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孤家寡人_分卷阅读_64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红旗小说网 www.hqqpxjd.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帝登基,面临的就是改元,徒景年直接说了,上皇还在,继续沿用原本的年号。他从来不觉得年号这玩意有什么了不起的,在汉武帝之前,也没年号这回事,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刚刚流行年号那会儿的时候,改年号简直是家常便饭,换上七个八个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
徒景年登基名正言顺,自然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着急,他登基之后,自然是追封懿元皇后为皇太后,奉承庆帝为太上皇,移居寿康宫,承庆帝的诸多妃嫔算是倒了霉,后宫以后是安置徒景年这个新帝的妃嫔的,哪怕新帝如今加起来有名分的女人就三个,但是,你们这些太妃们,也不能占着不走,当然了,寿康宫就那么大,的确塞不下那么多妃嫔,偏生皇后被废了,德妃也死了,剩下淑妃、贤妃两个太妃,上皇也没有再弄个太后的打算,这纯粹是折腾儿子,折腾自己呢!因此,干脆,淑妃跟贤妃带着一部分年纪已经不小了的太妃太嫔去了慈仁宫,年轻一些的,就跟着上皇去了寿康宫,毕竟,上皇也是要人伺候的。
另外,就是徒景年的那些弟弟妹妹,承庆帝的战斗力实在是比较强大,如今,皇子皇女加起来已经有了二十五六个,年幼的还得跟着生母或者是养母住,总不能也跟着住到寿康宫和慈仁宫里头去,徒景年琢磨了一下,反正这几年承庆帝也没有新的皇子出生,干脆将那些皇子们直接送到兴安宫上学去,年纪大一点的,也该早早封了王,搬出去了,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公主也直接指了婚,一般指的还是武勋之家,之前抄了那么多家,正好空出了不少宅子,因此,直接叫内务府按照王府或者是公主府的规格修整一下,赐给这些已经大了的弟弟妹妹。小一点的那些皇子也是郁闷了,皇帝的儿子,和皇帝的弟弟,哪怕还有上皇在,那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承庆帝到了这个年纪,他宁愿带孙子,对儿子也没太多的热爱了,没办法,儿子太多了!
除了封王,总得给刚刚从宫学出来开府的弟弟一点差事做,宗室能当差的地方无非就是宗人府和内务府,宗人府那边,徒晟衍之前担心的事情也没发生,他依旧是宗正,不过徒景年顺手将徒景平和徒景清也塞进了宗人府,给徒晟衍打副手,徒景年许诺了,等他们做出一点成绩来,就给他们封亲王,而刚刚封了循郡王的老六徒景盛、老七瑞郡王徒景瑄、老八璐郡王徒景谦都被塞进了内务府。想着下面还有一批正在茁壮成长的弟弟,徒景年一阵头疼,不管了,到时候再说吧!
宗室那边也不能漏了,各自都有赏赐,金银丝绸之类的那就不用说了主要还是爵位。就算是宗室,爵位也是有限的,皇家不可能真的一辈子养着他们,这样的话,这些宗室只要放开生孩子就是了。宗室的爵位继承也有规矩,世子要是嫡子,如果没有嫡子,庶子的话,就得再降一级袭爵,而除了世子之外的儿子,嫡子的爵位是一个档次,庶子就得根据生母的位份,决定往下要降几个档次。女儿也是一样,反正看你爹什么爵位,你娘什么位份,这些都有一定的规矩,对于一些爵位已经非常微末的人家而言,也就没什么袭爵的纠纷了,大家都没有!也就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强点而已,没了爵位,就别指望皇家继续养着你们了,你们回家自谋出路吧!
新帝登基,对于宗室来说,恩赏就是,爵位比较低的,额外多承袭一代,爵位比较高的,额外赐一个差不多的爵位,看最后落到哪个儿子头上就是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要是之前站错了队,那么,不把你现在的帽子削了就算好的了,还指望有什么赏赐,做梦去吧!
外臣自然也没那许多好处了,无非就是天下大赦一等,当然,徒景年额外圈定了不赦的人群,这年头本来就有十恶不赦之罪,这次牵扯到谋逆里头的,自然也没落下。徒景年额外又圈了一些,总不能叫一些作恶多端的人被放出去,继续祸害人吧!另外,便是恩科,不用等到三年一次的科举了,各省春天里头就可以举行乡试,秋天的时候就进京来举行会试,等于是提前两年就有了进身之阶,由不得那些读书人不激动。
徒景年自个的后宫也得弄好了,何瑜自然是皇后,住进了长春宫,阿明做了太子,住到了东宫里头,阿阳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住进了兴安宫,柳昭训和王昭训这么多年也没生下一儿半女,无功无妊的,因此,不过分别得了才人美人的位置,她们却也没有敢露出不甘的意思来,主要还是底气不足,王家也就算了,柳家这次却是有一房投靠了徒景逸,哪怕理国公府这边将这一房除了名,但是理国公府这次也算是栽了。
后宫的事情自然是交给了何瑜,何瑜这几年被徒景年冷落了不少,两个儿子也跟她不亲近,之前承庆帝宣布禅位的时候,何瑜就有些担心,生怕徒景年另外立了皇后,如今入主长春宫,何瑜才算是放下心来。
她一向是个挺能干的,后宫又很是清净,尤其如今没有太后,后宫差不多就是她最大了,除了需要对寿康宫和慈安宫那边要注意一下之外,也就是要接见一众前来觐见的外命妇了。
因为她的原因,何家如今也是承恩公府了,连家里的次子都有了一个骑都尉的爵位,承恩公夫人进宫来的时候满脸都是感激涕零的模样,满嘴的圣人恩典,娘娘的恩德,何瑜想要诉苦,却发现无话可说,大儿子是太子,自然不能长在妇人之手,二儿子也大了,自然也该在兴安宫宫学读书,再说,在天下人眼里,徒景年足够尊重她这个太子妃,这个皇后了,前两个儿子都是她生的,东宫就没什么女人,更没有庶出的子女,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只是心里终究意难平,却也知道,自个根本不可能做一个所谓的慈母还有贤妻。想到之前被废的先皇后,何瑜心里一阵心悸,或许,得等到自己做了太后,才真的可以轻松下来吧!
徒景年登基的前两个月,几乎也没能处理什么事务,全折腾在这些事情上头了,各方面的赏赐都不能落下,各地的封疆大吏都得进京朝拜,还有藩国也派出了使臣,都得一一接见。
这里面除了承庆帝的老臣之外,还有就是出身詹事府的人,这些人如今自然就是帝党。不过,之前因为谋逆的事情,已经掀起了一场杀戮,徒景年并不打算用太过激烈的办法进行政权的过渡,还是要温水煮青蛙,一切都得慢慢来,因此,对那些老臣颇为和颜悦色,还给了不菲的赏赐,倒是让原本那些旧臣放下了心。
时隔多年,徒景年再次见到了林如海,林如海这些年日子过得不怎么好,贾敏前些年就去世了,他照样将女儿托付给了外家,并没有续弦的意思。徒景年记得林如海如今才四十多岁,但是看着已经两鬓斑白,颇为消瘦,颇有老态。这也难怪,林如海在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做得比较艰难,要不是顶着荣国府女婿的身份,加上他自己也比较警醒,估计早就被甄家干掉了。
这次甄家谋逆,林如海却是立了功,他早早发现了甄家的异状,急急忙忙给承庆帝发了密折,哪怕未必比锦衣卫来得早,但是,在承庆帝眼里,他自然是忠臣。
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做的时间也太长了,徒景年如今也打算整改一下盐政,起码,原本煮盐法要改成晒盐法才行,如今盐税并非国库收入的大头,但是徒景年也不打算给那些大盐商还有私盐太多的生存空间,因此琢磨着将盐引法改成票盐法,先买盐票,再直接支领盐,中间少掉诸多渠道,自然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还有贪腐的空间。至于以前那些靠着盐吃饭的灶户,他们也可以用来照看盐田,制作精盐,少掉上头的盘剥,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计。
徒景年跟林如海稍微提了一下自己对盐政的预想,林如海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样的话,盐政的重要性下降了许多,因此委婉地表示,如此,是不是会引起盐商还有原本盐政上官员的反弹。
徒景年自然没想着一蹴而就,只是决定先在天津那边试试点,反正如今天津那边不过是个北方的一个出海口,吞吐量也不大,算不上繁荣,在那边试点,也影响不到什么人的利益,不过,盐引法的废除倒是可以先做了,林如海正在担心徒景年打算将这个得罪人的差事交给自己的时候,就听徒景年说道:“林卿这些年在江南实在是辛苦了,听说林卿之女如今在京城,如今也该父女团聚了!”
林如海大喜,当即拜谢了。徒景年也稍微暗示了林如海,准备将他放到户部,之前户部左侍郎是徒景逸的人,徒景逸那边自杀了,他当时也在宫宴上,当时没查他,但他回去之后,就留了一份遗书,吞金自尽了。左侍郎的位置自然空了下来,如今正好可以给林如海。
盐政的事情,如今正当其时,江南盐政几乎被甄家把持,诸多盐商跟甄家有勾结,这回直接被抄家灭族了,没了那些打头的盐枭,下面那些小盐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会儿改制,不会引起什么反弹。何况,徒景年打算对盐票进行限量供应,却是不希望再出现那种大盐商了,省得这些人欺行霸市,抬高官盐的盐价,从而给私盐更多的生存空间。
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上任自然也要来一回,徒景年这第一把火烧在了盐政上,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风波。
☆、第105章
过了几天,徒景年便将整改盐政的事情说了,他直接拿了之前江南盐政的乱局做引子,说到盐商上下勾结,横行不法,哄抬盐价,私底下却是自己贩卖私盐的问题,下面的人只说这样打击盐商便是,徒景年却直接道,商人天生逐利,贪婪成性,杀了一批还有一批,而在这过程中,总不能叫老百姓总是买不上便宜的官盐,不得不买私盐,还不如釜底抽薪,直接绝了这些盐商的心思。
徒景年直接将自己弄出来的盐政章程说了一遍,无非就是不限定购买资格,有钱就能买盐票,另外,就是盐票限量出售,不许超出上限。盐票是按照各地盐场的产盐量印刷的,一式三份,盐场保留一份,盐政衙门保留一份,然后盐商拿一份,盐商拿着盐票去相对应的盐场,只要盐票对得上,就能支盐,这样,盐票售出的时候,盐税自然就已经收回来了。而且,小盐商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肯定也不会故意哄抬盐价,盐价低了,也就没人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贩卖私盐,这样,盐业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盐政上的事情一说,徒景年又顺势说了,打算改煮盐为晒盐的事情,不过因为不知道具体产量如何,因此,在天津塘沽试行,原本的那些灶户转为盐户,专门打理盐田,精制细盐,徒景年琢磨着以后让盐也成为工业化的产品,开发一系列的周边产品,这些盐户自然就是最早的盐业工人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徒景年当年又不是搞日化的,也不记得有多少类似的工业产品,只得叫人自己摸索着罢了。
徒景年将事情一说,虽说朝堂上颇有一些在盐政上得了好处的人,但是,钱虽然重要,命更加重要,那些之前富可敌国的大盐商这会儿尸骨未寒,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了新帝的眉头。何况,这事就算是说到上皇那里,也是他们没理,上皇之前因为在盐政上被甄家蒙蔽,对那些盐商自然没有什么好声气,这会儿盐政改革,能够一劳永逸,上皇定然也是高兴的。
徒景年这事也跟承庆帝通过气了,承庆帝如今似乎真的对朝政放手了,只是闲暇的时候,带着阿明在身边,亲自教导。承庆帝如今日子过得颇为悠哉,徒景年对他很是敬重,身边那些年轻的妃嫔,一个个伺候得也很是体贴周到,平常按照太医的叮嘱,注意饮食,生活规律,身体渐渐好了起来,饶是如此,还是不敢过于劳累。承庆帝对那几个月几乎动弹不得的生活深恶痛绝,却是不想让自己再落到那个地步了,因此,保养更加精心起来。承庆帝如今也没什么所谓的退休综合症,徒景年有什么事情都会跟承庆帝说说,请教一下他的意见,这让承庆帝有一种微妙的自豪感,看吧儿子你做了皇帝,还是嫩了些,得多听听我的!
一时间,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尤其还有阿阳阿明两个小家伙在一边卖萌做润滑油,又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故意挑拨父子关系,渐渐的,徒景年的日子轻松了下来。
这些日子以来,徒景年还是在跟承庆帝商议军制的问题,本来之前承庆帝在的时候,就跟内阁说起过这个打算,但是,也就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内阁那边对大军区制没什么抵触,但是,却很反对兵符制度。
没办法,兵符制度加强的是君权,这对于臣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此,一直在扯皮,承庆帝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后来又中了风,这事自然不提了,他不提,内阁自然当做不知道,一个个一声不吭。
但是这会儿,承庆帝想起来之后,就是一阵冷笑:“内阁那些老不死的,哪里真心想看到什么一代圣主了!他们要的就是一个可以听凭他们指手画脚的皇帝,最好像宋朝的时候一样,真心跟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样他们才能活得舒服,过得快活!拿将皇帝的面子踩在脚底下,才能给自己增加名望!要是改了军制,以后,皇帝一声令下,就可调动百万大军,他们还怎么嚣张?别看他们总是瞧不起武将,那是因为出兵的权利掌握在文臣的手里,没有他们的认可,皇帝也别想随便动兵,真要是有人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有几个能撑得住!”
说着,承庆帝眼中闪过一丝杀气:“阿鲤,如今正是好时机,你也该好好立立威了,要不然,他们还当你是那个好脾气的太子呢!”承庆帝对这个长子还是很了解的,别看他平常的时候,几乎是温文尔雅,十分好脾气,但是实际上,却是心志极为坚定的人物,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会用尽办法实现他!以前他是太子,还需要通过迂回的手段,如今,他既然已经是皇帝了,就无需顾忌太多了!
本朝每个皇帝登基带来的就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清洗,徒景年运气算是比较好的,真正的大清洗其实在承庆帝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也让徒景年在人们的印象里面还是那个脾气谦和,还很好说话的太子,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位太子已经变成可以生杀予夺的皇帝了。
新帝登基,面临的就是改元,徒景年直接说了,上皇还在,继续沿用原本的年号。他从来不觉得年号这玩意有什么了不起的,在汉武帝之前,也没年号这回事,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刚刚流行年号那会儿的时候,改年号简直是家常便饭,换上七个八个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
徒景年登基名正言顺,自然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着急,他登基之后,自然是追封懿元皇后为皇太后,奉承庆帝为太上皇,移居寿康宫,承庆帝的诸多妃嫔算是倒了霉,后宫以后是安置徒景年这个新帝的妃嫔的,哪怕新帝如今加起来有名分的女人就三个,但是,你们这些太妃们,也不能占着不走,当然了,寿康宫就那么大,的确塞不下那么多妃嫔,偏生皇后被废了,德妃也死了,剩下淑妃、贤妃两个太妃,上皇也没有再弄个太后的打算,这纯粹是折腾儿子,折腾自己呢!因此,干脆,淑妃跟贤妃带着一部分年纪已经不小了的太妃太嫔去了慈仁宫,年轻一些的,就跟着上皇去了寿康宫,毕竟,上皇也是要人伺候的。
另外,就是徒景年的那些弟弟妹妹,承庆帝的战斗力实在是比较强大,如今,皇子皇女加起来已经有了二十五六个,年幼的还得跟着生母或者是养母住,总不能也跟着住到寿康宫和慈仁宫里头去,徒景年琢磨了一下,反正这几年承庆帝也没有新的皇子出生,干脆将那些皇子们直接送到兴安宫上学去,年纪大一点的,也该早早封了王,搬出去了,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公主也直接指了婚,一般指的还是武勋之家,之前抄了那么多家,正好空出了不少宅子,因此,直接叫内务府按照王府或者是公主府的规格修整一下,赐给这些已经大了的弟弟妹妹。小一点的那些皇子也是郁闷了,皇帝的儿子,和皇帝的弟弟,哪怕还有上皇在,那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承庆帝到了这个年纪,他宁愿带孙子,对儿子也没太多的热爱了,没办法,儿子太多了!
除了封王,总得给刚刚从宫学出来开府的弟弟一点差事做,宗室能当差的地方无非就是宗人府和内务府,宗人府那边,徒晟衍之前担心的事情也没发生,他依旧是宗正,不过徒景年顺手将徒景平和徒景清也塞进了宗人府,给徒晟衍打副手,徒景年许诺了,等他们做出一点成绩来,就给他们封亲王,而刚刚封了循郡王的老六徒景盛、老七瑞郡王徒景瑄、老八璐郡王徒景谦都被塞进了内务府。想着下面还有一批正在茁壮成长的弟弟,徒景年一阵头疼,不管了,到时候再说吧!
宗室那边也不能漏了,各自都有赏赐,金银丝绸之类的那就不用说了主要还是爵位。就算是宗室,爵位也是有限的,皇家不可能真的一辈子养着他们,这样的话,这些宗室只要放开生孩子就是了。宗室的爵位继承也有规矩,世子要是嫡子,如果没有嫡子,庶子的话,就得再降一级袭爵,而除了世子之外的儿子,嫡子的爵位是一个档次,庶子就得根据生母的位份,决定往下要降几个档次。女儿也是一样,反正看你爹什么爵位,你娘什么位份,这些都有一定的规矩,对于一些爵位已经非常微末的人家而言,也就没什么袭爵的纠纷了,大家都没有!也就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强点而已,没了爵位,就别指望皇家继续养着你们了,你们回家自谋出路吧!
新帝登基,对于宗室来说,恩赏就是,爵位比较低的,额外多承袭一代,爵位比较高的,额外赐一个差不多的爵位,看最后落到哪个儿子头上就是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要是之前站错了队,那么,不把你现在的帽子削了就算好的了,还指望有什么赏赐,做梦去吧!
外臣自然也没那许多好处了,无非就是天下大赦一等,当然,徒景年额外圈定了不赦的人群,这年头本来就有十恶不赦之罪,这次牵扯到谋逆里头的,自然也没落下。徒景年额外又圈了一些,总不能叫一些作恶多端的人被放出去,继续祸害人吧!另外,便是恩科,不用等到三年一次的科举了,各省春天里头就可以举行乡试,秋天的时候就进京来举行会试,等于是提前两年就有了进身之阶,由不得那些读书人不激动。
徒景年自个的后宫也得弄好了,何瑜自然是皇后,住进了长春宫,阿明做了太子,住到了东宫里头,阿阳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住进了兴安宫,柳昭训和王昭训这么多年也没生下一儿半女,无功无妊的,因此,不过分别得了才人美人的位置,她们却也没有敢露出不甘的意思来,主要还是底气不足,王家也就算了,柳家这次却是有一房投靠了徒景逸,哪怕理国公府这边将这一房除了名,但是理国公府这次也算是栽了。
后宫的事情自然是交给了何瑜,何瑜这几年被徒景年冷落了不少,两个儿子也跟她不亲近,之前承庆帝宣布禅位的时候,何瑜就有些担心,生怕徒景年另外立了皇后,如今入主长春宫,何瑜才算是放下心来。
她一向是个挺能干的,后宫又很是清净,尤其如今没有太后,后宫差不多就是她最大了,除了需要对寿康宫和慈安宫那边要注意一下之外,也就是要接见一众前来觐见的外命妇了。
因为她的原因,何家如今也是承恩公府了,连家里的次子都有了一个骑都尉的爵位,承恩公夫人进宫来的时候满脸都是感激涕零的模样,满嘴的圣人恩典,娘娘的恩德,何瑜想要诉苦,却发现无话可说,大儿子是太子,自然不能长在妇人之手,二儿子也大了,自然也该在兴安宫宫学读书,再说,在天下人眼里,徒景年足够尊重她这个太子妃,这个皇后了,前两个儿子都是她生的,东宫就没什么女人,更没有庶出的子女,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只是心里终究意难平,却也知道,自个根本不可能做一个所谓的慈母还有贤妻。想到之前被废的先皇后,何瑜心里一阵心悸,或许,得等到自己做了太后,才真的可以轻松下来吧!
徒景年登基的前两个月,几乎也没能处理什么事务,全折腾在这些事情上头了,各方面的赏赐都不能落下,各地的封疆大吏都得进京朝拜,还有藩国也派出了使臣,都得一一接见。
这里面除了承庆帝的老臣之外,还有就是出身詹事府的人,这些人如今自然就是帝党。不过,之前因为谋逆的事情,已经掀起了一场杀戮,徒景年并不打算用太过激烈的办法进行政权的过渡,还是要温水煮青蛙,一切都得慢慢来,因此,对那些老臣颇为和颜悦色,还给了不菲的赏赐,倒是让原本那些旧臣放下了心。
时隔多年,徒景年再次见到了林如海,林如海这些年日子过得不怎么好,贾敏前些年就去世了,他照样将女儿托付给了外家,并没有续弦的意思。徒景年记得林如海如今才四十多岁,但是看着已经两鬓斑白,颇为消瘦,颇有老态。这也难怪,林如海在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做得比较艰难,要不是顶着荣国府女婿的身份,加上他自己也比较警醒,估计早就被甄家干掉了。
这次甄家谋逆,林如海却是立了功,他早早发现了甄家的异状,急急忙忙给承庆帝发了密折,哪怕未必比锦衣卫来得早,但是,在承庆帝眼里,他自然是忠臣。
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做的时间也太长了,徒景年如今也打算整改一下盐政,起码,原本煮盐法要改成晒盐法才行,如今盐税并非国库收入的大头,但是徒景年也不打算给那些大盐商还有私盐太多的生存空间,因此琢磨着将盐引法改成票盐法,先买盐票,再直接支领盐,中间少掉诸多渠道,自然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还有贪腐的空间。至于以前那些靠着盐吃饭的灶户,他们也可以用来照看盐田,制作精盐,少掉上头的盘剥,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计。
徒景年跟林如海稍微提了一下自己对盐政的预想,林如海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样的话,盐政的重要性下降了许多,因此委婉地表示,如此,是不是会引起盐商还有原本盐政上官员的反弹。
徒景年自然没想着一蹴而就,只是决定先在天津那边试试点,反正如今天津那边不过是个北方的一个出海口,吞吐量也不大,算不上繁荣,在那边试点,也影响不到什么人的利益,不过,盐引法的废除倒是可以先做了,林如海正在担心徒景年打算将这个得罪人的差事交给自己的时候,就听徒景年说道:“林卿这些年在江南实在是辛苦了,听说林卿之女如今在京城,如今也该父女团聚了!”
林如海大喜,当即拜谢了。徒景年也稍微暗示了林如海,准备将他放到户部,之前户部左侍郎是徒景逸的人,徒景逸那边自杀了,他当时也在宫宴上,当时没查他,但他回去之后,就留了一份遗书,吞金自尽了。左侍郎的位置自然空了下来,如今正好可以给林如海。
盐政的事情,如今正当其时,江南盐政几乎被甄家把持,诸多盐商跟甄家有勾结,这回直接被抄家灭族了,没了那些打头的盐枭,下面那些小盐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会儿改制,不会引起什么反弹。何况,徒景年打算对盐票进行限量供应,却是不希望再出现那种大盐商了,省得这些人欺行霸市,抬高官盐的盐价,从而给私盐更多的生存空间。
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上任自然也要来一回,徒景年这第一把火烧在了盐政上,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风波。
☆、第105章
过了几天,徒景年便将整改盐政的事情说了,他直接拿了之前江南盐政的乱局做引子,说到盐商上下勾结,横行不法,哄抬盐价,私底下却是自己贩卖私盐的问题,下面的人只说这样打击盐商便是,徒景年却直接道,商人天生逐利,贪婪成性,杀了一批还有一批,而在这过程中,总不能叫老百姓总是买不上便宜的官盐,不得不买私盐,还不如釜底抽薪,直接绝了这些盐商的心思。
徒景年直接将自己弄出来的盐政章程说了一遍,无非就是不限定购买资格,有钱就能买盐票,另外,就是盐票限量出售,不许超出上限。盐票是按照各地盐场的产盐量印刷的,一式三份,盐场保留一份,盐政衙门保留一份,然后盐商拿一份,盐商拿着盐票去相对应的盐场,只要盐票对得上,就能支盐,这样,盐票售出的时候,盐税自然就已经收回来了。而且,小盐商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肯定也不会故意哄抬盐价,盐价低了,也就没人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贩卖私盐,这样,盐业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盐政上的事情一说,徒景年又顺势说了,打算改煮盐为晒盐的事情,不过因为不知道具体产量如何,因此,在天津塘沽试行,原本的那些灶户转为盐户,专门打理盐田,精制细盐,徒景年琢磨着以后让盐也成为工业化的产品,开发一系列的周边产品,这些盐户自然就是最早的盐业工人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徒景年当年又不是搞日化的,也不记得有多少类似的工业产品,只得叫人自己摸索着罢了。
徒景年将事情一说,虽说朝堂上颇有一些在盐政上得了好处的人,但是,钱虽然重要,命更加重要,那些之前富可敌国的大盐商这会儿尸骨未寒,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了新帝的眉头。何况,这事就算是说到上皇那里,也是他们没理,上皇之前因为在盐政上被甄家蒙蔽,对那些盐商自然没有什么好声气,这会儿盐政改革,能够一劳永逸,上皇定然也是高兴的。
徒景年这事也跟承庆帝通过气了,承庆帝如今似乎真的对朝政放手了,只是闲暇的时候,带着阿明在身边,亲自教导。承庆帝如今日子过得颇为悠哉,徒景年对他很是敬重,身边那些年轻的妃嫔,一个个伺候得也很是体贴周到,平常按照太医的叮嘱,注意饮食,生活规律,身体渐渐好了起来,饶是如此,还是不敢过于劳累。承庆帝对那几个月几乎动弹不得的生活深恶痛绝,却是不想让自己再落到那个地步了,因此,保养更加精心起来。承庆帝如今也没什么所谓的退休综合症,徒景年有什么事情都会跟承庆帝说说,请教一下他的意见,这让承庆帝有一种微妙的自豪感,看吧儿子你做了皇帝,还是嫩了些,得多听听我的!
一时间,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尤其还有阿阳阿明两个小家伙在一边卖萌做润滑油,又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故意挑拨父子关系,渐渐的,徒景年的日子轻松了下来。
这些日子以来,徒景年还是在跟承庆帝商议军制的问题,本来之前承庆帝在的时候,就跟内阁说起过这个打算,但是,也就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内阁那边对大军区制没什么抵触,但是,却很反对兵符制度。
没办法,兵符制度加强的是君权,这对于臣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此,一直在扯皮,承庆帝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后来又中了风,这事自然不提了,他不提,内阁自然当做不知道,一个个一声不吭。
但是这会儿,承庆帝想起来之后,就是一阵冷笑:“内阁那些老不死的,哪里真心想看到什么一代圣主了!他们要的就是一个可以听凭他们指手画脚的皇帝,最好像宋朝的时候一样,真心跟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样他们才能活得舒服,过得快活!拿将皇帝的面子踩在脚底下,才能给自己增加名望!要是改了军制,以后,皇帝一声令下,就可调动百万大军,他们还怎么嚣张?别看他们总是瞧不起武将,那是因为出兵的权利掌握在文臣的手里,没有他们的认可,皇帝也别想随便动兵,真要是有人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有几个能撑得住!”
说着,承庆帝眼中闪过一丝杀气:“阿鲤,如今正是好时机,你也该好好立立威了,要不然,他们还当你是那个好脾气的太子呢!”承庆帝对这个长子还是很了解的,别看他平常的时候,几乎是温文尔雅,十分好脾气,但是实际上,却是心志极为坚定的人物,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会用尽办法实现他!以前他是太子,还需要通过迂回的手段,如今,他既然已经是皇帝了,就无需顾忌太多了!
本朝每个皇帝登基带来的就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清洗,徒景年运气算是比较好的,真正的大清洗其实在承庆帝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也让徒景年在人们的印象里面还是那个脾气谦和,还很好说话的太子,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位太子已经变成可以生杀予夺的皇帝了。