赏,也没矫情,笑着说了一句,算是接受了崔明礼的输诚,再次压了压手,示意崔明礼坐下,想了想之后,接着问道:“州中这四大世家风评如何?可有强买强卖之举么?”
崔明礼见李贞二话不说便收下了自己,自是开心得很,可一听李贞接下来这个问题,脸上的笑容立时就不见了,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四大世家在京兆或许算不得甚大世家,可在这陇州却是了不得的庞然大物,便是下官这个州刺史也不怎么被他们放在眼中,蔡、陈两家还算是好的,虽说也不算甚良民,可倒也能守法,至于杜、林两家么,唉,朝廷之败类也!”
“嗯?怎么回事?崔刺史还请讲详细一些,本王不耐猜谜。”李贞一听之下,立马皱起了眉头,语带不悦地哼了一声。
“殿下,不瞒您说,谈起这两家,下官心中亦是愤愤不平。”崔明礼脸上掠过一丝难堪之色,气愤地道:“这杜家便是京兆杜家的一个分支,行事霸道,欺男霸女之事没少做,林家乃是致仕礼部侍郎林隆丰之家是也,其家与杜家乃是通家之好,又是儿女之亲家,两家狼狈为奸,鱼肉乡里,所行非法之事不少,下官累次上本章弹劾,皆无下文,每擒其家中一人,便有无数非议立至,纵使下官强顶,刑部亦通不过,徒呼奈何哉!”
杜家、林家?嘿嘿,这不都是投效长孙无忌老儿的世家么,这就难怪了,呵呵,原来崔明礼不单行为另类让长孙无忌看不上眼,这里头只怕还有着杜、林两家的问题在,豪门行事着实猖狂得可以么,连州刺史都拿他们没办法,看起来这些关陇贵族嚣张跋扈得很,若是不加以整治,迟早要出大乱子。李贞也没想到这些世家竟然如此之猖狂,一时间头也有些子疼了起来,刚想着对崔明礼交待些事情,却突然间瞅见葛夏面色焦急地冲进了厅堂,立马扬起了眉头,看将过去,眼中满是探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