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植物人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92章 植物人
刘牧樵脑干穿刺再一次获得成功,不但是神经内科轰动了,神经外科的几个教授也过来打听消息。
“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你要不信,去4病室45床看看,连监护室也不需要进了。”
不进监护室并不是因为病情,而是监护室没有床位了。
“我还是要眼见为实。”
说完,神经外科的江教授坚持要去看病人。
“你们科室的陶教授刚走,首先也是不信。”
江教授也不争辩,径直走到4病室45床。
一看,吃了一惊。
他正想做压眶反射,谁知病人眼睛睁得大大,正瞧着。
“醒了?”
“刚醒。”
答话的是刘牧樵,他刚吃完饭,检查一下病人,正准备回去。
“你是他家属?”
旁边一老人赶紧说:“他不是家属,是主刀的刘博士。”
“你就是刘牧樵?”
“嗯。”
“我要看看他的CT片子。”
家属赶紧拿出来。
这已经是第五次拿出CT片了。
“嘶!你胆子真不小啊,这个地方你也敢?”江教授吃惊不小,“你总共做了几个了?”
“第三个。”
“都活着?”
“活着。”
“这就奇怪了,能说说诀窍吗?”
江教授是神经外科的知名专家,也是一个敢闯的猛将,脑干,他闯过,可是,闯一次,死一个。
“其实就是一个准字,看准的路线,穿进去,不差一分一毫,死人的可能性就小到可能不会死了。”
江教授长叹一声,“也只有你这种天才才行。穿刺,不差一分一毫,人,哪里能够做到?”
“也不是,我觉得吴迪就有可能。”
“吴迪?不提他好么?他神经病!谁敢向他学?100个大脑,研究三年,想都不敢想。”
吴迪,在附属医院算是一个传奇,3年搞研究,100个大脑解剖,亏他怎么得到的100个脑袋。
那时候,他痴迷于解剖人脑,3年吃腌菜萝卜干,吃得患了缺铁性贫血,几身旧衣裤从年头穿到年尾,满身都是福尔马林味,工资奖金全部投进买标本了。
所以,刘牧樵一提到吴迪,江教授们就吐舌子。
“刘牧樵,我有一个病人,脑干有个囊肿,三年了,你敢不敢动它?”江教授已经是彻底被征服了。
“你得详细一点。”
“三年前,一个车祸病人,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植物人,现在检查脑干形成了一个囊肿,我们估计,这个囊肿压迫了脑干,除掉它,病人就有可能醒过来。”
刘牧樵迅速检索脑海里的知识。
查到了,7个类似的植物人,就是因为囊肿压迫脑干成为了植物人,只有其中一个,因为囊肿自行破裂而清醒了。
“行,我可以试试。”
……
神经外科迅速启动了大会诊。
这是必须的。
作为教学医院,哪怕是为了获得一次性经验,也必须履行一下手续,完成一下程序。
这个植物人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会诊了,全院性会诊也不下十次,说得难听点,这也是这个病人能活到现在的主要原因,要不,早就会因为坠积性肺炎,或者血栓死了。
附属医院之所以全力抢救这个病人,完全不是因为希望某一天治好他,而是纯粹是一种医生的本能,医生的职业习惯。
很多时候,患者都已经死了,救活的意义为零了,医生也会做一番努力,人工心肺复苏大多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植物人,家属早已经放弃了,他们后来连对会诊的兴趣都没有了,只是尽义务每天来病房探视一次。
他们说了,所有的治疗方案都由医院做主,连签字的权力都放弃了。
大会诊在神经外科示教室里举行,参加的科室总共有13个,会诊的专家加上本科室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有32人。
虽然都知道是走形式,但附属医院的传统还得坚持,也就是说,走形式也要做得很像那么一回事。
就是说,要正儿八经。
报告了病历。
主治医生报告了近况和这次会诊的目的。
“什么!穿刺囊肿?”
随着主治医生报告完毕,下面嗡嗡声响了好一会。
江教授咳咳两声,说:“我也是突发奇想,既然脑干不一定是生命禁区,那么,我们把这种囊肿穿破,解除脑干的压力,患者是不是就醒了呢?当然,可不可行,请各位来讨论。”
下面又是嗡嗡声。
有人发言了。
不算是正式发言,而是提出质疑。
“有过这样的先例吗?”
“没有。”
“既然没有,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神经纤维压迫太久了,已经不能恢复功能了。”
“对,对,压迫太久了。”
“没意义。”
“最好不要冒这个险。”
“对,这个险不值得冒。”
……
刘牧樵在看核磁共振片。
他看核磁共振片的时间比别人看得九很多。
其他教授都稍稍看一遍就走了,也不是他们不认真,这些片子,他们都看过很多遍了,每一次会诊都会搬出来。
有人也注意到了他。
“这小哥看核磁共振片好投入啊。”
“比看那种片子都认真。”
“在看动漫?”
“在看动作片吧?”
“你说,他能看懂吗?”
……
确实看得久,足足有半个小时。
“我来发个言吧。”
正儿八经的发言开始了。
第一个发言的是神经外科的周教授,和江教授资历差不多,他们相差一届,一个是湘雅医院的研究生毕业,一个是同济医院研究生毕业。在神经外科,他们是绝对主力。
是主力,资历相同,自然,竞争就很难免了,既然有竞争,平常关系就会比较紧张,这很好理解。
很好理解,在会诊中,火药味就会比较浓郁。
同济毕业的周教授一上来就开炮了。
“这个病人讨论过很多次了,就简单点吧,其他的基本情况就不啰嗦了,直接说结论。”
住持会议的是老科主任,75岁的宋爹,元老级。神经外科的大会诊一般都是由他坐镇,否则,会不会打起来,很难说。
宋爹接着他的话说:“节省时间,都别说过场话了,并且我还有个意见,没不同意见的可以不发言。”
他说完,都说好,节约时间。
过去的会诊会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关键是对这个病人,大家都觉得疲惫了,都没有兴趣了。
说白了,讨论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周教授说:“好,那我就发言了。有些同志听到后要是不舒服,可以不听。一个毫无生命价值的植物人,我们冒险去动他的脑干,是不是你们听到航医的伤医事件不过瘾?作死啊!”
周教授看了看周围,见有不少人点头,接着说:“科研就是要突破前人的观念,没错。但是,不讲常识,单纯为了试一试,我说,这是瞎搞!”
他看了看江教授,见他没有发作,又补充一句,“请注意,植物人,也是人,是人,我们就应该这条生命!不能昧着良心去做所谓的实验。”
第192章 植物人
刘牧樵脑干穿刺再一次获得成功,不但是神经内科轰动了,神经外科的几个教授也过来打听消息。
“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你要不信,去4病室45床看看,连监护室也不需要进了。”
不进监护室并不是因为病情,而是监护室没有床位了。
“我还是要眼见为实。”
说完,神经外科的江教授坚持要去看病人。
“你们科室的陶教授刚走,首先也是不信。”
江教授也不争辩,径直走到4病室45床。
一看,吃了一惊。
他正想做压眶反射,谁知病人眼睛睁得大大,正瞧着。
“醒了?”
“刚醒。”
答话的是刘牧樵,他刚吃完饭,检查一下病人,正准备回去。
“你是他家属?”
旁边一老人赶紧说:“他不是家属,是主刀的刘博士。”
“你就是刘牧樵?”
“嗯。”
“我要看看他的CT片子。”
家属赶紧拿出来。
这已经是第五次拿出CT片了。
“嘶!你胆子真不小啊,这个地方你也敢?”江教授吃惊不小,“你总共做了几个了?”
“第三个。”
“都活着?”
“活着。”
“这就奇怪了,能说说诀窍吗?”
江教授是神经外科的知名专家,也是一个敢闯的猛将,脑干,他闯过,可是,闯一次,死一个。
“其实就是一个准字,看准的路线,穿进去,不差一分一毫,死人的可能性就小到可能不会死了。”
江教授长叹一声,“也只有你这种天才才行。穿刺,不差一分一毫,人,哪里能够做到?”
“也不是,我觉得吴迪就有可能。”
“吴迪?不提他好么?他神经病!谁敢向他学?100个大脑,研究三年,想都不敢想。”
吴迪,在附属医院算是一个传奇,3年搞研究,100个大脑解剖,亏他怎么得到的100个脑袋。
那时候,他痴迷于解剖人脑,3年吃腌菜萝卜干,吃得患了缺铁性贫血,几身旧衣裤从年头穿到年尾,满身都是福尔马林味,工资奖金全部投进买标本了。
所以,刘牧樵一提到吴迪,江教授们就吐舌子。
“刘牧樵,我有一个病人,脑干有个囊肿,三年了,你敢不敢动它?”江教授已经是彻底被征服了。
“你得详细一点。”
“三年前,一个车祸病人,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植物人,现在检查脑干形成了一个囊肿,我们估计,这个囊肿压迫了脑干,除掉它,病人就有可能醒过来。”
刘牧樵迅速检索脑海里的知识。
查到了,7个类似的植物人,就是因为囊肿压迫脑干成为了植物人,只有其中一个,因为囊肿自行破裂而清醒了。
“行,我可以试试。”
……
神经外科迅速启动了大会诊。
这是必须的。
作为教学医院,哪怕是为了获得一次性经验,也必须履行一下手续,完成一下程序。
这个植物人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会诊了,全院性会诊也不下十次,说得难听点,这也是这个病人能活到现在的主要原因,要不,早就会因为坠积性肺炎,或者血栓死了。
附属医院之所以全力抢救这个病人,完全不是因为希望某一天治好他,而是纯粹是一种医生的本能,医生的职业习惯。
很多时候,患者都已经死了,救活的意义为零了,医生也会做一番努力,人工心肺复苏大多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植物人,家属早已经放弃了,他们后来连对会诊的兴趣都没有了,只是尽义务每天来病房探视一次。
他们说了,所有的治疗方案都由医院做主,连签字的权力都放弃了。
大会诊在神经外科示教室里举行,参加的科室总共有13个,会诊的专家加上本科室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有32人。
虽然都知道是走形式,但附属医院的传统还得坚持,也就是说,走形式也要做得很像那么一回事。
就是说,要正儿八经。
报告了病历。
主治医生报告了近况和这次会诊的目的。
“什么!穿刺囊肿?”
随着主治医生报告完毕,下面嗡嗡声响了好一会。
江教授咳咳两声,说:“我也是突发奇想,既然脑干不一定是生命禁区,那么,我们把这种囊肿穿破,解除脑干的压力,患者是不是就醒了呢?当然,可不可行,请各位来讨论。”
下面又是嗡嗡声。
有人发言了。
不算是正式发言,而是提出质疑。
“有过这样的先例吗?”
“没有。”
“既然没有,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神经纤维压迫太久了,已经不能恢复功能了。”
“对,对,压迫太久了。”
“没意义。”
“最好不要冒这个险。”
“对,这个险不值得冒。”
……
刘牧樵在看核磁共振片。
他看核磁共振片的时间比别人看得九很多。
其他教授都稍稍看一遍就走了,也不是他们不认真,这些片子,他们都看过很多遍了,每一次会诊都会搬出来。
有人也注意到了他。
“这小哥看核磁共振片好投入啊。”
“比看那种片子都认真。”
“在看动漫?”
“在看动作片吧?”
“你说,他能看懂吗?”
……
确实看得久,足足有半个小时。
“我来发个言吧。”
正儿八经的发言开始了。
第一个发言的是神经外科的周教授,和江教授资历差不多,他们相差一届,一个是湘雅医院的研究生毕业,一个是同济医院研究生毕业。在神经外科,他们是绝对主力。
是主力,资历相同,自然,竞争就很难免了,既然有竞争,平常关系就会比较紧张,这很好理解。
很好理解,在会诊中,火药味就会比较浓郁。
同济毕业的周教授一上来就开炮了。
“这个病人讨论过很多次了,就简单点吧,其他的基本情况就不啰嗦了,直接说结论。”
住持会议的是老科主任,75岁的宋爹,元老级。神经外科的大会诊一般都是由他坐镇,否则,会不会打起来,很难说。
宋爹接着他的话说:“节省时间,都别说过场话了,并且我还有个意见,没不同意见的可以不发言。”
他说完,都说好,节约时间。
过去的会诊会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关键是对这个病人,大家都觉得疲惫了,都没有兴趣了。
说白了,讨论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周教授说:“好,那我就发言了。有些同志听到后要是不舒服,可以不听。一个毫无生命价值的植物人,我们冒险去动他的脑干,是不是你们听到航医的伤医事件不过瘾?作死啊!”
周教授看了看周围,见有不少人点头,接着说:“科研就是要突破前人的观念,没错。但是,不讲常识,单纯为了试一试,我说,这是瞎搞!”
他看了看江教授,见他没有发作,又补充一句,“请注意,植物人,也是人,是人,我们就应该这条生命!不能昧着良心去做所谓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