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三姑娘_分卷阅读_5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三,你这个丫头,怎么非得跟命犟!你看看村里,男孩子没上初中的都多的是,你就算想上学,你也好好说,你跟你爸那个倔驴犟的什么!再说家里这情况你也知道,要是有钱有势,还能不叫你好生上学?”
“妈,我是年纪小,可我就是不想认命!我什么都听我爸的,这日子就能过好了?我爸我奶他们,就能拿我重视了?妈,这老些年,你都是顺着我爸,对我奶也服服帖帖的,又怎么样?你落着什么好了?”
姚小疼擦了一把眼泪,说:“妈,三三人是小,可她说的也有道理,她这个年龄,正应该上学的时候,你就由着她一回吧!反正你跟我爸,多数时间也不在家,我跟小改,无非多干点活,也愿意叫三三再多上几年学。”
姚小改走过去扶住张洪菊,说:“妈,你赶紧回去床上,别吹了凉风,三三已经挨了爸的打,你就别再说她了。”
姚三三看着二姐扶张洪菊进了里屋,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在板凳上坐了下来,半天没吱声。
她这样做,是不是对于大姐二姐来说,太自私了?
不,这个家,目前就是看不着前途的一团乱,只有她先找着路了,才能把家里姊妹拉一把。
自己挣初中学费,姚三三这是话赶着话,心一横就冲口而出,然而她也深深明白,自己要想上学,她就只能靠自己解决学费,她爸妈,是不会去顾她的。在姚连发心里头,闺女,就是人家人,早晚有一天要出门子,在闺女身上花钱就是亏了。所以出门子之前,闺女就该是给家里干活挣钱,不然就白养了,哪还能多花钱?
十二岁啊!姚三三看着自己瘦瘦弱弱的小身板,心里头琢磨着,跟姚连发叫板是很豪气,但她这个年纪,一个小女孩,想要挣到哪怕是一分钱,又谈何容易!她不能出远门去打工,也没人会雇用她。
姚三三打听过了,初中一学期的学费,要一两百块,秋末头的时候还好,耧花生,耧地瓜,捡稻穗,一秋天下来总能卖些钱,然而如今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暑假前她要想挣到暑后的学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不了,热天她可以上街卖冰棍,卖汽水,姚三三记得九十年代初,那种小塑料袋装的汽水很盛行的,小孩子喜欢买,批发来卖能挣到钱的。就是,这个需要些成本。成本,姚三三哪有啊!
“你怎么就这样犟!”姚小改安抚了张洪菊,出来数落她,“你自己也说,反正不指望能上大学,咱爸那人你也知道,他横竖是不会顾你,你一个钱没有,非得上个什么受罪的学?”
姚小疼也说:“三三,等爸消气了,咱再跟他好生商议商议,看他能不能松口,指望你自己挣学费,你以为挣钱容易吗,就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大姐,二姐,你两个别叨咕了,给我自己想想。”
姚三三也是满心烦躁,她一晚上都在琢磨挣钱。过了麦收,姐猴该出来了,她可以捉姐猴卖,然而能捉姐猴的时间一共没多少天,旁的时间呢?
对了,眼下她可以摸乌拉牛卖,只要先凑够暑假后这一期学费,往后就有指望了。
当地人把田螺叫做“乌拉牛”,这时节正是吃乌拉牛的时候,池塘沟渠,水库河道,很容易找到的。当地人吃这东西,自家拎上筐子,随便去哪个河沟摸一半天,也就够炒一顿的了。然而姚三三想到,她可以弄乌拉牛肉,去卖给镇上的饭店。
试试再说!姚三三给自己打气。凡事没有想的那样容易,然而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有了父女的口头协定,姚三三第二天便照常去上学了,那时候放学早,下午两节课,太阳多老高就放了学,姚三三出了学校的门便没有走家,而是从书包里掏出她准备好的塑料袋,顺着学校院墙往南走,一直走过大片的田地,这一片地头上一溜排开好几个村里挖的鱼塘,都是两亩见方的水面,乌拉牛是自生的,她摸乌拉牛,养鱼的人应该不会去管她。
鱼塘的水算不上多清,却也能看见边上浅水里的乌拉牛,黑不溜秋的,大人手指头大小。姚三三卷起裤腿,尝试着下了水,姚三三小心地挪了挪脚,塘泥有点滑,这是人工挖的鱼塘,边上应该不深,然而再往里头,至少也有一两米吧。这要是一不小心,滑进深水里,就她这小身板,肯定淹没头顶。
光脚踩到那又滑又软的泥,姚三三退了回来。这样不行,滑进去淹死了都没人知道。姚三三只好蹲在水边上,伸手进去捞,倒也能捞一些,再往远处,眼睛看得见,她那小短胳膊却够不着了。
姚三三勉强摸到了一碗多乌拉牛,眼看着太阳西坠,四周渐渐安静得吓人,便匆匆离开。她回到家里,顾不上干别的,先找了个盆,把刚摸到的乌拉牛倒进去养起来。
姚小疼跟姚小改已经回来家了,姐两个不用谁安排,各自忙碌着。姚小疼喂猪,姚小改便去弄晚饭。看到姚三三拎了一小包乌拉牛回来,姚小疼忍不住问:
“三三,你弄这一大捧乌拉牛做什么?吃也不够啊!”
“不是吃的,弄多了,我挑肉卖。”
姚三三舀了一瓢清水倒进盆里,转身便去设计她琢磨的“专用工具”,她翻出一截铁丝,没有合用的小眼渔网,便找了块粗纱布,缝成茶杯大小的口袋,穿上铁丝,做成了个简易的网兜,又找了个一米长、手指粗细的直溜棍子,试了试,蛮结实的,把那小网兜紧紧扎在棍子上,便做成了一个简单好用的捞网,拿在手里一试,还蛮趁手的。
这样她不用下水,就能捞到远一点的乌拉牛了。鱼塘里的乌拉牛并不多,星期天的话,她可以去水库摸,那里更多。姚三三看着手里的捞网,露出了一个笑容。
☆、挣到钱
姚三三把乌拉牛用清水养了,又自己做了个趁手好用的捞网,正满意地拿在手上,姚连发回来了。这时节没什么大活,姚小疼、姚小改姐妹俩每天也就是下田除草,顺便打猪草喂猪,这两天,姚连发每天吃了饭就出去,好吃下一顿了就回来,他做什么去了,没谁知道,也没人问他。
姚连发经过姚三三身边,瞅见她拿着自己设计的捞网,也没搭理,就进了里屋,去找张洪菊说话。
“我这两天找了个阴阳先生,去看了咱家老祖坟,他说西北角那片坡地,有个水沟不好,是毛病,走风水的,主不旺长支,咱这一大户,我正好是长支长子,怪不得总也没个男孩。”
张洪菊就问:“那要怎么弄?”
“填上。我等回找家里老辈们说说,明天我找几个人,去给它填上。”
姚三三端着钢精锅走进外屋,听到里屋这段对话,几不可见地撇了撇嘴,老祖坟风水不好之说,姚连发已经不是头一回提了,记得他还找人来看过房子风水,大概就因为这种封建迷信,才横下一条心非得要生个儿子不行。
晚饭是棒子煎饼,喝开水,姚小疼弄了个蒜茸炒辣椒,切了一小碟子咸菜。姚小改一边倒水,一边叫姚三三:“三三,去剥一把葱来卷煎饼。”
姚三三出去剥葱洗葱,姚小改叫姚连发:“爸,吃饭了。”
姚连发从里屋出来,接过姚小改递给他的煎饼,坐倒吃饭。姚小疼端着一碗葱花汤的挂面进来,端去里屋给张洪菊。蒜蓉炒辣椒,今年家里种的辣椒是那种“气死鸡”的小尖椒,辣死个人,要是兑了旁的菜炒,姚三三还将就吃一点,光炒辣椒,姚三三是不怎么敢吃的,便拿煎饼卷了一棵小葱,就着咸菜吃。
两块煎饼下肚,姚三三喝了多半碗开水,便赶紧去写作业。小学临近毕业,作业是很多的,而且她如今做作业总有些吃力,忘得太多了,这两天上课的时候,总觉着脑子有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不过,小学的知识毕竟浅些,姚三三决定,要尽快把整个五年级的课本复习一遍,以她成人的思维,要把这两册书的知识吃透,只要肯下功夫,应该有门的。
姚三三在昏黄的白炽灯下打开课本,先写今晚的作业。她写了几个字,抬头看看房梁上的灯泡,家里用的灯泡是十五瓦的,那灯泡也不知用了多久了,灰突突的,屋子本来也灰突突的,吸光,在这灯光下看书写字,总是累眼吃力。
“大姐,咱换个25瓦的灯泡吧?”姚三三悄悄跟姚小疼说。
姚小疼抬头看看灯泡,露出一丝为难,用15瓦的灯泡,本来就是姚连发叫的,说省电,可是,别说三三写字看书,就是姚小疼、姚小改在灯下缝鞋垫,也是有点暗了。可这个灯泡没坏,非得要换的话,姚连发大概又要嫌费电费钱了。
姚连发吃过晚饭出去了,大概是找老家商量填沟的事情了吧,毕竟祖坟上头做一些改动,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姚三三索性搬了个凳子站上去,把那灯泡一拧,屋子里便陷入黑暗了。
姚三三摸着黑下了凳子,就进了里屋找张洪菊。
“妈,外屋灯泡闪坏了。”
“闪坏了?怎么坏了呢?”
“时间长了,谁知道它怎么坏了!”
“那叫你大姐再去买一个吧,总不能这样摸黑。”张洪菊说,“那抽屉里你找一找,兴许有钱,没有就得等你爸回来了。”
姚三三拉开左边的抽屉,翻了半天,找到两张一毛的,中间抽屉锁着,三姐妹也不敢随便开,姚小疼从身上又掏出两张毛票,这是往常姚连发不在家,给姐妹三个买盐买火的,姚三三接过钱出门,到老齁的小卖部,买了个25瓦的灯泡来。
灯泡换上,屋里亮堂多了。
姐妹三个,姚小疼、姚小改没了旁的事,都在灯下缝鞋垫,当地人有绣鞋垫的习惯,两双鞋垫对面绷在一起,当中隔了好几层麻布,用的“对针绣”的方法,像纳千层底那样,一针一线纳成的,纳好后从麻布当中割开,鞋垫上便缝成了天然对称的图案,梅花,鸳鸯,石榴……有字有花,鲜艳古朴,柔软且透气吸汗,十分具有地域特色。
姚小疼、姚小改年纪虽然不大,但针线活却做的十分好,那鞋垫的针线,缝的细密匀称,一看就是好手工。
姚三三一边翻开课本,一边忽然就想,这样纯手工的花鞋垫,要是卖到大城市去,非得被城里人当作艺术品不可。她想着自己就笑笑,走火入魔了,如今满脑子都是怎么挣钱,就算这鞋垫能到大城市去卖,也不是她现在就能做到的。
姚三三专心做完了当晚的作业,便找出五年级上册的课本,先从数学开始,一课一课的认真复习。数学这东西,一节扣着一节,要多下些工夫,语文的话,她打算往后早上早点儿起来,背课文,复习生字词,先把基本的东西巩固好,旁的才能学好。
有了自制的捞网,姚三三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捞乌拉牛,到了星期六,居然也捞了一满瓷盆。九十年代初还没开始双休日,农村小学都是上五天半课,休息一天半,周六下午放学,姚三三开始摆弄这些乌拉牛了。
当时,农家吃这东西,还少有带壳炒的做法,寻常便都是清水养两天,让乌拉牛吐净了泥,上锅一煮,乌拉牛便都张开了,拿针挑出肉来,炒韭菜,炒辣椒,那是十分鲜美的。
姚三三刷干净家里的大锅,把乌拉牛冲洗干净放进去,架上火烧开,揭开锅一看,乌拉牛都已经张嘴了,她就拿了个大笊篱捞出来,搬个小板凳坐在锅门口,找大针一个一个地挑。
姚三三左手捏起一个乌拉牛,右手拿针灵巧地一插一挑,前头的乌拉牛肉就挑出来了,后头的内脏,脏东西,自然就留在了壳里。她正挑得专心,二叔家的儿子,二文领着三文,打从门口过去。
两个小孩看见她弄了一堆的乌拉牛,一溜小跑过来问:“三姐,你哪弄这老些乌拉牛?”
“捞的呗!”姚三三不住歇地回答。
“三三,你这个丫头,怎么非得跟命犟!你看看村里,男孩子没上初中的都多的是,你就算想上学,你也好好说,你跟你爸那个倔驴犟的什么!再说家里这情况你也知道,要是有钱有势,还能不叫你好生上学?”
“妈,我是年纪小,可我就是不想认命!我什么都听我爸的,这日子就能过好了?我爸我奶他们,就能拿我重视了?妈,这老些年,你都是顺着我爸,对我奶也服服帖帖的,又怎么样?你落着什么好了?”
姚小疼擦了一把眼泪,说:“妈,三三人是小,可她说的也有道理,她这个年龄,正应该上学的时候,你就由着她一回吧!反正你跟我爸,多数时间也不在家,我跟小改,无非多干点活,也愿意叫三三再多上几年学。”
姚小改走过去扶住张洪菊,说:“妈,你赶紧回去床上,别吹了凉风,三三已经挨了爸的打,你就别再说她了。”
姚三三看着二姐扶张洪菊进了里屋,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在板凳上坐了下来,半天没吱声。
她这样做,是不是对于大姐二姐来说,太自私了?
不,这个家,目前就是看不着前途的一团乱,只有她先找着路了,才能把家里姊妹拉一把。
自己挣初中学费,姚三三这是话赶着话,心一横就冲口而出,然而她也深深明白,自己要想上学,她就只能靠自己解决学费,她爸妈,是不会去顾她的。在姚连发心里头,闺女,就是人家人,早晚有一天要出门子,在闺女身上花钱就是亏了。所以出门子之前,闺女就该是给家里干活挣钱,不然就白养了,哪还能多花钱?
十二岁啊!姚三三看着自己瘦瘦弱弱的小身板,心里头琢磨着,跟姚连发叫板是很豪气,但她这个年纪,一个小女孩,想要挣到哪怕是一分钱,又谈何容易!她不能出远门去打工,也没人会雇用她。
姚三三打听过了,初中一学期的学费,要一两百块,秋末头的时候还好,耧花生,耧地瓜,捡稻穗,一秋天下来总能卖些钱,然而如今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暑假前她要想挣到暑后的学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不了,热天她可以上街卖冰棍,卖汽水,姚三三记得九十年代初,那种小塑料袋装的汽水很盛行的,小孩子喜欢买,批发来卖能挣到钱的。就是,这个需要些成本。成本,姚三三哪有啊!
“你怎么就这样犟!”姚小改安抚了张洪菊,出来数落她,“你自己也说,反正不指望能上大学,咱爸那人你也知道,他横竖是不会顾你,你一个钱没有,非得上个什么受罪的学?”
姚小疼也说:“三三,等爸消气了,咱再跟他好生商议商议,看他能不能松口,指望你自己挣学费,你以为挣钱容易吗,就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大姐,二姐,你两个别叨咕了,给我自己想想。”
姚三三也是满心烦躁,她一晚上都在琢磨挣钱。过了麦收,姐猴该出来了,她可以捉姐猴卖,然而能捉姐猴的时间一共没多少天,旁的时间呢?
对了,眼下她可以摸乌拉牛卖,只要先凑够暑假后这一期学费,往后就有指望了。
当地人把田螺叫做“乌拉牛”,这时节正是吃乌拉牛的时候,池塘沟渠,水库河道,很容易找到的。当地人吃这东西,自家拎上筐子,随便去哪个河沟摸一半天,也就够炒一顿的了。然而姚三三想到,她可以弄乌拉牛肉,去卖给镇上的饭店。
试试再说!姚三三给自己打气。凡事没有想的那样容易,然而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有了父女的口头协定,姚三三第二天便照常去上学了,那时候放学早,下午两节课,太阳多老高就放了学,姚三三出了学校的门便没有走家,而是从书包里掏出她准备好的塑料袋,顺着学校院墙往南走,一直走过大片的田地,这一片地头上一溜排开好几个村里挖的鱼塘,都是两亩见方的水面,乌拉牛是自生的,她摸乌拉牛,养鱼的人应该不会去管她。
鱼塘的水算不上多清,却也能看见边上浅水里的乌拉牛,黑不溜秋的,大人手指头大小。姚三三卷起裤腿,尝试着下了水,姚三三小心地挪了挪脚,塘泥有点滑,这是人工挖的鱼塘,边上应该不深,然而再往里头,至少也有一两米吧。这要是一不小心,滑进深水里,就她这小身板,肯定淹没头顶。
光脚踩到那又滑又软的泥,姚三三退了回来。这样不行,滑进去淹死了都没人知道。姚三三只好蹲在水边上,伸手进去捞,倒也能捞一些,再往远处,眼睛看得见,她那小短胳膊却够不着了。
姚三三勉强摸到了一碗多乌拉牛,眼看着太阳西坠,四周渐渐安静得吓人,便匆匆离开。她回到家里,顾不上干别的,先找了个盆,把刚摸到的乌拉牛倒进去养起来。
姚小疼跟姚小改已经回来家了,姐两个不用谁安排,各自忙碌着。姚小疼喂猪,姚小改便去弄晚饭。看到姚三三拎了一小包乌拉牛回来,姚小疼忍不住问:
“三三,你弄这一大捧乌拉牛做什么?吃也不够啊!”
“不是吃的,弄多了,我挑肉卖。”
姚三三舀了一瓢清水倒进盆里,转身便去设计她琢磨的“专用工具”,她翻出一截铁丝,没有合用的小眼渔网,便找了块粗纱布,缝成茶杯大小的口袋,穿上铁丝,做成了个简易的网兜,又找了个一米长、手指粗细的直溜棍子,试了试,蛮结实的,把那小网兜紧紧扎在棍子上,便做成了一个简单好用的捞网,拿在手里一试,还蛮趁手的。
这样她不用下水,就能捞到远一点的乌拉牛了。鱼塘里的乌拉牛并不多,星期天的话,她可以去水库摸,那里更多。姚三三看着手里的捞网,露出了一个笑容。
☆、挣到钱
姚三三把乌拉牛用清水养了,又自己做了个趁手好用的捞网,正满意地拿在手上,姚连发回来了。这时节没什么大活,姚小疼、姚小改姐妹俩每天也就是下田除草,顺便打猪草喂猪,这两天,姚连发每天吃了饭就出去,好吃下一顿了就回来,他做什么去了,没谁知道,也没人问他。
姚连发经过姚三三身边,瞅见她拿着自己设计的捞网,也没搭理,就进了里屋,去找张洪菊说话。
“我这两天找了个阴阳先生,去看了咱家老祖坟,他说西北角那片坡地,有个水沟不好,是毛病,走风水的,主不旺长支,咱这一大户,我正好是长支长子,怪不得总也没个男孩。”
张洪菊就问:“那要怎么弄?”
“填上。我等回找家里老辈们说说,明天我找几个人,去给它填上。”
姚三三端着钢精锅走进外屋,听到里屋这段对话,几不可见地撇了撇嘴,老祖坟风水不好之说,姚连发已经不是头一回提了,记得他还找人来看过房子风水,大概就因为这种封建迷信,才横下一条心非得要生个儿子不行。
晚饭是棒子煎饼,喝开水,姚小疼弄了个蒜茸炒辣椒,切了一小碟子咸菜。姚小改一边倒水,一边叫姚三三:“三三,去剥一把葱来卷煎饼。”
姚三三出去剥葱洗葱,姚小改叫姚连发:“爸,吃饭了。”
姚连发从里屋出来,接过姚小改递给他的煎饼,坐倒吃饭。姚小疼端着一碗葱花汤的挂面进来,端去里屋给张洪菊。蒜蓉炒辣椒,今年家里种的辣椒是那种“气死鸡”的小尖椒,辣死个人,要是兑了旁的菜炒,姚三三还将就吃一点,光炒辣椒,姚三三是不怎么敢吃的,便拿煎饼卷了一棵小葱,就着咸菜吃。
两块煎饼下肚,姚三三喝了多半碗开水,便赶紧去写作业。小学临近毕业,作业是很多的,而且她如今做作业总有些吃力,忘得太多了,这两天上课的时候,总觉着脑子有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不过,小学的知识毕竟浅些,姚三三决定,要尽快把整个五年级的课本复习一遍,以她成人的思维,要把这两册书的知识吃透,只要肯下功夫,应该有门的。
姚三三在昏黄的白炽灯下打开课本,先写今晚的作业。她写了几个字,抬头看看房梁上的灯泡,家里用的灯泡是十五瓦的,那灯泡也不知用了多久了,灰突突的,屋子本来也灰突突的,吸光,在这灯光下看书写字,总是累眼吃力。
“大姐,咱换个25瓦的灯泡吧?”姚三三悄悄跟姚小疼说。
姚小疼抬头看看灯泡,露出一丝为难,用15瓦的灯泡,本来就是姚连发叫的,说省电,可是,别说三三写字看书,就是姚小疼、姚小改在灯下缝鞋垫,也是有点暗了。可这个灯泡没坏,非得要换的话,姚连发大概又要嫌费电费钱了。
姚连发吃过晚饭出去了,大概是找老家商量填沟的事情了吧,毕竟祖坟上头做一些改动,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姚三三索性搬了个凳子站上去,把那灯泡一拧,屋子里便陷入黑暗了。
姚三三摸着黑下了凳子,就进了里屋找张洪菊。
“妈,外屋灯泡闪坏了。”
“闪坏了?怎么坏了呢?”
“时间长了,谁知道它怎么坏了!”
“那叫你大姐再去买一个吧,总不能这样摸黑。”张洪菊说,“那抽屉里你找一找,兴许有钱,没有就得等你爸回来了。”
姚三三拉开左边的抽屉,翻了半天,找到两张一毛的,中间抽屉锁着,三姐妹也不敢随便开,姚小疼从身上又掏出两张毛票,这是往常姚连发不在家,给姐妹三个买盐买火的,姚三三接过钱出门,到老齁的小卖部,买了个25瓦的灯泡来。
灯泡换上,屋里亮堂多了。
姐妹三个,姚小疼、姚小改没了旁的事,都在灯下缝鞋垫,当地人有绣鞋垫的习惯,两双鞋垫对面绷在一起,当中隔了好几层麻布,用的“对针绣”的方法,像纳千层底那样,一针一线纳成的,纳好后从麻布当中割开,鞋垫上便缝成了天然对称的图案,梅花,鸳鸯,石榴……有字有花,鲜艳古朴,柔软且透气吸汗,十分具有地域特色。
姚小疼、姚小改年纪虽然不大,但针线活却做的十分好,那鞋垫的针线,缝的细密匀称,一看就是好手工。
姚三三一边翻开课本,一边忽然就想,这样纯手工的花鞋垫,要是卖到大城市去,非得被城里人当作艺术品不可。她想着自己就笑笑,走火入魔了,如今满脑子都是怎么挣钱,就算这鞋垫能到大城市去卖,也不是她现在就能做到的。
姚三三专心做完了当晚的作业,便找出五年级上册的课本,先从数学开始,一课一课的认真复习。数学这东西,一节扣着一节,要多下些工夫,语文的话,她打算往后早上早点儿起来,背课文,复习生字词,先把基本的东西巩固好,旁的才能学好。
有了自制的捞网,姚三三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捞乌拉牛,到了星期六,居然也捞了一满瓷盆。九十年代初还没开始双休日,农村小学都是上五天半课,休息一天半,周六下午放学,姚三三开始摆弄这些乌拉牛了。
当时,农家吃这东西,还少有带壳炒的做法,寻常便都是清水养两天,让乌拉牛吐净了泥,上锅一煮,乌拉牛便都张开了,拿针挑出肉来,炒韭菜,炒辣椒,那是十分鲜美的。
姚三三刷干净家里的大锅,把乌拉牛冲洗干净放进去,架上火烧开,揭开锅一看,乌拉牛都已经张嘴了,她就拿了个大笊篱捞出来,搬个小板凳坐在锅门口,找大针一个一个地挑。
姚三三左手捏起一个乌拉牛,右手拿针灵巧地一插一挑,前头的乌拉牛肉就挑出来了,后头的内脏,脏东西,自然就留在了壳里。她正挑得专心,二叔家的儿子,二文领着三文,打从门口过去。
两个小孩看见她弄了一堆的乌拉牛,一溜小跑过来问:“三姐,你哪弄这老些乌拉牛?”
“捞的呗!”姚三三不住歇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