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小说网 > 昭和钿 > 昭和钿_分卷阅读_44

昭和钿_分卷阅读_44

作者:迷幻的炮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晏昭和说自己要出去,但没有说要去哪,洵追后悔,当时就应该问问他到底是去哪!

    通向京城的驿馆有很多,天南地北来的方向决定每个驿馆的位置。

    而津安驿馆则是通向南方的其中一个驿馆,而这家驿馆,不像其他驿馆。从其他通向南方的驿馆出去,尚还有中途改道的可能性。而津安驿馆则一条路走到底,是南方与北方商人来往最快的一条直达路线。

    第二十三章

    晏昭和选择从津安驿馆离开,明摆着告诉别人他要南下,自然也不怕洵追知道。瘟疫横行,如果晏昭和奔着治理瘟疫,那么一定会去青藤山庄找薄阎。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洵追也估摸不出晏昭和此时到哪,他反复翻阅赵传之送上来的册子,雏娘两个字直戳戳立在他眼前,他烦躁地合上册子出去透气。

    他背后的伤慢慢长出新肉,伤口愈合的比之前慢起来,但比结痂的时候更痒。洵追抓抓后背,又不敢下狠手去挠。王公公跟在他身后,只要看到他有要挠的征兆,便大呼陛下万万不可。

    早起天便阴的很,洵追站在屋檐下看着天边的燕子来回低飞,没一会大雨便一股脑从天边倾泻而下。宫人们急忙找雨布盖住园中花草,以免娇弱的花朵被打得一朵不剩。

    洵追搓搓手臂,没来由打了个寒颤。他将殿内所有宫人遣退,本就空荡荡的寝殿更加显得寂静。

    在昭王府那夜,晏昭和在雨夜中舞剑,一招一式极其灵动。洵追轻叹一声,回屋将自己许久都没有使用过的剑提出来。他自然是没有那个本事像晏昭和那样淋雨,他身体弱得很,经不起折腾,只能站在殿门口那片不大的空地上随意划拉几下。

    这把剑是请外头工匠定做,剑柄与剑身都较为轻巧。原本皇帝应该用大殿里一代代传下来的佩剑,可洵追手臂没力气根本玩不动。

    傍晚时分楚泱来找洵追,洵追正吊在廊边栏杆上双手接雨水玩。

    楚泱前脚踏进屋檐内,后脚宫人就立即将他手中的伞接过。洵追十指张开,一捧雨水从指尖溜走,与地上的那一片湿润混在一起。

    “陛下,臣得到消息,崇王府上侍妾突发疾病。方才崇王将那侍妾暗中送走,从送走的方向来看,应该是他郊外的一处庄子。”楚泱道。

    洵追抬眼看楚泱,楚泱又道:“昭王殿下临走时让臣严加监视,一旦有异动立即禀报陛下。”

    洵追挥挥手表示已经知道了,该去哪就去哪别烦我。

    既然晏昭和让楚泱严加监视,就说明已经得到了什么消息,洵追懒得从楚泱这猜晏昭和的心思。晏昭和那种人,顾全大局从未出过纰漏,他才没兴趣掺一脚当棋子。

    楚泱看起来好像还要说什么,洵追立即从栏杆上跳下来转身回房。宫人伶俐地挡在楚泱面前,双手送上油纸伞。

    洵追听到门外一声重重的叹息,弯眸愉快地笑起来。

    八公主带着她小厨房里的晚膳来找洵追,洵追将书桌上的奏折全都推到地上,兄妹两没什么架子的坐在书房用完一餐。

    李玉鸾看看地上的奏折咬着筷子道:“就这么把大臣们的折子丢在地上不太好吧?”

    洵追以实际行动告诉李玉鸾这些奏折并不重要,现场表演如何一脚将奏折从书房这边踹到那头。

    李玉鸾吃撑了,双手捧着下巴看洵追踢奏折玩,不由得感叹道:“皇兄你可真不像个皇帝。”

    洵追停下,回头看李玉鸾。

    “在外人面前千万装好派头,别露馅。”李玉鸾又说。

    洵追无奈,装作要打李玉鸾的样子,李玉鸾笑着也不躲,最终洵追扬起的手也只是落下时虚虚放在李玉鸾头顶拍两下。

    李玉鸾其实也就是太无聊,来找皇兄聊聊天吃顿饭,她没过多打扰。临走时将奏折一本本捡起,放在书案上摆好,洵追让小厨房打包早上做好的糕点,李玉鸾抱着食盒蹦蹦跳跳踩着雨离开。

    小姑娘活泼,裙摆上全是泥点。洵追目送李玉鸾离开,看着她开心的样子,自己也不由得勾唇笑。

    前年外邦使臣来访,晏昭和险些将八公主嫁出去。

    李玉鸾流着泪说我不怕和亲,我就是怕我走了皇宫独留皇兄一个人孤单。

    生在皇家,冰冷的后宫中还能盛开一朵鲜艳的太阳花,朝阳而生,璀璨炫目。

    对晏昭和来说,八公主的作用和远嫁的四公主没什么区别。洵追已经对四公主李韵节没什么印象,唯一印象深刻的便是李韵节离宫远嫁,一身大红嫁衣是她自己所绣。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虎视眈眈的哥哥们。

    李韵节远嫁,每年也就写一封信,信中也都是礼节性问好,让洵追觉得这个姐姐对他是有怨恨的。

    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皇帝的强势,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公主远嫁和亲。而四公主远嫁,刚好处在洵追登基两年,朝局最动荡的时刻。那个时候他也只是小孩,一切倚仗晏昭和。

    似乎所有人都记得洵追幼年登基的无能,却没人记得洵追当时也只是个刚学会写字,正在读诗书的孩子。

    就好似记洵追无能那样,大家选择性忘记晏昭和带着洵追肩负国家时,晏昭和也只是十几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