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通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山头山沟六千六,云峰雾谷有公路。
题记保康新民谣
一
在素有“山国”之称的鄂西北,保康,更以“荆山,九州之险”(左传昭公四年)闻名。
这个自古“县令鞭长莫及”(保康县志)的地方,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但因山高壑深、南蔽北障而内无市场,外少行贾,商旅之难转嫁到山民身上的代价是:“五斤木耳一斤盐,一张衣针三个(鸡)蛋”
翻开保康的交通史,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民间修桥补路故事,但那种拓驿道、搭木桥的善事,仅仅是闭塞地理环境发育的一种朴素民风。
1958年,保康始有公路与汽车,然而“路与外界未相连,车由木船拖入县”;
——之后五六年里,横贯县境中部的荆山仍无公路通道,行政区划一县,却南北自然分割,人们往来凭双脚,物产交流靠肩挑;
——之后20年里,全县公路林林总总亦不过500多公里,全县70%的村依然不通公路
由此带来的负效应是“百货进不去,山货难出来”产品变不成商品,资源换不回活钱,缓慢的山区发展和单一的种植业经济互为因果,封闭与贫困恶性循环。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保康县委、县政府在带领纯朴而勤劳的保康人民建立“以小水电(水龙)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磷化工(石龙)为主的工业结构,以多种经营(木龙)为主的农业结构”的三大经济支柱中,树立起“没有公路就没有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把公路作为开山“利斧”、流通“动脉”千方百计确保先行建设,实现了起步迟而速度快。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保康县共新建公路125条1556公里,新架公路桥82座;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含村组)达到206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由改革开放前的17公里增加到5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由改革开放前的20。7公里增加到72。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81倍和4。4倍。境内158条各种级别的公路,不仅沟通了100%的村寨,而且有15个公路出口成为上通秦蜀、下达荆襄、中扼神农架与宜昌三峡的交通要道。
短短20年,路绩惹人羡。集老、穷、边、险于一身的保康山区,是以怎样的热情和建设机制大搞公路事业的呢?
三
不言而喻,山区公路建设难度高、投入大,而资金紧缺又是一个普遍而现实的矛盾。对此,保康县的干部群众以感人的主观能动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原县委书记李远继的话说,叫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这位参加工作不久即在保康工交战线摸爬滚打的“本土人”也许是读高中时,要从保南的家乡步行120多公里到保北的县城而倍尝过徒步翻山越岭的艰辛,因此对修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这个县从副县长到县委书记干了整整20个春秋,在8年副县长的岗位上,几乎一直兼任着公路建设的指挥长。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有了干劲好筹钱”这种实践正是保康人智慧和勤劳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初,穿县城而过的清溪河上,仅有两座纲丝木板桥,人步其上,摇摇晃晃,俗称“颤颤桥”1982年,县里筹建水泥公路桥,可县财政非常困难,仅能拿出20万元建设款。作为指挥长,李远继建议县委、县政府动员机关干部和县城居民义务劳动,大伙儿分成若干劳动竞争小组,歇人不歇“干”地轮番义务搬石挑沙、拌浆浇灌风风火火几个月下来,李远继指挥长请省交通厅领导来考察,时任厅长的王连东见200多米长的桥梁竟然已具雏形,大受感动,不仅很快拨来了扶持款,而且还给予了几万元的特别奖励。
改革开放以来,保康连续七届县委、县政府,就是以这种“干在先,要在后,有了银子还修路”的精神,接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坚韧创业。共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公路建设扶持款14000多万元。在用好这些资金的同时,他们采取“县里拿一点,部门凑一点,受益单位提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的办法,补充投入11000多万元,使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25000万元。众多贫困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投劳修路,平均海拔1650米的尧治河村,磷矿储量达数万吨,但困于没有公路,难以点“石”成金。1988年冬,该村村民住岩屋,顶寒风,战冰雪,白天攀岩打眼放炮,夜晚打着火把砌坎平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啃”通了连接毗邻房县的6公里公路,使村里的富矿真正富裕了群众。一些富裕起来的群众,不惜把辛劳所得无私捐献给路桥建设。松垭村村民马大海,一次便拿出5000元积蓄,修建通村公路桥。这里的干部群众总结得好:“公路建设上去,社会经济效益就出来,钱花在路上,值得!”
四
公路建设是劳力密集型事业,针对山大人稀、线长面广的实际,保康县除搞好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就近承包农户外,坚持把“集中作战,轮流换工,余欠补缺,互惠互利”作为一项制度,实施“长流水、不断线,逐渐连成片”不仅保证了劳力使用合理,而且依靠劳动积累,弥补了资金不足,使乡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健康发展。
拥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寺坪是保北第一大镇,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公路村还不到20%。他们采取用工互利的作战方式,集中劳力推磨转圈,一年打通一处,数年坚持不断,消灭了公路“空白村”龙坪镇素称“保康屋脊”平均海拔1400多米,他们以村为单位轮流换工,在县修林区公路的基础上扩展村组公路,坚持十年苦干,共打通高山公路175公里,使全镇85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汽车。据保康县交通部门初略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采取这种办法,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总义务投工达320万个,共修通村组公路940公里。
五
在保康,修路是一种现象——林业部门修林区路,燃化部门修矿山路,水利部门修电站路,市县挂村扶贫部门修扶贫路,有经济实力的村修“自费路”农户合力修“通户路”每条路都与资源开发相配套,都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形成了“以公路促开发,以开以兴公路”的良性发展格局。
20多年来,这里的有关部门共兴修各种专业公路400多公里,受益村达70多个。由于这些“部门路”有利群众,凡是过境村组,不仅征地、占地、拆迁等棘手问题不棘手,而且群众自发自愿参加修路护路,并管这叫“自己的梦自己圆,自己的事自己办”
是的,山旮旯里跑汽车,过去一直是大山人的梦,现在遇到了“圆梦”的好时代,有谁不愿好梦不断呢?——这些年来,市、县120多个部门在荆山深处挂村扶贫,几乎一致的行动是“要想富,先修路”一些稍有积蓄的村组,也是把“汽车喇叭响村头”作为兴办群众福利的第一桩大事。人们有了普遍的公路意识,就连农村姑娘“看人家”(找对象),也由过去看柴方水便变为看“路方车便”只要听说是修路,人们便象参加一项神圣的事业一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孩,都要到筑路工地铲一锹土、搬一块石。许多农户不满足村组通公路,或屋场联合,或近邻相帮,自理费用大修“通户路”横挂在海拔800多米半山区的望粮山村,把户通公路列为“双文明户”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了户户通汽车。目前,保康农村已有35000多户通了公路,占总户数的51%。
“保康修路难,如果不是全县动员,群策群力,多办法联合,多层次修路,单纯交通部门是断断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的。”县交通局负责人有感而发,对全民齐心修路很是感激。其实,交通部门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这么多年里,全县村级以上的公路,没有一条不是他们测量的;长5米以上的桥涵,没有一座不是他们设计的。为了求得费省效好,路桥技术人员劳其心志,精工测设,乐此不疲地担负起一处又一处的施工技术任务
可以说,没有交通部门的优质技术服务,就没有保康公路建设的高速、健康发展。
六
省、市交通部门的领导非常赞赏保康修筑公路的激励机制。从1982年开始,县里对乡村每兴修1公里公路,从紧缺的财政中拿出2000—3000元补贴款。尽管这只是杯水车薪,20多年累计下来也逾数百万之巨。
当然,吃苦耐劳的山区人民并不特别看重物质上的补贴,他们更需要一种精神激励。于是,每当一个村的公路开通,群众总要扎起彩门,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象过年节一样庆贺肩挑背驮时代的结束。重要路桥通车,书记、县长剪彩讲话,更是已成贯例。这不是虚套的形式追求,而是对人们斗志的一种贴切自然的激发。
1992年5月22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40多个部门负责人,为百峰乡最后一个也是全县最难一个通车村——九路寨举行通车典礼。一年前,县委书记李远继曾对该乡党委书记余君华说:“你若修九路寨的路,县里支持资金、炸材,路通了,我带人上山贺喜。”
这一天,李书记就是借助兑现诺言来激励广大干部群从的——因为,九路寨通汽车,是过去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这里离县城近300华里,寨子四面临岩,突兀群山之首。旧社会土匪凭借天险,在寨西通往走马岭的“葫芦颈”处高筑寨堡,立“九路国”霸寨为王,由于易守难攻,成为保康解放最晚的地方。解放后,寨民为走捷径,拆除土匪堵封的“钻天洞”从人工凿就的石梯及一米多见方的洞口,手脚并用出入40余载。上世纪70年代,几位寨民一起去交“统购猪”把活猪绑在背架上弄出“钻天洞”后,一位寨民刚将背架上肩,不料那猪在背架上猛烈动弹,一下子连人带猪跌下万丈深渊,上演了惨烈全寨的一幕悲剧多少年来,寨上寨下产品交换,不知洒下了寨民的多少汗水与泪水。
可是,山不转路转,地不利人和。1991年冬至翌年春,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百峰乡投劳8万多个,炸石劈岩,盘山凿路,把绕道50公里(其中新修22公里)的公路,从“葫芦颈”处修上了山寨
陈家院道班班长,在高寒路段一干就是25年,所带班组连续8年被评为省市“红旗道班”1991年,县委把仅有的一个省劳模指标给了这位普通的养路工人。桥梁工程师望才鼎退休不退志,4年担负了10处工程技术任务,县委在全县工作会上号召干部向他学习
——有人说,保康修筑公路,难事变易是个秘。也许,激励机制的运用是其最大的奥秘吧。
七
希望在于路,出路在于路。
1978年前,保康县2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仅开发出0。2万千瓦。路通了,现代化的机械得以在峡谷生根开花,全县小水电装机现已上升为11万千瓦,在建3万千瓦,河流溪涧成了名副其实的淌银的“水龙”!
保康有20亿吨磷、硫、硅、煤等矿产资源,却长期守着“金山”讨饭吃。路通电通“石龙”奉金。目前,全县年生产矿石120万吨,其中50%通过公路运销到县外,50%实现了县内加工增值。
保康的崇山峻岭繁衍着1000多种生物,可过去人们一直怨山封闭,恨山贫穷。路通山门开“木龙”献宝来。利用广阔的山场资源,农民营建多种经营基地180万亩,木耳、香菇、茶叶、烟叶、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干鲜果等上百种农林产品,成为特产商的抢手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的农民,借助大山通途,自己买摩托、购轻卡,跑山寨、收山货、奔市场,再显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的本领。全县长年经销土特产品的农民达5400多人,数以百计的农民还在沿海及内地中心城市建起了固定的销售网点。山门内外,货畅其流,农民收入大幅稳定提高。
尝到公路甜头的保康人,为了使公路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变数量型为质量型、效益型的指导思想,仅近三年年,在上级扶持和本级财政支持下,即投资6500多万元,用于截弯取直险段、打通隧道改线、铺设旅游和矿山油路、建设村级水泥路及城镇出口路——
公路,兴县富民的路,仍在大山人的脚下延伸
山头山沟六千六,云峰雾谷有公路。
题记保康新民谣
一
在素有“山国”之称的鄂西北,保康,更以“荆山,九州之险”(左传昭公四年)闻名。
这个自古“县令鞭长莫及”(保康县志)的地方,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但因山高壑深、南蔽北障而内无市场,外少行贾,商旅之难转嫁到山民身上的代价是:“五斤木耳一斤盐,一张衣针三个(鸡)蛋”
翻开保康的交通史,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民间修桥补路故事,但那种拓驿道、搭木桥的善事,仅仅是闭塞地理环境发育的一种朴素民风。
1958年,保康始有公路与汽车,然而“路与外界未相连,车由木船拖入县”;
——之后五六年里,横贯县境中部的荆山仍无公路通道,行政区划一县,却南北自然分割,人们往来凭双脚,物产交流靠肩挑;
——之后20年里,全县公路林林总总亦不过500多公里,全县70%的村依然不通公路
由此带来的负效应是“百货进不去,山货难出来”产品变不成商品,资源换不回活钱,缓慢的山区发展和单一的种植业经济互为因果,封闭与贫困恶性循环。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保康县委、县政府在带领纯朴而勤劳的保康人民建立“以小水电(水龙)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磷化工(石龙)为主的工业结构,以多种经营(木龙)为主的农业结构”的三大经济支柱中,树立起“没有公路就没有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把公路作为开山“利斧”、流通“动脉”千方百计确保先行建设,实现了起步迟而速度快。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保康县共新建公路125条1556公里,新架公路桥82座;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含村组)达到206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由改革开放前的17公里增加到5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由改革开放前的20。7公里增加到72。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81倍和4。4倍。境内158条各种级别的公路,不仅沟通了100%的村寨,而且有15个公路出口成为上通秦蜀、下达荆襄、中扼神农架与宜昌三峡的交通要道。
短短20年,路绩惹人羡。集老、穷、边、险于一身的保康山区,是以怎样的热情和建设机制大搞公路事业的呢?
三
不言而喻,山区公路建设难度高、投入大,而资金紧缺又是一个普遍而现实的矛盾。对此,保康县的干部群众以感人的主观能动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原县委书记李远继的话说,叫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这位参加工作不久即在保康工交战线摸爬滚打的“本土人”也许是读高中时,要从保南的家乡步行120多公里到保北的县城而倍尝过徒步翻山越岭的艰辛,因此对修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这个县从副县长到县委书记干了整整20个春秋,在8年副县长的岗位上,几乎一直兼任着公路建设的指挥长。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有了干劲好筹钱”这种实践正是保康人智慧和勤劳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初,穿县城而过的清溪河上,仅有两座纲丝木板桥,人步其上,摇摇晃晃,俗称“颤颤桥”1982年,县里筹建水泥公路桥,可县财政非常困难,仅能拿出20万元建设款。作为指挥长,李远继建议县委、县政府动员机关干部和县城居民义务劳动,大伙儿分成若干劳动竞争小组,歇人不歇“干”地轮番义务搬石挑沙、拌浆浇灌风风火火几个月下来,李远继指挥长请省交通厅领导来考察,时任厅长的王连东见200多米长的桥梁竟然已具雏形,大受感动,不仅很快拨来了扶持款,而且还给予了几万元的特别奖励。
改革开放以来,保康连续七届县委、县政府,就是以这种“干在先,要在后,有了银子还修路”的精神,接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坚韧创业。共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公路建设扶持款14000多万元。在用好这些资金的同时,他们采取“县里拿一点,部门凑一点,受益单位提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的办法,补充投入11000多万元,使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25000万元。众多贫困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投劳修路,平均海拔1650米的尧治河村,磷矿储量达数万吨,但困于没有公路,难以点“石”成金。1988年冬,该村村民住岩屋,顶寒风,战冰雪,白天攀岩打眼放炮,夜晚打着火把砌坎平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啃”通了连接毗邻房县的6公里公路,使村里的富矿真正富裕了群众。一些富裕起来的群众,不惜把辛劳所得无私捐献给路桥建设。松垭村村民马大海,一次便拿出5000元积蓄,修建通村公路桥。这里的干部群众总结得好:“公路建设上去,社会经济效益就出来,钱花在路上,值得!”
四
公路建设是劳力密集型事业,针对山大人稀、线长面广的实际,保康县除搞好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就近承包农户外,坚持把“集中作战,轮流换工,余欠补缺,互惠互利”作为一项制度,实施“长流水、不断线,逐渐连成片”不仅保证了劳力使用合理,而且依靠劳动积累,弥补了资金不足,使乡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健康发展。
拥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寺坪是保北第一大镇,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公路村还不到20%。他们采取用工互利的作战方式,集中劳力推磨转圈,一年打通一处,数年坚持不断,消灭了公路“空白村”龙坪镇素称“保康屋脊”平均海拔1400多米,他们以村为单位轮流换工,在县修林区公路的基础上扩展村组公路,坚持十年苦干,共打通高山公路175公里,使全镇85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汽车。据保康县交通部门初略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采取这种办法,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总义务投工达320万个,共修通村组公路940公里。
五
在保康,修路是一种现象——林业部门修林区路,燃化部门修矿山路,水利部门修电站路,市县挂村扶贫部门修扶贫路,有经济实力的村修“自费路”农户合力修“通户路”每条路都与资源开发相配套,都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形成了“以公路促开发,以开以兴公路”的良性发展格局。
20多年来,这里的有关部门共兴修各种专业公路400多公里,受益村达70多个。由于这些“部门路”有利群众,凡是过境村组,不仅征地、占地、拆迁等棘手问题不棘手,而且群众自发自愿参加修路护路,并管这叫“自己的梦自己圆,自己的事自己办”
是的,山旮旯里跑汽车,过去一直是大山人的梦,现在遇到了“圆梦”的好时代,有谁不愿好梦不断呢?——这些年来,市、县120多个部门在荆山深处挂村扶贫,几乎一致的行动是“要想富,先修路”一些稍有积蓄的村组,也是把“汽车喇叭响村头”作为兴办群众福利的第一桩大事。人们有了普遍的公路意识,就连农村姑娘“看人家”(找对象),也由过去看柴方水便变为看“路方车便”只要听说是修路,人们便象参加一项神圣的事业一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孩,都要到筑路工地铲一锹土、搬一块石。许多农户不满足村组通公路,或屋场联合,或近邻相帮,自理费用大修“通户路”横挂在海拔800多米半山区的望粮山村,把户通公路列为“双文明户”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了户户通汽车。目前,保康农村已有35000多户通了公路,占总户数的51%。
“保康修路难,如果不是全县动员,群策群力,多办法联合,多层次修路,单纯交通部门是断断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的。”县交通局负责人有感而发,对全民齐心修路很是感激。其实,交通部门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这么多年里,全县村级以上的公路,没有一条不是他们测量的;长5米以上的桥涵,没有一座不是他们设计的。为了求得费省效好,路桥技术人员劳其心志,精工测设,乐此不疲地担负起一处又一处的施工技术任务
可以说,没有交通部门的优质技术服务,就没有保康公路建设的高速、健康发展。
六
省、市交通部门的领导非常赞赏保康修筑公路的激励机制。从1982年开始,县里对乡村每兴修1公里公路,从紧缺的财政中拿出2000—3000元补贴款。尽管这只是杯水车薪,20多年累计下来也逾数百万之巨。
当然,吃苦耐劳的山区人民并不特别看重物质上的补贴,他们更需要一种精神激励。于是,每当一个村的公路开通,群众总要扎起彩门,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象过年节一样庆贺肩挑背驮时代的结束。重要路桥通车,书记、县长剪彩讲话,更是已成贯例。这不是虚套的形式追求,而是对人们斗志的一种贴切自然的激发。
1992年5月22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40多个部门负责人,为百峰乡最后一个也是全县最难一个通车村——九路寨举行通车典礼。一年前,县委书记李远继曾对该乡党委书记余君华说:“你若修九路寨的路,县里支持资金、炸材,路通了,我带人上山贺喜。”
这一天,李书记就是借助兑现诺言来激励广大干部群从的——因为,九路寨通汽车,是过去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这里离县城近300华里,寨子四面临岩,突兀群山之首。旧社会土匪凭借天险,在寨西通往走马岭的“葫芦颈”处高筑寨堡,立“九路国”霸寨为王,由于易守难攻,成为保康解放最晚的地方。解放后,寨民为走捷径,拆除土匪堵封的“钻天洞”从人工凿就的石梯及一米多见方的洞口,手脚并用出入40余载。上世纪70年代,几位寨民一起去交“统购猪”把活猪绑在背架上弄出“钻天洞”后,一位寨民刚将背架上肩,不料那猪在背架上猛烈动弹,一下子连人带猪跌下万丈深渊,上演了惨烈全寨的一幕悲剧多少年来,寨上寨下产品交换,不知洒下了寨民的多少汗水与泪水。
可是,山不转路转,地不利人和。1991年冬至翌年春,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百峰乡投劳8万多个,炸石劈岩,盘山凿路,把绕道50公里(其中新修22公里)的公路,从“葫芦颈”处修上了山寨
陈家院道班班长,在高寒路段一干就是25年,所带班组连续8年被评为省市“红旗道班”1991年,县委把仅有的一个省劳模指标给了这位普通的养路工人。桥梁工程师望才鼎退休不退志,4年担负了10处工程技术任务,县委在全县工作会上号召干部向他学习
——有人说,保康修筑公路,难事变易是个秘。也许,激励机制的运用是其最大的奥秘吧。
七
希望在于路,出路在于路。
1978年前,保康县2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仅开发出0。2万千瓦。路通了,现代化的机械得以在峡谷生根开花,全县小水电装机现已上升为11万千瓦,在建3万千瓦,河流溪涧成了名副其实的淌银的“水龙”!
保康有20亿吨磷、硫、硅、煤等矿产资源,却长期守着“金山”讨饭吃。路通电通“石龙”奉金。目前,全县年生产矿石120万吨,其中50%通过公路运销到县外,50%实现了县内加工增值。
保康的崇山峻岭繁衍着1000多种生物,可过去人们一直怨山封闭,恨山贫穷。路通山门开“木龙”献宝来。利用广阔的山场资源,农民营建多种经营基地180万亩,木耳、香菇、茶叶、烟叶、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干鲜果等上百种农林产品,成为特产商的抢手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的农民,借助大山通途,自己买摩托、购轻卡,跑山寨、收山货、奔市场,再显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的本领。全县长年经销土特产品的农民达5400多人,数以百计的农民还在沿海及内地中心城市建起了固定的销售网点。山门内外,货畅其流,农民收入大幅稳定提高。
尝到公路甜头的保康人,为了使公路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变数量型为质量型、效益型的指导思想,仅近三年年,在上级扶持和本级财政支持下,即投资6500多万元,用于截弯取直险段、打通隧道改线、铺设旅游和矿山油路、建设村级水泥路及城镇出口路——
公路,兴县富民的路,仍在大山人的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