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沉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羔羊之歌是我看冬目景女先生的第一部漫画。最初吸引我的是她的画风,灰黯、缺乏激情的构图,略现随意凌乱的线条,都无情而残忍地压迫着读者的神经。但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却非常好,豪放大气之中同时融合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阴柔,给人以凄美忧伤的感觉,又富有怀旧气息——一言以蔽之,就是那种一眼即可予人鲜明印象的类型。
翻看羔羊之歌时,我脑中自然而然浮现出沙村广明老师的无限之住人。后来查阅资料,方始明白,原来沙村是冬目景女先生的弟子。不由慨叹,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了!两人都是以绘制阴涩压抑的作品而名闻遐迩。
正如友人宋银羽所说,他不喜爱羔羊之歌,我想,很多人都不喜爱这作品的。原因无非是羔羊之歌的主题太过黑暗,令人抑郁,负面情绪淤积胸怀无可宣泄。只是,依据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黑暗之与光明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在主观情感上或能有所偏倾,但在客观事实上却不该凭一己之好恶臆下论断。人们往往留心于光明代表的希望和勇气却忽略于黑暗代表的宽容和谅宥。查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由此而有“藏污纳垢”一说,开始仅用以比喻国君应有容人之雅量,后来才转而比喻隐庇坏人坏事。池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们热烈讴歌光明的同时,我以为,作为孪生双胎的黑暗也不能忽视,否则必然致使世界平衡失调,引发大的灾难。
描述光明的好作品不多,描述黑暗的好作品就更少。羔羊之歌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首先,它的命名就很是考究的,不同于现下充斥市场的商业漫画,它的文学气息较为浓郁。希腊以前有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一译狄俄倪索斯或玳安奈索斯)的习俗,羊是酒神的使者,每到祭祀时,使人装扮成羊,上台歌舞。另外“羔羊”更在众多如恒河沙数,浩淼若满空繁星的文学作品中成为替罪之身。这些都给人深一层次的文化享受。这大概就是羔羊之歌能在漫画专业圈内享有鼎鼎大名的缘由。
从其内容看来,冬目景定然考虑到读者群的定位,年纪小的不宜看,即使看了也不会懂。地球人都知道,小说、漫画以及影视作品的视觉享受等而上之,思考空间却等而下之。文字几乎不存在视觉冲击力,如果一定说有,顶多诗歌的字句排列可以勉强算之,但也极其有限的。漫画介于两者之间,留给读者的自由想象空间已不多。假使要增强漫画的蕴味,某种程度的技巧是必须的。讲故事,七分宣于口外,三分留于腹内,那是最好不过。如同和人相争时,先要收肘才能打人。羔羊之歌还未得克制的神韵,但已比绝大多数漫画强上太多。
羔羊之歌是一部关于吸血的故事。血是神秘的,总与生命相联系。圣经中反复提到:生命即血液,血液即生命。美国红十字中心至今仍高挂“血即生命”四字。而剥夺亚伯生命(血液)的该隐承受了严重的恶果——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于地上。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高城家族对血液有着神经质的偏好和狂热,这是他们的罪孽,所以他们担负了不能当的责罚。高城家的人总是蛰伏黑暗之中,忍受寂寞和孤独,然后渐渐为一种深深的恐惧吞噬掉身体和灵魂。这罪恶和恐惧在高城千砂和高城一砂两姐弟的身上达到顶峰。他们常常静坐,目光散漫游离,又似乎总是望向某个不知名的时空。只有在姐弟两人互相凝视时,他们的眼中才会闪烁一点火光,表明他们还是活人。高城千砂靓丽绝伦,她的性格锋锐而不加掩饰,如一把尖刀,让我惊叹于她和雷雨中周蘩漪的相似。千砂是羔羊之歌中最具魅力、刻画最成功的角色。千砂三岁病发,从此陷落黑暗,在渴慕鲜血的狂躁情绪中慢慢变得愤世嫉俗,锐比兵刀。她怀疑自身的存在价值,惟一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只是因为父亲的需要。她亟需证明自己,即使她明知自己不过是母亲的替身。然而父亲最后还是弃她而去,遗她在冷漠的世上。千砂想到了自杀,却被水无濑阻止。她的心渐硬渐冷,如石似铁,直到她遇见一砂。对弟弟的恬颜无知,她感觉愤怒,血管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为何却不承受相同的苦难?所以她刻薄地告诉弟弟真相:“家族遗传性的嗜血症,必須定期补充血液內的成分。問題不在這病本身,而是患者會对血感到飢渴。我們是吸血鬼家族啊!”并且,千砂一步步将弟弟引入黑暗中。
随着相处日久,千砂和一砂成为彼此在世上的羁绊。起初,千砂将父亲的影子和一砂重叠,后来又因得到一砂的助力,脱离父亲的阴影。在这个过程中,千砂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并借此获得完整。每次千砂割破皮肤,让一砂吸食血液,她都感到兴奋和满足。血液外流时,千砂就会由虚化实。有两个极具震撼力的场面可以让我们看出她的实体化。
其一,千砂因服用药物,身体柔弱一日甚过一日。半夜中,她疼痛醒来。一砂察觉,到千砂房中探视。千砂握住他的手,问道:“能让我一直握着你的手吗?在我睡着之前。”一砂似想将手抽离,但又忍住。千砂以一种嘲讽的口吻告诉弟弟,八重坚想要见他。一砂默然半晌,叫千砂松开自己。但千砂却冷笑道:“我偏不放手!”然后骤然起身吻住弟弟的唇。一阵沉寂,她颓然放开一砂,泪涌如泉。
其二,月明如鉴,洒下漫天清辉。姐弟二人执手并肩立于廊上,自然而然拥吻着,一砂倏然发病,把姐姐扑倒在地,咬上她漂亮滑腻的脖颈。千砂目光迷离,喃喃道:“就是这样,尽量吸吧让我成为你的血肉”
从上面二幕情景能够知道,千砂的情感和思想都已经摆脱父亲的不利影响。她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索求和付出。可是,有些人只能活在黑暗中的。千砂竟试着走出去,她甚至在学校和一位同学做了朋友,忘记了神的忠告,上帝说:
你的力量、生命和美艳来自黑暗,当你出现在阳光中,即是一切化为乌有之时。
高城一砂和姐姐不同,他有着十几年的正常人生活。跟姐姐重逢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属于这个世界,疑惑、忿懑、失落纷至沓来。他也试图抗拒突如其来的改变,奈何力不从心。当见到千砂以坚石划破肌肤,血顺着她的手臂蜿蜒而下,在指尖凝成血珠,他脑子里一根弦“嘭”地一声断了,旧有的世界轰然崩塌。一砂的性格优柔寡断,想要斩断和外界的联系,又总不能做得彻底。从开始的怀疑到接受现实,从挣扎到坦然,他失去了整个天空,但赢得了千砂的爱。江田夫妇曾直言不讳,千砂姐弟同住一个屋檐下,偏偏不给人姐弟的感觉,仿佛是他们的父母重新回到了旧宅。所以不能单纯断定他们之间是姐弟之爱还是异性之爱。血缘被命运拉扯成长长的丝线,将二人牢牢捆缚。他们的情感是不正常的,千砂更是个变幻莫测的人,但很多读者都很迷恋她。诚然,以寻常的尺度来衡量她,她实在没有几分赢人之处。千砂的可爱不在其“可爱”处,而全在她的“不可爱”处。这类女人总有她的“魔”是“魔”便有它的尖锐性。千砂爱憎分明,浓烈异常。在伤害别人时,她也把自己划得伤痕累累。环境的窒息使她变为乖戾,千砂置自己于高处,俯视周遭的人。她居高临下地看水无濑,以舌头舔舐他的伤口;她恶毒地嘲讽自己的弟弟;她冷酷地想要把八重坚从一砂身边撵走。想到就做,不计后果,这正是千砂的强大魅惑力之所在。可惜这魅惑不容易为人解悟,因为只有爱嚼姜片的人才懂得辛辣的好处。爱千砂这种女人,需要有硬的手腕、坚铁似的恒心、大的胃口,而一砂只是个柔弱的矛盾体。显然,他没有爱千砂的资格。
不断走向毁灭的恋情,充满着悲哀和同情和幽寂的苦恼。在历史长河中,日本文化生成了物哀、幽玄以及风雅三者相通的传统文化精神。物哀乃是对悲哀同情的反复咏叹,风雅带有浓厚的情调性,让人从颓伤中不断体味其不兴和寂寥感。至于幽玄,则认为“轮回转世”是“生死不灭”似乎生去死来都是幻,死是生的延伸,生命是无常的。我记得村上春树在他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中就说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冬目景也很好的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羔羊之歌随处都有悲哀寂寥的触觉。我虽然不通日文,但从一些译作中得知“日语‘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同的。”(川端康成不灭之美)因此读者能在伤感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
日本最浪漫、最具情调性的花当属樱花。我很注意羔羊之歌中樱花的出现,每出现一次,千砂给人的感觉都会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因为樱花和她母亲的死联系在一起。千砂的母亲曾告诉她,樱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樱花树下埋藏着死人。后来樱花之美在千砂死去的一瞬间达到了不可超越的高度。千砂静静躺在塌塌米上,一砂拉着姐姐的手,侧身而卧,阳光柔和地照射到他们身上。地下是千砂给一砂的毒药瓶,瓶盖已被拧开。窗外,春已将尽,樱花开始飘落
本来故事至此应该嘎然而止,但冬目景莫名其妙地让一砂复活,恨得我咬牙切齿。我一度猜想,也许是编辑要求她加上的,也算是替她开脱吧!
冬目景在后记里写道:“总之想画黑暗的无可救药,又不得不走向毁灭的故事当时的我有什么不满啊?一直想着世界末日来了,大家都死掉算了。”她毫不吝啬地泼洒自己的黑暗情绪。在这情绪中,那一抹猩红以一种绝望而动人心魄的姿态悄然绽放。冬目景几乎没有克制自己,任由黑色情素浸透到画图中,使细节真实精致。费纳希美学导论中指出:“某一审美感受可以持续一定时间,但是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疲惫和不快。”羔羊之歌自一开始,灰暗的情绪就泼墨似的浓重,毫无收敛,造成了审美的反愉悦感。而细节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细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赋予作品以血肉而不是为了肢解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细节的精致的修饰依然在艺术作品中流行,其目的并不是要使细节和整个的精神调和,而只是使每个细节本身更有趣或更美丽,这差不多总是有损于作品的总的印象,有损于它的真实和自然的。这话说得很不错,我看完羔羊之歌后,脑子里留下几幅鲜明的画面,而整个作品的印象反倒淡化了。过度追求细节会使作品变得支离破碎。希望冬目景能够慢慢学会收敛自己的情绪和叙述方式,使个别的画面和作品本身精神相契合。那样将会产生出更胜一筹的好作品来。
末了,说一点题外话。羔羊之歌的结局很令人失望的。世人不懂得宽容,高城家的人只能尽量文饰以求保护。他们是无根之人,受着与该隐一样的责罚,流离飘荡于地上。光明能触及人的灵魂,黑暗也能触及人的灵魂。她们都具有强大的感人力量。我实在不明白冬目景的想法,她竟在最后给了一砂希望。既然要玩黑暗,为何不一黑到底呢?自千砂努力地企图将弟弟推出深渊,这部漫画对我吸引力就大减。我忍不住太息,千砂居然从了良!那样一个黑暗的故事,是承受不了一点光亮的。千砂和一砂相拥着永堕地狱,沉沦暗夜,那才是最好的结果。或许冬目景在画到姐弟两双双赴死的时候,她突然发了癫狂,那样会更好些。
2004年12月22日成稿2004年12月26日修改于乌有斋
羔羊之歌是我看冬目景女先生的第一部漫画。最初吸引我的是她的画风,灰黯、缺乏激情的构图,略现随意凌乱的线条,都无情而残忍地压迫着读者的神经。但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却非常好,豪放大气之中同时融合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阴柔,给人以凄美忧伤的感觉,又富有怀旧气息——一言以蔽之,就是那种一眼即可予人鲜明印象的类型。
翻看羔羊之歌时,我脑中自然而然浮现出沙村广明老师的无限之住人。后来查阅资料,方始明白,原来沙村是冬目景女先生的弟子。不由慨叹,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了!两人都是以绘制阴涩压抑的作品而名闻遐迩。
正如友人宋银羽所说,他不喜爱羔羊之歌,我想,很多人都不喜爱这作品的。原因无非是羔羊之歌的主题太过黑暗,令人抑郁,负面情绪淤积胸怀无可宣泄。只是,依据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黑暗之与光明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在主观情感上或能有所偏倾,但在客观事实上却不该凭一己之好恶臆下论断。人们往往留心于光明代表的希望和勇气却忽略于黑暗代表的宽容和谅宥。查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由此而有“藏污纳垢”一说,开始仅用以比喻国君应有容人之雅量,后来才转而比喻隐庇坏人坏事。池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们热烈讴歌光明的同时,我以为,作为孪生双胎的黑暗也不能忽视,否则必然致使世界平衡失调,引发大的灾难。
描述光明的好作品不多,描述黑暗的好作品就更少。羔羊之歌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首先,它的命名就很是考究的,不同于现下充斥市场的商业漫画,它的文学气息较为浓郁。希腊以前有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一译狄俄倪索斯或玳安奈索斯)的习俗,羊是酒神的使者,每到祭祀时,使人装扮成羊,上台歌舞。另外“羔羊”更在众多如恒河沙数,浩淼若满空繁星的文学作品中成为替罪之身。这些都给人深一层次的文化享受。这大概就是羔羊之歌能在漫画专业圈内享有鼎鼎大名的缘由。
从其内容看来,冬目景定然考虑到读者群的定位,年纪小的不宜看,即使看了也不会懂。地球人都知道,小说、漫画以及影视作品的视觉享受等而上之,思考空间却等而下之。文字几乎不存在视觉冲击力,如果一定说有,顶多诗歌的字句排列可以勉强算之,但也极其有限的。漫画介于两者之间,留给读者的自由想象空间已不多。假使要增强漫画的蕴味,某种程度的技巧是必须的。讲故事,七分宣于口外,三分留于腹内,那是最好不过。如同和人相争时,先要收肘才能打人。羔羊之歌还未得克制的神韵,但已比绝大多数漫画强上太多。
羔羊之歌是一部关于吸血的故事。血是神秘的,总与生命相联系。圣经中反复提到:生命即血液,血液即生命。美国红十字中心至今仍高挂“血即生命”四字。而剥夺亚伯生命(血液)的该隐承受了严重的恶果——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于地上。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高城家族对血液有着神经质的偏好和狂热,这是他们的罪孽,所以他们担负了不能当的责罚。高城家的人总是蛰伏黑暗之中,忍受寂寞和孤独,然后渐渐为一种深深的恐惧吞噬掉身体和灵魂。这罪恶和恐惧在高城千砂和高城一砂两姐弟的身上达到顶峰。他们常常静坐,目光散漫游离,又似乎总是望向某个不知名的时空。只有在姐弟两人互相凝视时,他们的眼中才会闪烁一点火光,表明他们还是活人。高城千砂靓丽绝伦,她的性格锋锐而不加掩饰,如一把尖刀,让我惊叹于她和雷雨中周蘩漪的相似。千砂是羔羊之歌中最具魅力、刻画最成功的角色。千砂三岁病发,从此陷落黑暗,在渴慕鲜血的狂躁情绪中慢慢变得愤世嫉俗,锐比兵刀。她怀疑自身的存在价值,惟一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只是因为父亲的需要。她亟需证明自己,即使她明知自己不过是母亲的替身。然而父亲最后还是弃她而去,遗她在冷漠的世上。千砂想到了自杀,却被水无濑阻止。她的心渐硬渐冷,如石似铁,直到她遇见一砂。对弟弟的恬颜无知,她感觉愤怒,血管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为何却不承受相同的苦难?所以她刻薄地告诉弟弟真相:“家族遗传性的嗜血症,必須定期补充血液內的成分。問題不在這病本身,而是患者會对血感到飢渴。我們是吸血鬼家族啊!”并且,千砂一步步将弟弟引入黑暗中。
随着相处日久,千砂和一砂成为彼此在世上的羁绊。起初,千砂将父亲的影子和一砂重叠,后来又因得到一砂的助力,脱离父亲的阴影。在这个过程中,千砂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并借此获得完整。每次千砂割破皮肤,让一砂吸食血液,她都感到兴奋和满足。血液外流时,千砂就会由虚化实。有两个极具震撼力的场面可以让我们看出她的实体化。
其一,千砂因服用药物,身体柔弱一日甚过一日。半夜中,她疼痛醒来。一砂察觉,到千砂房中探视。千砂握住他的手,问道:“能让我一直握着你的手吗?在我睡着之前。”一砂似想将手抽离,但又忍住。千砂以一种嘲讽的口吻告诉弟弟,八重坚想要见他。一砂默然半晌,叫千砂松开自己。但千砂却冷笑道:“我偏不放手!”然后骤然起身吻住弟弟的唇。一阵沉寂,她颓然放开一砂,泪涌如泉。
其二,月明如鉴,洒下漫天清辉。姐弟二人执手并肩立于廊上,自然而然拥吻着,一砂倏然发病,把姐姐扑倒在地,咬上她漂亮滑腻的脖颈。千砂目光迷离,喃喃道:“就是这样,尽量吸吧让我成为你的血肉”
从上面二幕情景能够知道,千砂的情感和思想都已经摆脱父亲的不利影响。她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索求和付出。可是,有些人只能活在黑暗中的。千砂竟试着走出去,她甚至在学校和一位同学做了朋友,忘记了神的忠告,上帝说:
你的力量、生命和美艳来自黑暗,当你出现在阳光中,即是一切化为乌有之时。
高城一砂和姐姐不同,他有着十几年的正常人生活。跟姐姐重逢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属于这个世界,疑惑、忿懑、失落纷至沓来。他也试图抗拒突如其来的改变,奈何力不从心。当见到千砂以坚石划破肌肤,血顺着她的手臂蜿蜒而下,在指尖凝成血珠,他脑子里一根弦“嘭”地一声断了,旧有的世界轰然崩塌。一砂的性格优柔寡断,想要斩断和外界的联系,又总不能做得彻底。从开始的怀疑到接受现实,从挣扎到坦然,他失去了整个天空,但赢得了千砂的爱。江田夫妇曾直言不讳,千砂姐弟同住一个屋檐下,偏偏不给人姐弟的感觉,仿佛是他们的父母重新回到了旧宅。所以不能单纯断定他们之间是姐弟之爱还是异性之爱。血缘被命运拉扯成长长的丝线,将二人牢牢捆缚。他们的情感是不正常的,千砂更是个变幻莫测的人,但很多读者都很迷恋她。诚然,以寻常的尺度来衡量她,她实在没有几分赢人之处。千砂的可爱不在其“可爱”处,而全在她的“不可爱”处。这类女人总有她的“魔”是“魔”便有它的尖锐性。千砂爱憎分明,浓烈异常。在伤害别人时,她也把自己划得伤痕累累。环境的窒息使她变为乖戾,千砂置自己于高处,俯视周遭的人。她居高临下地看水无濑,以舌头舔舐他的伤口;她恶毒地嘲讽自己的弟弟;她冷酷地想要把八重坚从一砂身边撵走。想到就做,不计后果,这正是千砂的强大魅惑力之所在。可惜这魅惑不容易为人解悟,因为只有爱嚼姜片的人才懂得辛辣的好处。爱千砂这种女人,需要有硬的手腕、坚铁似的恒心、大的胃口,而一砂只是个柔弱的矛盾体。显然,他没有爱千砂的资格。
不断走向毁灭的恋情,充满着悲哀和同情和幽寂的苦恼。在历史长河中,日本文化生成了物哀、幽玄以及风雅三者相通的传统文化精神。物哀乃是对悲哀同情的反复咏叹,风雅带有浓厚的情调性,让人从颓伤中不断体味其不兴和寂寥感。至于幽玄,则认为“轮回转世”是“生死不灭”似乎生去死来都是幻,死是生的延伸,生命是无常的。我记得村上春树在他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中就说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冬目景也很好的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羔羊之歌随处都有悲哀寂寥的触觉。我虽然不通日文,但从一些译作中得知“日语‘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同的。”(川端康成不灭之美)因此读者能在伤感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
日本最浪漫、最具情调性的花当属樱花。我很注意羔羊之歌中樱花的出现,每出现一次,千砂给人的感觉都会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因为樱花和她母亲的死联系在一起。千砂的母亲曾告诉她,樱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樱花树下埋藏着死人。后来樱花之美在千砂死去的一瞬间达到了不可超越的高度。千砂静静躺在塌塌米上,一砂拉着姐姐的手,侧身而卧,阳光柔和地照射到他们身上。地下是千砂给一砂的毒药瓶,瓶盖已被拧开。窗外,春已将尽,樱花开始飘落
本来故事至此应该嘎然而止,但冬目景莫名其妙地让一砂复活,恨得我咬牙切齿。我一度猜想,也许是编辑要求她加上的,也算是替她开脱吧!
冬目景在后记里写道:“总之想画黑暗的无可救药,又不得不走向毁灭的故事当时的我有什么不满啊?一直想着世界末日来了,大家都死掉算了。”她毫不吝啬地泼洒自己的黑暗情绪。在这情绪中,那一抹猩红以一种绝望而动人心魄的姿态悄然绽放。冬目景几乎没有克制自己,任由黑色情素浸透到画图中,使细节真实精致。费纳希美学导论中指出:“某一审美感受可以持续一定时间,但是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疲惫和不快。”羔羊之歌自一开始,灰暗的情绪就泼墨似的浓重,毫无收敛,造成了审美的反愉悦感。而细节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细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赋予作品以血肉而不是为了肢解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细节的精致的修饰依然在艺术作品中流行,其目的并不是要使细节和整个的精神调和,而只是使每个细节本身更有趣或更美丽,这差不多总是有损于作品的总的印象,有损于它的真实和自然的。这话说得很不错,我看完羔羊之歌后,脑子里留下几幅鲜明的画面,而整个作品的印象反倒淡化了。过度追求细节会使作品变得支离破碎。希望冬目景能够慢慢学会收敛自己的情绪和叙述方式,使个别的画面和作品本身精神相契合。那样将会产生出更胜一筹的好作品来。
末了,说一点题外话。羔羊之歌的结局很令人失望的。世人不懂得宽容,高城家的人只能尽量文饰以求保护。他们是无根之人,受着与该隐一样的责罚,流离飘荡于地上。光明能触及人的灵魂,黑暗也能触及人的灵魂。她们都具有强大的感人力量。我实在不明白冬目景的想法,她竟在最后给了一砂希望。既然要玩黑暗,为何不一黑到底呢?自千砂努力地企图将弟弟推出深渊,这部漫画对我吸引力就大减。我忍不住太息,千砂居然从了良!那样一个黑暗的故事,是承受不了一点光亮的。千砂和一砂相拥着永堕地狱,沉沦暗夜,那才是最好的结果。或许冬目景在画到姐弟两双双赴死的时候,她突然发了癫狂,那样会更好些。
2004年12月22日成稿2004年12月26日修改于乌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