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信访到底可以走多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们的单位,出差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如果可以去北京出差,还不把你美死了。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单位的同事一听去北京,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情。说要你去北京出差,接上访的人,头都大的不得了,情愿没有机会去首都北京。原因嘛!很简单,去接上访的人不如去产地。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权救济方式,它历经了几次功能的演变。
一是1951年至1979年的大众动员型信访。这时期的信访受政治运动影响,主要以揭发问题和要求落实政策为主。二是1979年至1982年的拨乱反正型信访。这一时期,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走到了中心,信访规模史无前例,主要内容是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从1982年至今,应将其概括为安定团结型信访。信访制度最主要的功能转变为化解纠纷、实现人权救济。
几乎所有的上访者,都要经历这样的路径,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再从市里到省里,这些地方都解决不了,他们的最后一站就到了北京。
自从2004年8月,中央建立了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系会议制度。胡锦涛同志就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时时处处彰显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决心。
然而,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完全利用了党的大好政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重的经济和思想负担,打着为民请愿或者要求解决问题的幌子,堂而皇之的无理缠访。上访的人无论有理没有理,反正就是去给你化一道道,看你领导怎么办,根本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折磨你。不给解决路费不行,宿费不结也不行,还有好吃好喝好招待,还有看我是不是高兴,更加有甚者,要挟你如果不给钱,我就不回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去给你化一道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不要让我们本地的人到窗口登记。于是,各省、市、县均在北京设立了专门的接待信访人员的办事处,并派遣专门人员在那里住宅,劳民伤财的是当地的政府和单位,怨声载道的到是我们这些接访的人了,等于是案板上的肉,认信访的人来宰割了,你说这是什么世道?领导说的更加直接,摆平就是水平,可要真正摆平信访人,却不是那么简单的。ttp
综合上面的一些事实说明,导致信访不断升级,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重点原由是我们的信访领导体制。一方面,国家一直强调要打破官僚主义的阻碍,不能对正常的上访群众搞拦堵;另一方面,国家又一再要求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尽量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针对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或北京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当地领导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如今,信访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已不再遵循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再从市里到省里,这些地方都解决不了,最后一站到北京的原则了。因此,这种信访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个别问题的解决,但在“问责”压力之下一些地方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抑制上访。这就充分体现了信访制度是一个充满了悖论和矛盾的现实。
面临日益严重的信访问题,探究其原因一方面作为政府办事机构的信访部门,由于其自身权力的不足,造成了其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各种不同信访机构之间的职能和权力界限不清,造成了相互推诿、敷衍和拖延等现象,限制了信访组织在解决信访问题上协调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信访机构的职能,提高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信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给群众一个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是信访制度实施的基础。当前很多信访制度形式如三级信访例会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下访制度等都是围绕着拓宽信访渠道而产生的。然而,现有的信访渠道依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访量的需求
针对减少信访案件发生的建议:
在经历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企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在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中,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存在,不尽人意。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不违背人民的意愿,不违反国家的法律与法规,就不会有信访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做为国家的公务员,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鱼肉人民,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相信不公平的事件就不会存在,信访人也就失去它存在的空间。因此,一方面增强国家机关、公务员及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政治修养、法律法规及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信访机构的职能,提高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信访面临的明智选择。
针对信访覆盖面的建议:
一方面,要畅通现有的各种信访渠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开辟出新的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工作信息网络。要向社会公布信访机构的通讯地址、电子邮箱、投诉电话、传真和信访接待时间等,并通过建立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府信访信息系统,方便信访人查询信访事项的处理、进展和结果,加强各级政府之间信访信息的沟通,给群众一个畅通的信访渠道;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继续推行有助于把信访问题消化在基层的好制度形式,提高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形成方便、及时和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各级政府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针对信访制约机制建议:
首先,中央减少对地方党政领导的压力,不按信访量给各地排名,取消信访责任追究制,不要求地方政府来京接访;其次,中央信访部门不再给省市开信访移办单;不对信访公民的信访级别作特别的限制。第三,由信访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因信访而发生的治安案件。第四,减弱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降低群众对信访的预期,会迅速使一些信访案件平息,减少群众进京走访。
给地方政府减压,才能给中央减压,才能加强和巩固中央的政治权威,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政经费的支出。用行之有效法律维护合理的公民信访权利,克服目前信访公民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政治信任流失,是我们当下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的单位,出差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如果可以去北京出差,还不把你美死了。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单位的同事一听去北京,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情。说要你去北京出差,接上访的人,头都大的不得了,情愿没有机会去首都北京。原因嘛!很简单,去接上访的人不如去产地。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权救济方式,它历经了几次功能的演变。
一是1951年至1979年的大众动员型信访。这时期的信访受政治运动影响,主要以揭发问题和要求落实政策为主。二是1979年至1982年的拨乱反正型信访。这一时期,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走到了中心,信访规模史无前例,主要内容是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从1982年至今,应将其概括为安定团结型信访。信访制度最主要的功能转变为化解纠纷、实现人权救济。
几乎所有的上访者,都要经历这样的路径,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再从市里到省里,这些地方都解决不了,他们的最后一站就到了北京。
自从2004年8月,中央建立了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系会议制度。胡锦涛同志就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时时处处彰显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决心。
然而,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完全利用了党的大好政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重的经济和思想负担,打着为民请愿或者要求解决问题的幌子,堂而皇之的无理缠访。上访的人无论有理没有理,反正就是去给你化一道道,看你领导怎么办,根本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折磨你。不给解决路费不行,宿费不结也不行,还有好吃好喝好招待,还有看我是不是高兴,更加有甚者,要挟你如果不给钱,我就不回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去给你化一道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不要让我们本地的人到窗口登记。于是,各省、市、县均在北京设立了专门的接待信访人员的办事处,并派遣专门人员在那里住宅,劳民伤财的是当地的政府和单位,怨声载道的到是我们这些接访的人了,等于是案板上的肉,认信访的人来宰割了,你说这是什么世道?领导说的更加直接,摆平就是水平,可要真正摆平信访人,却不是那么简单的。ttp
综合上面的一些事实说明,导致信访不断升级,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重点原由是我们的信访领导体制。一方面,国家一直强调要打破官僚主义的阻碍,不能对正常的上访群众搞拦堵;另一方面,国家又一再要求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尽量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针对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或北京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当地领导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如今,信访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已不再遵循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再从市里到省里,这些地方都解决不了,最后一站到北京的原则了。因此,这种信访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个别问题的解决,但在“问责”压力之下一些地方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抑制上访。这就充分体现了信访制度是一个充满了悖论和矛盾的现实。
面临日益严重的信访问题,探究其原因一方面作为政府办事机构的信访部门,由于其自身权力的不足,造成了其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各种不同信访机构之间的职能和权力界限不清,造成了相互推诿、敷衍和拖延等现象,限制了信访组织在解决信访问题上协调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信访机构的职能,提高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信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给群众一个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是信访制度实施的基础。当前很多信访制度形式如三级信访例会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下访制度等都是围绕着拓宽信访渠道而产生的。然而,现有的信访渠道依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访量的需求
针对减少信访案件发生的建议:
在经历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企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在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中,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存在,不尽人意。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不违背人民的意愿,不违反国家的法律与法规,就不会有信访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做为国家的公务员,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鱼肉人民,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相信不公平的事件就不会存在,信访人也就失去它存在的空间。因此,一方面增强国家机关、公务员及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政治修养、法律法规及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信访机构的职能,提高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信访面临的明智选择。
针对信访覆盖面的建议:
一方面,要畅通现有的各种信访渠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开辟出新的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工作信息网络。要向社会公布信访机构的通讯地址、电子邮箱、投诉电话、传真和信访接待时间等,并通过建立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府信访信息系统,方便信访人查询信访事项的处理、进展和结果,加强各级政府之间信访信息的沟通,给群众一个畅通的信访渠道;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继续推行有助于把信访问题消化在基层的好制度形式,提高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形成方便、及时和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各级政府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针对信访制约机制建议:
首先,中央减少对地方党政领导的压力,不按信访量给各地排名,取消信访责任追究制,不要求地方政府来京接访;其次,中央信访部门不再给省市开信访移办单;不对信访公民的信访级别作特别的限制。第三,由信访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因信访而发生的治安案件。第四,减弱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降低群众对信访的预期,会迅速使一些信访案件平息,减少群众进京走访。
给地方政府减压,才能给中央减压,才能加强和巩固中央的政治权威,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政经费的支出。用行之有效法律维护合理的公民信访权利,克服目前信访公民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政治信任流失,是我们当下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