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后的蜕变与暗藏喜悦的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恩节。第一场雪。安妮宝贝的清醒纪。
白色的封面,下方是一帧栀子。绿色的叶茎撑着朵朵的花,纯净而无辜。
安妮宝贝曾经说过,白色是一种破碎,支离破碎,一种内心的流离失所。有激越的热情,但是容易被摧毁。到博物馆,她会从那苍茫的米色外墙中逃脱,而后进入充斥着以深色为主色调的大厅,喘息。
于是,她逃到黑暗里写字,孤独地写字。以寂寞的姿势。黑色是收敛的,沉郁的,难以琢磨的。是那样一种万劫不复。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
于是,有了告别薇安的尖锐,八月未央的沉郁,彼岸花的错失,蔷薇岛屿的诡异,二三事的恩慈。沉淀一年,直到2004的秋天,我们又看到了清醒纪的内省。
总是要走过时光的无边荒涯,经历太多人,太多事,我们才会“慢慢变成为一个时常心存留恋的人”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孤单一个人行走,带架旧相机,默默记录“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这些属于生命的痕迹,稍纵即逝。然后将“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在沉默对峙中清醒探询,不动声色,安静,安静得如此美好,安静到令人吃惊。
寻找到另外一种记忆的方式,沉着观察与提炼,更加内在、自我和感性。不再描述都市以及沉沦其中的边缘人,转而恋于物。开始将视线投向身边美好的事物,以及那些隐秘又细微的情节和情绪,毅然而决然。捕捉无边夜色之“迷幻光线,深夜站台,薄如蝉翼,从南到北”而她,永远只是过客。一只依然叫小乖或小呆的狗“光留下阴影,金边旅馆的床,夏天芬芳茉莉花”吸很淡的日本香烟。精心营造的狭小空间“刺绣白棉衫,仙人掌,珠片凉鞋”渴望像鱼一样没有声音的生活。
意象,气味,幻觉,往事。场景交叉变化着展开,更加蒙太奇,尽现文体飘忽不定的镜头感。一片片极富现场感的断章段落之间,看似毫无关系,可贯串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之间,有某种隐秘而诗性的联结。
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但却不是一本日记,有散文,也有小说,二者的自由结合。依旧的清冷淡定之外,文字更加的简单淡漠,甚至可说是精辟悲凉。所幸的是,悲凉之中欢喜依稀可辨。
从容沉静的叙述,美至魅的语言,是她一贯的纯粹和空灵。只是,故事性削弱,凸显丰盛而敏感的内心,与自己相处,发呆或者胡思乱想。所有细小而微妙的感受,只在一瞬间产生,并且依旧只给相通的灵魂倾听,那些“情意充沛又心有感伤的人”
对时光、美和痛楚的执著与敬畏,以一种纯简但意味悠长的锐利,直接抵达我们的内心深处,此起彼伏,并且盛放,让自己更深刻的与自己和她的灵魂对视。无关聚集和趋附,依旧有一种痛,深入骨髓。如此纯粹与凌厉。而且,痛者自知。
开始循入宗教式哲思。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大海,关于故乡,关于荒芜,关于孤独,以及与曾经爱过的人和陌生人之间那疏离而碎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明明灭灭,倏忽流转,时断时续。如她所说,对生命苦痛与喜悦的捉摸不定,使本质真相的摸索始终是写作盛大的主题。于是她开始在这本书里,尝试用轻省与回望,去触摸这样一种苦痛和喜悦,并且努力想要探测真相的边界。
于是她告别她生活多年的上海,北上到了一个硬朗而无情的都市。置身其中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她总是有一种被搁置的清醒感。然后带着“对光的向往,一直走到黑暗深处”继续写作,继续探测。幽深,寂静,自若。
“此时此地,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你始终都不知道它将如何降临及带来的终局”相对于宇宙这个大的时空,生命本身是如此短暂而脆弱。因此“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疼痛而暗藏喜悦的句子,似涉水到深处,海潮般一阵阵拍打过来,没有尽头,最终完全被吞噬。不留余地。
来不及清醒,便已沉湎。
开始被击中。无所提防。眩晕和窒息,内心空白至没有一丝语言。不想在寂寞中就此沦陷。因此我要,站在街头,或者随意走动,伸手摘一片云朵,或者撷一缕日光。沉默,或者微笑。这片刻静好,虽想教人落泪,却也心安。
一直记得最初看到的那张安妮的照片。照片上,扎着两条辫子的她,微笑中带着丝丝羞涩。现在的她,伴着那朵隐欲的玫瑰,或者沉溺,或者找寻,不断告别,不断开始,并且变化,并且成长。
写完清醒纪,她又出发,带着勇敢和虔诚的心,徒步去了敦煌和墨脱。一点点地靠近,远方,那冥冥中的召唤和圣地隐秘的意象。
祝福安妮,但愿这一切美好神圣的东西,会在她的内心产生力量和喜悦。
总是甘愿随时离开,馀下珍重。没有牵挂,不再想起。惟独对她,安妮宝贝,心存留恋。她说:“只要我们以相同绝望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
感谢安妮。
你在我身边
像一只偶然停怠下来的鸟
我想我爱你
我只想无声的观望你
——安妮宝贝
感恩节。第一场雪。安妮宝贝的清醒纪。
白色的封面,下方是一帧栀子。绿色的叶茎撑着朵朵的花,纯净而无辜。
安妮宝贝曾经说过,白色是一种破碎,支离破碎,一种内心的流离失所。有激越的热情,但是容易被摧毁。到博物馆,她会从那苍茫的米色外墙中逃脱,而后进入充斥着以深色为主色调的大厅,喘息。
于是,她逃到黑暗里写字,孤独地写字。以寂寞的姿势。黑色是收敛的,沉郁的,难以琢磨的。是那样一种万劫不复。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
于是,有了告别薇安的尖锐,八月未央的沉郁,彼岸花的错失,蔷薇岛屿的诡异,二三事的恩慈。沉淀一年,直到2004的秋天,我们又看到了清醒纪的内省。
总是要走过时光的无边荒涯,经历太多人,太多事,我们才会“慢慢变成为一个时常心存留恋的人”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孤单一个人行走,带架旧相机,默默记录“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这些属于生命的痕迹,稍纵即逝。然后将“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在沉默对峙中清醒探询,不动声色,安静,安静得如此美好,安静到令人吃惊。
寻找到另外一种记忆的方式,沉着观察与提炼,更加内在、自我和感性。不再描述都市以及沉沦其中的边缘人,转而恋于物。开始将视线投向身边美好的事物,以及那些隐秘又细微的情节和情绪,毅然而决然。捕捉无边夜色之“迷幻光线,深夜站台,薄如蝉翼,从南到北”而她,永远只是过客。一只依然叫小乖或小呆的狗“光留下阴影,金边旅馆的床,夏天芬芳茉莉花”吸很淡的日本香烟。精心营造的狭小空间“刺绣白棉衫,仙人掌,珠片凉鞋”渴望像鱼一样没有声音的生活。
意象,气味,幻觉,往事。场景交叉变化着展开,更加蒙太奇,尽现文体飘忽不定的镜头感。一片片极富现场感的断章段落之间,看似毫无关系,可贯串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之间,有某种隐秘而诗性的联结。
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但却不是一本日记,有散文,也有小说,二者的自由结合。依旧的清冷淡定之外,文字更加的简单淡漠,甚至可说是精辟悲凉。所幸的是,悲凉之中欢喜依稀可辨。
从容沉静的叙述,美至魅的语言,是她一贯的纯粹和空灵。只是,故事性削弱,凸显丰盛而敏感的内心,与自己相处,发呆或者胡思乱想。所有细小而微妙的感受,只在一瞬间产生,并且依旧只给相通的灵魂倾听,那些“情意充沛又心有感伤的人”
对时光、美和痛楚的执著与敬畏,以一种纯简但意味悠长的锐利,直接抵达我们的内心深处,此起彼伏,并且盛放,让自己更深刻的与自己和她的灵魂对视。无关聚集和趋附,依旧有一种痛,深入骨髓。如此纯粹与凌厉。而且,痛者自知。
开始循入宗教式哲思。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大海,关于故乡,关于荒芜,关于孤独,以及与曾经爱过的人和陌生人之间那疏离而碎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明明灭灭,倏忽流转,时断时续。如她所说,对生命苦痛与喜悦的捉摸不定,使本质真相的摸索始终是写作盛大的主题。于是她开始在这本书里,尝试用轻省与回望,去触摸这样一种苦痛和喜悦,并且努力想要探测真相的边界。
于是她告别她生活多年的上海,北上到了一个硬朗而无情的都市。置身其中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她总是有一种被搁置的清醒感。然后带着“对光的向往,一直走到黑暗深处”继续写作,继续探测。幽深,寂静,自若。
“此时此地,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你始终都不知道它将如何降临及带来的终局”相对于宇宙这个大的时空,生命本身是如此短暂而脆弱。因此“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疼痛而暗藏喜悦的句子,似涉水到深处,海潮般一阵阵拍打过来,没有尽头,最终完全被吞噬。不留余地。
来不及清醒,便已沉湎。
开始被击中。无所提防。眩晕和窒息,内心空白至没有一丝语言。不想在寂寞中就此沦陷。因此我要,站在街头,或者随意走动,伸手摘一片云朵,或者撷一缕日光。沉默,或者微笑。这片刻静好,虽想教人落泪,却也心安。
一直记得最初看到的那张安妮的照片。照片上,扎着两条辫子的她,微笑中带着丝丝羞涩。现在的她,伴着那朵隐欲的玫瑰,或者沉溺,或者找寻,不断告别,不断开始,并且变化,并且成长。
写完清醒纪,她又出发,带着勇敢和虔诚的心,徒步去了敦煌和墨脱。一点点地靠近,远方,那冥冥中的召唤和圣地隐秘的意象。
祝福安妮,但愿这一切美好神圣的东西,会在她的内心产生力量和喜悦。
总是甘愿随时离开,馀下珍重。没有牵挂,不再想起。惟独对她,安妮宝贝,心存留恋。她说:“只要我们以相同绝望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
感谢安妮。
你在我身边
像一只偶然停怠下来的鸟
我想我爱你
我只想无声的观望你
——安妮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