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涛歌雪生死舞蝴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福建省南面的大海中,有一座形状酷似蝴蝶的美丽岛屿。它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规划的二十一世纪港口旅游城市,也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点投资口岸。这个岛屿就是在福建省对外和对台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东山岛。
“生死蝴蝶”的美誉
东山岛最初名为陵山岛,在八闽通志、读史方中纪要等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之有关的记载。书中这样写道:漳之海中有一岛,岛上有一青翠高耸之山,曰陵山。人们爱慕此山,取山名为岛名,叫“陵山岛”“陵”在中国古代地理中表示山丘的意思。这一释义与当地的地理特征非常贴切,中生代中期上侏罗纪时的燕山地质运动使东山岛成为海滨低丘台地。岛屿上,有山丘约413座,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格局。与岛东南滨海的小平原相比,一边是荒凉的丘陵山地,一边是富饶的平原,这正好与周易中西北“死门”东南“生门”的说法不谋而合。再加上酷似蝴蝶的外形,便有了“生死蝴蝶”的美誉。
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这座岛屿自古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北纬23度42分,东经117度25分间,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东南面是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西北通过八尺门海堤与云霄县接壤,东北间东山湾与漳浦县古雷半岛为邻。距厦门150公里,距汕头135公里,东去高雄164海里,南下香港210海里。在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悲壮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走进“生死蝴蝶”
东山岛是古老的,我走进大海中的这座“蝶岛”去探寻那古老悠远的文明。
新石器时代的东山岛上,就有了人类的踪影。1960年从东山岛坑北村龙潭水库出土的石刀、石环等石器,证明着人类早期文明在这里活动的痕迹。在历史上,这座岛屿一直受到历朝统治者的关注。从公元686年,也就是唐垂拱二年一直到今天,所有的王朝及政府,都曾在此地设置了相应的行政机构。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里便成为了附近岛屿及福建内陆人们理想的谋生之地,不少人移居来到了这里。这种迁居文化与岛上遗留的早期文明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东山岛古老悠久的文明和习俗。这些习俗,被东山岛的居民传承着,并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东山岛上的居民大都善歌,清晨或黄昏时,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围坐在海滩上,榕树下,唱着那古老动听的“东山歌册”歌册使岛上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中蕴涵着东山岛民生活的浪漫与精彩。据当地一位对歌册颇有研究的老人说“东山歌册”发展到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东山歌册属于潮州弹词的一种演变,由“潮州歌册”衍变而来的。
明洪武年间,驻守在东山岛的官兵与商人一起,将“歌册”从潮汕带来,并在岛上传播。在传唱的过程中,这种说唱文艺又融入了南音、秦腔等曲调,最终形成了具有东山特色的“东山歌册”由于“东山歌册”长篇叙事的特点,被明代著名的书法家黄道周称为一种“个性鲜明”的说唱艺术。
在流传的过程中“东山歌册”受到广大妇女的偏爱。对于“东山歌册”黄道周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乡娘仔皆善歌。”其中“善歌”二字,就明确指出岛上的女人要比男人更加擅长于这种说唱艺术。当地的文献中也记载,旧时东山岛上的女儿,在出嫁时常以“歌册”作嫁妆,并攀比拥有的“东山歌册”的数量,这种习俗似乎还保留到了今天。如今的“东山歌册”已经经国家级专家论证,收入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
在当地还有一种叫做“拉山网”的民间习俗。“拉山网”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拉山网”当地有一首民谣:“搬网真艰苦,行是倒退步,食是臭番薯,睡是珍珠铺(沙滩)天光搬到日落铺,一日赚无一元钱,实在饿死某囝(妻和子)路。”从这首民谣可知“拉山网”是当时当地百姓贫困生活的象征。
而现在“拉山网”已成了东山岛的一种旅游表演互动节目。东山岛海岸线长达数十公里,七个大海湾首尾环连,这样的环境为开展“拉山网”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看见许多游客卷起裤脚,与当地的渔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进行着的活动,我也忍不住加入了其中。
一位耐心的海民,详细地向我们解说了“拉山网”的全部过程。活动开始的时候,组织者首先用小船将网运至海中撒下,再把网两头的粗绳带回沙滩上。这时被分成两队的游人,便随着组织者的一声令下,一边唱着“东山歌册”一边拉起绳索,同时同步不断地向中间靠拢,直到把网拉上沙滩。随着嘹亮的“东山歌册”声,左右两边的人们共同努力,拉上了满满一网活蹦乱跳的海鲜。有人提议等天色黑下来后,将“拉山网”获得的劳动成果在海边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野炊。这不愧为一个很好的提议。
东山岛还有一种民间艺术,叫做“海底反”这种民间艺术,本来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表演的。如今为了繁荣经济,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岛上的风土人情,在平常的日子里,岛上也开展这种活动。
“海底反”从流传在闽台的民间故事海底反中演绎而来。故事讲的是,好色的海龙王强娶美丽的鲤鱼姑娘为妃,鲤鱼姑娘愤然反抗,宁死不从。她的遭遇得到了海中众水族的同情。于是众水族造反,打到了龙宫大门口,海龙王不得不将鲤鱼姑娘放回家中。
在活动中,这个故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海民一边跳舞,一边舞动手中的飞刀、铁鞭、大锯等兵器,在海螺号角声的伴奏下,在游人面前重新上演了这一幕传说。当然,在“海底反”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位美丽的鲤鱼姑娘。鲤鱼姑娘身穿竹制的鲤鱼衣,翩翩起舞,那清秀的面容,婀娜的身姿惹得前来观赏的游人频频喝彩。
岛上的民俗为这个生死蝶岛增添了古朴的魅力
岛民的关帝崇拜
位于东山岛东北部的铜山古城,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侯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古城几经战争洗礼,如今雄风依存,城楼宏伟壮观很多古代的名人,都曾在东山岛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古城西北面有一座九仙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民族英雄郑成功,都曾在此安营扎寨。今天,这里仍然保留着当年屯兵用的营房遗址。在这座山顶上镌刻着“瑶台仙”的巨石,就是当年将军们用来操练水军的点将台。如今,点将台的周围,景色依然秀丽无比,古榕遮荫,树根在石缝之间攀延盘虬
在众多的人文古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岛东北部铜陵镇中的关帝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作“武庙”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目前全国同类庙宇中,它香火最为鼎盛。从工艺上讲,它在同类庙宇中堪为最精美的一座。庙门上宫殿式的楼亭“太子亭”流光溢彩,各种富有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彩瓷剪贴雕,造型生动,千姿百态。
走进这座庙宇,里面的格局虽然不大,却迥廊曲径,玲珑雅致。庙内供奉着的关圣帝君,以及各种形态的木雕、石雕造型栩栩如生,让游历其间的人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古代匠人们技艺的精湛。这座关帝庙,在闽台地区影响极大,信仰关帝的两岸游人,经常来到这座庙宇中进香,祈求关圣帝君的庇佑。这种对关帝崇拜的人文现象,自古以来便在东山岛上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从城镇到乡村,居大厅的中堂内都供奉“帝君公”每天晚上,乡民们都要焚香朝拜,以表虔诚。
在庙里的石碑上,记载着此庙建立的原因。明洪武二十年(1389年)时,这座小岛还是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当时在岛上生活的人,只有靠出海渔猎这一种方式来维系平日的生计。这种生存方式有着意想不到的危险,每当渔民们在海上渔猎的时候,会突然遇到飓风或海啸,他们的生命就会在一瞬间被大海扼杀。对于这样的情景,用当地流行的一句俗语:“走船跑马三分命”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可见当时岛民生活的艰辛。
当时渔民们艰辛生活的现状,在东山县志中也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居民生计大部作渔。大小渔船数百,日出没于惊涛浪骇浪之间。风雨不常,晦月多变,狂飙陡作,往往无处藏避,沉舟溺水,损失甚大。”岛上的渔民们便结拜成兄弟,目的是要以“风雨同舟,生死以共”的义气,合力与大自然抗争。渔民们结拜时讲求的“义气”与关公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忠义思想同出一脉。
明代,这里的海域经常受到倭寇海盗侵扰,为了抵御这些倭寇和海盗,住在此岛的东门外的金、丁、乌、铁四姓渔民,聚集了众家渔民子弟,一起修习武术,来抗击倭寇及海盗。这四家之所以能够将岛上渔民子弟凝聚在一起,自然也是凭借着关公的“忠义”思想。
自从岛上有了关帝庙后,人们每当遇到不平、不顺或烦忧的事情,便会来到庙宇中祈求关公的神灵相助。生存使得这里的人们在生活的磨练中学会了达观地看待生与死,关帝庙也让他们在彷徨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这座关帝庙,以及由此而兴起的关帝崇拜,无形中为这座有着“海中生死蝴蝶”美誉的美丽岛屿,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神秘色彩。
福建省南面的大海中,有一座形状酷似蝴蝶的美丽岛屿。它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规划的二十一世纪港口旅游城市,也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点投资口岸。这个岛屿就是在福建省对外和对台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东山岛。
“生死蝴蝶”的美誉
东山岛最初名为陵山岛,在八闽通志、读史方中纪要等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之有关的记载。书中这样写道:漳之海中有一岛,岛上有一青翠高耸之山,曰陵山。人们爱慕此山,取山名为岛名,叫“陵山岛”“陵”在中国古代地理中表示山丘的意思。这一释义与当地的地理特征非常贴切,中生代中期上侏罗纪时的燕山地质运动使东山岛成为海滨低丘台地。岛屿上,有山丘约413座,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格局。与岛东南滨海的小平原相比,一边是荒凉的丘陵山地,一边是富饶的平原,这正好与周易中西北“死门”东南“生门”的说法不谋而合。再加上酷似蝴蝶的外形,便有了“生死蝴蝶”的美誉。
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这座岛屿自古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北纬23度42分,东经117度25分间,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东南面是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西北通过八尺门海堤与云霄县接壤,东北间东山湾与漳浦县古雷半岛为邻。距厦门150公里,距汕头135公里,东去高雄164海里,南下香港210海里。在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悲壮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走进“生死蝴蝶”
东山岛是古老的,我走进大海中的这座“蝶岛”去探寻那古老悠远的文明。
新石器时代的东山岛上,就有了人类的踪影。1960年从东山岛坑北村龙潭水库出土的石刀、石环等石器,证明着人类早期文明在这里活动的痕迹。在历史上,这座岛屿一直受到历朝统治者的关注。从公元686年,也就是唐垂拱二年一直到今天,所有的王朝及政府,都曾在此地设置了相应的行政机构。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里便成为了附近岛屿及福建内陆人们理想的谋生之地,不少人移居来到了这里。这种迁居文化与岛上遗留的早期文明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东山岛古老悠久的文明和习俗。这些习俗,被东山岛的居民传承着,并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东山岛上的居民大都善歌,清晨或黄昏时,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围坐在海滩上,榕树下,唱着那古老动听的“东山歌册”歌册使岛上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中蕴涵着东山岛民生活的浪漫与精彩。据当地一位对歌册颇有研究的老人说“东山歌册”发展到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东山歌册属于潮州弹词的一种演变,由“潮州歌册”衍变而来的。
明洪武年间,驻守在东山岛的官兵与商人一起,将“歌册”从潮汕带来,并在岛上传播。在传唱的过程中,这种说唱文艺又融入了南音、秦腔等曲调,最终形成了具有东山特色的“东山歌册”由于“东山歌册”长篇叙事的特点,被明代著名的书法家黄道周称为一种“个性鲜明”的说唱艺术。
在流传的过程中“东山歌册”受到广大妇女的偏爱。对于“东山歌册”黄道周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乡娘仔皆善歌。”其中“善歌”二字,就明确指出岛上的女人要比男人更加擅长于这种说唱艺术。当地的文献中也记载,旧时东山岛上的女儿,在出嫁时常以“歌册”作嫁妆,并攀比拥有的“东山歌册”的数量,这种习俗似乎还保留到了今天。如今的“东山歌册”已经经国家级专家论证,收入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
在当地还有一种叫做“拉山网”的民间习俗。“拉山网”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拉山网”当地有一首民谣:“搬网真艰苦,行是倒退步,食是臭番薯,睡是珍珠铺(沙滩)天光搬到日落铺,一日赚无一元钱,实在饿死某囝(妻和子)路。”从这首民谣可知“拉山网”是当时当地百姓贫困生活的象征。
而现在“拉山网”已成了东山岛的一种旅游表演互动节目。东山岛海岸线长达数十公里,七个大海湾首尾环连,这样的环境为开展“拉山网”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看见许多游客卷起裤脚,与当地的渔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进行着的活动,我也忍不住加入了其中。
一位耐心的海民,详细地向我们解说了“拉山网”的全部过程。活动开始的时候,组织者首先用小船将网运至海中撒下,再把网两头的粗绳带回沙滩上。这时被分成两队的游人,便随着组织者的一声令下,一边唱着“东山歌册”一边拉起绳索,同时同步不断地向中间靠拢,直到把网拉上沙滩。随着嘹亮的“东山歌册”声,左右两边的人们共同努力,拉上了满满一网活蹦乱跳的海鲜。有人提议等天色黑下来后,将“拉山网”获得的劳动成果在海边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野炊。这不愧为一个很好的提议。
东山岛还有一种民间艺术,叫做“海底反”这种民间艺术,本来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表演的。如今为了繁荣经济,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岛上的风土人情,在平常的日子里,岛上也开展这种活动。
“海底反”从流传在闽台的民间故事海底反中演绎而来。故事讲的是,好色的海龙王强娶美丽的鲤鱼姑娘为妃,鲤鱼姑娘愤然反抗,宁死不从。她的遭遇得到了海中众水族的同情。于是众水族造反,打到了龙宫大门口,海龙王不得不将鲤鱼姑娘放回家中。
在活动中,这个故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海民一边跳舞,一边舞动手中的飞刀、铁鞭、大锯等兵器,在海螺号角声的伴奏下,在游人面前重新上演了这一幕传说。当然,在“海底反”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位美丽的鲤鱼姑娘。鲤鱼姑娘身穿竹制的鲤鱼衣,翩翩起舞,那清秀的面容,婀娜的身姿惹得前来观赏的游人频频喝彩。
岛上的民俗为这个生死蝶岛增添了古朴的魅力
岛民的关帝崇拜
位于东山岛东北部的铜山古城,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侯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古城几经战争洗礼,如今雄风依存,城楼宏伟壮观很多古代的名人,都曾在东山岛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古城西北面有一座九仙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民族英雄郑成功,都曾在此安营扎寨。今天,这里仍然保留着当年屯兵用的营房遗址。在这座山顶上镌刻着“瑶台仙”的巨石,就是当年将军们用来操练水军的点将台。如今,点将台的周围,景色依然秀丽无比,古榕遮荫,树根在石缝之间攀延盘虬
在众多的人文古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岛东北部铜陵镇中的关帝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作“武庙”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目前全国同类庙宇中,它香火最为鼎盛。从工艺上讲,它在同类庙宇中堪为最精美的一座。庙门上宫殿式的楼亭“太子亭”流光溢彩,各种富有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彩瓷剪贴雕,造型生动,千姿百态。
走进这座庙宇,里面的格局虽然不大,却迥廊曲径,玲珑雅致。庙内供奉着的关圣帝君,以及各种形态的木雕、石雕造型栩栩如生,让游历其间的人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古代匠人们技艺的精湛。这座关帝庙,在闽台地区影响极大,信仰关帝的两岸游人,经常来到这座庙宇中进香,祈求关圣帝君的庇佑。这种对关帝崇拜的人文现象,自古以来便在东山岛上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从城镇到乡村,居大厅的中堂内都供奉“帝君公”每天晚上,乡民们都要焚香朝拜,以表虔诚。
在庙里的石碑上,记载着此庙建立的原因。明洪武二十年(1389年)时,这座小岛还是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当时在岛上生活的人,只有靠出海渔猎这一种方式来维系平日的生计。这种生存方式有着意想不到的危险,每当渔民们在海上渔猎的时候,会突然遇到飓风或海啸,他们的生命就会在一瞬间被大海扼杀。对于这样的情景,用当地流行的一句俗语:“走船跑马三分命”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可见当时岛民生活的艰辛。
当时渔民们艰辛生活的现状,在东山县志中也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居民生计大部作渔。大小渔船数百,日出没于惊涛浪骇浪之间。风雨不常,晦月多变,狂飙陡作,往往无处藏避,沉舟溺水,损失甚大。”岛上的渔民们便结拜成兄弟,目的是要以“风雨同舟,生死以共”的义气,合力与大自然抗争。渔民们结拜时讲求的“义气”与关公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忠义思想同出一脉。
明代,这里的海域经常受到倭寇海盗侵扰,为了抵御这些倭寇和海盗,住在此岛的东门外的金、丁、乌、铁四姓渔民,聚集了众家渔民子弟,一起修习武术,来抗击倭寇及海盗。这四家之所以能够将岛上渔民子弟凝聚在一起,自然也是凭借着关公的“忠义”思想。
自从岛上有了关帝庙后,人们每当遇到不平、不顺或烦忧的事情,便会来到庙宇中祈求关公的神灵相助。生存使得这里的人们在生活的磨练中学会了达观地看待生与死,关帝庙也让他们在彷徨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这座关帝庙,以及由此而兴起的关帝崇拜,无形中为这座有着“海中生死蝴蝶”美誉的美丽岛屿,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