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小说网 > 武夫当国 > 武夫当国_分卷阅读_136

武夫当国_分卷阅读_136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6章,声东击西

    作战之前的侦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为什么袁肃没能立刻制订出详细作战方案的原因之一。显然,张镇芳之所以被称谓没有什么军事才能,那是因为他连事先侦查都没不知道,居然要求第三旅直接凭空的拟定作战方案。

    在侦查的过程中,第三旅剩下两个团和辎重部队也陆续从郑州开拔到开封。

    蒋百里告诉袁肃,第三旅毕竟是一支大部队,这么大动静的调动,不管商丘那边是什么民军也早就收到了消息。不管怎么说,接下来势必要加快进军的步伐,越快投入战斗,越能掌握一定先机,否则只会让商丘的作战更加复杂。

    到了二十日下午,第三旅三个团已经在开封完成集结,同时教导团和第二骑兵团一支骑兵连开拔到宁陵县,在此设下了前敌司令部。宁陵县也有张镇芳师的部分兵力,这里做为最接近商丘的前线,被张镇芳视为门户之地。

    同样是在这天晚些的时候,侦察队从商丘发回来第一封电文,告知商丘城南并没有发现民军的踪迹,但是经过一番打听可以确定商丘北部的城镇以及更北方向的县镇上,确实有一路民军盘踞再次。道听途说的消息是,该路民军的头领名叫王泽,手下大约有六千人之众。

    夜间,都督府总司令部参谋室,张镇芳、袁肃等人就搜集到的信息展开讨论。

    张镇芳是知道王泽这个人,毕竟之前经常与对方作战,多多少少是打听到相关的消息。不过他却告诉袁肃,王泽理应并不是商丘这边的主力民军,之前与政府军和十四师作战的主要部队,是白朗手下第三号人物名叫周宝林,并且部队还有打出来的番号,是属于扶汉讨袁军的部曲,所有编制也都是按照正规军序列来的。

    “周宝林对外声称有两个旅的部队,但充其量应该只有四个团不到四千人。当时与我部作战十分凶狠,甚至都能对着打阵地战。之前我部试图进攻商丘东城,结果周宝林部在城外居然构下堑壕阻击,让我部着实损失了一把。”李潜介绍的说道。

    “会修建堑壕?”袁肃感到很是诧异。如今许多地方军乃至北洋军的偏师都不懂得如何修筑堑壕,一支农民起义军却居然会采取堑壕战,实在让人感到意外。他随即又追问道,“这周宝林是什么人?”

    “据说以前在第六镇待过,不过只是下级士官而已。他与白朗本人是老乡,也是随同白朗叛乱的第一拨同伙。后来也听人说起过,这周宝林在豫南还当过刀客。”李潜说道。

    “周宝林与王泽是什么关系?”蒋百里问道。

    “王泽原本就是商丘本地的农民,后来是响应白朗闹事,算得上是附庸在周宝林麾下的一路独立人马。之前周宝林与王泽是一起占据商丘,上个月又听说周宝林奉命进攻皖北和豫北去了,本来命令王泽也一同去,但这王泽似乎不想离开老家,所以就留了下来。”李潜用推测的语气说道。

    听到这里,袁肃心里倒是可以理解白朗起义的构造,扶汉讨袁军是白朗本部人马的旗号,至于这个旗号之外的其他农民军,大多是跟风揭竿而起,名义上自称是白朗的人马,实际上与白朗本部并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

    很多农民造反成功翻了身,得了甜头之后自然会有别的想法。这是广大下层平头百姓典型的特点,也是为什么历来农民起义无法有始有终的根本原因之一。

    “之前周宝林只有四千余人,这王泽居然号称有六千人,未免太过托大了吧。”戴凤翔语气带着质疑的问道。

    “确实应该没有那么多,就算有六千号人,也决计没有那么多武器装备。别说这些杂牌的民军极其缺乏武器弹药,就连白朗本部人马也都缺乏正规的武器。大总统已经严令所有兵工厂和国内外军火商人,一旦查出有人私售军火,自视其为叛乱同罪。”李潜说道。

    “其实单看商丘现在的情况,也不难猜出所谓的六千人马是参了水的消息。倘若王泽真有那么强大的军力,为什么只龟缩在城北,却把城南全部让了出来呢?”蒋百里不疾不徐的说出了自己的推论。

    “嗯,没错,必是那贼人吹嘘的。”张镇芳点头说道。

    “也就是说,目前在商丘的民军一定在六千之下,很有可能连四千人也不到。即便有四千人那也是没有足够的武器。周宝林部撤离商丘之后,事实上商丘的隐患已经锐减了一大半,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发动进攻的最好时机。”袁肃鼓舞的说道。

    随后,由蒋百里亲自主持,开始对第三旅以及张镇芳师的进攻部署路线。

    蒋百里所制订的计划很简单,在任何军事行动当中,越是重要的军事战术越应该简单易行,这是稍微有点军事常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他希望由张镇芳部和第三旅骑兵团,佯装集中兵力进攻商丘南城,诱使王泽的民军在南边设防又或者集中退守。

    听到这里,李潜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或设防或退守,这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吧?”

    蒋百里点头说道:“没错,但是我的目的只是希望敌人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南边,无论他们是主动反击又或者退守防御,只要他们以为我们的主力部队在南边就行。”

    张镇芳若有所思的问道:“这么说来,主力部队并不是在南边了?”

    蒋百里不疾不徐的说出了自己的思路,他说道:“是的,民军最缺乏的不是武器装备,他们的弱势反而是没有足够的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旦遇到突然事件,一定会先行溃乱起来。所以此次我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就是声东击西之策。张都督的部队担任诱敌之责,我部人马则担任主攻,届时将会绕道北部,从民军聚集地的后方发动突袭。”

    张镇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赞叹的说道:“百里不愧是身怀军学斗才,甚好,甚好,那就依照百里你的计策来行事。”

    会议结束之后,总司令立刻开始向下面的部队派发作战任务。李潜也连夜离开开封,前往宁陵县亲自指挥麾下的部队。当然,蒋百里也曾强调过,这个计划是整体作战的计划,因为目前掌握的情报还很有限,到时候是否需要修改,还要等待侦察队进一步搜集的情报。如果大致上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就依照这个方法采取行动。

    第27章,开始进攻

    两天之后,袁肃与蒋百里来到宁陵县东北郊外的第一团临时驻地。

    第三旅第二骑兵团与李潜部已经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由宁陵县出发,向商丘西南近郊进行部署。整个部署行动可谓是一路招摇过市,声势很是壮大,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商丘北部的民军注意。部过第二骑兵团和李潜部的两个团并没有真正接近商丘城,只是占据了城外周边的几个镇子和制高点,然后停驻下来摆开阵势。

    第一团团部暂时留在宁陵县郊区外,而第一团的人马与第三团则在戴凤翔的带领之下,已经悄然的绕道东北方向,往商丘北边挺进。

    袁肃翻身落马,与蒋百里一起走进了第一团临时搭建的司令部大帐。

    目前留在司令部大帐的军官都是三个团团部的一些文职军官,而司令部的主事人则是戴凤翔的副官文钦。文钦早早来到大帐门口迎接袁肃、蒋百里等人,在二人进来后,又立刻汇报了今天凌晨时收到的侦察队发来的第二封电文。

    “侦查队已经确定民军的分布情况,但是因为民军控制地区排查很严,侦察队没有办法混进民军内部,所以也不能确定具体的兵力以及民军军备情况。”文钦一边从一旁通讯处那里取来电文原件,一边对袁肃说道。

    “大致是什么情况?”袁肃没有去接电文原件,而是示意文钦把文件直接交给蒋百里。

    “都督请看,这是刚刚在地图上标记出来的民军分布情况。”文钦将袁肃、蒋百里带到一旁搭建好的简易地图台前,指了指地图上的那些红色标记。

    袁肃与蒋百里仔细看了地图一阵,从地图上的标记可以看出,目前王泽的民军主要盘踞在商丘北部的乡镇上。而在商丘城内,则是集中在睢阳以北,以濉河为界。可以确定的就是民军控制了濉河北岸的所有通道,包括桥梁、渡口和浅水区。

    至于商丘北部大约有三个镇子和几个乡村,几乎每一个镇子、乡村都有民军把守,可以想象这些民军大多就是本地人,目的就是为了站住各自家园的一块地头。

    “濉河只是小河流,而且河的面积并不大,完全可以绕过去。当然,这只是考虑要进攻商丘城内的打算罢了。第一团和第三团既然要从东北方向切入,濉河根本起不了任何阻碍作用。”蒋百里气定神闲的说道。

    “一团、三团目前走到哪里了?”袁肃向文钦问道。

    “目前三团已经到了唐庄,一团还要再往北一点,在黎塘河附近。戴旅长刚才也发回来电报,希望都督和蒋大人能尽快决定发动进攻,最好明天或者后天就能开动。否则一团、三团的行踪势必会暴露出来。”文钦说道。

    “立刻发电报到十九师,让他们明天一早发动佯攻。再电一团和三团,务必在明日午后展开突袭行动。”袁肃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是。”文钦正声应道,立刻转过身去吩咐电报员发电报。

    “百里兄,依你看,这一仗要打多久?”袁肃继而又向蒋百里询问了道。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三天之内必有结果。”蒋百里胸有成竹的说道。

    “那百里兄你认为会有什么样的不顺利?”袁肃又问道。

    “不好说,我所担心的还是因为我们目前对整个河南省内民军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这一点不单单是我们不了解,就连河南省内各地军队也都不了解。大致上的消息是听说民军正在往陕西转移,可实际上到底转移了多少民军,又有多少民军没有转移,尚且还是未知数。”蒋百里分析着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希望这三天之内不要出意外吧。”袁肃说道。

    次日凌晨四点钟时,袁肃便被勤务兵叫醒,关于在几个钟头后即将开始的作战,他已经决定亲自到前线去督战。洗漱完毕,又吃了一些东西,他与蒋百里一起带着一队警卫连,全员乘马向东北方向赶去。

    一行人抵达唐庄已经是早上七点钟左右,太阳悬空,不过空气依然稀薄寒冷。

    第三团在唐庄这边留了一支通讯队,负责架接电报线和保障通讯设施。袁肃与通讯队会合之后,询问了三团的动向,被告知三团凌晨时便遵照命令,与第一团开始向指定的商丘北部作战区域挺进了。从唐庄到商丘北部最近的村镇,徒步前进也需要好几个钟头。按照戴凤翔和两个团团长的计划,他们先行出发,在抵达作战区域后稍作休息,然后于整点时分正式发动突袭进攻。

    袁肃又询问了商丘南边第十七师和第二骑兵团的情况,通讯队目前还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不过既然昨天前敌司令部的命令是早晨发起佯攻,那这会儿应该已经打起来了才是。

    在唐庄稍作休息,袁肃与蒋百里又继续向东北方向赶去,意在能赶上第一团和第三团,争取在进攻之前能够亲自坐镇统筹。

    早在三天之前,第三旅派出去的侦察队不仅积极的搜罗着情报信息,同时也遵照了袁肃的命令,在商丘散播关于中央军第三旅将会采取赈济手段,缓解民间粮荒的消息。为了增加这个消息的可信度,侦察队还将袁肃之前在山海关赈灾的事例做了宣传,并且还指出在开封已经调集了几万石的赈灾粮。

    商丘的老百姓对袁肃其人并不是很了解,现阶段中国的通讯依然很落后,所有消息全靠的是本地报纸极其有限的报道。袁肃当年在山海关的举措,也只有一些通讯事业很发达的地方才会有报道。而且过去了那么久,也不见得还有人能记得那么清楚。

    不过好在侦查队做事很到位,不仅到处散播这样的消息,也把当年山海关赈灾的过程做了详细介绍。经过这三天时间的酝酿和发酵,袁肃的名声多多少少是传开了,不管是民军还是寻常老百姓,也不管是支持民军的老百姓还是胆小怕事的老百姓,总算是知道袁肃其人。

    但是这几天的宣传和散播消息,仅仅只能说是起到了极其微小的作用。

    河南省内都闹到农民百姓揭竿而起的地步,可见官府的公信力已经降低到了何等程度。

    老百姓们骨子里对官府以及官员的第一反应,那就是只会“鱼肉百姓”、“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吸血啃骨头”的野兽。哪怕有所谓的好官,要么是少之又少,要么也是靠花钱吹嘘起来的。比起前者,老百姓们更愿意倾向后者。

    然而袁肃本来就没指望能在短时间里恢复民众对官府的信心,他甚至认为老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由来已久,哪怕在未来几十年、几百年里也都如此。散播消息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做一个铺垫,让所有老百姓们都知道,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希望。

    当早上八点钟过一点,第十七师和第二骑兵团从商丘南部浩浩荡荡发动进攻时,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的老百姓们一早就避远开去。即便是那些不肯避让的老百姓,也都赶紧锁好窗户们,躲在最里面的房间,一边闭着眼睛,一边向老天祈祷战争赶快过去。

    十七师一共只有五千不到的兵力,李潜虽然下令全军进攻,以彰显吸引敌军的大动作,但是真正向商丘南城发起进攻的,也只有最前面的两个团不到两千人。不仅如此,即便是这两个团也都是在距离南城城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便停止不前,一个个只是隔着老远的距离向前方胡乱的放枪。

    倒是第三旅第二骑兵团严格遵照佯攻的命令,从东边陆续发起挺进,不到半个钟头就打进了城内。第二骑兵团知道南城这边其实是没有多少敌人的,在城外乱放枪别说不可能吓到敌人,都有可能会误伤平民百姓。

    骑兵团大约有四百匹战马,其中还有部分是留作后勤和预备的战马,真正投入作战的只有三百来匹。而且第三旅的骑兵训练时间很短,这支骑兵团根本不具备骑兵作战的基本战术和经验,完全可以被当作是一支骑马前进的步兵。

    第28章,根本隐患

    骑兵团在进城之后立刻开始向濉河岸边挺进,沿途占领了几个重要的街道路口,并在路口设置防御据点、建立通讯支撑点。在经过一年多的民乱,政府军与民军相互交战,整个商丘南部已经锐减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有的人死于战乱,有的人则被政府军和民军强行拉壮丁,还有的则是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徙。

    直至昨天下午政府军压境,南城所剩不多的老百姓又有许多人连夜逃跑躲避,到今日整个南城已经十分空旷,哪怕那些没有逃跑的老百姓们也都缩手缩脚的藏匿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南城这边,除了城外十七师的部队在胡乱放枪之外,城内倒是许久都没传来枪响。

    直到先头的侦查部队抵达濉河边,才隔着河岸发现对面有人影在晃动。

    对岸的民军没有太多的阵地,仅仅只是随意挖了一些土包,又找了一些废弃的板车、瓦罐、磨石台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当掩体。队伍的分配也没有任何军事常识可言,大多是十几个人全挤在一个掩体后面,另外一些没掩体的则到处奔跑。

    濉河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河流,两岸相隔最近的距离甚至只有十来米。

    后续跟上来的骑兵团沿着河岸迅速布防,而在布防期间对岸的民军竟然也没敢先开枪。先头营营长打量了一下濉河的地形,却发现麾下的这点人是没办法把整个濉河火线都填上,另外两个营一边要占领南城,一边又要守住西北方向的街区,明显是缺乏人力。当即他立刻要求通讯兵回到南城去找通讯点,发电报让城外的十七师赶紧增援上来。

    整个第三旅是没有任何重武器,全旅只有十二挺重机枪。

    如今第二骑兵团这边配备了三挺重机枪,此时全部部署在了濉河岸边。

    双方在濉河对峙了一阵,很快南岸这边完成了部署,三挺重机枪全部架了起来。不过直到这个时候对岸依然没有民军开枪。经过短暂的思考,负责濉河主要阵防的营长最终还是下令重机枪向对岸开火。

    当重机枪喷射出火舌时,对岸的民军立刻吓的匍匐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过了一阵之后,民军这边才有了零星的反击。两岸的交火逐渐激烈起来,枪声如同雨点,阵阵硝烟也冉冉升起。然而交火毕竟隔了一条濉河,彼此并没有立刻显出伤亡。

    一个钟头之后,在城外的第十七师见南城已经被骑兵团占领,这才有队伍敢进城。

    两部人马会合之后,立刻加强了对南城区的控制,同时越来越多的火力压上濉河边上。

    在此期间,民军从北城也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压到这边。双方似乎很有默契,都把火力集中到濉河这边。只不过民军始终缺乏组织力,不仅没有像重机枪这样的火力,甚至连普通步枪都不齐全,许多民军士兵甚至还使用的是鸟铳。

    之前周宝林部在商丘时,倒是与政府军打了几次交手,从政府军手里缴获了不少快枪。但是周宝林离开之后,也没有给王泽留下这些步枪,仅仅是更换了本部人马的武器装备,把本部人马的旧武器留给了王泽。

    十七师是有八门六十五毫米的小山炮,不过过去一年时间里,这些山炮已经打完了炮弹。后续炮弹都还没有填补上来。毕竟中央政府已经对张镇芳部很是失望,所以军火填补方面则是优先给何丰林、张锡元和十四师那边。

    然而第十七师先进城的两个团还算好,与骑兵团协调着在南城布防,并且加强佯攻的攻势。其中一个团被调往西北街区,就在街区的几个街道上与北城赶来的民军发生巷战。另外一个团则增援到濉河那边,隔着濉河向对面乱放枪。

    可是随后跟进来的其他部队,却立刻露出土匪的本性。哪怕整个南城区已经是空荡荡的死城,这些士兵依然挨家挨户到处搜刮,即便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只要找到认为可以用的东西,都会丝毫不犹豫的带走。

    在大街上甚至还能遇到,两个士气师的士兵居然为了一个沾满灰尘的瓦罐争吵。

    随着十七师后续部队越来越多的开进城内,整个南城区渐渐热闹起来。到处都能看见士兵端着步枪、提着篮子瞎逛,偶尔闯进还有人在的屋子,便立刻勒索这些老百姓交出值钱的东西。有的实在没钱也就罢了,但是碰上脾气不好的大头兵,反而还会挨上两下子。

    尤其是那些有女眷的人家,只要女眷稍微年轻一点,立刻就成了这些大头兵调戏的目标。一时间,南城这边乱哄哄的一片,时不时的就能听到老百姓的哀嚎声,以及女子的喊救声,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枪声。

    在南城区中央街道尽头的一座大宅院,宅院原本是有人在的,但是因为这里有现成的电报线路,所以先进城的第二团便将团部设置在宅院里面。宅院是南城的一个富户,不过经过这一年多的民灾,该户人家的家产也严重缩水。

    第二团团部并没有太过为难这个宅院的主人家,划分好团部区域之后,便命令士兵把该区域守卫起来,至于宅院的其他地方则秋毫勿扰。第二团团长是孙佑邰,当初是七十九标的营部军官,后来几番转折被破格提拔为新三旅的骑兵团团长。他此时正在临时团部坐镇指挥,陪同在一旁的还有一名第十七师的团长。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乱声,随即是几名卫兵的呵斥声。

    孙佑邰立刻跑出门外,大声的向外面走廊上询问道:“什么事,吵什么呢?”

    守卫走廊的一名士兵连忙跑回来,敬礼之后说道:“报告团长,吴老汉在院子外面求见,我们说了现在是军情要紧的时候,可是那吴老汉哭着求着还是要见团长。”

    吴老汉就是这栋宅院的主人家,原本是商丘这边的大地主,还经营一些买卖。现在大片土地荒芜了,经营的买卖也大部分被迫歇业,要不是舍不得土地和祖宅,吴家也早就迁到省城去了。如今正是因为要守着最后的几份产业,这才要忍受种种的苦楚,这也不失是一件引人讽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