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三章始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朕听说李元昊为不让你阻挠议和,将高政送给你。”
“臣立即将他斩杀。”
“你做得很好—”赵祯脸上显出歉意,尹洙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将两浙的一件公案了断?不能了,一了会牵扯很多,一旦高衙内胡说八道,不管真假,可能牵连到宗室,首先赵元俨的儿子第一个便跑不了。反正宋朝未断的案子也不是一件两件,不在乎多这一件,当场斩杀,是最佳手段。但赵祯心中清楚,郑朗不可能害怕宗室子弟的,这是主动替朝廷与自己减少负担,同样也是一种识大体的表现。
“陛下,莫要忘记臣还写了中庸一书,只可惜没有时间,不然臣想重新将此书修改。再著一本仁义。”
“仁义?”
“易经之道,阴阳转换,阴中滋阳,阳中生阴,故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仁义也是如此,仁中有义,义中有仁,才能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生存。比如忠孝,忠孝两全固然美好,可那有那么容易?臣这一次路过家乡,看到几个娘娘年老体衰,很想学一学包拯留下来服侍她们,但朝堂有事,臣不得不做一个不孝之子,忍痛来到京城。”
“不可啊”赵祯吓得一哆嗦,你有七个老妈,一个个服侍,最大的大妈六十多岁,最小的小妈才四十几岁,你要服侍到那一天。
“但必须兼顾,比如臣虽不信老释二教,几个娘娘喜欢,只好由她们,尽量做到忠孝两全。”
“应当如此应当如此”赵祯长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种思想,利他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这也是一种仁义争执的表现。”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便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惜付出自己一切。利己主义,便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郑朗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那么简单,西方首倡利他主义者,自康德开始,以后有诸多学者陆续提出与完善这种理论。但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却是来自中国的墨家,儒家中有类似的理论,不多。
赵祯怀疑地问:“有卿所说的利他主义者吗?”
“有,古代的墨家,朝中也有一人,范仲淹!他已经无限接近这种利他主义者。”
“益否?”
“个体为了生存,必须为了自己,利己主义者是人的本能,是核心所在,个体驱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但相比于各种恶劣的环境,敌国的侵占,又要整体配合,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后天环境。两者走向极端,皆不是很有益。所以孟子痛斥墨子是牲畜之言,夫子赞成子路受牛,正是一种利他与利己的调和。臣以为陛下做得就很好,将二者适度的调和得当,才体现了这个仁字。”
“卿过奖了”赵祯羞涩地说。
他已经听明白了这几种思想理论,已经逐渐在构成郑朗的仁义核心。可他还没有弄懂,郑朗这本未出来的仁义书,将会是对整个西夏是战是和,以及未来那场龙虎斗的总结—
“朕还是希望你做一名良臣。”
儒家学说虽好,可多难哪,看一看新了一本中庸,郑朗花了多长时间,现在又要重修,这个仁义憋了这么多年,现在才出来一个影子。况且后面还有更庞大的礼乐,以及忠恕、圣智等等。再加上孝顺他那么多的妈妈,也不要做臣子,根本就没那时间做臣子。
但一份不安的情绪忽然缠绕在他心头。郑朗对权利不贪婪,这是赵祯最欣赏的地方,可正是这种不贪,却让他隐隐英得很不安。
太监端上来饭菜,是便宴,除非宫宴,在赵祯的便宴里很难吃到精美的食物。
几碟普通的小菜,赵祯没有喝酒,郑朗更不善饮酒,君子食不语,二人默默吃饭。福康公主忽然放下筷子问道:“郑学士,你是我的守护骑士吗?”
“这个,这个—”郑朗尴尬的不能回答。越往后越不能回答,以前小,特殊情况,这样说不要紧,以后这个俏丽的小公主越长越大,一旦直接说俺就是你的守护骑士,会十分暧昧的。
赵祯终于放下筷子,大笑,说道:“他就是。”
“什么叫守护骑士。”
“他会守护你的幸福。”
“那,那郑学士,可以经常来宫中教我写字吗?”
“这个不行,除非你父皇召见否则臣不能随便入宫”郑朗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象小时候,仅是一举子,又小,经常进宫没有忌讳。如今血气方刚之时,又是当朝宰相,经常进宫,会让人说闲话的。就是小时候,因为进宫的次数多,还招来了范讽的弹劾。何苦?
“为什么?”
“再过几年你便知道了。”
“你是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
“是啊。”
“我现在也知道啊,你对我父皇最忠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还早呢,是否忠心陛下,直到盖棺才能下结论。”
“你以后也要忠心。”
“那是,不过现在这个结论不能下。”
“那么我以后怎么学习写字?”
“这样吧,臣回去后,写一个贴子让你临摹,并且将每一笔划的写法也讲注出来,臣不进宫,你也可以学习了。”
“我还有你的玉佩。”说着,从腰间掏出那块欧泊玉佩。
看着这个小姑娘乖巧的样子,忽然想到她的未来,郑朗没由来的一阵心疚,说道:“你将这块玉佩戴好,这也是臣承诺的一个见证。但你是公主,臣是臣子,小能说说,大了就不能再说,这当作我们心中一个约定如何?”
“好,拉钩。”
郑朗与小家伙的手拉了一下钩。
赵祯脸上也是充满了温情,他缺少弟兄,某些时候,将郑朗当作一个有出息的小弟弟看的。若不是自己的女儿,郑朗万万不会这样胡闹。忽然叹道:“郑卿,你对朕太放纵了。”
“陛下,十分自律,朝中大臣要求又严,宽松得度,故臣如此。但事关国家大政,臣绝对不会放纵陛下。”
“应如此”赵祯又是大笑。
笑得诸多太监面面相觑,心里面直嘀咕,陛下与诸臣交谈甚多,可从来没有笑过这么多次,这个郑行知,千万莫得罪啊。吃过饭,君臣又谈了一会,赵祯才让郑朗离开内宫。
郑朗又去了中书。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中书总管全国民政事务,许多细节自己不了解这必须要细看,看各地的呈奏,中书保管的文件挡案。做一个全盘了解,才能方便处理全国的大小事务。
直到三更,才揉了揉眼睛回家。
新宅子离皇宫不远,就在东华门外,托严掌柜购买的,一个三进三出的小院子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小花园,后二进乃是二层小楼,面积不是很大但位于闹市区,所以花了七千多贯钱才拿下来。还是原屋主听说是郑朗购买,给了优惠价。
唯独一门好处,上早朝近。
京城物价贵,也要看怎么花,天天往樊楼跑,再养几十个美家妓,就是身为东西两府长官,若没有其他的经营,也会感到钱财不够用的。但象郑朗这样的用度,即便居于京城,仅是薪酬也足以支付用度。
回到家中,崔娴四人正在织衣服,郑朗问道:“怎么你们还不睡?”
“等官人回来?”
“我看了一下存挡,过几天便能恢复正常,你们早点休息吧。”
四儿抱怨道:“官人,不能象这样做官。”
“想做好官,就得辛苦,你想我做好官,还是做坏官?”
“别为难四儿”崔娴说,又道:“今天我收到几份请贴,有两份你要看一看。”
说着从边上奁抽里抽出两份贴子。
一份是吕夷简送来的,请他明天晚上去他府上赴宴。还有一份却是富弼、王拱辰、王素、余靖、欧阳修五人朕手发来的,请他明天去樊楼赴宴。一个是权谋最深,又有推荐之恩的老臣,另一边则是好友外加台阁主要言臣。崔娴看到这两份贴子,都感到头痛了。
“官人,怎么办?”
郑朗想了想,说道:“明天去樊楼。”
比起吕夷简,这五个人合力,更不大好惑。毕竟吕夷简已经是日落西山。但提到了樊楼,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不由眉头皱了皱。
夕阳西下,樊楼歌舞升平。
但樊楼的主楼做了一些改变,最下面一层腾出来,专门伺候客人喝茶听说唱的,说唱在唐朝叫俗讲,元明叫评话,后世叫说书。说话人叫舌辨,主要分为记叙小说,与讲史二类。小说多是短篇小说,灵怪、脂粉、传奇、公案、扑刀、杆棒、神仙、妖术等,舌辨者讲小说,小须有说有唱,绘声绘色,才能吸引听众。讲史也不是真正的历史,多是民间的野史,比如三国志评话、薛仁贵征东事略、五代史评话等等。艺人多来自不得志的文人组成的书会,这些文人有的负责撰写小说野史,有的负责说唱,用来谋生,颇类似后世的写手职业,十分辛苦,而且地位低下。
樊楼以前也有说唱,但象这样将主楼的底层腾出来做出说唱的地方,还是几个月前做的改动。
舌辨一拍桌案,说道:“那天天高气爽,郑朗于大营中对韩琦语曰,稚圭,想战须风。韩琦抬头望天,万分不解,问何来风?郑朗道,且看我行法阵,于在大帐前设法灯法器,摆下一座阴阳二仪大阵。郑朗对韩琦语,君长,请君主阳阵。韩琦曰,不妥,定川寒乃君主地,吾乃客,请行知主阳阵。郑朗久思,曰也罢。二人进入法阵。各位看官,为何摆阵?”
一拍桌子,马上就要来一句,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面听众正听得津津有味,一起吵闹起来,有的人从腰间掏出钱来往上面砸,让舌辨继续往下讲。
欧阳修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说道“何来此事。”
“民间之言,何必当真就当听着好玩”余靖乐道。
“这个樊家”王素也是摇头。
之所以将樊楼重新改造,正是为了宣传郑朗事迹,不但免费给舌辨前来说唱,只要说郑朗的事,说得越神奇,给的赏钱越多,于是京城几个书社为争来樊楼说唱权,争得头破血流。
富弼也在笑,笑完说道:“只怕行知不喜啊。”
刚说完,就看到郑朗从外面走了进来。
“来了”欧阳修说道。
“且慢,看他听说唱有何反应。”富弼拦住欧阳修,不让他呼唤郑朗。
舌辨又重新开始,继续往下说道:“各位看官,且莫小视这风,这风大有妙用。且看郑公与韩公施开二仪阵,妙处便来了。这个二仪阵直达天庭,二人本是天下文奎星与天璇星下凡尘的,太白金星见二位真身直通天庭,急忙来前,询问二星有何贵干。郑公道,我且向天帝借风神一用。太白金星不敢怠慢,立传风神前来。风神见到二位星君,连忙上前施礼,小神见过二位星君。郑公道,吾且向汝借一阵风。将风神带到定川寨,一刹那间飞沙走石,黑风大作,西夏贼营中伸手不见五指。狄青见势喝道,郑相公借来大风了,我们杀敌。”
郑朗直哆嗦。
奶奶的,我还能让风神听命?
但老百姓不这样想啊,有人纷纷说道:“是啊,我听前线回来的人说,那天定川寨前是起了一道很浓的黑风,我朝大军正是借着这股大风杀敌的。看来舌辨说得有理,多半是借来的风。”
“是真是假的?”
“是真起的黑风,骗你不得好死。”
“胡说八道”郑朗忍不住说了一句。
“你是谁啊,竟然敢侮辱郑相公。”一个客人来樊楼天天听说唱,越发对郑朗膜拜,不服气地说。
郑朗懒得辨,眼睛瞅了瞅,竟直走过来,问:“彦国兄、君晓兄、永叔兄、休业兄、安道兄,怎么你们也在听说唱。”
“我们正在听舌辨讲你与稚圭兄如何施展阳阴二仪阵,听得很有趣,要么你也坐下来听一听。”富弼开玩笑,说道。
“别拿我与稚圭打趣,上楼去。”
几人走上四楼,点了酒菜,郑朗问:“彦国兄相约我来此,有何贵干?”
“不是我相约,而是君贶相邀行知前来樊楼,为一事相商。”
“何事?”
“为朝堂除一奸籼”
郑朗心里面说了一句,来啦!脸上没有表露,淡淡问:“何人。”
“夏辣!”王拱辰说道。
郑朗差点跌倒,王拱辰是将来的“小人党”代表,夏球同样如此,吕夷简倒下,看看这朝堂乱得!
“朕听说李元昊为不让你阻挠议和,将高政送给你。”
“臣立即将他斩杀。”
“你做得很好—”赵祯脸上显出歉意,尹洙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将两浙的一件公案了断?不能了,一了会牵扯很多,一旦高衙内胡说八道,不管真假,可能牵连到宗室,首先赵元俨的儿子第一个便跑不了。反正宋朝未断的案子也不是一件两件,不在乎多这一件,当场斩杀,是最佳手段。但赵祯心中清楚,郑朗不可能害怕宗室子弟的,这是主动替朝廷与自己减少负担,同样也是一种识大体的表现。
“陛下,莫要忘记臣还写了中庸一书,只可惜没有时间,不然臣想重新将此书修改。再著一本仁义。”
“仁义?”
“易经之道,阴阳转换,阴中滋阳,阳中生阴,故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仁义也是如此,仁中有义,义中有仁,才能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生存。比如忠孝,忠孝两全固然美好,可那有那么容易?臣这一次路过家乡,看到几个娘娘年老体衰,很想学一学包拯留下来服侍她们,但朝堂有事,臣不得不做一个不孝之子,忍痛来到京城。”
“不可啊”赵祯吓得一哆嗦,你有七个老妈,一个个服侍,最大的大妈六十多岁,最小的小妈才四十几岁,你要服侍到那一天。
“但必须兼顾,比如臣虽不信老释二教,几个娘娘喜欢,只好由她们,尽量做到忠孝两全。”
“应当如此应当如此”赵祯长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种思想,利他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这也是一种仁义争执的表现。”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便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惜付出自己一切。利己主义,便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郑朗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那么简单,西方首倡利他主义者,自康德开始,以后有诸多学者陆续提出与完善这种理论。但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却是来自中国的墨家,儒家中有类似的理论,不多。
赵祯怀疑地问:“有卿所说的利他主义者吗?”
“有,古代的墨家,朝中也有一人,范仲淹!他已经无限接近这种利他主义者。”
“益否?”
“个体为了生存,必须为了自己,利己主义者是人的本能,是核心所在,个体驱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但相比于各种恶劣的环境,敌国的侵占,又要整体配合,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后天环境。两者走向极端,皆不是很有益。所以孟子痛斥墨子是牲畜之言,夫子赞成子路受牛,正是一种利他与利己的调和。臣以为陛下做得就很好,将二者适度的调和得当,才体现了这个仁字。”
“卿过奖了”赵祯羞涩地说。
他已经听明白了这几种思想理论,已经逐渐在构成郑朗的仁义核心。可他还没有弄懂,郑朗这本未出来的仁义书,将会是对整个西夏是战是和,以及未来那场龙虎斗的总结—
“朕还是希望你做一名良臣。”
儒家学说虽好,可多难哪,看一看新了一本中庸,郑朗花了多长时间,现在又要重修,这个仁义憋了这么多年,现在才出来一个影子。况且后面还有更庞大的礼乐,以及忠恕、圣智等等。再加上孝顺他那么多的妈妈,也不要做臣子,根本就没那时间做臣子。
但一份不安的情绪忽然缠绕在他心头。郑朗对权利不贪婪,这是赵祯最欣赏的地方,可正是这种不贪,却让他隐隐英得很不安。
太监端上来饭菜,是便宴,除非宫宴,在赵祯的便宴里很难吃到精美的食物。
几碟普通的小菜,赵祯没有喝酒,郑朗更不善饮酒,君子食不语,二人默默吃饭。福康公主忽然放下筷子问道:“郑学士,你是我的守护骑士吗?”
“这个,这个—”郑朗尴尬的不能回答。越往后越不能回答,以前小,特殊情况,这样说不要紧,以后这个俏丽的小公主越长越大,一旦直接说俺就是你的守护骑士,会十分暧昧的。
赵祯终于放下筷子,大笑,说道:“他就是。”
“什么叫守护骑士。”
“他会守护你的幸福。”
“那,那郑学士,可以经常来宫中教我写字吗?”
“这个不行,除非你父皇召见否则臣不能随便入宫”郑朗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象小时候,仅是一举子,又小,经常进宫没有忌讳。如今血气方刚之时,又是当朝宰相,经常进宫,会让人说闲话的。就是小时候,因为进宫的次数多,还招来了范讽的弹劾。何苦?
“为什么?”
“再过几年你便知道了。”
“你是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
“是啊。”
“我现在也知道啊,你对我父皇最忠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还早呢,是否忠心陛下,直到盖棺才能下结论。”
“你以后也要忠心。”
“那是,不过现在这个结论不能下。”
“那么我以后怎么学习写字?”
“这样吧,臣回去后,写一个贴子让你临摹,并且将每一笔划的写法也讲注出来,臣不进宫,你也可以学习了。”
“我还有你的玉佩。”说着,从腰间掏出那块欧泊玉佩。
看着这个小姑娘乖巧的样子,忽然想到她的未来,郑朗没由来的一阵心疚,说道:“你将这块玉佩戴好,这也是臣承诺的一个见证。但你是公主,臣是臣子,小能说说,大了就不能再说,这当作我们心中一个约定如何?”
“好,拉钩。”
郑朗与小家伙的手拉了一下钩。
赵祯脸上也是充满了温情,他缺少弟兄,某些时候,将郑朗当作一个有出息的小弟弟看的。若不是自己的女儿,郑朗万万不会这样胡闹。忽然叹道:“郑卿,你对朕太放纵了。”
“陛下,十分自律,朝中大臣要求又严,宽松得度,故臣如此。但事关国家大政,臣绝对不会放纵陛下。”
“应如此”赵祯又是大笑。
笑得诸多太监面面相觑,心里面直嘀咕,陛下与诸臣交谈甚多,可从来没有笑过这么多次,这个郑行知,千万莫得罪啊。吃过饭,君臣又谈了一会,赵祯才让郑朗离开内宫。
郑朗又去了中书。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中书总管全国民政事务,许多细节自己不了解这必须要细看,看各地的呈奏,中书保管的文件挡案。做一个全盘了解,才能方便处理全国的大小事务。
直到三更,才揉了揉眼睛回家。
新宅子离皇宫不远,就在东华门外,托严掌柜购买的,一个三进三出的小院子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小花园,后二进乃是二层小楼,面积不是很大但位于闹市区,所以花了七千多贯钱才拿下来。还是原屋主听说是郑朗购买,给了优惠价。
唯独一门好处,上早朝近。
京城物价贵,也要看怎么花,天天往樊楼跑,再养几十个美家妓,就是身为东西两府长官,若没有其他的经营,也会感到钱财不够用的。但象郑朗这样的用度,即便居于京城,仅是薪酬也足以支付用度。
回到家中,崔娴四人正在织衣服,郑朗问道:“怎么你们还不睡?”
“等官人回来?”
“我看了一下存挡,过几天便能恢复正常,你们早点休息吧。”
四儿抱怨道:“官人,不能象这样做官。”
“想做好官,就得辛苦,你想我做好官,还是做坏官?”
“别为难四儿”崔娴说,又道:“今天我收到几份请贴,有两份你要看一看。”
说着从边上奁抽里抽出两份贴子。
一份是吕夷简送来的,请他明天晚上去他府上赴宴。还有一份却是富弼、王拱辰、王素、余靖、欧阳修五人朕手发来的,请他明天去樊楼赴宴。一个是权谋最深,又有推荐之恩的老臣,另一边则是好友外加台阁主要言臣。崔娴看到这两份贴子,都感到头痛了。
“官人,怎么办?”
郑朗想了想,说道:“明天去樊楼。”
比起吕夷简,这五个人合力,更不大好惑。毕竟吕夷简已经是日落西山。但提到了樊楼,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不由眉头皱了皱。
夕阳西下,樊楼歌舞升平。
但樊楼的主楼做了一些改变,最下面一层腾出来,专门伺候客人喝茶听说唱的,说唱在唐朝叫俗讲,元明叫评话,后世叫说书。说话人叫舌辨,主要分为记叙小说,与讲史二类。小说多是短篇小说,灵怪、脂粉、传奇、公案、扑刀、杆棒、神仙、妖术等,舌辨者讲小说,小须有说有唱,绘声绘色,才能吸引听众。讲史也不是真正的历史,多是民间的野史,比如三国志评话、薛仁贵征东事略、五代史评话等等。艺人多来自不得志的文人组成的书会,这些文人有的负责撰写小说野史,有的负责说唱,用来谋生,颇类似后世的写手职业,十分辛苦,而且地位低下。
樊楼以前也有说唱,但象这样将主楼的底层腾出来做出说唱的地方,还是几个月前做的改动。
舌辨一拍桌案,说道:“那天天高气爽,郑朗于大营中对韩琦语曰,稚圭,想战须风。韩琦抬头望天,万分不解,问何来风?郑朗道,且看我行法阵,于在大帐前设法灯法器,摆下一座阴阳二仪大阵。郑朗对韩琦语,君长,请君主阳阵。韩琦曰,不妥,定川寒乃君主地,吾乃客,请行知主阳阵。郑朗久思,曰也罢。二人进入法阵。各位看官,为何摆阵?”
一拍桌子,马上就要来一句,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面听众正听得津津有味,一起吵闹起来,有的人从腰间掏出钱来往上面砸,让舌辨继续往下讲。
欧阳修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说道“何来此事。”
“民间之言,何必当真就当听着好玩”余靖乐道。
“这个樊家”王素也是摇头。
之所以将樊楼重新改造,正是为了宣传郑朗事迹,不但免费给舌辨前来说唱,只要说郑朗的事,说得越神奇,给的赏钱越多,于是京城几个书社为争来樊楼说唱权,争得头破血流。
富弼也在笑,笑完说道:“只怕行知不喜啊。”
刚说完,就看到郑朗从外面走了进来。
“来了”欧阳修说道。
“且慢,看他听说唱有何反应。”富弼拦住欧阳修,不让他呼唤郑朗。
舌辨又重新开始,继续往下说道:“各位看官,且莫小视这风,这风大有妙用。且看郑公与韩公施开二仪阵,妙处便来了。这个二仪阵直达天庭,二人本是天下文奎星与天璇星下凡尘的,太白金星见二位真身直通天庭,急忙来前,询问二星有何贵干。郑公道,我且向天帝借风神一用。太白金星不敢怠慢,立传风神前来。风神见到二位星君,连忙上前施礼,小神见过二位星君。郑公道,吾且向汝借一阵风。将风神带到定川寨,一刹那间飞沙走石,黑风大作,西夏贼营中伸手不见五指。狄青见势喝道,郑相公借来大风了,我们杀敌。”
郑朗直哆嗦。
奶奶的,我还能让风神听命?
但老百姓不这样想啊,有人纷纷说道:“是啊,我听前线回来的人说,那天定川寨前是起了一道很浓的黑风,我朝大军正是借着这股大风杀敌的。看来舌辨说得有理,多半是借来的风。”
“是真是假的?”
“是真起的黑风,骗你不得好死。”
“胡说八道”郑朗忍不住说了一句。
“你是谁啊,竟然敢侮辱郑相公。”一个客人来樊楼天天听说唱,越发对郑朗膜拜,不服气地说。
郑朗懒得辨,眼睛瞅了瞅,竟直走过来,问:“彦国兄、君晓兄、永叔兄、休业兄、安道兄,怎么你们也在听说唱。”
“我们正在听舌辨讲你与稚圭兄如何施展阳阴二仪阵,听得很有趣,要么你也坐下来听一听。”富弼开玩笑,说道。
“别拿我与稚圭打趣,上楼去。”
几人走上四楼,点了酒菜,郑朗问:“彦国兄相约我来此,有何贵干?”
“不是我相约,而是君贶相邀行知前来樊楼,为一事相商。”
“何事?”
“为朝堂除一奸籼”
郑朗心里面说了一句,来啦!脸上没有表露,淡淡问:“何人。”
“夏辣!”王拱辰说道。
郑朗差点跌倒,王拱辰是将来的“小人党”代表,夏球同样如此,吕夷简倒下,看看这朝堂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