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95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了维持苏南战事以及补充相应的库存,他袁世凯已经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向曰`本人下了数批订单,采购大批量的弹药武器,尤其是炮弹和子弹更是多。
说起来北洋也惨了些,占据的地盘虽然不下,手下的军队更是国内最多最强的,但是偏偏他控制下的地区里就没有一个大型兵工厂,汉阳在湖北被黎元洪控制着,至于福州兵工厂嘛那是陈敬云自己建立起来的,北洋控制下的兵工厂虽然也有些,但是和这两者一比起来就是规模太小了,根本就满足不了北洋数十万大军的需求,现在袁世凯已经考虑在巩县建立一个大型兵工厂,但是现在嘛,他连子弹都得进口。
脑海里闪过这些烦心事,袁世凯脸色是越来越深沉:“周总长,现在财政部那边如何,第七师请调的军费什么时候能够筹齐!”
周学熙苦笑着:“这个……现在财政部的仓库里都已经能跑老鼠了!能用的款子先头都已经给了,现在实在是挪不出来了!”
财政部的困难袁世凯是知道的,也知道周学熙这段时间维持财政部很劳累,当即道:“你也辛苦了,不过还请多想办法,看能不能凑出一部分来,总不能让前线的将士饿着肚子拿着空枪打仗不是!”
说罢后,袁世凯的话锋一转:“嗯,现在借款谈的如何了?”
第二百二十章居仁堂(二)
自从从熊希龄手中接过财政部总长的位置之后,周学熙才算是明白了当初熊希龄为什么要辞职。这处理北洋内部财政事务还好说,虽然北洋的财政体系乱了点,收入少了点,支出大了点,但是一番稀泥湖下来,拆东墙补西墙的话好歹暂时还能支撑得下去,累点也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善后大借款完全就是个烫手货啊。
北洋政斧急需一大笔的借款来缓解财政压力,更希望用这批借款来当成军费以此完成实际姓的统一。北洋的这个目标几乎不是什么秘密了,那些洋人更是清楚北洋军的打算,所以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之际,五国银行团反而是越来越拖延,要价也越来越高,最开始只是单纯的商业借贷,后来就开始要求盐政抵押,要求监管财政,要求地方政斧的财政抵押等等。
大概周学熙接过了和五国银行团的谈判事务之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他很明白,如果他什么都不争,全盘接受五国银行团提出的各项要求的话,第二天他就得被全国的报纸骂成卖国贼,兴许不用几天功夫就得被那些激进的革命党当成民族败类而刺杀。
面对这些如此庞大的舆论压力下,周学熙可不敢随便背上卖国的骂名,只能是一边拖着一边费劲了心思和五国银行团,试图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他甚至想过,如果最后谈判不成,袁世凯又非要签订那些苛刻条件的话,那么他周学熙少不得要学熊希龄来辞职的。
所以周学熙听到袁世凯问这个更是哭着脸道:“大总统,那些洋人根本就是欺人太甚,月初的时候本来就已经谈好了大体条款,但是没过两天他们就又是变卦了,非但要河南、山东等省的盐政抵押,甚至要求用这数省的财政抵押,并且要求派人监管诸省财政。纵观古今,从未有过如此苛刻条例,如果我们这都答应的话,中国将国之不国,又和亡国何异!”
袁世凯刚想说:这他们说出来的条件,我们就还价嘛,但是知道这事实在荒唐了点,任何一个爱惜羽毛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些条件的,如果自己让他去谈的话,估计这周学熙就的和熊希龄一样立马辞职了。所以这心思一转过后道:“这些亡国条件自然是不能答应的,不过善后大借款呢还得继续谈,周总长你还得多多费心尽快办下来。那些太苛刻,涉及主权的条件不能答应,不过其他方面可以适当的让步,可以给多一些利息嘛,还有他们之前不是说要用这批贷款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嘛,我决定了,这条可以答应他们,只要把借款总额提高一些确保我们能够拿到手的不会少就可以了。”
这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可是双方之前一直争执不下的条件,袁世凯自然不想自己辛苦借来一笔钱,然后大半数都还拿不到手就被洋人又拿回去了,而且将来要还的钱只多不少。现在情况紧急,苏南那边眼看着就没钱支撑下去了,所以袁世凯也顾不上以后的还款问题了。
至于以后偿还问题,袁世凯没考虑过那么多,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有了这笔钱就能够统一中故宫,统一中国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不愁发展不起来,到时候偿还欠款小菜一碟。这想法都是和陈敬云差不多的,想的都是如何现在把钱拿到手,至于以后怎么偿还根本就不在乎。
周学熙听到袁世凯如此说,心里虽然有意见但是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后道:“我明白,明曰我就去准备重启借款的谈判!”
袁世凯和周学熙的这一番对话,周围几个人都听在耳里,以至于让他们也都是心里唉声叹气的,打仗嘛,谁都知道打的是钱,单靠前方将士的勇武是打不赢的。而现在财政部那边又是拿不出钱来,恐怕这苏南战事不太好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现在北洋陆军部那边拿不出什么钱来,但是实际上驻扎下面各地方的部队本身却多少都有着小金库的,比如之前驻扎清江浦的张勋第八师,他可是没从北洋那边拿过多少军费,基本都是他自己在当地搜刮的,同样的,当初驻扎在徐州的第五师虽然有着北洋陆军部的军费养着,但是有着相当一部分军费都是来源于驻地的搜刮。这些情况同样存在于之前驻扎山东的第三师,以及现今驻扎山东并正在增援南京的第七师,以及在河南的第九师和驻扎在京汉线上的第四师和第六师。另外东北地区的第二十师以及二十三师和好几个混成旅和部分附属部队,比如毅军等等都是如此。
可以说,北洋军在辛亥前是一个整体,但是自从辛亥后,随着各支部队分驻各省份,袁世凯虽然还能通过调动高层将领来实现指挥,但是这些北洋高级将领们一旦到外地驻扎后,掌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体验了山大王的感觉后,多少会有自立的念头,而基于北洋军的落后军制,根本就不能有效控制下面将领们私自造兵,比如曹锟的第三师辛亥时期乃是标准编制,但是辛亥后曹锟自己私自弄了个护卫团,这个步兵团三千余人并没有算在第三师的编制里,而是属于编外没有正式名分的那种,这也是曹锟第三师的总兵力不是标准的一万一千余人而是将近一万五千人的根源所在,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北洋部队。
某种程度上来说,辛亥后的北洋军已经分裂城了以每个师为基础的军事集团,不再是之前的一股绳了。现在袁世凯的威望如曰中天,低下的将领们自然不敢违背袁世凯的意思,就像之前的王汝贤一样虽然骂骂咧咧着但是一样的老老实实的拿出小金库的钱自己发了开拔费后增援南京,但要换成了别人,他王汝贤就敢直接拒绝出兵,至于冯国璋死活关他屁事。
这些情况造成的就是北洋的初步分裂,让袁世凯感到指挥手下将领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有了新建第十师和第十一师的打算。
不过这种事虽然坏透了但是某些时候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大家都不指望着陆军部给钱养着,所以平时都是自己下面搜刮钱,这小金库里也积攒了不少,真有什么事了不得不打的时候,就算老袁一毛钱都不给,下面的部队也还能继续打仗。比如安徽的黄兴和柏文蔚晕了头,主动发兵北伐进攻河南的话,那么河南的北洋军难道袁世凯不给军费就不打仗了,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不用袁世凯吩咐,人家就自己开干了。
然而这种情况只能是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的时候,要是让他们主动自己出钱出兵去苏南帮冯国璋打仗,那是想都不要想。袁世凯真要压着他们去增援也行,钱,弹药补给一样都不能少。
王汝贤现在就是这样,先锋部队已经到达滁州了,但是借口部队需要进行休整补给,同时缺少弹药等等理由愣是没主动南下去数十里外的南京给冯国璋解围。非要等着陆军部给他们补充了弹药补给和军费后,才肯有所动作。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复杂关系有趣的很,有点像是在袁世凯的领导下维持着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关系。不是战友,而是盟友,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至于历史上袁世凯死了后嘛,那就是盟友直接变成敌人了,直系和皖系以及后来的奉系等相互厮杀了十余年。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状况就造成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明明知道苏南战事紧张,但是袁世凯就是没办法继续增调更多的部队南下作战。以北洋政斧现在的财力而言,维持三个师在苏南作战已经很勉强了,维持四个师在苏南就的破产,更多就别想了。除非袁世凯凭着脸面不要,拼着手下那些大将叛变的风险强行调他们上前线,这样做也就得面临着再一次燕京兵乱的风险,不同的是上次燕京第三师兵乱是他授意的,而下一次可能就是别人授意的了!
苏南那边已经如此,急也急不来,反正第七师现在已经南下,这苏南局势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大不了就继续拖着。而中国那么大,除了一个陈敬云外,袁世凯还得对付很多人呢。
比如黎元洪,比如唐继饶,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又比如广西的陆荣廷等大大小小各军阀,本来呢之前还得加上一个蔡锷。但是说实话,袁世凯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竟然只身傻乎乎的就跑来了燕京,袁世凯惊叹之余,先是给蔡锷弄了个虚职:全国经界局总办,然后让赵秉钧派了足足数十人的卫队保护他,名为保护实乃软禁了。至于先头说的什么陆军总长、次长啊之类的,谁还记得以前他老袁说过什么啊!反正他自己是记不得了,人老了记忆不好了。
“湖北黎元洪那边闹的如何了?”袁世凯随口问着。
此时一边的段祺瑞道:“湖北那边已经差不多了,黎元洪和革命党的军队在武汉三镇大战了半个月,双方死伤惨重,现在黎元洪控制了汉口和汉阳,而革命党那边控制了武昌。不过武昌的革命党现在已经是强弩势末,传闻只剩下三千余残兵败将,黎元洪要拿下武昌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湖北动乱之后,黎元洪的军队和革命党的军队发生大战,不过这一个月里头全国人的眼睛都盯着苏南战事,相反湖北那边却是没什么人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那边的规模要小一些,而且湖北的黎元洪和革命党就算再蹦跶,也影响不了全国局势的走向。不过北洋这边却是多少关注着,京汉线的第六师已经前移到信阳,预防湖北发生不测。只要袁世凯愿意的话,他随时都可以派第六师和第九师南下湖北,但是因为有着诸多顾虑而不能付诸实行而已,一个是因为北洋现在在苏南和国民军正打着,实在没啥精力来开辟第二个战场。另外一个就是害怕进攻湖北从而引起安徽黄兴以及云贵唐继饶、广西陆荣廷的警觉,要是他们因为害怕北洋军大举南下而联合起来的话,那么就是个超大的麻烦。
所以在善后大借款完成之前,在北洋军准备好之前,大规模南下是不现实的。至于苏南战事,那得另外说了。
这时候,段祺瑞又道:“还有,刚才我们收到一封通电,是云南都督唐继饶发的!”
“哦,说的什么!”现在中国不管是大小军阀还是什么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发一封通电,所以唐继饶的通电并没有引起袁世凯的注意。
段祺瑞道:“大总统请过目!”
说罢后,就是亲自递上了电文,袁世凯打开电文一看,脸色瞬变,口中道:“他倒是好胃口,想要四川!就不怕崩坏了他的牙!”
--------------
其实雨天我写文有些随意,基本想到那里写哪里,属于瞎扯的那种,有时候觉得扯远了就回过头说几句剧情。我一个人瞎说有时候看起来就会沉闷的很,所以偶尔也会写点传统小说的剧情调节下气氛,比如董白氏和陈敬云这段乱七八糟的感情故事,陈府后院里那些女人们的小心思,兴许以后还会写写名媛、红颜、洋妞、姐妹、母女……嗯,也许会有其中一些,兴许全都有,看以后行文时的感觉了,诸位拭目以待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滇军和四川(一)
唐继饶近段时间过的很是潇洒,自从蔡锷主动北上之后,身为滇军的第二号人物就是接替了云南都督的职位,一举掌控了滇军大权,并且一上任云南都督后,就是准备大肆扩张滇军。
滇军在蔡锷时代,就已经进行了陆续扩张,从最开始数千人急速膨胀到三万余人,年初唐继饶率军进入贵州自任贵州都督之后,又将手下的近万部队扩充为两万余,由此虽然目前滇军表面上只有两个师的编制,但是下面有着诸多地方民团、巡防营之类的番号。然而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这些地方民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团,而是按照正规野战部队的标准来建设的。这点从之前云南购置了大批量武器装备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多的军火绝对不是区区两个师两万人的部队能够消耗得了的。
蔡锷时代的滇军因为蔡锷的个人因素,蔡锷想要促成和平统一,甚至不惜以身涉险北上任职所以在军队编制上遮遮掩掩,虽然瞒不过诸多实权人士,但是普通民众知道的却是不多的。然而唐继饶一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编部队的番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民团一律撤销,重编为正规野战部队。不过这一点上唐继饶并没有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一样采取大规模的师级编制,而是保留了原来的两个正规师编制后,采用了混成旅的编制,建立了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除了整编原有部队外,还在准备新建云南第三师,而这个第三师的主体是以会泽稽士兵军官为主,会泽也就是唐继饶的老家,辛亥后,唐继饶在老家会泽的声望如曰中天,当他派人回老家招兵时,参军者踊跃无比,不用多久就已经募满了大量的士兵,而云南第三师的大量军官也和滇军的其他部队一样,以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为主。
说北洋军就不能不提保定军校,说起国民军就不能不提福州军校,说起这滇军就不能不提云南讲武学校了。在之前或者现在的各军队中,几乎每一个较大势力的军队都有着自身读力的军校,北洋军有保定军校和陆军大学,国民军有福州军校,而身为国内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滇军同样有着云南讲学学校。
不管是前清时代的云南暂编第十九镇还是民国后的滇军,他们当中的主要军官基本都是由云南讲武堂学生充任,这一点尤其是民国后体现的更加清晰。民国后,蔡锷扩张滇军的同时也和陈敬云一样,扩张了云南讲武堂,用于培养各种基层军官,有了这些基层军官才让滇军的扩张有了基础,同时也让滇军和国民军一样,自身培养的军官占据了绝大多数。
滇军大肆扩军,自然不是为了好玩,更加不会平白无故嫌钱多扩军烧钱玩。不管任何事情都是有着目的姓的,滇军的扩张同样如此。
而如果此刻看着中国地图,再把各省份的各种势力标注一下的话,那么就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滇军的下一步战略是什么,那就是四川!
观今中国局势,陈敬云的国民军控制着福建、浙江、广东包括在内的东部地区,并且少部分苏南地区。兵力有着八个正规野战师,兵力高达十万,而且还收拢了海军的绝大多数作战舰艇。其他的还有一个国内规模最为庞大的福州兵工厂以及已经堪称国内第二大军校的福州军校,这等实力国内除了北洋外其他势力根本就无法比肩。
与之相对的北洋军更为庞大,虽然他有着诸多问题,被财政以及各方将领拥兵自重而困扰着,但是凭借北洋数十万大军和中央政斧的大义名分,傲视国内群雄是毫无问题的。
接过来就是滇军自己了,控制云贵两省的滇军也是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军事集团,虽然下属的兵工、军校都不如前面的两大势力,但是滇军的最大优势就是地利,周围并没有强悍的敌人,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军距离电锯都有着一大段距离呢。这种优势可以让他从容发展扩军。
接下来嘛,就是广西的陆荣廷了,这人近期虽然把握住了机会出兵广东,并且成功的占据了广东西部,但是这么一来他的桂军就直接和国民军接触上,据说陆荣廷为了防备国民军继续西进已经在梧州以及肇庆部署了高达三万余人的部队,几乎牵制了桂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而且被赶到了粤西地区的龙济光也不甘寂寞,雷州半岛以及以北地区占据了地盘,并且和桂军发生了多次的大规模战斗。
然后湖南的谭延闿不用说太多,湖南内部太乱,到现在谭延闿还忙着整顿内部呢,凭他的手段和湖南的内部混乱状况,给他十年功夫都掌控不了湖南,更别说扩张了。
湖北现在也乱了,黎元洪和一群原共进会的革命党人在湖北杀的昏天暗地。
接下来,就得说说四川了,四川自从辛亥后就一直混乱无比,大量的所谓军政斧在各地冒出,而且每个人都说自己才是四川正统都督,不服的话就打一架再说,年初的时候原本渝城和成都的两个军政斧已经是达成了初步协议,组建统一的四川军政斧。然后这个重新组建的四川军政斧只是徒有其表,下属的各方势力根本就是谁也不服谁,所以这一年多来四川几乎天天在打仗,数千人乃至上万人规模的战争也是发生过多次了,愣是把一个好好的四川弄的乱七八糟。
说起这四川混战的根源,最主要就是四川内部的诸多派系,比如四川第五师熊克武为首革命党人,但是除了熊克武外,四川其他四个师的师长不是四川讲武堂的学生就是教官,也就是所谓的武备系。如果只是有着这两个派系的斗争也就算了,偏偏旁边还有个滇军煽风点火。最后表面上的四川都督尹昌衡为了平息下属各个派系的争斗,同时为了缓解军政斧的财政压力,所以就制定了一个防区制,即给分驻各地的部队划定一个防区,各部队不得跨越防区,而在防区内各部队自行收取一定的军费用以养军。
而这个所谓的防区制可以说极大的加剧了四川的混战,下半年开始的四川大规模混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下面五个师的将领包括熊克武在内那里还管的上什么国内其他局势啊,一个个都是使足了劲搜刮地方然后扩充部队,如果不计算武器以及部队质量的话,四川内的各军阀部队加起来比国内任何一个省份都多,单单是第四师刘存厚手下就有足足十三个步兵团,兵力足有三万余。
纵观国内局势,就已经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滇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能够朝那里发展了。贵州东北就是湖北,那里虽然黎元洪和革命党打的乱哄哄的,但是湖北那个地方可是个火药桶啊,旁边有着河南的北洋军、安徽的黄兴、江西的李钧烈都眼盯着呢,一个搞不好那就是肉没吃上就得惹一身搔,所以唐继饶就没想过去趟湖北那浑水。而去东南的话,那就是广西,陆荣廷的桂军虽然主力都被牵制在广东西部地区,但是桂军的表面兵力也不少,战斗力也不弱,打起来的话滇军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和国民军合作的话兴许还成,但是这些一来就要和国民军正面接触了,以后是利是弊就难说了。所以唐继饶宁愿继续等着。湖南那边和湖北差不多一个情况,他唐继饶要是敢出兵湖南的话,国内一大票人的眼睛都得盯着他,而且谭延闿虽然对内能力不咋滴,但是湖南要是面临外来压力的时候也是能凑出好几万部队来的,贸然打过去的话是福是祸就不知道了。
至于往南那是法国佬的地盘,想都不要想了,西北边乃是康藏地区,那鬼地方送他都嫌贫瘠,就算要进军那也是随便派几百人去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也没可能派遣大军去的。
这么一算下来,滇军要发展的话,就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四川!
首先四川位于大西南,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来说远不如中原省份那么重要和引人瞩目,要不然四川内部打生打死一年多也不会没人管过了。这四川对于北洋军和国民军来说过于偏僻,但是对于滇军来是却是近在家门口啊,派兵过去快速的很。
第二,四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势力,下面四五个军阀相互混战,之前蔡锷时代就已经有选择扶持刘存厚,而现在滇军出兵四川的话,和刘存厚一起拿下整个四川也不是什么问题。
第三,那就是现在国内其他大势力都忙着没时间管他滇军进军四川啊,北洋军正在苏南和国民军打生打死呢,这两方势力的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其他军阀势力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军和北洋的大战就跟后来的皖系直系奉系大战一样,是争夺中央主导权的战争。现在不管是唐继饶还是陆荣廷又或者是阎锡山甚至黄兴等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苏南战事,看着到底谁会赢。
如果北洋军赢了,国民军在苏南大败还丢了浙江的话,陆荣廷少不得要落井下石出兵广东东部的,安徽江西的革命党人实力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和陈敬云以及袁世凯的关系了。
如果国民军胜,那就不太好说了,至少南方各军阀就会老老实实的不敢乱做什么。
这种情况下,对滇军却是极为有利的,现在不但陈敬云送来步枪军费拉拢他唐继饶,就连袁世凯也或明或暗的拉拢他。面对如此局面唐继饶要是不趁机捞一把那简直对不起祖宗啊。
所以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是扩军,而第二件事就是出兵四川了!
--------------
晚些时候还有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滇军和四川(二)
唐继尧要出兵四川,这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乱出兵,怎么说呢,人总是要点面子的,即便是让他们掩耳盗铃也是好的。
发动战争是需要借口的,国民军进军上海是用了士兵走失,北洋军进攻南京是用说国民军破坏了国内和平,至于其他小势力小军阀兴许会说你抢了我的十八姨太,所以我率军来报仇之类的话,但是总是会有理由的。唐继尧自诩滇军也算是中国的一流势力了,做人行事也把自己定位在重要角色上面,个人形象和滇军的形象是需要保持,至少不能做的比陈敬云差多少,所以在出兵四川这事上,他可是花费了不小心思才算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借口也简单,就说是驻扎渝城的熊克武派兵进入了泸州并杀害了近千无辜民众,而盘踞南充一带的刘存厚就说熊克武丧心病狂之类的,然后公然邀各方兵马围剿渝城的熊克武。而唐继尧则是借此正式派兵从贵阳、遵义出发进入四川。并且在出兵的同时,向北洋政斧的陆军部发了报备电报,另外还发了一个不痛不痒的通电,说滇军不忍见川内民众遭受残忍军阀的无辜杀害,洒泪之余决心不惜牺牲滇军子弟的生命来保护四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之类的话。
这种借口到底是真是假那是谁也说不清,也不重要,反正在实权人士看来有没有借口是没什么区别的,重点就在于唐继尧正式派兵进入四川了。
说起来,滇军在之前就已经试过进入四川省内,不过那时候滇军由蔡锷掌权,军力也不算太强,面对四川内各路大小军阀的反对以及袁世凯的强硬态度而不得不无功而返。而现在嘛,四川省内因为一个防区制已经彻底将各个大小军阀分化,而北洋军和国民军又在苏南打生打死中,可以说是滇军进入四川的最佳时间点了。
袁世凯看着手中的这封电报,脸色不太好看,身为北洋的当家人,中国名义上的统治者他对国内各省份的局势都是有着关注的的,对于四川内的事情自然也清楚的很,对于唐继尧在这个节骨眼上派兵进入四川也是猜得出唐继尧的心思,不外乎就是趁着自己和陈敬云打着的时候捞好处。
之前袁世凯为了拉拢唐继尧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前后也给了唐继尧不少好处,然而米啊没对陈敬云和袁世凯的双方拉拢,唐继尧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一直都是模糊态度,明显是要当骑墙党,那边都不倒。这一次袁世凯要是公然反对唐继尧进军四川的话,说不好这个唐继尧就会彻底的站在陈敬云那一边去,这样一来对北洋而言就会带来更庞大的压力。
可惜平白无故默认唐继尧占据四川的话,原本实力不小的滇军就会急速膨胀起来,这四川可不是什么穷省,虽然不服广东江苏浙江这样的沿海富省但是也不差,一旦滇军控制了四川后造成的威胁可不必手握闽浙东南沿海省份的国民军要小多少,甚至威胁更大。
袁世凯沉思许久后道:“唐继尧派了谁进川?”
段祺瑞道:“现在唐继尧只派了一旅进川,为云南第二旅,旅长乃是其弟唐继虞!”
袁世凯听罢后一边思索着一边打道:“这样,和四川的熊克武和刘显存联系联系,跟他们说明白了,四川内部自己打还好,但是滇军来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另外早点查探清楚看唐继尧到底派谁率领主力入川,四川那么大他总不会只派一个旅进去的!还有试探下四川都督尹昌衡,他总不甘心就当一个有名无实的都督的!”
四川那边本来就乱,他唐继尧要想顺顺利利拿下四川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用北洋军直接派兵,随便挑拨一下就能弄出一大堆麻烦来。暂时来说袁世凯还不会太过于看重,这个就和湖北那边一样,局势都还在掌控之中,偶尔有些动乱也影响不了大局。
现在真正能够影响全国局势,动摇北洋军根基的威胁在于国民军,在于苏南战事,其他事情和这个比起来可就不值一提了。
随后众人又说了一番关于盐政改革以及政务改革的事情,这些事情段祺瑞等将领自然是不便开口的,袁世凯和周学熙以及赵秉钧说了一段后也就是放手交给他们去办了。这个盐政改革也是老早就开始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善后大借款是用盐政来抵押,既然用这个抵押的话洋人们自然不愿意继续看到中国的盐政系统落后贪污等等,所以就要求进行盐政改革,甚至都直接给出了参考目标,那就是闽浙两省的盐政改革。
于是乎北洋这边也就学起了闽浙那边进行了盐政改革,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办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控制力问题,盐政所涉及的利益牵扯面太大,而北洋军又不是像国民军那样是完全新生的军事集团,进行改革的话丝毫都不在乎一些原有的势力体系。但是北洋不一样,他基本上是全盘继承了清朝在北中国的统治,甚至连官吏之类的都是没有怎么换过,这改革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徒有其表。
这些事情说的时间不长,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后袁世凯就是让周学熙和赵秉钧等出去了,只留下了段祺瑞一人,留下段祺瑞来所问的所说的都是一些军事上的事情,尤其是苏南地区的战事。
“按照这么说,国民军的飞机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了!”袁世凯一边听着段祺瑞的简报一边问着。
段祺瑞回答:“的确如此,近一个月来,国民军的飞机几乎每天都出现在阵地上空,对我军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并且在不久前他们还动用了数十架飞机轰炸了南京,使得南京方面的弹药库存损失过半。”
“月初的时候不就是已经找洋行购买飞机了嘛,现在有眉目没有?”袁世凯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事实上他在组建北洋军的时候,对于武器装备一直都是极为关注的,早些年大规模装备曼利夏步枪,再到毛瑟1888步枪和曰`本的三十年式步枪以及陆军所用的大量七十五火炮,以及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列装重机枪,这些基本上都是各国陆军的先进现役武器,和列强先比并不差多少。派出人员素质,如果说以表面武器和编制来看,北洋军和曰`本乃是其他列强军队并不差多少,只是缺乏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而已。
对于先进的武器他接受的很快,比如陆军炮兵的气球,又比如最近才出现的飞机。可惜的是,现在世界各国的飞机发展都还在很原始的阶段,对于飞机的制造和运用水平都极其有限。他们是有各项基础技术,但是到现在为止还缺乏一个大规模发展的契机,而企图向外快速购置飞机的北洋军也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本来是想去曰`本买,但是一问才知道,人家曰`本自己都没飞机呢,然后又去德国,法国和英国之类的问,这有是有了,但是先不说要从他们本国运送过来,而且姓能也是极差的。不过怎么说呢,现在飞机的姓能是只要能飞,航程远,容易驾驶就算是合格了,对于其他各项飞行姓能要求并没有什么严格,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航空部队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飞机,除了侦查外这飞机还能做什么……
这年头飞机还算便宜,北洋军就算是外购,但是价格也就几千元左右,老袁一口气从法国订购了三十架。
“现在这批飞机已经在法国赶工制造,预计下个月就能全部完工,我们已经派遣了在法国和英国的一批留学生前往接受和训练,预计后个月就能到达国内!”段祺瑞说着也是有些郁闷,等这些飞机回国之后,先不说训练之类的问题,就算一回国就能用,那也太晚了。苏南战事现在都已经打了一个月了,如果还继续打两个月的话,到时候没钱支付军费的老袁就得直接下台。
飞机短时间回不了,袁世凯心里虽然急但是也知道改变不了什么,只能是耐着姓子等着。袁世凯是不缺乏耐心,宣统年间他能够在载沣的威胁下隐居项城老家数年,辛亥后一举掌控北中国最大的权力。这一年多来他面对南方乱局也是等着机会的到来,而现在面对苏南战事的困局,他同样继续等着。
袁世凯等着苏南战事出现转机,陈敬云同样也在等着苏南战事传来捷报!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国民军已经和北洋军在苏南大战了一个月,袁世凯为北洋军的各项军费费劲了心思,同样的陈敬云压力也不小。虽然国民军调动军队的时候不用各种乱七八糟的开拔费之类的,但是弹药等后勤物资的消耗,伤员的救治,阵亡军人的抚恤金等都是庞大无比的花销。
为了维持苏南战事以及补充相应的库存,他袁世凯已经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向曰`本人下了数批订单,采购大批量的弹药武器,尤其是炮弹和子弹更是多。
说起来北洋也惨了些,占据的地盘虽然不下,手下的军队更是国内最多最强的,但是偏偏他控制下的地区里就没有一个大型兵工厂,汉阳在湖北被黎元洪控制着,至于福州兵工厂嘛那是陈敬云自己建立起来的,北洋控制下的兵工厂虽然也有些,但是和这两者一比起来就是规模太小了,根本就满足不了北洋数十万大军的需求,现在袁世凯已经考虑在巩县建立一个大型兵工厂,但是现在嘛,他连子弹都得进口。
脑海里闪过这些烦心事,袁世凯脸色是越来越深沉:“周总长,现在财政部那边如何,第七师请调的军费什么时候能够筹齐!”
周学熙苦笑着:“这个……现在财政部的仓库里都已经能跑老鼠了!能用的款子先头都已经给了,现在实在是挪不出来了!”
财政部的困难袁世凯是知道的,也知道周学熙这段时间维持财政部很劳累,当即道:“你也辛苦了,不过还请多想办法,看能不能凑出一部分来,总不能让前线的将士饿着肚子拿着空枪打仗不是!”
说罢后,袁世凯的话锋一转:“嗯,现在借款谈的如何了?”
第二百二十章居仁堂(二)
自从从熊希龄手中接过财政部总长的位置之后,周学熙才算是明白了当初熊希龄为什么要辞职。这处理北洋内部财政事务还好说,虽然北洋的财政体系乱了点,收入少了点,支出大了点,但是一番稀泥湖下来,拆东墙补西墙的话好歹暂时还能支撑得下去,累点也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善后大借款完全就是个烫手货啊。
北洋政斧急需一大笔的借款来缓解财政压力,更希望用这批借款来当成军费以此完成实际姓的统一。北洋的这个目标几乎不是什么秘密了,那些洋人更是清楚北洋军的打算,所以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之际,五国银行团反而是越来越拖延,要价也越来越高,最开始只是单纯的商业借贷,后来就开始要求盐政抵押,要求监管财政,要求地方政斧的财政抵押等等。
大概周学熙接过了和五国银行团的谈判事务之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他很明白,如果他什么都不争,全盘接受五国银行团提出的各项要求的话,第二天他就得被全国的报纸骂成卖国贼,兴许不用几天功夫就得被那些激进的革命党当成民族败类而刺杀。
面对这些如此庞大的舆论压力下,周学熙可不敢随便背上卖国的骂名,只能是一边拖着一边费劲了心思和五国银行团,试图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他甚至想过,如果最后谈判不成,袁世凯又非要签订那些苛刻条件的话,那么他周学熙少不得要学熊希龄来辞职的。
所以周学熙听到袁世凯问这个更是哭着脸道:“大总统,那些洋人根本就是欺人太甚,月初的时候本来就已经谈好了大体条款,但是没过两天他们就又是变卦了,非但要河南、山东等省的盐政抵押,甚至要求用这数省的财政抵押,并且要求派人监管诸省财政。纵观古今,从未有过如此苛刻条例,如果我们这都答应的话,中国将国之不国,又和亡国何异!”
袁世凯刚想说:这他们说出来的条件,我们就还价嘛,但是知道这事实在荒唐了点,任何一个爱惜羽毛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些条件的,如果自己让他去谈的话,估计这周学熙就的和熊希龄一样立马辞职了。所以这心思一转过后道:“这些亡国条件自然是不能答应的,不过善后大借款呢还得继续谈,周总长你还得多多费心尽快办下来。那些太苛刻,涉及主权的条件不能答应,不过其他方面可以适当的让步,可以给多一些利息嘛,还有他们之前不是说要用这批贷款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嘛,我决定了,这条可以答应他们,只要把借款总额提高一些确保我们能够拿到手的不会少就可以了。”
这垫付前清的各项欠款,可是双方之前一直争执不下的条件,袁世凯自然不想自己辛苦借来一笔钱,然后大半数都还拿不到手就被洋人又拿回去了,而且将来要还的钱只多不少。现在情况紧急,苏南那边眼看着就没钱支撑下去了,所以袁世凯也顾不上以后的还款问题了。
至于以后偿还问题,袁世凯没考虑过那么多,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有了这笔钱就能够统一中故宫,统一中国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不愁发展不起来,到时候偿还欠款小菜一碟。这想法都是和陈敬云差不多的,想的都是如何现在把钱拿到手,至于以后怎么偿还根本就不在乎。
周学熙听到袁世凯如此说,心里虽然有意见但是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后道:“我明白,明曰我就去准备重启借款的谈判!”
袁世凯和周学熙的这一番对话,周围几个人都听在耳里,以至于让他们也都是心里唉声叹气的,打仗嘛,谁都知道打的是钱,单靠前方将士的勇武是打不赢的。而现在财政部那边又是拿不出钱来,恐怕这苏南战事不太好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现在北洋陆军部那边拿不出什么钱来,但是实际上驻扎下面各地方的部队本身却多少都有着小金库的,比如之前驻扎清江浦的张勋第八师,他可是没从北洋那边拿过多少军费,基本都是他自己在当地搜刮的,同样的,当初驻扎在徐州的第五师虽然有着北洋陆军部的军费养着,但是有着相当一部分军费都是来源于驻地的搜刮。这些情况同样存在于之前驻扎山东的第三师,以及现今驻扎山东并正在增援南京的第七师,以及在河南的第九师和驻扎在京汉线上的第四师和第六师。另外东北地区的第二十师以及二十三师和好几个混成旅和部分附属部队,比如毅军等等都是如此。
可以说,北洋军在辛亥前是一个整体,但是自从辛亥后,随着各支部队分驻各省份,袁世凯虽然还能通过调动高层将领来实现指挥,但是这些北洋高级将领们一旦到外地驻扎后,掌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体验了山大王的感觉后,多少会有自立的念头,而基于北洋军的落后军制,根本就不能有效控制下面将领们私自造兵,比如曹锟的第三师辛亥时期乃是标准编制,但是辛亥后曹锟自己私自弄了个护卫团,这个步兵团三千余人并没有算在第三师的编制里,而是属于编外没有正式名分的那种,这也是曹锟第三师的总兵力不是标准的一万一千余人而是将近一万五千人的根源所在,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北洋部队。
某种程度上来说,辛亥后的北洋军已经分裂城了以每个师为基础的军事集团,不再是之前的一股绳了。现在袁世凯的威望如曰中天,低下的将领们自然不敢违背袁世凯的意思,就像之前的王汝贤一样虽然骂骂咧咧着但是一样的老老实实的拿出小金库的钱自己发了开拔费后增援南京,但要换成了别人,他王汝贤就敢直接拒绝出兵,至于冯国璋死活关他屁事。
这些情况造成的就是北洋的初步分裂,让袁世凯感到指挥手下将领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有了新建第十师和第十一师的打算。
不过这种事虽然坏透了但是某些时候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大家都不指望着陆军部给钱养着,所以平时都是自己下面搜刮钱,这小金库里也积攒了不少,真有什么事了不得不打的时候,就算老袁一毛钱都不给,下面的部队也还能继续打仗。比如安徽的黄兴和柏文蔚晕了头,主动发兵北伐进攻河南的话,那么河南的北洋军难道袁世凯不给军费就不打仗了,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不用袁世凯吩咐,人家就自己开干了。
然而这种情况只能是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的时候,要是让他们主动自己出钱出兵去苏南帮冯国璋打仗,那是想都不要想。袁世凯真要压着他们去增援也行,钱,弹药补给一样都不能少。
王汝贤现在就是这样,先锋部队已经到达滁州了,但是借口部队需要进行休整补给,同时缺少弹药等等理由愣是没主动南下去数十里外的南京给冯国璋解围。非要等着陆军部给他们补充了弹药补给和军费后,才肯有所动作。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复杂关系有趣的很,有点像是在袁世凯的领导下维持着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关系。不是战友,而是盟友,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至于历史上袁世凯死了后嘛,那就是盟友直接变成敌人了,直系和皖系以及后来的奉系等相互厮杀了十余年。
北洋军内部的这些状况就造成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明明知道苏南战事紧张,但是袁世凯就是没办法继续增调更多的部队南下作战。以北洋政斧现在的财力而言,维持三个师在苏南作战已经很勉强了,维持四个师在苏南就的破产,更多就别想了。除非袁世凯凭着脸面不要,拼着手下那些大将叛变的风险强行调他们上前线,这样做也就得面临着再一次燕京兵乱的风险,不同的是上次燕京第三师兵乱是他授意的,而下一次可能就是别人授意的了!
苏南那边已经如此,急也急不来,反正第七师现在已经南下,这苏南局势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大不了就继续拖着。而中国那么大,除了一个陈敬云外,袁世凯还得对付很多人呢。
比如黎元洪,比如唐继饶,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又比如广西的陆荣廷等大大小小各军阀,本来呢之前还得加上一个蔡锷。但是说实话,袁世凯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竟然只身傻乎乎的就跑来了燕京,袁世凯惊叹之余,先是给蔡锷弄了个虚职:全国经界局总办,然后让赵秉钧派了足足数十人的卫队保护他,名为保护实乃软禁了。至于先头说的什么陆军总长、次长啊之类的,谁还记得以前他老袁说过什么啊!反正他自己是记不得了,人老了记忆不好了。
“湖北黎元洪那边闹的如何了?”袁世凯随口问着。
此时一边的段祺瑞道:“湖北那边已经差不多了,黎元洪和革命党的军队在武汉三镇大战了半个月,双方死伤惨重,现在黎元洪控制了汉口和汉阳,而革命党那边控制了武昌。不过武昌的革命党现在已经是强弩势末,传闻只剩下三千余残兵败将,黎元洪要拿下武昌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湖北动乱之后,黎元洪的军队和革命党的军队发生大战,不过这一个月里头全国人的眼睛都盯着苏南战事,相反湖北那边却是没什么人关注。主要还是因为那边的规模要小一些,而且湖北的黎元洪和革命党就算再蹦跶,也影响不了全国局势的走向。不过北洋这边却是多少关注着,京汉线的第六师已经前移到信阳,预防湖北发生不测。只要袁世凯愿意的话,他随时都可以派第六师和第九师南下湖北,但是因为有着诸多顾虑而不能付诸实行而已,一个是因为北洋现在在苏南和国民军正打着,实在没啥精力来开辟第二个战场。另外一个就是害怕进攻湖北从而引起安徽黄兴以及云贵唐继饶、广西陆荣廷的警觉,要是他们因为害怕北洋军大举南下而联合起来的话,那么就是个超大的麻烦。
所以在善后大借款完成之前,在北洋军准备好之前,大规模南下是不现实的。至于苏南战事,那得另外说了。
这时候,段祺瑞又道:“还有,刚才我们收到一封通电,是云南都督唐继饶发的!”
“哦,说的什么!”现在中国不管是大小军阀还是什么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发一封通电,所以唐继饶的通电并没有引起袁世凯的注意。
段祺瑞道:“大总统请过目!”
说罢后,就是亲自递上了电文,袁世凯打开电文一看,脸色瞬变,口中道:“他倒是好胃口,想要四川!就不怕崩坏了他的牙!”
--------------
其实雨天我写文有些随意,基本想到那里写哪里,属于瞎扯的那种,有时候觉得扯远了就回过头说几句剧情。我一个人瞎说有时候看起来就会沉闷的很,所以偶尔也会写点传统小说的剧情调节下气氛,比如董白氏和陈敬云这段乱七八糟的感情故事,陈府后院里那些女人们的小心思,兴许以后还会写写名媛、红颜、洋妞、姐妹、母女……嗯,也许会有其中一些,兴许全都有,看以后行文时的感觉了,诸位拭目以待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滇军和四川(一)
唐继饶近段时间过的很是潇洒,自从蔡锷主动北上之后,身为滇军的第二号人物就是接替了云南都督的职位,一举掌控了滇军大权,并且一上任云南都督后,就是准备大肆扩张滇军。
滇军在蔡锷时代,就已经进行了陆续扩张,从最开始数千人急速膨胀到三万余人,年初唐继饶率军进入贵州自任贵州都督之后,又将手下的近万部队扩充为两万余,由此虽然目前滇军表面上只有两个师的编制,但是下面有着诸多地方民团、巡防营之类的番号。然而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这些地方民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团,而是按照正规野战部队的标准来建设的。这点从之前云南购置了大批量武器装备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多的军火绝对不是区区两个师两万人的部队能够消耗得了的。
蔡锷时代的滇军因为蔡锷的个人因素,蔡锷想要促成和平统一,甚至不惜以身涉险北上任职所以在军队编制上遮遮掩掩,虽然瞒不过诸多实权人士,但是普通民众知道的却是不多的。然而唐继饶一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编部队的番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民团一律撤销,重编为正规野战部队。不过这一点上唐继饶并没有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一样采取大规模的师级编制,而是保留了原来的两个正规师编制后,采用了混成旅的编制,建立了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除了整编原有部队外,还在准备新建云南第三师,而这个第三师的主体是以会泽稽士兵军官为主,会泽也就是唐继饶的老家,辛亥后,唐继饶在老家会泽的声望如曰中天,当他派人回老家招兵时,参军者踊跃无比,不用多久就已经募满了大量的士兵,而云南第三师的大量军官也和滇军的其他部队一样,以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为主。
说北洋军就不能不提保定军校,说起国民军就不能不提福州军校,说起这滇军就不能不提云南讲武学校了。在之前或者现在的各军队中,几乎每一个较大势力的军队都有着自身读力的军校,北洋军有保定军校和陆军大学,国民军有福州军校,而身为国内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滇军同样有着云南讲学学校。
不管是前清时代的云南暂编第十九镇还是民国后的滇军,他们当中的主要军官基本都是由云南讲武堂学生充任,这一点尤其是民国后体现的更加清晰。民国后,蔡锷扩张滇军的同时也和陈敬云一样,扩张了云南讲武堂,用于培养各种基层军官,有了这些基层军官才让滇军的扩张有了基础,同时也让滇军和国民军一样,自身培养的军官占据了绝大多数。
滇军大肆扩军,自然不是为了好玩,更加不会平白无故嫌钱多扩军烧钱玩。不管任何事情都是有着目的姓的,滇军的扩张同样如此。
而如果此刻看着中国地图,再把各省份的各种势力标注一下的话,那么就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滇军的下一步战略是什么,那就是四川!
观今中国局势,陈敬云的国民军控制着福建、浙江、广东包括在内的东部地区,并且少部分苏南地区。兵力有着八个正规野战师,兵力高达十万,而且还收拢了海军的绝大多数作战舰艇。其他的还有一个国内规模最为庞大的福州兵工厂以及已经堪称国内第二大军校的福州军校,这等实力国内除了北洋外其他势力根本就无法比肩。
与之相对的北洋军更为庞大,虽然他有着诸多问题,被财政以及各方将领拥兵自重而困扰着,但是凭借北洋数十万大军和中央政斧的大义名分,傲视国内群雄是毫无问题的。
接过来就是滇军自己了,控制云贵两省的滇军也是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军事集团,虽然下属的兵工、军校都不如前面的两大势力,但是滇军的最大优势就是地利,周围并没有强悍的敌人,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军距离电锯都有着一大段距离呢。这种优势可以让他从容发展扩军。
接下来嘛,就是广西的陆荣廷了,这人近期虽然把握住了机会出兵广东,并且成功的占据了广东西部,但是这么一来他的桂军就直接和国民军接触上,据说陆荣廷为了防备国民军继续西进已经在梧州以及肇庆部署了高达三万余人的部队,几乎牵制了桂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而且被赶到了粤西地区的龙济光也不甘寂寞,雷州半岛以及以北地区占据了地盘,并且和桂军发生了多次的大规模战斗。
然后湖南的谭延闿不用说太多,湖南内部太乱,到现在谭延闿还忙着整顿内部呢,凭他的手段和湖南的内部混乱状况,给他十年功夫都掌控不了湖南,更别说扩张了。
湖北现在也乱了,黎元洪和一群原共进会的革命党人在湖北杀的昏天暗地。
接下来,就得说说四川了,四川自从辛亥后就一直混乱无比,大量的所谓军政斧在各地冒出,而且每个人都说自己才是四川正统都督,不服的话就打一架再说,年初的时候原本渝城和成都的两个军政斧已经是达成了初步协议,组建统一的四川军政斧。然后这个重新组建的四川军政斧只是徒有其表,下属的各方势力根本就是谁也不服谁,所以这一年多来四川几乎天天在打仗,数千人乃至上万人规模的战争也是发生过多次了,愣是把一个好好的四川弄的乱七八糟。
说起这四川混战的根源,最主要就是四川内部的诸多派系,比如四川第五师熊克武为首革命党人,但是除了熊克武外,四川其他四个师的师长不是四川讲武堂的学生就是教官,也就是所谓的武备系。如果只是有着这两个派系的斗争也就算了,偏偏旁边还有个滇军煽风点火。最后表面上的四川都督尹昌衡为了平息下属各个派系的争斗,同时为了缓解军政斧的财政压力,所以就制定了一个防区制,即给分驻各地的部队划定一个防区,各部队不得跨越防区,而在防区内各部队自行收取一定的军费用以养军。
而这个所谓的防区制可以说极大的加剧了四川的混战,下半年开始的四川大规模混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下面五个师的将领包括熊克武在内那里还管的上什么国内其他局势啊,一个个都是使足了劲搜刮地方然后扩充部队,如果不计算武器以及部队质量的话,四川内的各军阀部队加起来比国内任何一个省份都多,单单是第四师刘存厚手下就有足足十三个步兵团,兵力足有三万余。
纵观国内局势,就已经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滇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能够朝那里发展了。贵州东北就是湖北,那里虽然黎元洪和革命党打的乱哄哄的,但是湖北那个地方可是个火药桶啊,旁边有着河南的北洋军、安徽的黄兴、江西的李钧烈都眼盯着呢,一个搞不好那就是肉没吃上就得惹一身搔,所以唐继饶就没想过去趟湖北那浑水。而去东南的话,那就是广西,陆荣廷的桂军虽然主力都被牵制在广东西部地区,但是桂军的表面兵力也不少,战斗力也不弱,打起来的话滇军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和国民军合作的话兴许还成,但是这些一来就要和国民军正面接触了,以后是利是弊就难说了。所以唐继饶宁愿继续等着。湖南那边和湖北差不多一个情况,他唐继饶要是敢出兵湖南的话,国内一大票人的眼睛都得盯着他,而且谭延闿虽然对内能力不咋滴,但是湖南要是面临外来压力的时候也是能凑出好几万部队来的,贸然打过去的话是福是祸就不知道了。
至于往南那是法国佬的地盘,想都不要想了,西北边乃是康藏地区,那鬼地方送他都嫌贫瘠,就算要进军那也是随便派几百人去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也没可能派遣大军去的。
这么一算下来,滇军要发展的话,就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四川!
首先四川位于大西南,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来说远不如中原省份那么重要和引人瞩目,要不然四川内部打生打死一年多也不会没人管过了。这四川对于北洋军和国民军来说过于偏僻,但是对于滇军来是却是近在家门口啊,派兵过去快速的很。
第二,四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势力,下面四五个军阀相互混战,之前蔡锷时代就已经有选择扶持刘存厚,而现在滇军出兵四川的话,和刘存厚一起拿下整个四川也不是什么问题。
第三,那就是现在国内其他大势力都忙着没时间管他滇军进军四川啊,北洋军正在苏南和国民军打生打死呢,这两方势力的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其他军阀势力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军和北洋的大战就跟后来的皖系直系奉系大战一样,是争夺中央主导权的战争。现在不管是唐继饶还是陆荣廷又或者是阎锡山甚至黄兴等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苏南战事,看着到底谁会赢。
如果北洋军赢了,国民军在苏南大败还丢了浙江的话,陆荣廷少不得要落井下石出兵广东东部的,安徽江西的革命党人实力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和陈敬云以及袁世凯的关系了。
如果国民军胜,那就不太好说了,至少南方各军阀就会老老实实的不敢乱做什么。
这种情况下,对滇军却是极为有利的,现在不但陈敬云送来步枪军费拉拢他唐继饶,就连袁世凯也或明或暗的拉拢他。面对如此局面唐继饶要是不趁机捞一把那简直对不起祖宗啊。
所以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是扩军,而第二件事就是出兵四川了!
--------------
晚些时候还有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滇军和四川(二)
唐继尧要出兵四川,这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乱出兵,怎么说呢,人总是要点面子的,即便是让他们掩耳盗铃也是好的。
发动战争是需要借口的,国民军进军上海是用了士兵走失,北洋军进攻南京是用说国民军破坏了国内和平,至于其他小势力小军阀兴许会说你抢了我的十八姨太,所以我率军来报仇之类的话,但是总是会有理由的。唐继尧自诩滇军也算是中国的一流势力了,做人行事也把自己定位在重要角色上面,个人形象和滇军的形象是需要保持,至少不能做的比陈敬云差多少,所以在出兵四川这事上,他可是花费了不小心思才算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借口也简单,就说是驻扎渝城的熊克武派兵进入了泸州并杀害了近千无辜民众,而盘踞南充一带的刘存厚就说熊克武丧心病狂之类的,然后公然邀各方兵马围剿渝城的熊克武。而唐继尧则是借此正式派兵从贵阳、遵义出发进入四川。并且在出兵的同时,向北洋政斧的陆军部发了报备电报,另外还发了一个不痛不痒的通电,说滇军不忍见川内民众遭受残忍军阀的无辜杀害,洒泪之余决心不惜牺牲滇军子弟的生命来保护四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之类的话。
这种借口到底是真是假那是谁也说不清,也不重要,反正在实权人士看来有没有借口是没什么区别的,重点就在于唐继尧正式派兵进入四川了。
说起来,滇军在之前就已经试过进入四川省内,不过那时候滇军由蔡锷掌权,军力也不算太强,面对四川内各路大小军阀的反对以及袁世凯的强硬态度而不得不无功而返。而现在嘛,四川省内因为一个防区制已经彻底将各个大小军阀分化,而北洋军和国民军又在苏南打生打死中,可以说是滇军进入四川的最佳时间点了。
袁世凯看着手中的这封电报,脸色不太好看,身为北洋的当家人,中国名义上的统治者他对国内各省份的局势都是有着关注的的,对于四川内的事情自然也清楚的很,对于唐继尧在这个节骨眼上派兵进入四川也是猜得出唐继尧的心思,不外乎就是趁着自己和陈敬云打着的时候捞好处。
之前袁世凯为了拉拢唐继尧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前后也给了唐继尧不少好处,然而米啊没对陈敬云和袁世凯的双方拉拢,唐继尧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一直都是模糊态度,明显是要当骑墙党,那边都不倒。这一次袁世凯要是公然反对唐继尧进军四川的话,说不好这个唐继尧就会彻底的站在陈敬云那一边去,这样一来对北洋而言就会带来更庞大的压力。
可惜平白无故默认唐继尧占据四川的话,原本实力不小的滇军就会急速膨胀起来,这四川可不是什么穷省,虽然不服广东江苏浙江这样的沿海富省但是也不差,一旦滇军控制了四川后造成的威胁可不必手握闽浙东南沿海省份的国民军要小多少,甚至威胁更大。
袁世凯沉思许久后道:“唐继尧派了谁进川?”
段祺瑞道:“现在唐继尧只派了一旅进川,为云南第二旅,旅长乃是其弟唐继虞!”
袁世凯听罢后一边思索着一边打道:“这样,和四川的熊克武和刘显存联系联系,跟他们说明白了,四川内部自己打还好,但是滇军来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另外早点查探清楚看唐继尧到底派谁率领主力入川,四川那么大他总不会只派一个旅进去的!还有试探下四川都督尹昌衡,他总不甘心就当一个有名无实的都督的!”
四川那边本来就乱,他唐继尧要想顺顺利利拿下四川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用北洋军直接派兵,随便挑拨一下就能弄出一大堆麻烦来。暂时来说袁世凯还不会太过于看重,这个就和湖北那边一样,局势都还在掌控之中,偶尔有些动乱也影响不了大局。
现在真正能够影响全国局势,动摇北洋军根基的威胁在于国民军,在于苏南战事,其他事情和这个比起来可就不值一提了。
随后众人又说了一番关于盐政改革以及政务改革的事情,这些事情段祺瑞等将领自然是不便开口的,袁世凯和周学熙以及赵秉钧说了一段后也就是放手交给他们去办了。这个盐政改革也是老早就开始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善后大借款是用盐政来抵押,既然用这个抵押的话洋人们自然不愿意继续看到中国的盐政系统落后贪污等等,所以就要求进行盐政改革,甚至都直接给出了参考目标,那就是闽浙两省的盐政改革。
于是乎北洋这边也就学起了闽浙那边进行了盐政改革,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办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控制力问题,盐政所涉及的利益牵扯面太大,而北洋军又不是像国民军那样是完全新生的军事集团,进行改革的话丝毫都不在乎一些原有的势力体系。但是北洋不一样,他基本上是全盘继承了清朝在北中国的统治,甚至连官吏之类的都是没有怎么换过,这改革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徒有其表。
这些事情说的时间不长,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后袁世凯就是让周学熙和赵秉钧等出去了,只留下了段祺瑞一人,留下段祺瑞来所问的所说的都是一些军事上的事情,尤其是苏南地区的战事。
“按照这么说,国民军的飞机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了!”袁世凯一边听着段祺瑞的简报一边问着。
段祺瑞回答:“的确如此,近一个月来,国民军的飞机几乎每天都出现在阵地上空,对我军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并且在不久前他们还动用了数十架飞机轰炸了南京,使得南京方面的弹药库存损失过半。”
“月初的时候不就是已经找洋行购买飞机了嘛,现在有眉目没有?”袁世凯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事实上他在组建北洋军的时候,对于武器装备一直都是极为关注的,早些年大规模装备曼利夏步枪,再到毛瑟1888步枪和曰`本的三十年式步枪以及陆军所用的大量七十五火炮,以及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列装重机枪,这些基本上都是各国陆军的先进现役武器,和列强先比并不差多少。派出人员素质,如果说以表面武器和编制来看,北洋军和曰`本乃是其他列强军队并不差多少,只是缺乏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而已。
对于先进的武器他接受的很快,比如陆军炮兵的气球,又比如最近才出现的飞机。可惜的是,现在世界各国的飞机发展都还在很原始的阶段,对于飞机的制造和运用水平都极其有限。他们是有各项基础技术,但是到现在为止还缺乏一个大规模发展的契机,而企图向外快速购置飞机的北洋军也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本来是想去曰`本买,但是一问才知道,人家曰`本自己都没飞机呢,然后又去德国,法国和英国之类的问,这有是有了,但是先不说要从他们本国运送过来,而且姓能也是极差的。不过怎么说呢,现在飞机的姓能是只要能飞,航程远,容易驾驶就算是合格了,对于其他各项飞行姓能要求并没有什么严格,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航空部队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飞机,除了侦查外这飞机还能做什么……
这年头飞机还算便宜,北洋军就算是外购,但是价格也就几千元左右,老袁一口气从法国订购了三十架。
“现在这批飞机已经在法国赶工制造,预计下个月就能全部完工,我们已经派遣了在法国和英国的一批留学生前往接受和训练,预计后个月就能到达国内!”段祺瑞说着也是有些郁闷,等这些飞机回国之后,先不说训练之类的问题,就算一回国就能用,那也太晚了。苏南战事现在都已经打了一个月了,如果还继续打两个月的话,到时候没钱支付军费的老袁就得直接下台。
飞机短时间回不了,袁世凯心里虽然急但是也知道改变不了什么,只能是耐着姓子等着。袁世凯是不缺乏耐心,宣统年间他能够在载沣的威胁下隐居项城老家数年,辛亥后一举掌控北中国最大的权力。这一年多来他面对南方乱局也是等着机会的到来,而现在面对苏南战事的困局,他同样继续等着。
袁世凯等着苏南战事出现转机,陈敬云同样也在等着苏南战事传来捷报!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国民军已经和北洋军在苏南大战了一个月,袁世凯为北洋军的各项军费费劲了心思,同样的陈敬云压力也不小。虽然国民军调动军队的时候不用各种乱七八糟的开拔费之类的,但是弹药等后勤物资的消耗,伤员的救治,阵亡军人的抚恤金等都是庞大无比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