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小说网 > 包兴桐文集 > 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幺公和幺婆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死对头,现在,当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下了山,住在山下的移民点里,那些新邻居们对这对老夫老妻的关系感到很新奇,所以,大家对他俩的事情充满了热情。这让幺公和幺婆对新的环境和生活感到非常的不适应,甚至有些不满。这也许是这对死对头夫妻近十几年来唯一一次意见相同的时候,我想,如果让他们再搬回到石门山上,他们两个都会表示同意。当然,山上是搬不回去了,山上的旧房子已经响应政府号召拆了,再说,现在山上已经是獾猪的天下了。獾猪什么都拱,都吃,蕃薯、土豆、花生,甚至马蹄笋。山上真的不能住人了。

    以前在石门,关于幺公和幺婆这对死对头夫妻,有一个典故。有一次下大雨,幺公和幺婆都被关在屋里,没有事做,只听到好大一片雨声。

    “兔子没草了,该去拔点草才好!”幺婆突然说。

    “拔什么草,下这么大的雨。”幺公应了一句。

    没想到幺婆一听“砰”地站起来,戴上斗笠,拿起竹篓,冲进雨里。

    “你这”幺婆跑得快,雨声又大,没有听清幺公下面的话。事实上,幺公没再说什么,他把剩下的话连气一起吞进了肚子里,看着门外的雨和满山的白雾发愣。

    该做晚饭了,幺婆还没有回来。幺公到上屋下屋看了一遍,人家都在吃饭,没有幺婆的影子。幺公开始慌了,叫了几个人一起去找,后来,在山后的一个陡坡旁看到被树杈挂住的竹篓,篓里的兔草撒了一地。

    “肯定滑到下面去了,快到下面去找。”大家说完就往下面走。没想幺公一个人却往上面走。

    “老幺!”大家不由得大声叫道。对幺公这份不讲情理的做法大家差不多都生气了。夫妻吵架嘴上过嘛。

    “我到上面找她!”幺公在在雨中大声说“她知道我会到下面去找她,她爬也会爬到上面去的。”

    后来,幺公果然在在上面找到她。幺婆滑下陡坡,折断了一条腿,她真的就揪着树根和杂草硬是爬到上面等着。幺公说要背她回去,她说什么也不肯,说爬也要要爬回去。但她显然已经没力气了,后来,大家叫了一个年轻人硬是把她背了回去。

    典故是会跟着人走的,尤其喜欢跟着一群人走。当石门的人陆陆续续移民到山下的移民点,这个个典故也便来到了他们新邻居之中。“真的是前世搭错了骨头。”所有的人听了这个典故,都不由得要笑着说,人们觉得它实在很好地印证了大家的所见所闻。

    幺公和幺婆虽然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但一家人却做两家事,说两家话,什么东西也都是两份的:房间是两个房间,床是两张床,灶虽然是一个灶,却是两口锅,两张桌子。幺公和幺婆这对几十年的夫妻,却是如此的没有夫妻相,是那么的不同。一个要吃咸,一个要吃淡;一个喜欢干饭,说饭越硬越香,一个却说干饭噎死人,非稀饭不吃;一个没有鱼肉无法下饭,一个闻见鱼肉的腥味儿就翻胃;一个喜欢吃鸭,一个却觉得鸭子都是骨头碴;一个鸡蛋要做蛋羹,一个却觉得烹炸才算香喷喷;一个怕冷,一个怕热,一个不怕脏,一个不怕干净,一个睡觉时要头北脚南,一个却要东西朝向才睡得踏实,一个要早睡早起,一见太阳下山就哈欠连天,一个却不玩到三更半夜身子粘不得床,早上吃过早饭还要睡个回笼觉;一个喜欢养猫,一个喜欢养狗,而且教狗去咬猫世上再也找不到两个如此不同的人了,一个喜欢的,另一个一定厌恶之至,一个讨厌的,另一个简直就成了嗜好。大家想,这样的两个人做了夫妻,月下老人一定是喝多了。当然,这对夫妻让大家感到奇怪的,还在于一个他们中间还时常走动着一个叫勇公的老人,老人常常给他们送点粗粮瓜菜,但从不在他们家吃饭,也不过夜。当然,送的东西也都是两份的,一份给幺公,一份给幺婆。

    但就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却有十个儿女。不敢说他们一生恩爱,但一定有过不少欢喜的时候,要不然,这十个儿女是怎么也榨不出来的。知道些旧事的老人们说,这对死对头年轻的时候,还真的是欢喜的时候多。

    幺婆是童养媳。事实上,在我们这地方,童养媳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一般是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人家领养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将来的出路,可以做这家人的儿媳,也可以作这家人的干女儿,从这家再嫁到别家,所以,关键还是看这个女孩到的是怎样一个人家。从女孩这家来说,怕女孩到了别人家里不受欢迎,一般都会把家里聪明伶俐、乖巧漂亮的那个送给别人。幺婆五岁来到幺公家,十一二岁便出落得有模有样,村人都说她像戏里大户人家小姐的丫环——在乡下人的审美里,丫环总是比小姐要更漂亮——人又乖巧、懂事,幺公家待她真是一点都不比亲生的女儿差,幺公兄弟三个也视她为亲妹妹一般。虽然邻居们常会开他们玩笑,一下子说这个和幺婆更配,一下子说那个和幺婆有夫妻相,事实上,这兄弟三个都一样漂亮,和幺婆都有那么点夫妻相。当然,这种半真关假的玩笑一般都不会落到幺公头上,因为幺公在兄弟三个中排行最小,所以,村人们每一次开玩笑的时候,两个哥哥都红了脸,不敢再说什么。幺公于是挺身而出,替两个受了窘的哥哥回敬了开玩笑人一番,那回敬的话总是极简单和可爱:

    “你爸和你妈才夫妻相啰!”

    或者干脆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说

    “你爸和你妈啰!”

    然后,说一声“姐,我们走,”就领着幺婆走了,两个哥哥不久也就跟在他们后面走了。因为两个哥哥大了那一点,就多懂了点事,大家玩笑又都是冲着他们开的,所以,在红脸的同时,在心里也就隐隐约约多了点那个意思。所以,虽然都以兄妹相待,但两个哥哥对幺婆难免就要多了那么点生份。倒是幺公,真的就童心无忌了。整天和幺婆打打闹闹,互不相让。那时候,他们父母就说他们两个前世对错了骨头。石门是个小村落,就十几户人家,小孩子并不多,他们兄妹四个玩什么也都不用叫别人了。住在山上,生活虽苦,但也简单,菜就在屋后的地里长着,蕃薯也在屋边的泥里卧着,兔子草满涧满坎都是,小孩子虽然也要帮大人干些小活,但还是玩的时候多,干活的时候少。何况,差不多所有的活儿都可以在玩玩闹闹中完成。玩的时候,他们四个常常变换派别。幺公和幺婆吵架了,不知是维护一种平衡,还是出于一种小孩子微妙的心理,要是大哥站在幺婆一边,那二哥一定站在幺公一边。当然,也只有幺公会和幺婆吵架或者打架。

    除了偶尔记住自己的生日和几个有好吃的节日外,乡村的孩子们向来是不记日子,不管时间的。在他们看来,时间已经把它的使命交给山上涧边屋前屋后的那些花虫树草。吃饭的时候,如果看到大人们兴致还好,干了一天活还有力气,其中便有一个说:

    “爸,茶叶抽芽了!”

    或者说:

    “爸,蛇出洞了!”

    或者说:

    “爸,上屋老七的蕃薯窑开了!”

    这种时候,做爸爸的便会顺便告给他们一些春分谷雨芒种夏至的知识。但在爸爸的话里,时间仍然和植物的荣枯、动物的出没连在了一起。

    在山野的绿了又黄里,虫们没了又现里,兄妹几个也跟着一天天长大。转眼,幺婆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漂亮姑娘了。按照本地当时的风俗,十五岁的女孩子已经是大人了,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作为童养媳,幺婆按照习俗,应该嫁给这家的大儿子,也就是幺公的大哥,大哥不愿意了再嫁给二哥。当然,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下,女孩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作出自己的选择——在几个兄弟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所谓的特殊情况,是说这个女孩胆子大又有主见,或者,这家的家长实在更疼爱这个干女儿。十五岁的幺婆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十五岁的她出落得非常标致、清爽,逢年过节或作客穿上花衣裳,把一村人的眼光都粘住了。幺婆的养父养母实在是疼爱,这份疼爱,除了有那么点希望把她留在家里的意思,更多的则是一份真心的喜爱,一份出于对一个伶俐、漂亮的女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平时,家里如果有点好吃的东西都是归她的——看着她张开小口吃东西那么甜美的样子,大家都觉得是份享受,连年龄最小的幺公都说姐姐吃东西的样子实在好看。家里最轻的活最干净的活也都是归她的——当然,在农村,一个孩子要想什么都不干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轻松,幺婆干活的样子也总是很好看的。因为这份疼爱,作父母的除了想让幺婆早点成为自己的儿媳外,还特地问了一下幺婆的意见。十五岁的幺婆除了稍稍领会了养父母的疼爱外,出乎养父母们意外地委婉表达自己的选择。在她十五岁生日那天,在父母的房间里,她对大哥的名字摇了摇头,继而,又对二哥的名字摇了摇头。养父母掩饰不住脸上的失望,差不多是绝望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他们差不多就要当场埋怨起来——埋怨对方对幺婆太娇惯了。

    “那你看上谁了?”妈妈不由得脱口问道。

    沉默了一阵之后,幺婆摇了摇头,一点都不着急或难堪。

    “肯定是看上别人了!”爸爸在心里叫道。

    “那”

    幺婆又摇了摇头,还是一脸轻松,甚至有一份小小得意在脸上跳跃。

    “妖精”妈妈不由得在心里轻轻骂道。

    “我们对你”

    “我知道!”幺婆很坚定,很轻松地回答。

    “难道你是”还是做妈妈的仔细,试探着问道。

    幺婆点了点头,红了脸。

    做妈妈的一阵惊喜,但随之这份惊喜慢慢就打了些折扣——因为养童养媳,主要是怕长子娶不到媳妇。在乡下只要长子娶了媳妇,这家香火就算没问题了。做爸爸的开始并不明白做妈妈的为何高兴,但渐渐地也就听明白了,原来幺婆愿意嫁给他们的小儿子,她的弟弟幺公。

    幺婆比幺公大一岁,这在乡下的婚俗里,是个挺不吉利的事。但在做父母的看来,总算把这样的一个漂亮女儿留在身边了。当然,因为是嫁给幺公,所以,幺婆的婚事往后推了两年。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以成人的身份,提前为自己的婚姻作了选择。她的这份选择,不仅决定了她自己、幺公,也稍稍决定了两个当哥哥的命运。大哥知道了幺婆的选择,就说自己要去学木工了,结果,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听说后来是在一个海边小镇作了一个渔民的插门女婿;二哥也说自己要去学木工,一去也没有回来,两位做父母的一直到去世都没见到他一面,甚至,一直都没有他的下落。很多人事后都说,老大和老二其实更喜欢幺婆。当然,并不能说幺公就不喜欢幺婆。对于一个大家公认的漂亮女孩,是很少有人会去拒绝的,事实上,在这场婚姻竞赛中,幺公是个被动者。他出乎意料地被推到一个重大的选择面前。一个女孩以她漂亮的模样突然降临在他面前,她的身份,她的漂亮让他无法拒绝,尤其是,当两位哥哥相继出走后,他更是想拒绝又不能拒绝。好在石门人家不多,乡下人又都宽容,再加上在乡下,延续香火、传种接代总是第一位的,所以,一家人很快从两位哥哥出走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尤其是,当两位年轻人完了婚事,身体有了接触,并且身子又在这中间近一步发育起来,他们几乎是全村最令人羡慕、最幸福的一对。很快的,他们以平均两年一个的速度生了八个孩子。这八个孩子,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都很漂亮,所以,大家都开玩笑说幺公是生产标兵,是劳模。他们生了八个孩子之后,停止生产了。当然,这也不奇怪,八个,对于许多夫妇来说,已经是超产了。奇怪的是,他们在停产了多年之后,突然,又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年一个。这让大家很纳闷:幺公是青光返照,还是闲来无事,老夫聊发少年狂了?但随着两个孩子相续长大,人们发现这两个孩子怎么看都不像他们夫妻俩,一点都不漂亮,这让大家不免要感叹如果种子陈了、田地贫了,长出的东西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可是看着看着,他们觉得这两个孩子好面熟,怎么就像一个人,一个熟人呢?可是,又觉得不大可能。

    大家对幺公和幺婆,还有那两个来路可疑的孩子,有了小小议论。但这样的事情,在乡下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所以,议论里多的是探讨和惊奇。大家更想看看,是一个怎样的男人让幺婆毫不含糊地替他生了两个孩子。当然,大家并不着急,按照一种经验,这个男人他自己慢慢会从暗处走出来,走进大家的视线、走进幺公幺婆的生活。在乡下,既然找个相好并不是件什么大事,最多男人和男人打一次架,女人和女人撕一回脸,那么,又有谁不愿去承认自己的劳动成果呢?果然,不久人们就看到一个男人在幺公的田里挥汗如雨,勤劳得像是幺公未得手的女婿。这个男人起早扛着锄头、挑着肥料走进幺公的地里,天落夜才一身汗水、一头泥草离去。他干得那么执着和忘我,好像是在侍弄他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一份生活的经验告诉他,也许现在正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幺公和幺婆正在家里用吵架或冷战来生成某种协议,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当他把这片地里的番薯弄成了番薯丝,把田里的稻子变成了金灿灿的谷子担进他们家,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两个孩子喊他干爹了。

    当大家发现这个男人原来是幺婆上屋的光棍勇时,除了惊奇,大家觉得非常气顺,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有人觉得幺婆实在是做了件好事,让光棍勇这样一个眼看着注定要绝户的光棍传了种接了代续了香火。要知道,光棍勇父母去世的早,他上面的哥哥又是个半白痴,半老不小的光棍勇自己都觉得要愧对对先人了。但幺婆怎么就看上光棍子勇,却让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作为一个男人,幺公似乎不管从哪一个方面都要比光棍勇出色的多。光棍勇,现在我们大家都叫他勇公。我们到现在对他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印象。听说年轻的时候更不长进,是村里有名的浪荡子。他常说,像他们兄弟这样的孤儿,又住在石门这样高的山上,是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的。所以,种地也不好好种,说是够吃就行了。种地之余,为了混饭吃,他吊儿郎当地学了不少手艺,学过木工、篾工和石匠,所以,一年总有不少时间在外面转悠,去了不少地方,认识了不少人,当然,也练了一张能说会道的油嘴。他一见年轻的女人就往上凑,就涎着口水和人家东拉西扯。但四十出头了,还是半个女人都没捞着。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幺婆却和他好上了,并且还很坚决地为他生了两个孩子。这中间的缘由,也许只有他们两人自己心里明白。当然,幺公慢慢的一定也会明白一些。正像勇公的生活经验告诉他的,一粒种子来到一块地上长成一棵树,的确是件很凑巧的事,这中间曾经有过多少的偶然和机缘啊,但也没什么,一粒种子它不在这块地上,就要在那块地上,只要它是种子,他就要追求土地,他就渴望生根发芽、大树参天。时间真是个最大的和事佬,一天一天,他就把一切事情给摆平了。那年秋天,光棍勇挑着金灿灿的谷子、白条条的番薯丝,走进幺公和幺婆的院子。一路上,沉甸甸的箩筐不知碰折了多少的衰草黄花。这以后,光棍勇隔三岔五就挑着点东西走进这个宁静而不乏热闹的院子,走到一群孩子身边。有时候,他还会坐下来和幺公唱点酒。勇公的加入,让幺公省力了不少,人们发现,从那个秋天开始,幺公有时候会割点肉,喝点酒,遇上下雨天,还会很放纵地在楼上房间的床上躺一天。

    “我爸和我妈,越老越那个了。”现在,幺公和幺婆的十个子女,常常这么说。勇公生的那一男一女,虽然后来族里人坐下来,把他们过续给了勇公,但他们仍然叫幺公阿爸,叫勇公阿叔。面对幺公、幺婆越演越烈的对头戏,做儿女的真是哭笑不得。有时候,两个老人为了芝麻大的事情对着干,那份认真和无聊,倒真的更像两个小孩子。

    “你们早点为我准备后事,死老头迟早要把我气死!”幺婆一个一个打电话给她的子女们。

    “我死了,做鬼也不会放过老太婆!”不久,子女们又收到幺公打来的电话。

    没办法,子女们坐下来商量了好几回,还是没有办法。倒是越商量越弄不明白,这两个老人到底怎么了。他们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好在,他们看到好多老人都是老了老了就糊涂了,他们想,他们的老爸老妈也一定是老糊涂了。最后,他们决定让两个老人分开来轮流住在他们家,一个人住一个月。

    “让他一个人清净享福,别想!”没想到,幺婆当着幺公的面就说不干。

    “不要说现在,我做了鬼也不会放过她。”幺公还是那句话。

    就这样,幺公和幺婆还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住在他们新的移民点里。他们好像真的越来越不同了:一个把饭烧得可以打死狗,另一个却要吃一天稀饭;一个太阳还在山顶就窝到床上,一个却要砰砰嘭嘭弄到三更半夜;一个开窗吹风纳凉,一个却连门都关上,连门槛缝都堵上,而且还真的一点都不出汗    06年8月21草就于西洋亭梧桐坦

    9月10日改于鳌江归去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