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遗恨刘公岛沧海桑田纵复横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走进刘公岛
在茫茫的黄海之中,有一座小小的岛屿,它不仅有着海天一色的美丽风光,还拥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任凭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也无法抹去它曾经的悲伤、磨难,无法抚平曾经的痛苦记忆。这座小岛便是见证了一支中国舰队覆灭的刘公岛。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再一次被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清政府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的“中兴”也随着北洋水帅的覆灭而彻底成为了泡影。作为北洋水师指挥中心的刘公岛,从此便被烙上了痛苦的印迹。100多年以来,它一直静静地漂浮在那片碧海之中,默默地向每一位去到它身旁的人们,诉说着无尽的伤感的屈辱。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我决定去探访一次这座美丽而又沧桑的小岛。
当我乘坐的汽车驶进威海市区时,一股清街道,成排的绿树,让我深刻领略了海滨城市的秀丽风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得不在距离刘公岛2。1公里的威海市区内住上一夜,第二天早上再启程前往刘公岛。
来到宾馆,我放下手中的行李,便迫不急待地推开了窗户。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满足地睁开双眼时,竟发现一座绿色的岛屿正横卧在眼前湛蓝的黄海中。没有想到我的房间竟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海中的刘公岛。
惊讶之余,我开始欣赏起这一派美丽的图景来。眼前这座绿色的小岛,与我此时身下绿色的陆地一起,被一片碧蓝的大海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风景画。
从古时候起,刘公岛便有了“中国东隅屏藩”的美名,是闻名遐迩的海防重镇。战国时期,这里开始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元朝海运事业蓬勃发展之际,这里又成为从长江口北上直沽的海上驿站,到了明代,这里更是成为了南北海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海防的要塞。
明洪武31年(1398),明朝政府在此设立了威海卫,并派遣了大量的军人驻守在岛上,使得这座小小的岛屿成为拱卫京畿的海防重地。19世纪末,晚清的洋务派因筹建北洋海军,威海卫港以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再一次成为了重要基地。因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这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主战场。
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刘公岛与威海卫一起被英国海国强行“租借”成为英国控制渤海海域的桥头堡。一直到了今天,尽管屈辱的历史早已过去,我们还是应该认识到刘公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渤海和黄海领域的战略地位。
夜幕渐渐降临了,想到第二天就能踏进这座曾遍布了硝烟的神秘小岛,不知它是否还保有往昔的容颜,久久无法入眠。
旗顶山怀古
第二天早上起床,急急忙忙地漱洗完毕,便启程向着码头而去,登上往返于刘公岛和威海市之间的轮渡。不一会儿,那座墨绿色的小岛便在视野中渐渐清晰了起来。
眼前海拔150多米高的刘公岛主峰“旗顶山”在层层雾气的缭绕中仿佛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只有那些遍布在主峰周围的古老的炮台与阵地让人感受得到此处曾经经历过的枪林弹雨,战火纷飞。
经过半小时的航行,我们的船停在了刘公岛南岸的石码头边。此时矗立于眼前的,是著名的邓世昌塑像。只见这位海军将领身系披风,头戴花翎,手拿单筒望远镜正遥望着远方。我仿佛又看到了一百多年的前黄海大战时的一幕幕。正是在那场战役中,这位伟大的将军指挥着弹尽粮绝的致远舰,英勇地冲向了日军的旗舰,最后,与一百多名官兵一同葬身于大海,注视着邓世昌伟岸的身影,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在心中默默向他行了一个礼。
为了能够更深刻地去回忆当年的那场大战,我避开了岛南岸的人造景观,向着山中走去。
沿着环山公路一路向西而行,四周围生长着茂密的大树,偶尔点缀着几朵鲜艳的野花,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位于岛西端的忠魂碑前。望着眼前肃穆的纪念碑,我将刚才在路边顺手摘的几朵野花轻轻放在碑下,沉默着祭奠了那些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热血男儿。
继续向着旗顶山的顶峰攀登,好不容易登上了山顶。地势终于平坦了许多。来不及欣赏四周的景致。我走到了悬崖边一座耸立着的古炮台边。锈迹斑斑的大炮凛然俯视着远处的大海,让人深深体会到了当年中华儿女为了捍卫国家疆土,不惜牺牲性命的坚定决心。
站在炮台边眺望远方,我的心突然一阵剧烈的跳动。面前碧蓝的大海波涛滚滚,四周环绕的群山绿树成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样一派大好河山,有谁愿意拱手将它让给侵略者!眼前古炮台的遗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强烈地感受到在它那残破不堪的外表下所蕴含着的神奇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仅是亿万炎黄子孙时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更是他们对于祖国大地一草一木的深切热爱!
我张开双臂,温柔地拥抱着这一片美丽的大地,我听见有人在我身后用激昂的语调吟诵着:“落晖脉脉照刘公,隐约悲歌入海风。舰残犹欲犁顽阵,炮缺依然啸远空。知耻男儿休洒泪,卧薪尝胆奋邦雄”
站在这主峰之颠,刘公岛全岛的景色尽收眼底,直立于汹涌大海中的群山峭壁、古色古香的北洋水师提督府。远处大海中块块形态各异的礁石、东南面热闹的新建景区在感受了刘公岛沧桑的历史之后,我决定去看一看,去体会一下百年后另一个不一样的刘公岛。
感受另一番风情
下山时我选择了走北面的小路。因为岛的北面灌木丛生,山路尤为崎岖,走起来也比上山时困难多了,但是,这样的地势也因而造就了许多迷人的景色。像一路上碰见的龙潭、刘公泉等等景观,都为长途跋涉的我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从那一大片的灌木林中钻了出来,眼前是贯穿了整个海岛南面的丁家公路。沿着公路一直向西走,美丽的自然景观几乎要让我忘记了刘公岛曾经所经历的那段悲痛历史。
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沙滩,从远处看,五颜立色的遮阳伞和穿着各色绿衣玩耍、打闹的游人将这片沙滩装点得异常绚丽。这里便是刘公岛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场了。来到大海边,脱掉鞋袜,卷起裤溶,任凭海浪轻轻拍打双脚,这种温柔、宁静的感受实在让我无法将眼前的景物与百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联系起来。我放弃了下海游泳的机会,希望能以最平静的心情来感受一下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大海。
继续向西走,道路的两旁渐渐热闹了起来。路边整齐地排列着一家家出售各种有关刘公岛旅游纪念品的商铺、店面。那一个个模仿旧日北洋水师而作的军舰模型深深吸引了我,老板专业地向我介绍着每艘军舰的名字:致远、定远、经远,看着这些小小的模型,我又想起了曾经驰骋于大海中,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们的飒爽英姿,于是,买下了一艘定远舰的复制模型,留做纪念。
这个热闹的小镇便是刘公岛上的东村了,等吃过午饭,我就可以去参观聚集在这一带的许多人文景物和人造景观了。
我走进了一家据说是当地很有名的酒家。点上几样海鲜,再要一瓶青岛啤酒,便开始自酌自饮起来。服务员上菜时告诉我,刘公岛上的海鲜全部出自于黄海与日本海之间的天然大渔场,因此,不同于人工养殖的海鲜,味道极其鲜美,很有海湾风味,菜端上桌后,一尝,果然非常不错,让人回味悠长。
刘公博览园
酒足饭饱之后,我前往沉积着刘公岛浓厚人文历史的博览园。这座博览园是岛上新建成的景观,是当地政府为了弘扬这里千百年来独特的文化,而兴建的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全国共分“刘公文化区”、“海岛历史区”、“休闲娱乐区”三个部分,生动地为每一位来到岛上的游人展现了刘公岛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典故,每一则传说。
来到坐落在博览园中的中华海坛,这座看起来颇为大气的建筑散发着一股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古时帝王用于祭祀的天坛、地坛不同,中华海坛是历代沿海诸候、渔人拜祭海神龙王、祈求风洞雨顺,海上平安的地方。它采用传统的天圆地方建筑风格,这一点与天坛、地坛颇为相似。
海坛的正面,雕刻了56条形态各异的巨龙,象征着中华大家庭的56个民族血脉相连,也象征着博大精深的海文化与刘公文化,走进坛内,正中伫立着一根巨大的“定海神针”这便是曾被齐天大圣借去的金箍棒了。我仔细观看这个庞然大物,还真有那么点儿神似。其实这定海神针最早并非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早在三国时期成书的三国成记中便有记载,盘古氏生于天地混沌中,其后开天辟地,一万八千年后死去,死后他的一个牙齿化作神针,传说曾被大禹用于治水,后来就成了东海龙宫的定海之物,我微微点了点头,在这座建筑内,的确四处都洋溢着一种浓郁的人文色彩。
与中华海坛相比,矗立在博览园西北的望海楼则更让我心动。此楼共分四层,高九丈许,坐北朝南,雄踞于旗顶山的的东坡之上,是博览园最高的一处景点。站在楼中临风远眺,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跟着导游一层层地往上走,发现楼内的各层都有祥号,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每一层的设计都各有千秋。
这座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唐朝。公元692年,当女皇武则天大规模派兵东征高丽时,前来“察巡东隅海疆”的登州刺史,为了博得女皇的欢心,斥巨资在近海大造行宫离苑,望海楼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些修建的馆舍中,望海楼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座,然而女皇当时并没有登临此楼。于是,这座楼便在沉寂中度过了数百年的时光。明代永乐四年,风景秀丽的望海楼在倭寇的大火中被烧成了灰烬。
如今的这座望海楼是刘公岛人民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的。在感叹世事变迁之余,拔更多的是对刘公岛经历了沧海桑田以后依然美丽如昔的景色的沉醉,我长时间地伫立于楼上。历史的波涛在眼前滚滚流过,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碧波荡漾的大海,绿树成荫的青山,是如此地让人欣慰,让人陶醉。
位于中华海坛下方的大型地下展馆中,展出的各种展品又不禁令人心潮澎湃。在这里,我仿佛系眼看到了那一场硝烟弥漫的黄海大战,史亦照片、景观沙盘、战舰模型、影视无缝拼接技术、电脑互动动感平台;大型宣教影片甲午海魂;模拟拟实海战场景的战舰将所有人带回到了1984年,带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刘公岛。
刘公岛博览园的其它的景点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国内最大的天然彩玉壁雕、镶有258条云中蟠龙的巨型宝鼎、光怪陆离的东海龙宫、古韵悠扬的青铜鼎大量的景观,将一个历经千年沧桑的刘公岛完整地呈现在了每一位游人的眼前。
北洋水师提督府
走出博览园,经过一片幽静的树林,便是刘公岛著名的北洋水师提督府。带着一份崇敬之情,我踏进了这座昔日的北洋水师总指挥部,如今已被后人建成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的提督府,依然透露着庄严与肃穆,古色古香的正厅、厢房当中,都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模型。让人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残酷历史所带来的切肤之痛。
看着这一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刚刚平静的心借顿时又激起了层层波澜。走出大门,波涛汹涌的黄海顿时出现眼前。就让那些曾经痛苦的回忆随着海浪渐渐远去吧。望着这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
离开这座小岛时,我的行囊里满是沉甸甸的感慨。
走进刘公岛
在茫茫的黄海之中,有一座小小的岛屿,它不仅有着海天一色的美丽风光,还拥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任凭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也无法抹去它曾经的悲伤、磨难,无法抚平曾经的痛苦记忆。这座小岛便是见证了一支中国舰队覆灭的刘公岛。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再一次被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清政府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的“中兴”也随着北洋水帅的覆灭而彻底成为了泡影。作为北洋水师指挥中心的刘公岛,从此便被烙上了痛苦的印迹。100多年以来,它一直静静地漂浮在那片碧海之中,默默地向每一位去到它身旁的人们,诉说着无尽的伤感的屈辱。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我决定去探访一次这座美丽而又沧桑的小岛。
当我乘坐的汽车驶进威海市区时,一股清街道,成排的绿树,让我深刻领略了海滨城市的秀丽风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得不在距离刘公岛2。1公里的威海市区内住上一夜,第二天早上再启程前往刘公岛。
来到宾馆,我放下手中的行李,便迫不急待地推开了窗户。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满足地睁开双眼时,竟发现一座绿色的岛屿正横卧在眼前湛蓝的黄海中。没有想到我的房间竟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海中的刘公岛。
惊讶之余,我开始欣赏起这一派美丽的图景来。眼前这座绿色的小岛,与我此时身下绿色的陆地一起,被一片碧蓝的大海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风景画。
从古时候起,刘公岛便有了“中国东隅屏藩”的美名,是闻名遐迩的海防重镇。战国时期,这里开始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元朝海运事业蓬勃发展之际,这里又成为从长江口北上直沽的海上驿站,到了明代,这里更是成为了南北海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海防的要塞。
明洪武31年(1398),明朝政府在此设立了威海卫,并派遣了大量的军人驻守在岛上,使得这座小小的岛屿成为拱卫京畿的海防重地。19世纪末,晚清的洋务派因筹建北洋海军,威海卫港以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再一次成为了重要基地。因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这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主战场。
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刘公岛与威海卫一起被英国海国强行“租借”成为英国控制渤海海域的桥头堡。一直到了今天,尽管屈辱的历史早已过去,我们还是应该认识到刘公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渤海和黄海领域的战略地位。
夜幕渐渐降临了,想到第二天就能踏进这座曾遍布了硝烟的神秘小岛,不知它是否还保有往昔的容颜,久久无法入眠。
旗顶山怀古
第二天早上起床,急急忙忙地漱洗完毕,便启程向着码头而去,登上往返于刘公岛和威海市之间的轮渡。不一会儿,那座墨绿色的小岛便在视野中渐渐清晰了起来。
眼前海拔150多米高的刘公岛主峰“旗顶山”在层层雾气的缭绕中仿佛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只有那些遍布在主峰周围的古老的炮台与阵地让人感受得到此处曾经经历过的枪林弹雨,战火纷飞。
经过半小时的航行,我们的船停在了刘公岛南岸的石码头边。此时矗立于眼前的,是著名的邓世昌塑像。只见这位海军将领身系披风,头戴花翎,手拿单筒望远镜正遥望着远方。我仿佛又看到了一百多年的前黄海大战时的一幕幕。正是在那场战役中,这位伟大的将军指挥着弹尽粮绝的致远舰,英勇地冲向了日军的旗舰,最后,与一百多名官兵一同葬身于大海,注视着邓世昌伟岸的身影,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在心中默默向他行了一个礼。
为了能够更深刻地去回忆当年的那场大战,我避开了岛南岸的人造景观,向着山中走去。
沿着环山公路一路向西而行,四周围生长着茂密的大树,偶尔点缀着几朵鲜艳的野花,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位于岛西端的忠魂碑前。望着眼前肃穆的纪念碑,我将刚才在路边顺手摘的几朵野花轻轻放在碑下,沉默着祭奠了那些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热血男儿。
继续向着旗顶山的顶峰攀登,好不容易登上了山顶。地势终于平坦了许多。来不及欣赏四周的景致。我走到了悬崖边一座耸立着的古炮台边。锈迹斑斑的大炮凛然俯视着远处的大海,让人深深体会到了当年中华儿女为了捍卫国家疆土,不惜牺牲性命的坚定决心。
站在炮台边眺望远方,我的心突然一阵剧烈的跳动。面前碧蓝的大海波涛滚滚,四周环绕的群山绿树成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样一派大好河山,有谁愿意拱手将它让给侵略者!眼前古炮台的遗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强烈地感受到在它那残破不堪的外表下所蕴含着的神奇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仅是亿万炎黄子孙时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更是他们对于祖国大地一草一木的深切热爱!
我张开双臂,温柔地拥抱着这一片美丽的大地,我听见有人在我身后用激昂的语调吟诵着:“落晖脉脉照刘公,隐约悲歌入海风。舰残犹欲犁顽阵,炮缺依然啸远空。知耻男儿休洒泪,卧薪尝胆奋邦雄”
站在这主峰之颠,刘公岛全岛的景色尽收眼底,直立于汹涌大海中的群山峭壁、古色古香的北洋水师提督府。远处大海中块块形态各异的礁石、东南面热闹的新建景区在感受了刘公岛沧桑的历史之后,我决定去看一看,去体会一下百年后另一个不一样的刘公岛。
感受另一番风情
下山时我选择了走北面的小路。因为岛的北面灌木丛生,山路尤为崎岖,走起来也比上山时困难多了,但是,这样的地势也因而造就了许多迷人的景色。像一路上碰见的龙潭、刘公泉等等景观,都为长途跋涉的我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从那一大片的灌木林中钻了出来,眼前是贯穿了整个海岛南面的丁家公路。沿着公路一直向西走,美丽的自然景观几乎要让我忘记了刘公岛曾经所经历的那段悲痛历史。
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沙滩,从远处看,五颜立色的遮阳伞和穿着各色绿衣玩耍、打闹的游人将这片沙滩装点得异常绚丽。这里便是刘公岛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场了。来到大海边,脱掉鞋袜,卷起裤溶,任凭海浪轻轻拍打双脚,这种温柔、宁静的感受实在让我无法将眼前的景物与百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联系起来。我放弃了下海游泳的机会,希望能以最平静的心情来感受一下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大海。
继续向西走,道路的两旁渐渐热闹了起来。路边整齐地排列着一家家出售各种有关刘公岛旅游纪念品的商铺、店面。那一个个模仿旧日北洋水师而作的军舰模型深深吸引了我,老板专业地向我介绍着每艘军舰的名字:致远、定远、经远,看着这些小小的模型,我又想起了曾经驰骋于大海中,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们的飒爽英姿,于是,买下了一艘定远舰的复制模型,留做纪念。
这个热闹的小镇便是刘公岛上的东村了,等吃过午饭,我就可以去参观聚集在这一带的许多人文景物和人造景观了。
我走进了一家据说是当地很有名的酒家。点上几样海鲜,再要一瓶青岛啤酒,便开始自酌自饮起来。服务员上菜时告诉我,刘公岛上的海鲜全部出自于黄海与日本海之间的天然大渔场,因此,不同于人工养殖的海鲜,味道极其鲜美,很有海湾风味,菜端上桌后,一尝,果然非常不错,让人回味悠长。
刘公博览园
酒足饭饱之后,我前往沉积着刘公岛浓厚人文历史的博览园。这座博览园是岛上新建成的景观,是当地政府为了弘扬这里千百年来独特的文化,而兴建的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全国共分“刘公文化区”、“海岛历史区”、“休闲娱乐区”三个部分,生动地为每一位来到岛上的游人展现了刘公岛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典故,每一则传说。
来到坐落在博览园中的中华海坛,这座看起来颇为大气的建筑散发着一股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古时帝王用于祭祀的天坛、地坛不同,中华海坛是历代沿海诸候、渔人拜祭海神龙王、祈求风洞雨顺,海上平安的地方。它采用传统的天圆地方建筑风格,这一点与天坛、地坛颇为相似。
海坛的正面,雕刻了56条形态各异的巨龙,象征着中华大家庭的56个民族血脉相连,也象征着博大精深的海文化与刘公文化,走进坛内,正中伫立着一根巨大的“定海神针”这便是曾被齐天大圣借去的金箍棒了。我仔细观看这个庞然大物,还真有那么点儿神似。其实这定海神针最早并非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早在三国时期成书的三国成记中便有记载,盘古氏生于天地混沌中,其后开天辟地,一万八千年后死去,死后他的一个牙齿化作神针,传说曾被大禹用于治水,后来就成了东海龙宫的定海之物,我微微点了点头,在这座建筑内,的确四处都洋溢着一种浓郁的人文色彩。
与中华海坛相比,矗立在博览园西北的望海楼则更让我心动。此楼共分四层,高九丈许,坐北朝南,雄踞于旗顶山的的东坡之上,是博览园最高的一处景点。站在楼中临风远眺,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跟着导游一层层地往上走,发现楼内的各层都有祥号,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每一层的设计都各有千秋。
这座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唐朝。公元692年,当女皇武则天大规模派兵东征高丽时,前来“察巡东隅海疆”的登州刺史,为了博得女皇的欢心,斥巨资在近海大造行宫离苑,望海楼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些修建的馆舍中,望海楼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座,然而女皇当时并没有登临此楼。于是,这座楼便在沉寂中度过了数百年的时光。明代永乐四年,风景秀丽的望海楼在倭寇的大火中被烧成了灰烬。
如今的这座望海楼是刘公岛人民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的。在感叹世事变迁之余,拔更多的是对刘公岛经历了沧海桑田以后依然美丽如昔的景色的沉醉,我长时间地伫立于楼上。历史的波涛在眼前滚滚流过,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碧波荡漾的大海,绿树成荫的青山,是如此地让人欣慰,让人陶醉。
位于中华海坛下方的大型地下展馆中,展出的各种展品又不禁令人心潮澎湃。在这里,我仿佛系眼看到了那一场硝烟弥漫的黄海大战,史亦照片、景观沙盘、战舰模型、影视无缝拼接技术、电脑互动动感平台;大型宣教影片甲午海魂;模拟拟实海战场景的战舰将所有人带回到了1984年,带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刘公岛。
刘公岛博览园的其它的景点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国内最大的天然彩玉壁雕、镶有258条云中蟠龙的巨型宝鼎、光怪陆离的东海龙宫、古韵悠扬的青铜鼎大量的景观,将一个历经千年沧桑的刘公岛完整地呈现在了每一位游人的眼前。
北洋水师提督府
走出博览园,经过一片幽静的树林,便是刘公岛著名的北洋水师提督府。带着一份崇敬之情,我踏进了这座昔日的北洋水师总指挥部,如今已被后人建成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的提督府,依然透露着庄严与肃穆,古色古香的正厅、厢房当中,都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模型。让人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残酷历史所带来的切肤之痛。
看着这一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刚刚平静的心借顿时又激起了层层波澜。走出大门,波涛汹涌的黄海顿时出现眼前。就让那些曾经痛苦的回忆随着海浪渐渐远去吧。望着这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
离开这座小岛时,我的行囊里满是沉甸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