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_分卷阅读_7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他们头脑中已经装了“西学”这种新酒,但是瓶子还是旧瓶。他们推行的是新法,但推行的方式完全是“旧式”的。
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形成了一元、单向、线性的思维方式。在他们心目中,世界是由先天的“道”决定的,这个“道”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他们都相信为人行政,最根本的就是高屋建瓴地掌握这个“道”,然后从头到尾地浇灌下去。
在西方列强闯入中国之前,他们头脑中的“道”当然就是“孔孟之道”。而甲午战争之后,“西法”就成了他们头脑中新的“道”。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他们都习惯于用宏大的纲领或思想代替改革中复杂而具体的问题,以一种神话代替另一种神话。既然有了新“道”,那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个“道”去处理一切事物,那么就会“万事无不理,天下无不定”。
传统的教育没有给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头脑中建立“世俗理性”,而是灌注了类似宗教性的热情。他们坚信一旦真理之光普照大地,则万惑可消,万难可解。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策略,什么叫迂回,什么叫复杂。在他们眼里,世界就是如同圣人揭示的那样,小葱拌豆腐似的,一清二白。他们不理解事物的复杂性。他们天真地相信,可以把所有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留在时间门槛的那一边,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从头开始描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行动时,他们不习惯于采取步步为营、突破一点、逐步深入的渐进方式,而是习惯于提出庞大的纲领或计划,企图利用他们设想的模式和定律“一揽子”改造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改革方式是“大变”、“快变”、“全变”。
十八
光绪皇帝极端化的行为特征其实正和中国历史节律息息相通。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在一治一乱的两极中循环:王朝初兴,开国皇帝极端振作,废寝忘食,天下大治;不过数十年,统治者的意志又会极端懈怠,一切陷入因循废弛;不久天下大乱,从头再来。
在一元化的“道”文化观控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缺乏弹性,总是在两极间震荡。我们永远在追求一种“一揽子”的解决方式,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戊戌变法”的失败,宣告了康有为的全盘西化的“道”的失败。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又拾起了“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试图在诸神的保佑下驱除洋鬼子,关门大吉,永远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在孙大圣和二郎神失效后,被压抑的革命力量瞬间反弹,造就了全盘西化的“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造就了华而不实、急于求成的议会制民主。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暴露出急于求成、经不住挫折的弱点。我们总是希望一夜之间就能赶超他人,一夜之间就能证明自己的落后只是暂时的,是一不小心,如果我们一努力,就仍然会天下第一、天朝上国。
就像光绪一样,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的大起大落、忽左忽右,其速度之快令人愕然。一种尝试失败,我们就会立刻跳到它的反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存在了几千年,但是整体性格似乎仍然不够成熟,缺乏稳健、开阔、理性的内核,缺乏一份耐心、平和、踏实。
虽然说只有越过界限才能意识到界限的存在,然而我们的问题是不仅越过了界限,而且要走到碰得头破血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能艰难转身。就像一个刻薄的学者所说,中国的运动符合牛顿三大定律: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推动中国,符合第一定律;运动起来后就不会停止,符合第二定律;碰到头破血流才会转变方向,符合第三定律。
历史充满宿命。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我们发现,打摆子式发展的起点的形成,与光绪皇帝个人性格不无关系。如果当初领导变法的人能够像年轻时代的奕譞一样,现实、灵活、理智,也许能够取得变法的局部成功,也许那次改革就会推开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也许中国就会从那个起点开始,更顺畅地、更平稳地进行现代化转型,会更快些地通过这条“多灾多难”的狭长峡谷。可惜,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刻板、极端、一元化思维基因的光绪皇帝一出手就把改良之路堵死了。“愤怒青年”主导的“鲁莽灭裂”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更多的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在强大的旧势力控制下,任何局部变革都是不可能的,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彻底决裂,只有一次性解决才有希望。由此,中国开启了近代革命的序幕。从那之后,中国的历史开始上演一部又一部由“愤怒青年”主导的悲剧,其中充满了绝望、亢奋的情绪,不断试图彻底否定自己,希望借此达到“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直到多年之后,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几十年来的竭尽全力、声嘶力竭、自我折磨,不过是“鬼打墙”般的原地打转而已。
十九
阅读戊戌变法中光绪和康有为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炽烈的爱国之心、焦灼的忧国之情所打动。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置个人的生死荣辱于不顾,宁愿用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国家的进步。光绪皇帝在要求改革时曾说,如果太后不同意进行变法,他宁可不当这个皇帝。康有为在回答他弟弟的质疑时,也说:“孔子之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和权欲过强的慈禧太后比起来,光绪皇帝的爱国之心无疑更炽烈、更单纯,改革派的一举一动中,个人算计更少。然而,政治往往会惩罚那些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鼓励那些自私、丑陋的现实主义者。
百日维新虽然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正如时人所评:“所谓新者,亦不过一纸诏书而已。”各地大臣多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过急过快,对其中“十居七八”进行驳议。有的大臣反驳的语调,一副老成持重教训不懂事的年轻人的口吻,比如说什么“为政之道,不在多言”,什么“轻改旧章,亦易以滋纷扰”。
改革的阻力远远超过了皇帝的预期。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诏书也发布了数百条,可是居然没有取得任何实效。皇帝的自尊心大受打击,皇帝深感愤懑。他对这些大臣太失望了。果然像康有为所说,大臣们尽皆守旧,非用霹雳手段,不足以撼此冰层。
盛怒之下的皇帝失掉了分寸,他开始像孩子一样,不顾后果地蛮干起来。他因为一件小事,一下子把礼部的六名正副部长全部罢免。九天后,他又决定开懋勤殿,企图在现有政治体制之外,再设一个“政治局”,由此把原有的官员全部架空。
盛怒之下的皇帝甚至没有想到太后的反应。
太后一直在全神贯注地看着皇帝的表演。改革进行不久,她就已经知道这样的改革一定会失败。不过,她不急于出面反对。通过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件大事,她已经对皇帝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她要等一个适当的时机,才会出手剥夺皇帝的权力。虽然不断有大臣来向她告状,说“皇上任性乱为”,太后却仍然默不作声。只有太后的心腹荣禄明白太后的心思,据老吏《奴才小史》记,荣禄说:“姑俟其乱闹数月,使天下共愤,罪恶贯盈,不亦可乎?”
皇帝罢免礼部六堂官,真正地激怒了太后。因为这公然违反了皇帝对她的承诺,剥夺了她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不管如何变法,太后有一个最后的防线,即不能动摇自己的权力。在太后看来,皇帝此举,无疑是一场局部政变。而皇帝要开懋勤殿,就相当于一次直接的政变了。这是对现存政治体制的挑战,更是对她本人的挑战。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太后可以放弃亲情,放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绝不能放弃权力。她深知,在权力的顶峰上,一旦失手,必然就是粉身碎骨。
二十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慈禧太后打算借天津阅兵之机,废掉光绪帝。
这种说法,实在夸大了光绪的权力和能力。事实上,在慈禧太后看来,单纯的光绪皇帝不过是她手心的一个玩物,她只消动一动小指头,就可以把他拿下。事实也是如此,八月初六,太后从颐和园还宫,只是把光绪叫过来,当着众大臣的面训斥一顿,就完成了“政变”过程。因为,那时的皇帝,已经是“天怒人怨”,在政治力量对比上,完全处于孤立地位。太后对大臣们说:“我早知他不足以承大业,不过时事多艰,不宜轻举妄动,只得留心稽查管束。”如今皇帝终于用行动证明自己确实“不行”,因此,她不得不再次负担起政治的重任。
太后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大部分重臣的支持。
这次失败,彻底打垮了意志本不够坚强的皇帝。事实上,在百日维新后期,他也意识到改革出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面对铁板一块、惰性强大的官僚体系,他再次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也再次预感到自己主导的这场政治大戏将会以惨败收场,就像上次甲午战争一样。失败似乎已经成了他的宿命。检点自己的一生,他发现,除了学业之外,他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取得过成功。他从来没有真正赢得太后的欣赏,也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甚至于,他没有能力给大清帝国生出一个皇子。
当太后宣布将他软禁起来之时,皇帝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事实上,在内心深处,他崩溃了。他也认定了自己“不行”。在此之前,他的情绪状态一直是循环式的,在大起大落的两极间跳动。而从他被软禁到他去世的整整十年间,也就是说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的黄金年华,他全部是在颓唐麻木中度过的。在这十年间,他未始没有机会重返政坛,比如义和团战争之中;他也未始没有弥合与太后关系的可能,毕竟他与太后朝夕相处。可惜这个单纯的人没有这个心机与能力。慈禧太后乐于把他像一副用过的旧行头一样摆在皇位上,就像一个脱了壳的蝉乐于把失去生命的旧壳背在背上,也不嫌累赘。因为有这样一个皇帝在身边,太后更可以证明自己亲自秉政是无可奈何的、别无选择的。在光绪生命的后四分之一时间里,他虽然还在呼吸,但已经没有了灵魂。光绪朝的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介绍变法后皇帝的精神状态说,他“见臣下尤不能发语”,每次朝见,“先相对数分钟,均不发一言,太后徐徐开口曰:‘皇帝,你可问话。’乃始问:‘外间安静否,年岁丰熟否?’凡历数百次,只此两语,即一日数见亦如之。于语以外,更不加一字。其声极轻细,几如蝇蚊,非久习殆不可闻”。
有人说,光绪皇帝这种表现,是“韬光养晦”。然而我看不到证据。“韬光养晦”是一种貌似被动的主动,一种建设性的退却。而光绪皇帝的表现,只能让人看到自我放弃、自我逃避和自我折磨。
《宫女谈往录》中,老宫女的回忆尤其令人心痛:“光绪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饮食更是不挑不拣、漠不关心……最愉快的时候,是光绪和太监下象棋,很平易近人,下完棋后,仍然像一块木头,两眼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急躁发脾气的性格根本不见了。好像他下定狠心,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装痴作哑。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收敛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痛苦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光绪皇帝终于在压抑中痛苦地死去,结束了自己没有一天欢乐的人生。似乎是因为这个消息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终于完成了扭曲、压制、败坏一个人的任务,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也撒手而去,了解了这对母子三十四年的恩恩怨怨。
第三章
洪秀全:上帝第二子的前世今生
一个梦的家当
一
其实用不着太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基本解析这个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梦。
1837年3月1日的洪火秀(洪秀全的原名),确实已经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
他从小被家人和乡邻寄予太高的期望。在这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子里,火秀是最聪明的孩子。虽然不怎么用功,但是他在私塾里回回考第一。上学路上,谁遇见了火秀,都要摸着他的脑壳夸奖几句。老师们说,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学生,莫不是官禄布几百年来头回要出秀才了?既然先生们都这样下了断言,大家更纷传,莫说秀才,看火秀这个聪明劲,恐怕连举人也中得!将来点翰林做宰相,要享大福哩!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说:“老师和父老们都交口称赞他,以为取功名如拾芥,行见他显父母光宗族了。”“有几个老师因见他家贫好学,竟免收学费,族人也有馈赠。”供洪秀全上学,竟成了宗族情结极重的客家人全族事业了。
集宠爱与希望于一身,虽然出生在赤贫家庭,火秀却称得上娇生惯养。所有的家务活儿都不让他沾手,别的孩子吃野菜糊糊,他却总能吃饱红薯。他们有理由确信,现在吃进火秀肚子里的每个红薯,将来都能屙出同等体积的银锭。事实上,谈论孩子的学业,预想未来的荣光,成了洪镜扬最大的精神享受。《天国的陨落》中这样描述这位父亲:“就连平时聊天也喜欢以他的幼子为话题。每当听到别人赞许洪秀全聪颖可爱,他便眉飞色舞,兴头上还会邀请对方到家中做客,继续唠叨他所感兴趣的话题。”
然而官禄布村的农民们不知道他们的眼界是多么浅陋。他们不知道,这个穷山沟私塾的教育水平,根本支撑不起洪氏家族的庞大梦想。从洪秀全后来所写的那些诗文来看,他本也算不上天生才俊,只不过在这个小山沟的孩子们里算是拔点尖罢了。
洪秀全当然更不知道这一点。正如自己是家中的宠儿一样,在潜意识里,他也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上天对他格外垂青,上天理所当然要对他格外垂青。他比谁都坚定地相信,自己将来会一帆风顺、出将入相、功名富贵,做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然而,从十六岁那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被突然截断,挫折不由分说地一次次降临到这个人身上。十六岁那年,洪秀全首次出击,去考秀才。原以为会如探囊取物,不料结果却是黯然落榜。如果说十六岁毕竟还小,失手一次也没太大关系,但二十三岁再次落榜,就使他的命运变得风云难测了。从小没经过什么挫折的他其实是相当脆弱的,一个无比可怕的前景已经隐隐铺在他的面前:难道他会成为一个进不了学又耕不了地的废人?本来活泼开朗的他日渐沉默寡言,世界在他眼里变得越来越阴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可怕。
所以,1837年,也是洪秀全二十四岁那年第三次落榜后,他晕倒在榜前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很显然,他无法直面他人和世界,只有逃避到高烧和梦魇中去。而这一巨大的打击,使他郁积多年的“本我”冲动喷薄而出,他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梦幻过程。这个梦是如此瑰丽,如此神奇,又如此真切,使他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恍如昨日。
梦的焦点是那个奇怪的老人。他身着中西结合的服装,外貌明显具有西方人特点:“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相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上。”
《太平天日》写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多年之后,为了符合神化自己的需要,洪氏想必对梦境做了后期加工。做此梦时,洪氏尚不知上帝为何物,把这位老人称作“上帝”,是多年之后的事。当时,他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这位老人是天上的主宰。这位老人告诉洪氏,他洪秀全并非凡夫俗子,乃是他的儿子。
梦是愿望的达成。出身贫寒是洪秀全对上天最大的不满。而如今,他从贫农洪镜扬之子变成了上帝的孩子,拥有了最有权势的父亲。这个父亲要远比贫农洪镜扬有威严。见到洪火秀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坐装衣袍要齐整,头要轩昂,身要挺直,手要覆在膝上,脚要八字排开”。
这才是大人物的姿势。这一姿势,想必是洪火秀在看书中那些古代将相的画像时记住的。洪火秀现在已不是凡夫俗子。在梦中,上帝赐他一个名号,叫“天王大道君王全”。他的两个哥哥后来回忆他高烧时的种种呓语:“朕是真命天子,尔知么?”“天下万郭人民归朕管,天下钱粮归朕食。”“太平真主是朕的,朕睡紧都坐得江山,左脚踏银,右脚踏金。”
掌握了绝对权力的洪火秀在梦中痛快淋漓地报复了这个世界。他第一个报复的是孔子。就是这个孔丘,开创了儒学,害得他寒窗十年,尝尽了辛苦,最后却一无所获。在梦中,上帝把孔子叫到面前,斥责道:“尔作出这样书教人,尔这样会作书乎?”然后,把孔子按在地下,打了一顿屁股,“鞭挞甚多”,“孔丘哀求不已”。“上帝乃念他功可补过,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
两个哥哥后来回忆洪秀全的病状时说,他在高烧之中大喊大叫,一会儿喊杨家将,一会儿喊赵玄郎,一会儿喊打,一会儿喊杀。洪秀全自己回忆说,那是在“天爹”和“天哥”的带领下大战妖魔。妖魔林林总总,红眼睛四方头,“妖头甚多变怪,有时打倒在地,倏变为大蛇矣;又将大蛇打倒,倏又变为别样矣,能变得十七八变,虽狗虱之小亦能变焉”。
这有点像《西游记》的故事了。在昏迷之中,他进入了童话世界,连日连夜地与妖魔作战,而且还有杨家将、赵玄郎助阵,喊得声嘶力竭,全身大汗淋漓。
洪火秀一病就是三十多天,一家人围在床前心急如焚,洪镜扬欲哭无泪。孩子病成这样,看来是没救了,没想到一家人二十多年的心血和希望就这样一朝幻灭。他们默默地给火秀准备了棺材,安排后事。
第四十天头上,洪火秀的病突然有了转机,他高烧退去了,也不再大喊大叫了。一家人大喜过望。只是洪火秀神志还是不清醒,迟迟不愿从美妙的梦中回到现实,说出话来让人莫名其妙。他睁眼看见洪镜扬,就说:“朕是天差来真命天子,斩邪留正。”姐姐洪辛英从婆家赶来探望,他拉着姐姐的手说:“姊,朕是太平天子。”洪镜扬见他胡说八道,骂了他几句,他却说:“朕不是尔之子,尔骂得朕么?”
四十五天之后,洪火秀终于起床了。他按梦中老人的指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秀全”。全者,人王也。
二
“一个鸡蛋的家当”当然只是笑话,然而回顾洪秀全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梦,其实就是他最大的一笔“家当”。
这个梦如此离奇而真实。他坚信这个历历如绘的梦一定别有深意,一定是上天给自己的某种启示。和那些从一开始就蓄意欺诈的宗教家不同,这个梦使洪秀全在创立拜上帝教时真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超自然的存在。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使他拥有了一种特殊的气场。这种气场对于他后来的“传教”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民间宗教领袖必须足够狡诈和敏捷,才能愚众惑民。以洪秀全原本朴质方硬的性格,本不适合这种事业。但是他的身上散发着的这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征服了最初一批信徒。事实上,洪秀全比谁都清楚这个梦对他的重要性。他后来在诗文中屡屡强调其真实性,如《原道救世歌》中,他这样写道:“真言语,不铺张,予魂曾获升天堂,所言确据无荒唐。”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历史巨流之所以出现那个惊天大弯,仅仅是因为被一个乡下年轻人的怪梦轻轻撞了一下腰。这个梦是如此离奇,如此绚丽,如此怪异,又如此惊悚。它似乎是上天的一个寓言,预示着它将把整个中国带入一个同样惊悚而狂乱的迷梦当中。
从废人到神
一
虽然洪秀全二十四岁就受到了神启,然而他是六年之后才走上了革命之路。
梦中的许诺毕竟是虚幻的。醒过来后,洪秀全又拾起了书本,继续打算在科举之路上奋斗。毕竟他才二十四岁,这条路还没有完全堵死。我们不能肯定考上秀才是否可以让洪秀全满意终生,但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拥有了一个举人的头衔,他一定别无所求了。
很可惜学政无法预知历史。所以洪秀全苦学了六年之后,又一次揣着家里人东拼西凑来的路费进城赶考,结果当然还是落第。事实上,以他的文笔,如果真的成了秀才,倒是对大清国文化教育水平的讽刺了。
这次落第使洪秀全的人生之路彻底明确了。他已经考了十五年,如今年已三十岁,功名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了。学习别的手艺也已经来不及。他肩不能担,手不能提。除了那个离奇的梦之外,他无论是文笔、能力还是性格,都相当平庸。从他后来的人生表现来看,我们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领域获得什么引人注目的成功。
在抑郁无聊之中,他收拾旧书,发现了几本《劝世良言》。这是六年前那次赶考时一个传教士送给他的。既然不要钱,他就留了下来。此时闲来无事,就坐下来翻翻。如前所述,他突然想起了那个梦:这里面描写的上帝,和他梦中的那位老人怎么那么相似?
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在洪秀全脑中闪过。走投无路的他仿佛突然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他兴奋地告诉自己的家人,他是“上帝之子”,是“天下万物之主”。
“拜上帝会”从此诞生。被命运逼到了墙角的洪秀全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不,不是稻草,而是打开一个全新世界的金钥匙。他的那个“异梦”,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二
从表面上看,历史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的创作者是一位把“偶然”运用到了极致的戏剧大师。不过,历史的深奥或者悲哀实际上在于,每一个偶然背后都隐藏着巨大而沉重的必然。太平天国因为它“中西结合”的特殊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显得相当怪异。其实,在这张怪异的面孔下面,它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不过是漫长而复杂的中国历史的再现。
“一个梦的家当”这种异事,并不是只发生在洪秀全身上。我们随手翻检史书,在他之前和之后,都可以找到相似的例子。
《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载,乾隆三十九年,山东清水教起义的领导人王伦在起义之前,曾经“梦见是龙”,因此预测自己“将来大贵”。这个梦坚定了他起事的决心,后来又被广泛宣传,成了教徒们信心的来源。
《靖逆记》载,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的重要首领李文成,之所以始终坚信自己能成大事,也是因为一个奇怪的梦:“夜梦魔神语之曰:君乃十八子明道震宫九教主也,得东方生气,居河洛之中,协符大运。文成惊异,益自负。”甚至在洪秀全的伟业烟消云散一百多年以后的新中国,这种事还曾经多次重复。比如《帝梦惊华》中记载,1980年左右,四川巴中县青山乡曹家沟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农民曹家元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他爷爷坟前坐着一位白须老人,老人头上有一条一丈多长的金龙腾飞。老人说:“我是你爷爷,把这个坛子给你吧!”他打开一看,里面都是黄澄澄的金子。
不久之后,他又做了一个怪梦,梦到他进了县剧团,演出“黄袍加身”的戏,宫娥彩女排成两排,站在他的身后。
这两个梦使他相信自己有皇帝之运,因此自命不凡。后来1982年春节扫房时,他又在木仓中偶然拾得《五公经》一本。读了这本书,他更加相信自己就是书中的“应运之人”,从此不再劳动,专心研究《五公经》,投入民间宗教事业,学会了“出神”、“走阴”,在发展了一批信徒之后,于1982年5月16日在曹家沟自家院中举行了登基大典。信徒八十一人跪拜在地,在小小山村里,场面相当壮观。当然不久后,此组织就被公安机关侦知并迅速剿灭。
三
洪秀全经历的背后隐藏的另一个规律是:那些民间宗教的创立者,起初往往都在俗世的奋斗中屡屡受挫。
在解放之后破获的许多起“会道门”案件中,这个规律表现得很明显。《帝梦惊华》中还记载了一个案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苏北盐阜创立了“黄坛教”的朱良美,在创教之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儿。他因为长相肥丑,又不务正业,被人称为“猪郎公”。被命运逼到角落后,他狗急跳墙,宣布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儿子,创立“黄坛教”,以此奇招一举扭转了人生的颓势。他以“狐仙附体帮人治病”的方式,发展了附近六十户二百五十余人入教。原本娶不上老婆的他成为教首后,给自己设了三宫六院,在信徒中挑选“娘娘”,前后封了“正宫娘娘”、“东宫娘娘”、“西宫娘娘”及“贵妃”共计十七人,过上了帝王级的豪华性生活。
1990年,在河南嵩县老曼场创立“万顺天国”的李成福,命运与朱良美大同小异。他因为家境贫困,又不务正业,一直没娶上老婆。直到三十四岁,才和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订了婚。订婚不久,那个水性杨花的寡妇又移情于他的弟弟,成了他的弟媳。悲愤之下,李成福离家出走,背井离乡,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衣锦还乡。在挖了两年山药之后,他凭着自学的看风水、算卦的本事,在异乡获得了山民们的尊重。他手持几本《奇门遁》、《推背图》,向山民们宣布这个朝代快完了,他要执掌江山。巧舌如簧的他居然成功地发展了一批骨干,创建了“安民党”,筹建“万李起义军”,并在1990年正月的一个晚上宣布“万顺天国”正式成立。可惜他远没有洪秀全走运,“天国”成立不久,他就进了监狱。
当然,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的总导演林清。这次起义因为义军传奇般地攻入紫禁城而名垂青史。起义总首领林清的命运转折,生动地向我们演示了民间宗教是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
林清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生于北京近郊。父亲是一名衙门里的书吏。他的前半生几乎完全是由大大小小的失败串联起来的,这些失败之间甚至没有什么缓冲地带。
据《靖逆记》描述,林清“少无赖,(其父)先本捶挞之,不克悛,屏处药肆”。读了几年书后,他发现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于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一家药铺里当学徒。三年学习期满,他学了点中药知识,“并略懂医病”,就此走上了社会。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里河一个药店里当伙计。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不幸的是,他刚走上社会就染上了嫖娼的恶习,因此得了梅毒,长了一身的毒疮,“被药铺逐出”。
他的第二份工作收入又低,又不体面——在顺城门外大街打更。这一般是老头儿干的活儿。不过也有好处,因为打更都是深更半夜出来,不怕人瞧见他的毒疮。不久之后,父亲去世,他的毒疮也好得差不多了,就回乡顶替父职,任黄村巡检司书吏。
书吏虽然工资低微,有的甚至没有工资,但是因为充当着官僚体系与民间社会的连接轴,这些人拥有操纵潜规则的空间。心黑手狠而又“门儿清”的书吏中,不乏发财致富者。可惜林清发财之心过于操切。当上书吏不久,他就因为私扣民夫工资而被革退。这是他第三次失业。
被“开除公职”之后,他并不服输,决定自己创业,投身商业,用没被官员查出的那部分贪污款与他姐夫合伙,在黄村开了个茶馆。一开始,他跑东跑西,很卖力气,茶馆经营的势头不错。怎奈他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事业刚开头,他就陷入赌博之中,不久把自己的这份本钱输得精光,被姐夫撵了出去。这是他第四次失业。
连续遭遇了三板斧后,他对人生并没有失去信心。他的长处就是从不服输,“大不了从头再来”。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偷越边墙,潜入满清皇帝们圈为禁地的热河。在那里,他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曾经经管河务工程的“工作资历”,获得了一位管理皇家工程的“汪巴大人”的信任,参与管理“布达拉石作工程”。工程项目自古至今都是贪污腐败的最佳渠道,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经历。很快他就赚了一大笔钱,“衣锦还乡”,大摇大摆地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回到了黄村。
然而好景不长,财主日子没过几天,因为赌博和嫖娼,他很快就把这笔钱败光了,再次成了穷人。
不过见识过花花世界的他已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他再度外出,南下苏杭。在苏州,他谋到了一份在“四府粮道衙门”当长随的工作。《靖逆记》记载:“清有口给,能营贿赂所得,即散去若粪土。及事觉,官绳以法,清潜逃。”也就是说,他又一次因为过于大胆地贪污枉法而失业。这是第五次。
这次失业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这是遥远的他乡,举目无亲,他连家都回不了。想来想去,只好靠记得的几个药方当上了游方医生。游方医生其实比乞丐强不了多少,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更谈不上能攒下钱了。没办法,他平生第一次当了苦力,在粮船上给人拉纤。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他可以沿运河一路北上,回到北京。不过当粮船到达北京时,他已经形同乞丐。
回到北京之后,他又卖过鹌鹑,还当过鸟雀铺店员,因为好吃懒做都没干长久。他还因为将鸟雀店本钱花光,“险些被人送官”。最终,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黄村,落脚在外甥董国太家。
总结前半生,林清换了十来种工作,除了在热河的一次外,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大清盛世”中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并不如王朝自己宣传的那么安稳,另一方面也说明林清本人性格中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好逸恶劳、性情浮躁、做事没常性、大手大脚。
直到加入民间宗教后,这个“屡战屡败”、“百无一能”的“废人”的命运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转折。嘉庆十二年(1807年),三十七岁的林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了“荣华会”(即“八卦教”中的“坎卦教”)。
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林清加入荣华会是因为真正的信仰,《靖逆记》说:“清之初入教也,意图敛钱,无大志。”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林清自己的供词:“我起初倡会,原是意图敛钱。”
然而林清马上就发现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发现他简直就是为宗教而生的!他具有成为一个伟大民间宗教家的一切条件:第一,他有极好的口才。《靖逆记》说:“清有口给。”他知道怎么讲教理讲得深入浅出而又神乎其神,非常适合传教和辩论。走南闯北的经历,又使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更加油滑熟练。
第二,他见多识广,脑筋灵活,又生性慷慨,善于结交。如前所述,《靖逆记》记载他得来的钱,“即散去若粪土”。
第三,他略懂医术,而免费治病是民间宗教传教的最好方式。他经常走街串户,以行医为名进行传教活动,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入教不久,他在教内的地位就节节上升,迅速取代了原来的教首郭潮俊。此人虽然资格较老,然“性怯懦,遇事畏葸”,教门一直打不开局面。林清做事有魄力,敢闯敢干,在他成为教首后,因他“有大刀阔斧和勇于进取的作风,从而改变了以往教门的保守势态。使坎卦教不再屯于大兴县农村、乡镇的一隅之地,走向了北京内城、京边诸县以及直隶地区;教徒也从单一的农民,发展到各个阶层”。
林清雄心勃勃,很快就依仗实力,统一了这一区域范围内的白阳教、红阳教诸教派,成了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大的宗教首领。他把自己宣传成“弥勒佛转世”,全称是“掌理天盘八卦开法后天祖师”。教徒们认为他是“文圣人”,“就同孔圣人一般”。他向每个教徒收取“根基钱”,迅速成为巨富,过上了“食有鱼出有车”的生活。
林清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成功滋味。他在民间宗教中,不但获得了温饱和金钱,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地位、尊重和信任,体会到了以前世俗事业中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成功感。这种感觉实在太甘美了,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的二流子林清几乎变了一个人。《董国太供词》称:“自从掌教,据说他不嫖赌了。”他的眼里燃烧着光辉,他的身上笼罩着严肃。他不再赌博,也不再嫖娼,举手投足,完全是成功人士的模样,浑身上下,一派威严的“圣人”风度。
四
虽然他们头脑中已经装了“西学”这种新酒,但是瓶子还是旧瓶。他们推行的是新法,但推行的方式完全是“旧式”的。
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形成了一元、单向、线性的思维方式。在他们心目中,世界是由先天的“道”决定的,这个“道”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他们都相信为人行政,最根本的就是高屋建瓴地掌握这个“道”,然后从头到尾地浇灌下去。
在西方列强闯入中国之前,他们头脑中的“道”当然就是“孔孟之道”。而甲午战争之后,“西法”就成了他们头脑中新的“道”。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他们都习惯于用宏大的纲领或思想代替改革中复杂而具体的问题,以一种神话代替另一种神话。既然有了新“道”,那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个“道”去处理一切事物,那么就会“万事无不理,天下无不定”。
传统的教育没有给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头脑中建立“世俗理性”,而是灌注了类似宗教性的热情。他们坚信一旦真理之光普照大地,则万惑可消,万难可解。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策略,什么叫迂回,什么叫复杂。在他们眼里,世界就是如同圣人揭示的那样,小葱拌豆腐似的,一清二白。他们不理解事物的复杂性。他们天真地相信,可以把所有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留在时间门槛的那一边,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从头开始描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行动时,他们不习惯于采取步步为营、突破一点、逐步深入的渐进方式,而是习惯于提出庞大的纲领或计划,企图利用他们设想的模式和定律“一揽子”改造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改革方式是“大变”、“快变”、“全变”。
十八
光绪皇帝极端化的行为特征其实正和中国历史节律息息相通。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在一治一乱的两极中循环:王朝初兴,开国皇帝极端振作,废寝忘食,天下大治;不过数十年,统治者的意志又会极端懈怠,一切陷入因循废弛;不久天下大乱,从头再来。
在一元化的“道”文化观控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缺乏弹性,总是在两极间震荡。我们永远在追求一种“一揽子”的解决方式,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戊戌变法”的失败,宣告了康有为的全盘西化的“道”的失败。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又拾起了“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试图在诸神的保佑下驱除洋鬼子,关门大吉,永远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在孙大圣和二郎神失效后,被压抑的革命力量瞬间反弹,造就了全盘西化的“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造就了华而不实、急于求成的议会制民主。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暴露出急于求成、经不住挫折的弱点。我们总是希望一夜之间就能赶超他人,一夜之间就能证明自己的落后只是暂时的,是一不小心,如果我们一努力,就仍然会天下第一、天朝上国。
就像光绪一样,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的大起大落、忽左忽右,其速度之快令人愕然。一种尝试失败,我们就会立刻跳到它的反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存在了几千年,但是整体性格似乎仍然不够成熟,缺乏稳健、开阔、理性的内核,缺乏一份耐心、平和、踏实。
虽然说只有越过界限才能意识到界限的存在,然而我们的问题是不仅越过了界限,而且要走到碰得头破血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能艰难转身。就像一个刻薄的学者所说,中国的运动符合牛顿三大定律: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推动中国,符合第一定律;运动起来后就不会停止,符合第二定律;碰到头破血流才会转变方向,符合第三定律。
历史充满宿命。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我们发现,打摆子式发展的起点的形成,与光绪皇帝个人性格不无关系。如果当初领导变法的人能够像年轻时代的奕譞一样,现实、灵活、理智,也许能够取得变法的局部成功,也许那次改革就会推开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也许中国就会从那个起点开始,更顺畅地、更平稳地进行现代化转型,会更快些地通过这条“多灾多难”的狭长峡谷。可惜,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刻板、极端、一元化思维基因的光绪皇帝一出手就把改良之路堵死了。“愤怒青年”主导的“鲁莽灭裂”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更多的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在强大的旧势力控制下,任何局部变革都是不可能的,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彻底决裂,只有一次性解决才有希望。由此,中国开启了近代革命的序幕。从那之后,中国的历史开始上演一部又一部由“愤怒青年”主导的悲剧,其中充满了绝望、亢奋的情绪,不断试图彻底否定自己,希望借此达到“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直到多年之后,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几十年来的竭尽全力、声嘶力竭、自我折磨,不过是“鬼打墙”般的原地打转而已。
十九
阅读戊戌变法中光绪和康有为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炽烈的爱国之心、焦灼的忧国之情所打动。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置个人的生死荣辱于不顾,宁愿用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国家的进步。光绪皇帝在要求改革时曾说,如果太后不同意进行变法,他宁可不当这个皇帝。康有为在回答他弟弟的质疑时,也说:“孔子之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和权欲过强的慈禧太后比起来,光绪皇帝的爱国之心无疑更炽烈、更单纯,改革派的一举一动中,个人算计更少。然而,政治往往会惩罚那些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鼓励那些自私、丑陋的现实主义者。
百日维新虽然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正如时人所评:“所谓新者,亦不过一纸诏书而已。”各地大臣多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过急过快,对其中“十居七八”进行驳议。有的大臣反驳的语调,一副老成持重教训不懂事的年轻人的口吻,比如说什么“为政之道,不在多言”,什么“轻改旧章,亦易以滋纷扰”。
改革的阻力远远超过了皇帝的预期。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诏书也发布了数百条,可是居然没有取得任何实效。皇帝的自尊心大受打击,皇帝深感愤懑。他对这些大臣太失望了。果然像康有为所说,大臣们尽皆守旧,非用霹雳手段,不足以撼此冰层。
盛怒之下的皇帝失掉了分寸,他开始像孩子一样,不顾后果地蛮干起来。他因为一件小事,一下子把礼部的六名正副部长全部罢免。九天后,他又决定开懋勤殿,企图在现有政治体制之外,再设一个“政治局”,由此把原有的官员全部架空。
盛怒之下的皇帝甚至没有想到太后的反应。
太后一直在全神贯注地看着皇帝的表演。改革进行不久,她就已经知道这样的改革一定会失败。不过,她不急于出面反对。通过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件大事,她已经对皇帝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她要等一个适当的时机,才会出手剥夺皇帝的权力。虽然不断有大臣来向她告状,说“皇上任性乱为”,太后却仍然默不作声。只有太后的心腹荣禄明白太后的心思,据老吏《奴才小史》记,荣禄说:“姑俟其乱闹数月,使天下共愤,罪恶贯盈,不亦可乎?”
皇帝罢免礼部六堂官,真正地激怒了太后。因为这公然违反了皇帝对她的承诺,剥夺了她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不管如何变法,太后有一个最后的防线,即不能动摇自己的权力。在太后看来,皇帝此举,无疑是一场局部政变。而皇帝要开懋勤殿,就相当于一次直接的政变了。这是对现存政治体制的挑战,更是对她本人的挑战。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太后可以放弃亲情,放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绝不能放弃权力。她深知,在权力的顶峰上,一旦失手,必然就是粉身碎骨。
二十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慈禧太后打算借天津阅兵之机,废掉光绪帝。
这种说法,实在夸大了光绪的权力和能力。事实上,在慈禧太后看来,单纯的光绪皇帝不过是她手心的一个玩物,她只消动一动小指头,就可以把他拿下。事实也是如此,八月初六,太后从颐和园还宫,只是把光绪叫过来,当着众大臣的面训斥一顿,就完成了“政变”过程。因为,那时的皇帝,已经是“天怒人怨”,在政治力量对比上,完全处于孤立地位。太后对大臣们说:“我早知他不足以承大业,不过时事多艰,不宜轻举妄动,只得留心稽查管束。”如今皇帝终于用行动证明自己确实“不行”,因此,她不得不再次负担起政治的重任。
太后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大部分重臣的支持。
这次失败,彻底打垮了意志本不够坚强的皇帝。事实上,在百日维新后期,他也意识到改革出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面对铁板一块、惰性强大的官僚体系,他再次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也再次预感到自己主导的这场政治大戏将会以惨败收场,就像上次甲午战争一样。失败似乎已经成了他的宿命。检点自己的一生,他发现,除了学业之外,他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取得过成功。他从来没有真正赢得太后的欣赏,也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甚至于,他没有能力给大清帝国生出一个皇子。
当太后宣布将他软禁起来之时,皇帝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事实上,在内心深处,他崩溃了。他也认定了自己“不行”。在此之前,他的情绪状态一直是循环式的,在大起大落的两极间跳动。而从他被软禁到他去世的整整十年间,也就是说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的黄金年华,他全部是在颓唐麻木中度过的。在这十年间,他未始没有机会重返政坛,比如义和团战争之中;他也未始没有弥合与太后关系的可能,毕竟他与太后朝夕相处。可惜这个单纯的人没有这个心机与能力。慈禧太后乐于把他像一副用过的旧行头一样摆在皇位上,就像一个脱了壳的蝉乐于把失去生命的旧壳背在背上,也不嫌累赘。因为有这样一个皇帝在身边,太后更可以证明自己亲自秉政是无可奈何的、别无选择的。在光绪生命的后四分之一时间里,他虽然还在呼吸,但已经没有了灵魂。光绪朝的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介绍变法后皇帝的精神状态说,他“见臣下尤不能发语”,每次朝见,“先相对数分钟,均不发一言,太后徐徐开口曰:‘皇帝,你可问话。’乃始问:‘外间安静否,年岁丰熟否?’凡历数百次,只此两语,即一日数见亦如之。于语以外,更不加一字。其声极轻细,几如蝇蚊,非久习殆不可闻”。
有人说,光绪皇帝这种表现,是“韬光养晦”。然而我看不到证据。“韬光养晦”是一种貌似被动的主动,一种建设性的退却。而光绪皇帝的表现,只能让人看到自我放弃、自我逃避和自我折磨。
《宫女谈往录》中,老宫女的回忆尤其令人心痛:“光绪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饮食更是不挑不拣、漠不关心……最愉快的时候,是光绪和太监下象棋,很平易近人,下完棋后,仍然像一块木头,两眼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急躁发脾气的性格根本不见了。好像他下定狠心,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装痴作哑。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收敛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痛苦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光绪皇帝终于在压抑中痛苦地死去,结束了自己没有一天欢乐的人生。似乎是因为这个消息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终于完成了扭曲、压制、败坏一个人的任务,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也撒手而去,了解了这对母子三十四年的恩恩怨怨。
第三章
洪秀全:上帝第二子的前世今生
一个梦的家当
一
其实用不着太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基本解析这个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梦。
1837年3月1日的洪火秀(洪秀全的原名),确实已经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
他从小被家人和乡邻寄予太高的期望。在这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子里,火秀是最聪明的孩子。虽然不怎么用功,但是他在私塾里回回考第一。上学路上,谁遇见了火秀,都要摸着他的脑壳夸奖几句。老师们说,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学生,莫不是官禄布几百年来头回要出秀才了?既然先生们都这样下了断言,大家更纷传,莫说秀才,看火秀这个聪明劲,恐怕连举人也中得!将来点翰林做宰相,要享大福哩!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说:“老师和父老们都交口称赞他,以为取功名如拾芥,行见他显父母光宗族了。”“有几个老师因见他家贫好学,竟免收学费,族人也有馈赠。”供洪秀全上学,竟成了宗族情结极重的客家人全族事业了。
集宠爱与希望于一身,虽然出生在赤贫家庭,火秀却称得上娇生惯养。所有的家务活儿都不让他沾手,别的孩子吃野菜糊糊,他却总能吃饱红薯。他们有理由确信,现在吃进火秀肚子里的每个红薯,将来都能屙出同等体积的银锭。事实上,谈论孩子的学业,预想未来的荣光,成了洪镜扬最大的精神享受。《天国的陨落》中这样描述这位父亲:“就连平时聊天也喜欢以他的幼子为话题。每当听到别人赞许洪秀全聪颖可爱,他便眉飞色舞,兴头上还会邀请对方到家中做客,继续唠叨他所感兴趣的话题。”
然而官禄布村的农民们不知道他们的眼界是多么浅陋。他们不知道,这个穷山沟私塾的教育水平,根本支撑不起洪氏家族的庞大梦想。从洪秀全后来所写的那些诗文来看,他本也算不上天生才俊,只不过在这个小山沟的孩子们里算是拔点尖罢了。
洪秀全当然更不知道这一点。正如自己是家中的宠儿一样,在潜意识里,他也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上天对他格外垂青,上天理所当然要对他格外垂青。他比谁都坚定地相信,自己将来会一帆风顺、出将入相、功名富贵,做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然而,从十六岁那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被突然截断,挫折不由分说地一次次降临到这个人身上。十六岁那年,洪秀全首次出击,去考秀才。原以为会如探囊取物,不料结果却是黯然落榜。如果说十六岁毕竟还小,失手一次也没太大关系,但二十三岁再次落榜,就使他的命运变得风云难测了。从小没经过什么挫折的他其实是相当脆弱的,一个无比可怕的前景已经隐隐铺在他的面前:难道他会成为一个进不了学又耕不了地的废人?本来活泼开朗的他日渐沉默寡言,世界在他眼里变得越来越阴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可怕。
所以,1837年,也是洪秀全二十四岁那年第三次落榜后,他晕倒在榜前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很显然,他无法直面他人和世界,只有逃避到高烧和梦魇中去。而这一巨大的打击,使他郁积多年的“本我”冲动喷薄而出,他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梦幻过程。这个梦是如此瑰丽,如此神奇,又如此真切,使他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恍如昨日。
梦的焦点是那个奇怪的老人。他身着中西结合的服装,外貌明显具有西方人特点:“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相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上。”
《太平天日》写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多年之后,为了符合神化自己的需要,洪氏想必对梦境做了后期加工。做此梦时,洪氏尚不知上帝为何物,把这位老人称作“上帝”,是多年之后的事。当时,他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这位老人是天上的主宰。这位老人告诉洪氏,他洪秀全并非凡夫俗子,乃是他的儿子。
梦是愿望的达成。出身贫寒是洪秀全对上天最大的不满。而如今,他从贫农洪镜扬之子变成了上帝的孩子,拥有了最有权势的父亲。这个父亲要远比贫农洪镜扬有威严。见到洪火秀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坐装衣袍要齐整,头要轩昂,身要挺直,手要覆在膝上,脚要八字排开”。
这才是大人物的姿势。这一姿势,想必是洪火秀在看书中那些古代将相的画像时记住的。洪火秀现在已不是凡夫俗子。在梦中,上帝赐他一个名号,叫“天王大道君王全”。他的两个哥哥后来回忆他高烧时的种种呓语:“朕是真命天子,尔知么?”“天下万郭人民归朕管,天下钱粮归朕食。”“太平真主是朕的,朕睡紧都坐得江山,左脚踏银,右脚踏金。”
掌握了绝对权力的洪火秀在梦中痛快淋漓地报复了这个世界。他第一个报复的是孔子。就是这个孔丘,开创了儒学,害得他寒窗十年,尝尽了辛苦,最后却一无所获。在梦中,上帝把孔子叫到面前,斥责道:“尔作出这样书教人,尔这样会作书乎?”然后,把孔子按在地下,打了一顿屁股,“鞭挞甚多”,“孔丘哀求不已”。“上帝乃念他功可补过,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
两个哥哥后来回忆洪秀全的病状时说,他在高烧之中大喊大叫,一会儿喊杨家将,一会儿喊赵玄郎,一会儿喊打,一会儿喊杀。洪秀全自己回忆说,那是在“天爹”和“天哥”的带领下大战妖魔。妖魔林林总总,红眼睛四方头,“妖头甚多变怪,有时打倒在地,倏变为大蛇矣;又将大蛇打倒,倏又变为别样矣,能变得十七八变,虽狗虱之小亦能变焉”。
这有点像《西游记》的故事了。在昏迷之中,他进入了童话世界,连日连夜地与妖魔作战,而且还有杨家将、赵玄郎助阵,喊得声嘶力竭,全身大汗淋漓。
洪火秀一病就是三十多天,一家人围在床前心急如焚,洪镜扬欲哭无泪。孩子病成这样,看来是没救了,没想到一家人二十多年的心血和希望就这样一朝幻灭。他们默默地给火秀准备了棺材,安排后事。
第四十天头上,洪火秀的病突然有了转机,他高烧退去了,也不再大喊大叫了。一家人大喜过望。只是洪火秀神志还是不清醒,迟迟不愿从美妙的梦中回到现实,说出话来让人莫名其妙。他睁眼看见洪镜扬,就说:“朕是天差来真命天子,斩邪留正。”姐姐洪辛英从婆家赶来探望,他拉着姐姐的手说:“姊,朕是太平天子。”洪镜扬见他胡说八道,骂了他几句,他却说:“朕不是尔之子,尔骂得朕么?”
四十五天之后,洪火秀终于起床了。他按梦中老人的指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秀全”。全者,人王也。
二
“一个鸡蛋的家当”当然只是笑话,然而回顾洪秀全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梦,其实就是他最大的一笔“家当”。
这个梦如此离奇而真实。他坚信这个历历如绘的梦一定别有深意,一定是上天给自己的某种启示。和那些从一开始就蓄意欺诈的宗教家不同,这个梦使洪秀全在创立拜上帝教时真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超自然的存在。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使他拥有了一种特殊的气场。这种气场对于他后来的“传教”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民间宗教领袖必须足够狡诈和敏捷,才能愚众惑民。以洪秀全原本朴质方硬的性格,本不适合这种事业。但是他的身上散发着的这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征服了最初一批信徒。事实上,洪秀全比谁都清楚这个梦对他的重要性。他后来在诗文中屡屡强调其真实性,如《原道救世歌》中,他这样写道:“真言语,不铺张,予魂曾获升天堂,所言确据无荒唐。”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历史巨流之所以出现那个惊天大弯,仅仅是因为被一个乡下年轻人的怪梦轻轻撞了一下腰。这个梦是如此离奇,如此绚丽,如此怪异,又如此惊悚。它似乎是上天的一个寓言,预示着它将把整个中国带入一个同样惊悚而狂乱的迷梦当中。
从废人到神
一
虽然洪秀全二十四岁就受到了神启,然而他是六年之后才走上了革命之路。
梦中的许诺毕竟是虚幻的。醒过来后,洪秀全又拾起了书本,继续打算在科举之路上奋斗。毕竟他才二十四岁,这条路还没有完全堵死。我们不能肯定考上秀才是否可以让洪秀全满意终生,但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拥有了一个举人的头衔,他一定别无所求了。
很可惜学政无法预知历史。所以洪秀全苦学了六年之后,又一次揣着家里人东拼西凑来的路费进城赶考,结果当然还是落第。事实上,以他的文笔,如果真的成了秀才,倒是对大清国文化教育水平的讽刺了。
这次落第使洪秀全的人生之路彻底明确了。他已经考了十五年,如今年已三十岁,功名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了。学习别的手艺也已经来不及。他肩不能担,手不能提。除了那个离奇的梦之外,他无论是文笔、能力还是性格,都相当平庸。从他后来的人生表现来看,我们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领域获得什么引人注目的成功。
在抑郁无聊之中,他收拾旧书,发现了几本《劝世良言》。这是六年前那次赶考时一个传教士送给他的。既然不要钱,他就留了下来。此时闲来无事,就坐下来翻翻。如前所述,他突然想起了那个梦:这里面描写的上帝,和他梦中的那位老人怎么那么相似?
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在洪秀全脑中闪过。走投无路的他仿佛突然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他兴奋地告诉自己的家人,他是“上帝之子”,是“天下万物之主”。
“拜上帝会”从此诞生。被命运逼到了墙角的洪秀全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不,不是稻草,而是打开一个全新世界的金钥匙。他的那个“异梦”,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二
从表面上看,历史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的创作者是一位把“偶然”运用到了极致的戏剧大师。不过,历史的深奥或者悲哀实际上在于,每一个偶然背后都隐藏着巨大而沉重的必然。太平天国因为它“中西结合”的特殊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显得相当怪异。其实,在这张怪异的面孔下面,它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不过是漫长而复杂的中国历史的再现。
“一个梦的家当”这种异事,并不是只发生在洪秀全身上。我们随手翻检史书,在他之前和之后,都可以找到相似的例子。
《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载,乾隆三十九年,山东清水教起义的领导人王伦在起义之前,曾经“梦见是龙”,因此预测自己“将来大贵”。这个梦坚定了他起事的决心,后来又被广泛宣传,成了教徒们信心的来源。
《靖逆记》载,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的重要首领李文成,之所以始终坚信自己能成大事,也是因为一个奇怪的梦:“夜梦魔神语之曰:君乃十八子明道震宫九教主也,得东方生气,居河洛之中,协符大运。文成惊异,益自负。”甚至在洪秀全的伟业烟消云散一百多年以后的新中国,这种事还曾经多次重复。比如《帝梦惊华》中记载,1980年左右,四川巴中县青山乡曹家沟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农民曹家元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他爷爷坟前坐着一位白须老人,老人头上有一条一丈多长的金龙腾飞。老人说:“我是你爷爷,把这个坛子给你吧!”他打开一看,里面都是黄澄澄的金子。
不久之后,他又做了一个怪梦,梦到他进了县剧团,演出“黄袍加身”的戏,宫娥彩女排成两排,站在他的身后。
这两个梦使他相信自己有皇帝之运,因此自命不凡。后来1982年春节扫房时,他又在木仓中偶然拾得《五公经》一本。读了这本书,他更加相信自己就是书中的“应运之人”,从此不再劳动,专心研究《五公经》,投入民间宗教事业,学会了“出神”、“走阴”,在发展了一批信徒之后,于1982年5月16日在曹家沟自家院中举行了登基大典。信徒八十一人跪拜在地,在小小山村里,场面相当壮观。当然不久后,此组织就被公安机关侦知并迅速剿灭。
三
洪秀全经历的背后隐藏的另一个规律是:那些民间宗教的创立者,起初往往都在俗世的奋斗中屡屡受挫。
在解放之后破获的许多起“会道门”案件中,这个规律表现得很明显。《帝梦惊华》中还记载了一个案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苏北盐阜创立了“黄坛教”的朱良美,在创教之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儿。他因为长相肥丑,又不务正业,被人称为“猪郎公”。被命运逼到角落后,他狗急跳墙,宣布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儿子,创立“黄坛教”,以此奇招一举扭转了人生的颓势。他以“狐仙附体帮人治病”的方式,发展了附近六十户二百五十余人入教。原本娶不上老婆的他成为教首后,给自己设了三宫六院,在信徒中挑选“娘娘”,前后封了“正宫娘娘”、“东宫娘娘”、“西宫娘娘”及“贵妃”共计十七人,过上了帝王级的豪华性生活。
1990年,在河南嵩县老曼场创立“万顺天国”的李成福,命运与朱良美大同小异。他因为家境贫困,又不务正业,一直没娶上老婆。直到三十四岁,才和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订了婚。订婚不久,那个水性杨花的寡妇又移情于他的弟弟,成了他的弟媳。悲愤之下,李成福离家出走,背井离乡,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衣锦还乡。在挖了两年山药之后,他凭着自学的看风水、算卦的本事,在异乡获得了山民们的尊重。他手持几本《奇门遁》、《推背图》,向山民们宣布这个朝代快完了,他要执掌江山。巧舌如簧的他居然成功地发展了一批骨干,创建了“安民党”,筹建“万李起义军”,并在1990年正月的一个晚上宣布“万顺天国”正式成立。可惜他远没有洪秀全走运,“天国”成立不久,他就进了监狱。
当然,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的总导演林清。这次起义因为义军传奇般地攻入紫禁城而名垂青史。起义总首领林清的命运转折,生动地向我们演示了民间宗教是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
林清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生于北京近郊。父亲是一名衙门里的书吏。他的前半生几乎完全是由大大小小的失败串联起来的,这些失败之间甚至没有什么缓冲地带。
据《靖逆记》描述,林清“少无赖,(其父)先本捶挞之,不克悛,屏处药肆”。读了几年书后,他发现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于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一家药铺里当学徒。三年学习期满,他学了点中药知识,“并略懂医病”,就此走上了社会。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里河一个药店里当伙计。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不幸的是,他刚走上社会就染上了嫖娼的恶习,因此得了梅毒,长了一身的毒疮,“被药铺逐出”。
他的第二份工作收入又低,又不体面——在顺城门外大街打更。这一般是老头儿干的活儿。不过也有好处,因为打更都是深更半夜出来,不怕人瞧见他的毒疮。不久之后,父亲去世,他的毒疮也好得差不多了,就回乡顶替父职,任黄村巡检司书吏。
书吏虽然工资低微,有的甚至没有工资,但是因为充当着官僚体系与民间社会的连接轴,这些人拥有操纵潜规则的空间。心黑手狠而又“门儿清”的书吏中,不乏发财致富者。可惜林清发财之心过于操切。当上书吏不久,他就因为私扣民夫工资而被革退。这是他第三次失业。
被“开除公职”之后,他并不服输,决定自己创业,投身商业,用没被官员查出的那部分贪污款与他姐夫合伙,在黄村开了个茶馆。一开始,他跑东跑西,很卖力气,茶馆经营的势头不错。怎奈他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事业刚开头,他就陷入赌博之中,不久把自己的这份本钱输得精光,被姐夫撵了出去。这是他第四次失业。
连续遭遇了三板斧后,他对人生并没有失去信心。他的长处就是从不服输,“大不了从头再来”。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偷越边墙,潜入满清皇帝们圈为禁地的热河。在那里,他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曾经经管河务工程的“工作资历”,获得了一位管理皇家工程的“汪巴大人”的信任,参与管理“布达拉石作工程”。工程项目自古至今都是贪污腐败的最佳渠道,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经历。很快他就赚了一大笔钱,“衣锦还乡”,大摇大摆地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回到了黄村。
然而好景不长,财主日子没过几天,因为赌博和嫖娼,他很快就把这笔钱败光了,再次成了穷人。
不过见识过花花世界的他已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他再度外出,南下苏杭。在苏州,他谋到了一份在“四府粮道衙门”当长随的工作。《靖逆记》记载:“清有口给,能营贿赂所得,即散去若粪土。及事觉,官绳以法,清潜逃。”也就是说,他又一次因为过于大胆地贪污枉法而失业。这是第五次。
这次失业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这是遥远的他乡,举目无亲,他连家都回不了。想来想去,只好靠记得的几个药方当上了游方医生。游方医生其实比乞丐强不了多少,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更谈不上能攒下钱了。没办法,他平生第一次当了苦力,在粮船上给人拉纤。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他可以沿运河一路北上,回到北京。不过当粮船到达北京时,他已经形同乞丐。
回到北京之后,他又卖过鹌鹑,还当过鸟雀铺店员,因为好吃懒做都没干长久。他还因为将鸟雀店本钱花光,“险些被人送官”。最终,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黄村,落脚在外甥董国太家。
总结前半生,林清换了十来种工作,除了在热河的一次外,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大清盛世”中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并不如王朝自己宣传的那么安稳,另一方面也说明林清本人性格中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好逸恶劳、性情浮躁、做事没常性、大手大脚。
直到加入民间宗教后,这个“屡战屡败”、“百无一能”的“废人”的命运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转折。嘉庆十二年(1807年),三十七岁的林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了“荣华会”(即“八卦教”中的“坎卦教”)。
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林清加入荣华会是因为真正的信仰,《靖逆记》说:“清之初入教也,意图敛钱,无大志。”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林清自己的供词:“我起初倡会,原是意图敛钱。”
然而林清马上就发现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发现他简直就是为宗教而生的!他具有成为一个伟大民间宗教家的一切条件:第一,他有极好的口才。《靖逆记》说:“清有口给。”他知道怎么讲教理讲得深入浅出而又神乎其神,非常适合传教和辩论。走南闯北的经历,又使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更加油滑熟练。
第二,他见多识广,脑筋灵活,又生性慷慨,善于结交。如前所述,《靖逆记》记载他得来的钱,“即散去若粪土”。
第三,他略懂医术,而免费治病是民间宗教传教的最好方式。他经常走街串户,以行医为名进行传教活动,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入教不久,他在教内的地位就节节上升,迅速取代了原来的教首郭潮俊。此人虽然资格较老,然“性怯懦,遇事畏葸”,教门一直打不开局面。林清做事有魄力,敢闯敢干,在他成为教首后,因他“有大刀阔斧和勇于进取的作风,从而改变了以往教门的保守势态。使坎卦教不再屯于大兴县农村、乡镇的一隅之地,走向了北京内城、京边诸县以及直隶地区;教徒也从单一的农民,发展到各个阶层”。
林清雄心勃勃,很快就依仗实力,统一了这一区域范围内的白阳教、红阳教诸教派,成了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大的宗教首领。他把自己宣传成“弥勒佛转世”,全称是“掌理天盘八卦开法后天祖师”。教徒们认为他是“文圣人”,“就同孔圣人一般”。他向每个教徒收取“根基钱”,迅速成为巨富,过上了“食有鱼出有车”的生活。
林清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成功滋味。他在民间宗教中,不但获得了温饱和金钱,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地位、尊重和信任,体会到了以前世俗事业中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成功感。这种感觉实在太甘美了,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的二流子林清几乎变了一个人。《董国太供词》称:“自从掌教,据说他不嫖赌了。”他的眼里燃烧着光辉,他的身上笼罩着严肃。他不再赌博,也不再嫖娼,举手投足,完全是成功人士的模样,浑身上下,一派威严的“圣人”风度。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